安伯托·艾柯將納博科夫的“小仙女”變成了一個小妖婆,令人驚訝,但并非胡作非為。洛麗塔本就是混合了自但丁、彼特拉克、愛倫·坡以來的古老欲望的象征,是亨伯特·亨伯特被多洛雷斯觸發的記憶和想象的產物,是他用古老的詩情照亮的“新人兒”;《乃莉塔》中安伯特·安伯特對“小妖婆”的情有獨鐘正是對亨伯特·亨伯特那奇特的愛情的特質的反映。(因此,艾柯在小說中調侃說,“這個神秘的犯人或許就是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本人”,他的“手稿則顯示了那個變化多端、有傷風化的人的另一副嘴臉”。)不過,安伯特·安伯特身上似乎還有著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納西索斯的影子:他青春俊美,令無數少女傾倒,其中包括仙女伊可,但他對她們興味索然,最終愛上了自己的水中倒影。疊加納西索斯形象的安伯特·安伯特更能透視亨伯特·亨伯特的愛情的內核——他愛的只是他自己心中的形象。艾柯用一面仿諷的鏡子照出了洛麗塔和亨伯特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