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序

先大父秀山公云。老醫斷病如老吏斷獄。善斷病者必善治病。前哲陸九芝云。案者斷也。方者法也。惟能斷而有法。乃可稱方案。旨哉言乎。夫吾國醫學之發明。其源古矣。周秦時代。醫師診病之法。大率注重于氣色脈候。聽聲寫形。詳見素靈難經。后漢張仲景崛興。

于望鼻色目色外。更注意語聲呼吸以參合脈候癥狀。六朝至唐。如褚彥道孫思邈輩。則又重在明癥候。詢嗜好。察致疾之由來。辨病臟之虛實。相其老壯。酌其淺深。歸本于博涉多診。屢用三端。此周秦以迄晉唐。診斷術之大略也。厥后金元四大家。暨明之韓天爵陶節庵等。名醫 起。則又兼審風土時令。以決病之陰陽燥濕。且兼施腹診之法。佐望聞問切四診之不逮。是又視周秦漢晉之時加詳矣。清初江右喻嘉言出。乃主張先議病。后議藥。取古人診病之法而融會貫通之。凡風土時令。體質肥瘦。年齡長幼。病之新久。以及情志苦樂。脈癥現狀。莫不辨析毫芒。以審定其陰陽虛實。外感內傷。上下表里。何臟何腑。何因何癥。然后采用古人七方中何方。十劑中何劑。規則謹嚴。有條不紊。蓋至是而吾國醫師診病。乃有一定之規則。而顢頇鹵莽妄投藥餌之弊。賴以廓清。誠萬世不祧之良法也。今日東西醫家。

號稱為實質的學派。解剖的智識。而竊觀其診斷一方。多憑官能的診斷。及尿之外觀沉渣。

與糞便咯痰。舌苔外貌。眼勢體溫體量。及器械上診察之所得。其間泰半與吾國古法相通。

然后嘆中醫診斷術之精妙。殊未遜于西人。雖器械之用未備。而脈診望診問診腹診之法既精。則亦足以賅括之矣。況辨虛實。分氣血。論攻補。昔賢發明。尤多獨到之處,足補西醫之缺。而惜乎解人難索也。袁君桂生。吳中之名醫也。邃于醫學。立論平允。學術精湛。而感慨淋漓。保存國粹之盛心。躍然紙上。可謂先得我心者矣。頃郵示其所著叢桂草堂醫草。

屬為之序。瀏覽一通。見其辨癥剴切。用方工穩。每述一病。原原本本。剖析無遺。洵足開學人之智能。昔周學海氏有云。宋后醫書。惟案最好看。不似注釋古書之多穿鑿也。每部醫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處。潛心研究。最能吸取眾家之所長。余按醫案一門。當推喻氏寓意草一書為冠。蓋其案雖僅六十二條。而反復推論。務闡明其審癥用藥之所以然。較之諸家醫案。但泛言某病用某藥而愈者。甚相懸殊。前清四庫全書提要贊其極有發明。足資開悟。近代名醫如張石頑葉香嚴顧松園徐靈胎尤在涇俞東扶吳鞠通王孟英林 琴等。皆折衷其診病之法。默收治療之功。各發表于醫案之內。今袁君此書。即仿喻氏體例而先議病。后議藥。悉遵喻氏法程。且其中有學宋人及金元諸家者。有學明人及清之張葉徐魏吳王諸家者。亦有運用經方及自出新意者。洵能萃眾家之長而神明變化者矣。宜乎批卻導 。而恢恢乎游刃有余也。嗟乎。今之醫風 然。頹敝極矣。出版之書。除一二譯本而外。幾如鳳毛麟角。而入主出奴。于今為烈。滔滔天下。伊芳于胡底矣。安得全國醫家。皆如君者起而振此墜緒也。序君之書。蓋不禁百感橫集已。

乙卯六月廿八日越醫何肖嚴廉臣書于紹城臥龍山麓之宣化坊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1-25 11:28:00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独山县| 密山市| 辽宁省| 加查县| 莱阳市| 岳阳市| 沙雅县| 塘沽区| 鹤峰县| 西昌市| 县级市| 苗栗市| 尉犁县| 富平县| 秦安县| 弥勒县| 清远市| 马鞍山市| 庐江县| 铁岭市| 米脂县| 文昌市| 福建省| 施秉县| 崇礼县| 措勤县| 布尔津县| 炉霍县| 黑山县| 墨玉县| 民县| 容城县| 江永县| 额尔古纳市| 湾仔区| 北宁市| 华蓥市| 黑河市| 平顶山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