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48章 附錄五:聯邦調查局十大通緝犯
- 第47章 附錄四:聯邦調查局調查方法
- 第46章 附錄三:聯邦調查局百年簡史
- 第45章 附錄二:埃德加·胡佛一生獲得的榮譽
- 第44章 附錄一:埃德加·胡佛大事年表
- 第43章 最后的歲月,最后的奮斗(3)
第1章 前言
2011年11月,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的電影大片《胡佛傳》在美國各大影院熱映。影片講述了那位實際控制權力遠大于美國總統,而且非民選的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一生的傳奇故事。這部影片放映后激起人們對胡佛以及他所領導的聯邦調查局的興趣。自此,那位20世紀一直深居簡出、幕后操縱美國政壇的神秘人物胡佛撩開了面紗,真容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
埃德加·胡佛出生于一個復雜的家庭,自幼就表現出過人的聰明和與眾不同的性格。1917年,胡佛依靠舅舅的關系進入司法部工作,他的精明能干和勤勉敬業很快得到上司的賞識。1924年,胡佛正式進入調查局工作,被任命為調查局局長,從而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聯邦調查局“掌權人”的生涯,直到1972年以77歲高齡去世。
不到30歲的胡佛當上局長以后,他將個人才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一手把一個只有幾十人默默無聞的小部門,打造成擁有上萬人的全球第一偵探機構。探員們個個身手不凡,擊斃了令當時美國人最頭疼的幾個通緝犯,搗毀了若干江洋大盜的組織,整個美國的治安得到了極大改善,胡佛成了美國的英雄,一個偉大的“罪惡斗士”。
作為聯邦調查局這個機構的秘密守護者和最高掌權人,胡佛曾是聯邦調查局的化身,是一個令人恐懼的神秘人物,調查局成了胡佛的天下,其實只為胡佛一個人服務。在胡佛在任的48年里,美國前后更換了8位總統,其中包括著名的羅斯福、杜魯門、艾森豪威爾,和16位總檢察官——但聯邦調查局局長卻始終名叫埃德加·胡佛。胡佛的名氣和權勢讓美國總統也望塵莫及。
胡佛是當時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人物,但也是最有爭議的人物。即使是在他死后的30多年,關于他的爭議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尼克松總統在日記上寫道:“他在一個適當的時候死了:幸運的是,他是在位的時候死的。如果他在之前被迫下臺抑或主動辭職,他都很可能被人殺死。”而在對全國發表的官方講話上,尼克松卻是這樣說的:“今天,所有美國人都對埃德加·胡佛先生的去世感到悲傷。作為聯邦調查局的局長,胡佛先生擁有赤誠的忠心、卓越的能力和非凡的奉獻精神。可以說,他是他自己所生活的這個年代里的一個傳奇。”
胡佛是如何從一個窮小子登上掌握美國生殺大權的調查局局長寶座的?
他手中掌握著哪些重要人物的個人隱私?
珍珠港事件中他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他為什么要驅逐卓別林,監視愛因斯坦?
瑪麗蓮·夢露之死與他有關嗎?
他掌握著肯尼迪、馬丁·路德·金遇刺案的真相?
事業平步青云的他為何終生未婚?外表斯文、一本正經的他有同性戀癖?
令人談之色變的他為何對黑手黨畏之如虎?……
本書以第一手的資料,客觀、真實、詳盡地記錄了胡佛叱咤風云的一生,為你揭開在歷史的迷霧中若隱若現的一代聯邦調查局特工王的真實面目,從中你可以了解到胡佛如何掌握美國生殺大權、屹立美國權力巔峰不倒,以及鮮為人知的聯邦調查局內幕和一段風云變幻的20世紀美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