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得
最新章節
- 第40章 擁有空杯心態,隨時從零開始(4)
- 第39章 擁有空杯心態,隨時從零開始(3)
- 第38章 擁有空杯心態,隨時從零開始(2)
- 第37章 擁有空杯心態,隨時從零開始(1)
- 第36章 放下,便是人生大自在(4)
- 第35章 放下,便是人生大自在(3)
第1章 人活得太累,是因為有太多的舍不得(1)
“舍”是一種生存本領,“得”是一門處世智慧,沒有思想境界的人“舍不得”,沒有能力的人“得不到”。人生就是這樣一個有舍有得、有得有失的交替過程。一個人活得太累,不是因為生活讓他累,而是因為他有太多的“舍不得”。只有當他懂得取舍時,學會了放下那些無謂的舍不得時,他才能與累徹底說“再見”,才有機會擁抱快樂。
1.人活得太累,是因為想要的太多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哀嘆:“唉!活得真累!”哪里累呢?其實不是身體累,而是心里累。因為人要生存,就必須有物質做基礎,但是很多人對物質的索取是無止境的,想要的太多,又難以得到,因此,人心就在渴望和失望之間扭曲,就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事實上,生活中的快樂是實實在在的,你沒有發現它,是因為貪欲蒙蔽了你的雙眼,堵塞了你的心智,使你在物欲的追求之路上不肯停下來休息,這樣怎么會不累呢?
很久之前的一個晚上,一位巴格達商人在靜寂無人的山路上行走。忽然,他聽到一個神秘的聲音對他說:“請你彎下腰來,揀起路邊的幾個石子放在背包中,明天早晨你將因此得到歡樂?!鄙倘穗m然不相信石頭會給他帶來快樂,但還是彎下腰去,撿起了幾個石頭放入背包中,然后繼續趕路。
第二天早晨,太陽升起來了,商人這才意識到背包里有石頭,于是掏出石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原來,他掏出的石頭并非普通的石頭,而是一塊閃閃發亮的鉆石。商人激動不已,他繼續掏第二顆石頭、第三顆石頭、第四顆石頭……結果發現這些并不是石頭,而是各種各樣的寶石——紅寶石、綠寶石、藍寶石……
商人高興得快要瘋了,心想:這些寶石可以賣多少錢?。?!這一下我要發大財了??墒撬D念一想:不對,昨天晚上我為什么不多撿幾顆寶石呢?想到這里,商人馬上坐不住了,他返回到那條山路,一路仔細地尋找寶石,可是他看到的是一堆廉價的普通石頭。從那以后,他的內心充滿了懊悔,整天捧著那幾塊寶石郁郁寡歡。
商人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他想要的太多,是因為他的內心不知足。因為填不滿內心的貪欲,舍不得誘人的寶石,所以,他每天活在懊惱和痛苦之中,這就是心累的根源。而一個懂得知足的人,才會珍惜已經擁有的東西,從而能夠輕松快樂地生活。
烏龜爬得慢,是因為負重太多;人活得累,是因為有太多的舍不得。因為舍不得,所以內心時刻惦記著。因為惦記著,時刻分心分神,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神也是難以多用的,因此,人就很容易疲憊不堪。
很多人一心只想擁有得更多,只想爬得更高,卻忽視了心靈的休憩。這種過度的欲望會把人引向沒有止境的深淵。為什么在這個物質豐富的社會中,很多人卻覺得自己離快樂越來越遠呢?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被欲望沖昏了頭腦,活得沒有了追求,失去了精神寄托。殊不知,貪婪是一種頑疾,會讓人中毒身亡。當一個人貪求厚利、毫不知足時,等待他的將是痛苦的判決,等待他的將是自我毀滅。
有個窮人很想擁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一天,上帝對他說:“我可以滿足你的愿望,你從這里出發,跑一圈回來,這個圈里的土地就是你的了。”窮人聽了這話,馬上鉚足了勁兒跑起來。可是,太陽偏西了,他還沒有回到原地,而是累死在了奔跑的途中,因為他想擁有一塊更大更大的土地。后來,有人在這個窮人倒下的地方挖了一個坑,然后把他埋了,牧師在給他做祈禱的時候,說了這么一句話:“一個人所需要的土地就這么大!”
其實,每個人所需要的東西都是有限的,房子夠住就行,金錢夠花就行,為何有了一套房子,還想要更多呢?為何賺了一筆還想再賺一筆呢?過度的欲望就像洪水,它源源不斷,沒有休止,沒有盡頭,最終會將貪欲者淹沒。
為什么有些花兒幾天無人照料,就會枯萎,而仙人掌卻不這樣呢?與其說仙人掌生命力頑強,不如說它對陽光、雨露的欲求不多。其實,人也應該這樣。物欲是無窮的,生命是有限的。一個人要想在有限的生命里永遠活得輕松快樂,就必須舍棄不切實際的欲望,學會順其自然地、平平淡淡地看待物質,得之不狂喜,失之無悔意,這樣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才能發現所擁有的快樂。
有個婦女經常抱怨男人無能,抱怨他賺錢不如別人多,使她沒辦法像別的女人那樣盡情地打扮自己。一天,一位智者正好經過婦人的家門前,聽到婦人的抱怨后,就上前對婦人說:“你如此富有,為什么還發牢騷呢?”
“我哪里富有了?”婦女急切地問。
“你有一雙晶瑩剔透的眼睛,這難道它不是你的財富嗎?”
“有一雙眼睛怎么了?有什么用呢?”婦人憤憤不平。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用100萬買你一雙眼睛,你愿意嗎?”智者問。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婦人回答。
“好,那么,我給你100萬,買你一雙手,可以嗎?”智者又說。
“不行,我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你有一雙眼睛,一雙手,你就可以學習,就可以勞動,這不正是你的富有之處嗎?我給200萬和你換,你都不肯,這證明你的眼睛和雙手遠勝于200萬啊!”智者微笑著說道。
婦女受到智者的啟發,從此舍棄了亂七八糟的欲望,她感覺生活中的快樂慢慢多了起來。
物質可以無限制地增加,但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你也失去了享受的意義。盡管“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是永恒不變的規律,盡管有追求的人生才充滿精彩,可是這并不能否定節制欲望、平淡生活的意義。
人活在世,前后不過幾十年,為什么不換一種活法,拋棄欲望的重負,享受輕松愉悅的人生呢?千萬不要等到生命走到了盡頭,在回首往昔時,才發現自己窮得只剩下錢了,卻沒有美好的歡愉,這樣的人生豈不是毫無色彩可言?所以,清心寡欲一點吧,試著讓自己活得輕松一點,過得自在一點,這才叫不枉此生。
2.因為疑念太多,所以煩惱不斷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盲人和他的導盲犬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同時慘死于一輛失控的大卡車下。之后,他們的靈魂來到天堂門前,守護大門的天使冷冷地說:“對不起,現在天堂只有一個名額,你們其中一個必須下地獄?!?
盲人一聽,滿臉痛苦地哀求道:“尊敬的天使,我的狗不知道什么是天堂和地獄,可以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嗎?”
天使聽了盲人這么說,仿佛看透了人性自私的靈魂,他用鄙夷的眼光看著盲人,說:“不行,你們必須比賽,誰贏了誰去天堂,誰輸了誰下地獄?!?
怎么比賽呢?天使讓他們比賽賽跑,看誰先跑到天堂門前。然而,比賽開始后,天使驚訝了,他再次肯定人性是自私的。怎么回事呢?因為他看到盲人牽著那條導盲犬,慢吞吞地走著。
天使明白了,那條導盲犬多年跟隨主人,自然習慣了與主人相伴??蓯旱拿と死霉返闹倚?,欺騙狗的感情,等到了天堂門口,他一定會讓狗原地待著,然后自己就可以進入天堂了。于是天使大聲提醒導盲犬跑起來,千萬別被主人欺騙了。
事實是怎樣呢?結果令天使傻了眼,因為盲人走到天堂門前,把狗放進天堂,自己選擇下地獄。這時天使才清醒過來,他自責地說:“我誤解了盲人美麗的靈魂,我對不起盲人?。 ?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比诵缘淖运叫栽缫驯娙私灾?,正因為大家都知道人是自私的動物,所以,在涉及利益問題時,我們總是懷著小心思、戴著有色眼鏡去揣度人心,認為別人會自私自利,甚至會自私到不顧別人的利益??墒强赐晟厦娴墓适拢覀兒鋈幻靼琢艘粋€道理:人雖然自私,但也是重感情的,因此,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不要毫無根據地懷疑別人。否則,很容易誤解別人的一番好意,挫傷別人的一份真情。
有一對夫妻感情很好,結婚多年,從未拌過嘴。不過,妻子的一個行為讓丈夫充滿疑念,男人不理解為什么妻子一直鎖著一個抽屜,而且把鑰匙藏著,從來不當著他的面打開抽屜。男人不好意思問妻子,因為那是妻子唯一的秘密,但是他內心一直惦記著這個抽屜,并想象了里面有多種可能性的秘密。
這天,妻子出差了,男人實在忍不住了,在一股強烈的欲望的驅使下,他翻箱倒柜,找到了那個抽屜的鑰匙,然后打開了那個抽屜。然而,當他把抽屜打開,看到里面的東西時,頓時愣住了。因為里面全是男人寫給前女友、前女友沒接收而退回來的信,而且一封都沒拆。
男人愣了半天,突然他對妻子充滿了愧疚和歉意。因為在結婚這些年,男人雖然和妻子關系不錯,但是對前女友依然念念不忘,經常忍不住給前女友寫信。
幾分鐘后,男人輕輕鎖上抽屜,把鑰匙放回原地。從此,他再也不想這個抽屜的事,再也不和前女友聯系,并且不再懷疑妻子。
適當的警惕心是好的,但如果事事都不相信別人,習慣于用充滿懷疑的眼神審視別人,那么時間久了,我們就很容易變得疑神疑鬼,這樣一來,無端的猜測和懷疑將會傷害到別人,給真實的生活蒙上一層不信任的陰影。俗話說“賊眼看人,人人皆賊”就是這個道理。
有個人丟失了一把斧子,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于是他懷疑是鄰居偷了他的斧子。在這種疑念的支配下,他覺得鄰居走路的樣子、說話的聲調、面部表情和常人不一樣,活生生就像一個小偷。后來,他找到了斧子,他再看鄰居時,覺得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非常友善,一點都不像偷東西的人。
人與人之間,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信任。因為信任就像一條連接生命的臍帶,維系著人與人心靈的溝通。如果這條臍帶斷裂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就難以維系,那么生活就會失去很多樂趣。況且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原本不那么容易建立起來,但卻很容易被破壞,而且一旦破壞,就更加難以建立起來。所以,請珍惜身邊的人,請對他們多一分信任。這樣我們才不會被疑念困擾,才能生活得輕松自在。
3.攀比,沒有勝者的追逐游戲
俗話說:“知足常樂?!笨墒钦嬲愕娜擞钟袔讉€?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較強的虛榮心,迷戀于攀比,比贏了似乎能顯得自己高人一等,讓自己有一種優越感;比輸了,就會徒增煩惱,莫名感傷,覺得自己不如人。
父母對孩子說:“你看人家,學習成績那么好,你怎么就這么不爭氣呢?”于是孩子傷心難過起來;妻子對丈夫說:“你看人家丈夫,又會賺錢,又疼老婆,給老婆買衣服、化妝品,把老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怎么一點出息都沒有?”于是丈夫失落了。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嫉妒與攀比中迷失了自己,也毀滅了家人的幸福。
丹紅和方玲是大學的同班同學,兩個人長得都非常漂亮,而且是關系不錯的朋友。丹紅大方能干,方玲有一位有權有勢的父親。大學畢業之后,丹紅進入了一家圖書館工作,而方玲在父親的幫助下,進入了一個政府機關工作。不久后,方玲分到了一套房子,而且找到了一個英俊帥氣的男朋友,而丹紅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平平,一無所獲。
丹紅心想,在學校的時候,自己的學習成績比方玲優秀,長得也不比她差,憑什么自己一無所有,而她什么都有呢?于是丹紅對方玲產生了嫉妒心理,并暗自較勁,一定要努力超過方玲。為了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丹紅居然辭職做了一個企業老板的情人,然后借助對方的力量獲得了一套房子。正當丹紅為即將得到房子而高興時,方玲已經和丈夫一起移民去了意大利。
方玲走后,丹紅不但沒有開心,反而很失落。在幡然醒悟之后,丹紅認識到自己盲目攀比的行為有多么可笑,于是她離開了那家企業,離開了那個自己不愛的男人,回到了圖書館,開始了新的工作和生活。
其實,丹紅從大學畢業之后,就失去了自我,她一直都跟在方玲后面走,她活得失去了人生方向,而僅僅是為了追趕并超過方玲。在這個過程中,她過得并不快樂,直到方玲移民后她放下了心中的包袱,才重新做回了自己。丹紅的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要盲目攀比,而要做真實的自己,發現屬于自己的快樂,享受自己獨特的生活。
攀比是痛苦的根源,也是一場沒有勝利者的追逐游戲,無論你多么強大,只要你迷上了攀比,你永遠都是失敗者。正所謂“人比人,氣死人”,即使你是億萬富翁,只要你愛攀比,你也會找到比自己更有錢的人,并為此郁郁寡歡。
其實,你已經非常優秀了,但因為攀比,你讓自己活得不快樂,這不是在和自己過不去嗎?要知道,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的,當你發現自己不如別人時,別忘了,還有很多人不如你,如果你能這么想,那么你的心態會平和很多。而那些過得悶悶不樂的人,并非自己的處境多么悲慘,而是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別人的優勢,卻忽視了自己的閃光點。這樣一來,怎么可能活得開心、過得幸福呢?
有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在參加完戰友聚會回來之后,因腦溢血住進了醫院。若不是搶救及時,恐怕生命休矣。為什么參加聚會之前,他身體好好的,參加完聚會回來之后,就大病了一場呢?莫非是聚會上氣氛熱烈,他多喝了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