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奇趣》中的一個個故事像是散落在宇宙中的星辰,閃爍著奇異的光芒。卡爾維諾以其特有的博學與幽默,將復雜的科學理論融入到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邀請讀者一同進行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奇幻之旅。在這場旅程中,我們時而化身為微觀世界中的原子,感受著量子力學的奇異與不可捉摸;時而又躍遷至宇宙的邊緣,思考著宇宙的起源與命運。他的文字,如同宇宙中無形的引力,引導著我們不斷地探索、思考,最終迷失在無限的可能性之中。
在《美國講稿》中,我們可以看到《宇宙奇趣》的創作動機。在這部講稿中,卡爾維諾稱博爾赫斯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個宇宙模式或宇宙的某一特性的模式”。像博爾赫斯的迷宮一樣,這一系列短篇每一篇也都有一個“宇宙模式”,所不同的是博爾赫斯的“宇宙模式”來自哲學,而卡爾維諾的宇宙則是科學的。卡爾維諾用他的模式回應博爾赫斯的模式,構建了一系列詩意的科學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