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迷人的個性
“張揚”的個性才會吸引別人的眼球,迷人的個性不是外表、行為上的“張揚”,而是女人獨具的積極、樂觀、細致的個性散發出的魅力在每個人的心中蕩起的漣漪。培養人見人愛的迷人個性,在無聲無息中張揚自我,張揚個性。
■ 做生活中的細心人
做生活中的細心人,多留心生活,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將你引上成功之路。
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位窮畫家,名叫律薄曼。他當時所擁有的畫具很少,僅有的一支鉛筆也是削得短短的。
有一天,律薄曼正在繪圖時,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橡皮擦。當費了很大勁才找到時,鉛筆又不見了。鉛筆找到后,為了防止再丟,他索性將橡皮用絲線扎到鉛筆的尾端。但用了一會兒,橡皮又掉了。
“真該死!”他氣惱地罵著。
律薄曼為此事琢磨了好幾天,終于想出主意來了:他剪下一小塊薄鐵片,把橡皮和鉛筆繞著包了起來。果然,用一點小功夫做出來的這個玩意相當管用。
后來,他申請了專利,并把這項專利賣給了一家鉛筆公司,從中賺得55萬美元。
所以,千萬別小看自己,別小看生活中的小事,只要你留心觀察,細心琢磨,你也可以成功。美國大西洋城有一位名叫尊本伯特的藥劑師,煞費苦心研制了一種用來治療頭痛、頭暈的糖漿。配方搞出來后,他囑咐店員用水沖化,制成糖漿。
有一天,一位店員因為粗心出了差錯,把放在桌上的蘇打水當做白開水,沒想到一沖下去,“糖漿”冒氣泡了。這讓老板知道可不好辦,店員想把它喝掉,先試嘗一下味道,還挺不錯的,越嘗越感到夠味。就這樣,聞名世界、年銷量驚人的可口可樂問世了。
機遇只垂青于那些勤于思考的人、熱愛生活的人。因而你一定要善于觀察,才能捕捉到生活中最明亮的火花,從而在不經意間收獲成功的碩果。
■ 保持獨立的個性魅力
一個女人的魅力首先應該來自于她個人所具備的優秀品質。真正的駿馬不在于鞍子好,真正的漂亮不在于妝容好。追求內在美的女人,嚴于律己、寬于待人的女人,會使自己隨著年齡增長而愈加自信和美麗。所以,我們在為人處世時,內心需要有一個原則,需要另一個自我來約束自己,讓它適時地提醒你“這樣做不對”或“那樣做不太合適”。這種潛在的自我約束、自我教育,會使自己內心有一個“標準”,使自己不管在周圍無人還是有很多東西來誘惑你的情況下,都能保持一個獨立的自我。也只有保持獨立的自我,你才能做一個有主見的人,從而成就一番事業。
從前有個人想挖魚池養魚,有人建議坑底要鋪上一層磚,這樣既干凈還又會節省水;又有人建議說,不能鋪磚,鋪了磚魚就接觸不著泥土,對魚的生長不利;還有人說……于是,我們這位養魚者開始犯難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知該聽誰的好。其結果是,事情就此擱了下來,最終放棄了計劃。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凡事都聽從別人,不然就會一事無成。
沒有自己的主見,辦事沒有原則,常常表現為一味地遷就、順從別人。遷就別人,表面看來是和善之舉,但實際上則是軟弱的表現。軟弱到一定程度,就會逐漸失去自信力,而沒有自信力的人是很難成就什么大事業的。
沒有主見與原則的人也禁不住他人的誘惑,自己的意志比較薄弱,什么事情,最初還能遵循自己的原則,但一經別人三言兩語一勸,馬上防線就崩潰了。舉個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普遍的小例子:拿喝酒來講,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常常要推杯換盞,邊喝邊聊。幾杯酒下肚之后,本來規定自己只喝三杯,而且開始時尚能堅持,但經不住多久,在朋友的再三勸說之下,腦袋一熱,什么三杯原則,五杯又能怎么樣?于是,原則丟在了腦后,放開肚子喝了起來。其結果常常是酩酊大醉,誤了其他的事不說,對自己的身體損害極大,這是多么不合算的事啊!
因此,為人處世,一定要保持獨立的人格,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獨立的人格不僅是一個人成熟的標志,更是一個人的修養與智慧的體現。
遺憾的是,我們民族傳統中,感情的成分既濃且重:親情、友情、人情、世情……感情所涉太多,就像不加節制地進補一樣,反倒使身體虛弱。長盛不衰的親幫親、友幫友,本來是好意,卻養就一個互依互賴的“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即使都失了依靠,還有個“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靠”不僅壓抑了生機,而且腐蝕著心靈——依賴變成了一種“幸運”,一種“榮耀”。小小年齡的兒童,就開始比誰的壓歲錢“掙”得多;中學生口不離“潮”字,眼不離父母的錢袋;上大學,得出一個法則,“學會了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不如什么呢?不如他畢業后可以安坐在辦公室里無所事事地“侃大山”,還是不如他結婚時能夠不費勁地置下一套房子?說穿了,縈縈于懷的,仍是一個“靠”字。
為什么不去擺脫,不去輕視或干脆蔑視那個“靠”字呢?為什么不會學會獨立呢?
美國的著名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出身于一個貧窮但是很和睦的家庭。可是,在中學畢業時,他得到了一份難忘的禮物。
“我的很多同學得到了新裝,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轎車。”他回憶說,“當我跑回家,問父親我可以得到什么禮物時,父親的手伸進上衣口袋,取出一樣東西,我伸過手去,他把我的禮物輕輕放到我手上——一枚硬幣!
“父親對我說,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后翻到分類廣告欄,自己找一個工作。到這個世界去闖一闖,它現在已經屬于你了。
“我一直以為這是父親同我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幾年后,我去部隊服役,當我坐在散兵坑道認真回憶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時,我才認識到父親給了我一種什么樣的禮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過是轎車或者新裝,但是父親給予我的卻是整個世界,這是我得到的最好禮物。”
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一個獨立自主、事事不依賴他人的人不僅可以天馬行空,可以發揮自己的才干,而且也可以發掘自己的潛力與智慧,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 培養人見人愛的迷人個性
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追求和重視,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天性。它促使人不停地奮斗,在別人的贊賞中得到自重感。但是,我們許多人想的都是有關榮耀和報償,而不是如何努力去贏得這份榮耀。
別人為何要喜歡你呢?這世界并沒有法律規定非要別人喜歡你。無論是在工作或社交的過程中,除非我們具有他們想要的東西,否則,他們沒有必要特別注意到你。
孔子曾經說過:“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有沒有愛我們,而是我們值不值得被愛。”要想贏得別人的友誼或感情,必須先不去擔心別人是否喜歡我們,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能讓別人喜歡你。
好萊塢有個小女孩在試鏡的時候,十分緊張,幾乎沒有勇氣出場。導演告訴她:“不要把心思放在試鏡的結果上,純粹為了跳舞的樂趣而跳,為上帝而跳吧!”
結果,那女孩放松下來,試鏡的效果奇佳,最終獲得錄用。
贏得別人注意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去擔心結果如何,不要太在意別人是不是喜歡我們。只要我們開始采取行動,努力去實踐那些將會激發愛和友情的事。我們不妨細心體會一下威廉·奧斯勒爵士所說的話“不用為朦朦朧朧的未來擔憂,只要實實在在地為現在努力即可。”
著名作家荷馬·柯羅衛是一個廣受歡迎的人,只要碰到他的人,無論是清道工、百萬富翁、婦孺老幼,都會在與他相處一刻鐘之內,對他產生好感。他既不年輕,又不瀟灑,更不是富豪,他有什么吸引力呢?很簡單,因為他一點也不矯揉造作,并且能讓別人感覺到他真的喜歡、關心他們。
兒童會爬到他的膝頭,朋友家的傭人會特別用心為他準備餐點,假如有人宣布:“今晚荷馬·柯羅衛會到這里來!”那么,當天的宴會一定沒有人缺席。除了朋友間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馬·柯羅衛的家人也都十分敬愛他。他的妻子、兒女,也全都對他贊譽有加。
荷馬·柯羅衛從不擔心交不到朋友,因為他已經是每一個人的朋友。
他不注重別人是否喜歡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去愛別人。這就像格魯大使所說的:“成功外交的秘訣可用一句話來概括‘我想要喜歡你’。”有經驗的推銷員一定都懂得,如果你一直擔心產品是否賣得出去,就一定會造成心理上的障礙,反而無法正確介紹產品。成功人士認為,好的銷售員不會去關心買賣是否能成交,而是一心一意去服務顧客。
如果銷售員的注意力是集中在服務顧客身上,就會變得更加有吸引力,更難以遭到抗拒。試想,誰會拒絕前來幫忙解決問題的人呢?
打高爾夫球的人,目光通常都集中在球上。柯維在教導學生如何與人溝通的時候,常常告訴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傳達的信息上面。如果一個人遇事過于在意成效如何,就容易產生緊張、害怕等不良情緒。
有一次,他準備發表一次演講,當時的聽眾據說相當難纏。他難免流露出緊張的情緒。“假如聽眾不同意我講的話,怎么辦?”他憂心忡忡地問一位朋友,“假如他們不喜歡我,該怎么辦?”“是啊,”朋友回答道,“他們為何要喜歡你呢?你要為他們干什么?你認為自己要講的內容很重要嗎?”
“我承認在我看來,我講演的內容很重要。”柯維回答說。
“接著說,”朋友說,“我倒覺得聽眾喜不喜歡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把想講的內容講出來。至于他們喜歡或討厭你,又有什么關系呢?你已經勝利完成你的任務。”
朋友的這番話改變了他對演講的整個看法。他體會到自己只不過想傳達某些信息,而不是要刻意顯露自己的學問或風采。他演講的目的是要帶給聽眾一些鼓舞性的思想,以期對他們的生活有所幫助,而不是其他。
得到友誼的最佳方法,是必須注重施予,而不是獲得——應該是親自贏取得來,不是靠一時的吸引或哄騙。贏取朋友的能力,與勾肩搭背、與人攀談、動作滑稽或講些逗趣的笑話等等的能力沒有關系。它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愿意把自己的愛、興趣、注意力及服務精神獻給他人的生存理念。
為了要得到友誼和情愛,我們必須先認清本末先后,要想贏得愛,先要值得被愛;要想贏得朋友,先要表示友善;要想贏得別人對我們感興趣,就得先要對他們發生興趣。
愛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動力,也是我們與他人交往的基石,更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依據。我們必須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要有“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敏感。這就是“同理心”,是我們與他人“同在”的一種感覺。假如我們想與他人維持成熟的人際關系,“同理心”可說是基礎。
靠卓越性格來成功
性格中的卓越因素活動在女人的個性細胞中,讓女人散發出成功資本的氣息。個性的女人靠卓越的資本來擁抱成功。善用幽默,大膽果敢地去生活去創造,發揮性格中的過人之處,成功會主動地向你招手,向你投懷送抱。
■ 發揮性格的長處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種性格又都有自己的長處,發揮性格的長處就能獲得幸福。作為一名財富女性,楊瀾無疑是成功而幸福的,她的成功就是源于發揮了自己性格的長處。
楊瀾既是紅遍全國的節目主持人,又是中國最富有的女人之一,而且她還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總之,一個幸福女人該有的她都有了。這樣的女人,肯定會讓很多女性羨慕。
究竟是什么使她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呢?答案只有一點,因為她擁有良好的性格,并且善于利用它。
1986年,楊瀾憑借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外國語大學。
畢業之后,楊瀾在近千名候選人當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女主持人。這是楊瀾的良好一生中第一個機遇,她幸運地抓住了。
1994年初,楊瀾憑借良好的主持風格,獲得了中國首屆主持人“金話筒獎”。1998年1月,由楊瀾主持的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開播。人物訪談節目讓楊瀾接觸了大量的社會精英和名人。這些重量級的人物成了楊瀾人生交際的一部分。不少人在節目之后仍和楊瀾保持著密切的聯系,與這些人的交往在一定程度上給楊瀾的事業帶來了一些幫助。
敢想敢干是楊瀾性格的另一個特點。1999年9月,楊瀾辭去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的職務,成立了陽光文化電視控股有限公司。這一舉動使她的事業邁上了又一座高峰。楊瀾與陽光文化一路風光,一路坎坷地走進了2004年。在這期間,陽光文化經歷過低投入、高產出的強勢增長,也經歷過巨額虧損,更經歷過陽光與新浪的并購事件,以及陽光與四通組合的風浪。但楊瀾與陽光文化一步步闖過難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新陽光”時期。
和許多女人一樣,楊瀾坦然承認自己也有軟弱的一面,她說:“我這個人還是比較中庸,或者說比較保守,害怕有危險、有可能失敗的事情。這里我非常感謝我的先生吳征,他經常不厭其煩地鼓勵我,寧可在嘗試中失敗,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這樣一種理念推動我不斷地嘗試新的東西。”
楊瀾以個性鮮活的性格打造了她多姿多彩的人生。雖然她的性格并非完美,但有效利用性格中的長處最終使她獲得了成功和幸福的人生。
■ 善用幽默創造成功
在生活中,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帶給人們更多的是歡笑與激情。因此,與其單純說幽默是一種表現形式,還不如把它與人的性格聯系起來,因為幽默本身就來源于人大腦的思考與提煉。
幽默是智能發達的標志,是建立在人對生活的公正、透徹的理解之上的。理解生活應當說是高層次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才能形成更好地生活的能力。
通常從某種意義上說,培養自己的幽默感,也就是培養自己的處世、生存和創造的能力。有較強生活能力的人,通常也是一個有影響力和感染力的人。
一個人是否有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他是否具有幽默感,是否掌握了幽默的藝術。
有人說女人不懂得幽默,這是一個十分錯誤的說法。實際上,有些女人不但十分懂得幽默,而且也十分會運用幽默。世界上第一位女大使柯倫泰就是最會用幽默來給自己爭取優勢的一個。
柯倫泰曾被任命為前蘇聯駐挪威全權貿易代表。一次,她和挪威商人談判購買挪威鯡魚,挪威商人出價高得驚人,她的出價低得讓人意外。雙方開始討價還價,在激烈的爭辯中,雙方都試圖削弱對方的信心,互不讓步,談判陷入僵局,最后柯倫泰笑笑說:“好吧,我同意你所提出的價格。如果我們政府不批準這個價格,我愿意用自己的工資來支付差額。但是,自然要分期支付,可能要支付一輩子了。”挪威商人聽她這么一說,覺得她很有趣,也實在是無計可施了,只好同意將鯡魚的價格降到柯倫泰認可的水準。
曾經有人把幽默歸結為一種魅力商數。的確是這樣,一個女人如果擁有了幽默的特質,她不但會在不知不覺中自增魅力,而且也可以給她周圍的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和諧氣氛,因為,幽默的女人往往是通過笑的方式來彌補人際間的思想鴻溝,聯結人際間的感情分界,增進人際間的信任,最終加速社會組織的內部機器和外部機器的正常運轉。概而言之,幽默就是為了使人生活得更加和諧美好,提高人的生活品質和工作能力。
愛因斯坦除了相對論的偉大發現外,他對兩點間的距離最近也做了一個幽默論證。
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時,曾在暑假開始的學期結束會上發表過一個簡短而風趣的演說。當時,學生們詢問愛因斯坦在學術上有無新發現,他不得不即席宣布:“我有一個發現: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是指暑假的開端到暑假的結束。祝諸位過好暑假。”
幽默是成功的階梯,通過幽默達到事業頂峰的事例很多很多。但幽默有時也以一種很出乎意料的形式出現:英國萬克斯亞郡的法庭上,一位婦女正與丈夫鬧離婚,其理由是她丈夫有了外遇。法官問道:“瓊斯太太,你能不能告訴法庭,與你丈夫私通的‘第三者’是誰嗎?”瓊斯太太爽快地說:“當然可以,她就是臭名遠揚、家喻戶曉的足球。”法官聽后哭笑不得,只得勸道:“足球非人,你只能控告足球生產廠!”
誰知瓊斯太太果真在法庭上指控了一年生產20萬只足球的宇宙足球廠。更出乎意料的是,瓊斯太太居然大獲全勝。該廠賠償了她孤獨費10萬英鎊。足球廠老板說:“瓊斯太太與丈夫鬧離婚,正說明我廠生產的足球的魅力,而她的控詞給我廠做了一次絕妙的廣告。”
幽默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有幽默感的人總是滿懷希望地正視未來。常往光明的一面看,這正是人類成功的訣竅,是改變平凡人生的砝碼。
■ 大膽果敢成就精彩人生
不畏強權、大膽果敢的性格,耿直無私、淡泊名利的品行,成就了一個成功的范徐麗泰。范徐麗泰不僅政治作為有目共睹,作為一個母親,她在香港乃至整個華人界更是有口皆碑。
1945年,范徐麗泰出生于上海。四歲時,隨全家遷往香港。她是在一個富裕而和諧的家庭中成長的,她接受了較深的中國傳統教育。因而她一直在傳統的道德操守中尋找女人的定義,這使她善良、穩健和富于責任心。她一頭短發,一副眼鏡,無論在什么場合都顯得大方得體,自然中透出一股東方女性的魅力和自尊,然而這并沒有使她變得古板和保守。
范徐麗泰從小不喜歡女孩子的洋娃娃和唇膏,卻酷愛《西游記》、《東周列國志》、《三國演義》、《說岳全傳》和金庸的武俠小說。當金庸的小說在報紙上連載的時候,她就用四角錢買汽水和面包打發一頓飯,余下五角錢買金庸和其他作家的書。一本當年只賣1.8元錢的名叫《打抱不平》的書伴隨了她30多年,現在書頁都發黃了,書中的俠義之士的形象依然歷歷在目。文學作品熏陶了她的正義感和俠義性格,也使她成為一個不認輸的人。
1973年,范徐麗泰獲得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碩士學位,之后到香港理工學院擔任學生輔導處主任。由于工作努力,1990年的她,已升為香港多種工藝學院副院長。后來,香港立法局換屆,她被委任為香港立法局議員,開始躋身香港政壇。
范徐麗泰做事一向有板有眼,耿直無私、淡泊從容的性格,無疑又成為在政壇運籌帷幄的利器。所以,在后來的越南船民案中,她能不畏強權,義無反顧地維護香港人民的利益,也就不足為怪了。
在香港回歸之前,有一位美國右派議員的助理狂妄地對范徐麗泰說:你現在堅持要遣返越南船民,有沒有想過1997年之后,也會有很多香港人同樣逃到海上?
所謂越南船民問題是越南戰爭的后遺癥。美國作為越戰的發動者,不僅不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反而強迫香港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收容難民、船民。港英政府屈服于美國的壓力,不顧港人的利益和意愿,擔當起“第一收容港”的角色,香港前后接待過二十多萬名越南船民。數以萬計的越南船民長期滯留香港,給這個彈丸之地的社會經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香港承擔了這么多額外的義務,卻遲遲不能收到聯合國拖欠的相關費用,而英國政府不但自己僅接收了很少的越南難民,對香港人承擔的重負也是視而不見。范徐麗泰認為在香港回歸前必須解決沉重的越南船民負擔。
范徐麗泰針鋒相對地向美國人回擊道:“請你放心,1997年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香港人沒有任何理由逃到海上。此外,你們美國人阻撓遣返船民,真的是維護人權嗎?你們用的一種口惠而實不至的虛偽方式!”
對這位大膽果敢的女議員,香港人當然是刮目相看,銘記在心,為了表達對她的敬意,人們送她一個雅號“女黃飛鴻”。
范徐麗泰愛香港,也愛她的家人。她說:“家才是自己的王國,一個女人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和諧的家庭!”
幸福的家,成功的事業,有幾個女人能像她一樣魚與熊掌兼得?所以,范徐麗泰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精彩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