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13.1 車載網絡系統的結構認識
- 13.5.3 CAN-Bus系統的檢測方法
- 13.5.2 CAN-Bus系統的診斷步驟
- 13.5.1 CAN-Bus系統的故障類型
- 13.5 CAN-Bus系統的檢測診斷
上架時間:2017-01-16 16:01:21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復習思考題 更新時間:2019-03-02 01:34:21
- 實驗13.1 車載網絡系統的結構認識
- 13.5.3 CAN-Bus系統的檢測方法
- 13.5.2 CAN-Bus系統的診斷步驟
- 13.5.1 CAN-Bus系統的故障類型
- 13.5 CAN-Bus系統的檢測診斷
- 13.4.3 LIN的網絡結構
- 13.4.2 LIN的特點
- 13.4.1 LIN的發展
- 13.4 局部連接網絡LIN
- 13.3.5 CAN總線的特點
- 13.3.4 CAN網絡結構
- 13.3.3 CAN數據總線傳輸系統的構成
- 13.3.2 CAN的應用
- 13.3.1 CAN的含義
- 13.3 CAN數據總線傳輸系統
- 13.2.4 MOST技術
- 13.2.3 C類網絡協議標準
- 13.2.2 B類網絡協議標準
- 13.2.1 A類網絡協議標準
- 13.2 車載網絡通信協議
- 13.1.3 基本術語
- 13.1.2 車載網絡的結構
- 13.1.1 車載網絡技術發展背景
- 13.1 概述
- 第13章 汽車車載網絡技術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12.1 復合動力系統的認識
- 12.3 豐田復合動力系統THS的作用
- 12.2 豐田復合動力系統THS的構造
- 12.1.2 復合動力系統的基本組合
- 12.1.1 復合動力系統的特點
- 12.1 概述
- 第12章 復合動力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11.2 巡航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的構造認識及工作過程
- 實驗11.1 電控懸架系統的構造認識及工作過程演示
- 11.7.2 典型巡航控制系統的介紹和巡航控制系統的維護與檢修
- 11.7.1 巡航控制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
- 11.7 巡航控制系統
- 11.6.3 故障診斷
- 11.6.2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與功能
- 11.6.1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的工作原理
- 11.6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
- 11.5.2 凌志電控動力轉向系統的檢修
- 11.5.1 三菱電控動力轉向系統的檢修
- 11.5 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的診斷與檢修
- 11.4.2 橫擺角速度比例控制式4WS系統
- 11.4.1 轉向角比例控制式4WS系統
- 11.4 電子式四輪轉向系統
- 11.3.2 電動式EPS系統的工作原理
- 11.3.1 電動式EPS系統的組成
- 11.3 電動式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
- 11.2.3 閥靈敏度控制式EPS系統
- 11.2.2 反作用力控制式EPS系統
- 11.2.1 流量控制式EPS系統
- 11.2 液壓式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
- 11.1 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概述
- 第11章 汽車行駛與安全控制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10.1 安全氣囊系統的檢修
- 10.3 案例分析
- 10.2.3 安全氣囊系統的檢測診斷程序及方法
- 10.2.2 安全氣囊檢測診斷注意事項
- 10.2.1 典型安全氣囊系統的介紹和安全氣囊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 10.2 典型安全氣囊系統和安全氣囊系統的檢測與診斷
- 10.1.3 安全氣囊系統控制電路
- 10.1.2 安全氣囊系統工作原理
- 10.1.1 安全氣囊系統結構簡介
- 10.1 安全氣囊系統的概述
- 第10章 安全氣囊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9.1 ABS系統的結構與檢修
- 9.11.6 故障診斷表
- 9.11.5 故障征兆模擬測試方法
- 9.11.4 防滑控制系統的檢測診斷程序
- 9.11.3 故障自診斷測試
- 9.11.2 初步檢查
- 9.11.1 典型防滑控制系統的介紹和防滑控制系統使用維護
- 9.11 典型防滑控制系統和防滑控制系統的檢測診斷
- 9.10.2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結構
- 9.10.1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概述
- 9.10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 9.9.2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結構
- 9.9.1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概述
- 9.9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
- 9.8.3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控制電路
- 9.8.2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 9.8.1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簡介
- 9.8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
- 9.7.5 奔馳車系
- 9.7.4 馬自達車系
- 9.7.3 日產車系
- 9.7.2 本田車系
- 9.7.1 豐田車系
- 9.7 主要車型ABS系統組成及控制電路
- 9.6.5 實例
- 9.6.4 穩壓、監控、保護、故障反饋電路和繼電器驅動電路(安全保護電路)
- 9.6.3 輸出級電路(電磁閥控制電路)
- 9.6.2 微型計算機(運算電路,ECU)
- 9.6.1 輸入級電路
- 9.6 ABS主要組成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3)——電子控制單元(ECU)
- 9.5.3 空氣液壓助力器輸出液壓調節器
- 9.5.2 氣壓式制動壓力調節器
- 9.5.1 液壓式制動壓力調節器
- 9.5 ABS主要組成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2)——制動壓力調節器
- 9.4.2 霍爾式輪速傳感器
- 9.4.1 電磁式輪速傳感器
- 9.4 ABS主要組成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1)——輪速傳感器
- 9.3.2 ABS的布置形式
- 9.3.1 ABS的組成及功用
- 9.3 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的組成及布置形式
- 9.2.2 模仿控制方式
- 9.2.1 預測控制方式
- 9.2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控制方式及控制原理
- 9.1.2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發展和應用
- 9.1.1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功用
- 9.1 概述
- 第9章 汽車防滑及穩定控制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8.4.3 案例分析
- 8.4.2 電控無級自動變速器的故障診斷流程
- 8.4.1 電控無級自動變速器的常見故障
- 8.4 案例分析
- 8.3.3 工作原理
- 8.3.2 各擋位動力傳遞路線
- 8.3.1 電控無級變速器的控制功能
- 8.3 電控無級變速器工作原理
- 8.2.3 液壓系統
- 8.2.2 電子控制系統
- 8.2.1 變速器機械部分
- 8.2 電控無級變速器的結構
- 8.1.3 CVT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 8.1.2 無級變速器(CVT)的優缺點
- 8.1.1 無級變速器(CVT)的發展
- 8.1 無級變速器概述
- 第8章 無級變速器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7.2 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拆裝及檢測診斷
- 實驗7.1 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原理認識
- 7.5.5 電控系統工作過程的檢測
- 7.3.4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性能檢測
- 7.3.3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檢測與診斷前的準備工作
- 7.3.2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檢測與診斷程序
- 7.3.1 電控自動變速器檢測與診斷的總原則
- 7.3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檢測與診斷
- 7.2.4 電控系統
- 7.2.3 液壓控制系統
- 7.2.2 齒輪變速傳動系統
- 7.2.1 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
- 7.2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7.1.5 電控自動變速器擋位介紹
- 7.1.4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7.1.3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組成
- 7.1.2 自動變速器的分類
- 7.1.1 自動變速器的特點
- 7.1 概述
- 第7章 電控自動變速器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6.1 發動機電控系統的維護和故障診斷
- 6.5 常見的故障判斷方法
- 6.4.3 檢測診斷的操作步驟
- 6.4.2 檢測診斷的基本方法
- 6.4.1 檢測診斷的一般程序
- 6.4 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檢測與診斷
- 6.3.3 歐洲車系保養燈歸零方法
- 6.3.2 通用別克車型保養燈歸零方法
- 6.3.1 亞洲車系保養燈歸零方法
- 6.3 保養燈歸零方法
- 6.2.2 電控發動機基本檢查和調整
- 6.2.1 電控發動機維護項目
- 6.2 電控發動機維護
- 6.1.2 電控發動機維修注意事項
- 6.1.1 電控發動機使用注意事項
- 6.1 電控發動機使用、維護的注意事項
- 第6章 電控發動機的使用、維護與故障診斷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5.1 柴油機電控系統結構認識及初步檢測
- 5.3.3 共軌式電控噴射系統
- 5.3.2 電控泵噴嘴
- 5.3.1 電子控制式噴油泵
- 5.3 典型柴油機電控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 5.2.2 柴油機電控系統的控制原理及主要控制功能
- 5.2.1 柴油機電控系統的組成
- 5.2 柴油機電控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 5.1.3 柴油機電控噴射系統的分類
- 5.1.2 柴油機電控技術的特點
- 5.1.1 柴油機電控技術的發展過程
- 5.1 柴油機電控系統概述
- 第5章 柴油機電控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4.1 發動機集中控制系統結構認識及電路檢測
- 4.4.3 燃油供給系統
- 4.4.2 電控系統
- 4.4.1 進氣系統
- 4.4 捷達轎車Motronic M3.8.2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 4.3.2 燃油供給及進氣系統
- 4.3.1 電控系統
- 4.3 寶馬5系列525i轎車DME 3.3.1電控系統
- 4.2.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 4.2.2 燃油系統和進氣系統
- 4.2.1 電控系統
- 4.2 上海通用別克(GM BUICK)轎車電控系統
- 4.1.2 電路圖中常用符號的識別方法
- 4.1.1 電路圖中線路顏色的識別方法
- 4.1 汽車電路識別基礎
- 第4章 典型汽油機集中控制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3.2 進氣和排放控制系統的認識及檢測
- 實驗3.1 點火控制系統和怠速控制系統的認識及檢測
- 3.4.4 廢氣蝸輪增壓系統
- 3.4.3 可變氣門正時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
- 3.4.2 動力閥控制系統
- 3.4.1 諧波進氣增壓控制系統
- 3.4 汽油機進氣控制系統
- 3.3.5 二次空氣噴射系統
- 3.3.4 燃油蒸發控制系統
- 3.3.3 減速廢氣凈化裝置
- 3.3.2 微機控制廢氣再循環系統
- 3.3.1 三元催化轉化器、氧傳感器與閉環控制
- 3.3 汽油機排放控制系統
- 3.2.4 怠速控制系統及怠速控制閥的檢測
- 3.2.3 怠速控制的條件、原理及過程
- 3.2.2 怠速控制裝置的分類
- 3.2.1 怠速控制裝置的作用
- 3.2 怠速控制裝置
- 3.1.5 電子控制點火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
- 3.1.4 爆震的控制
- 3.1.3 點火提前角和閉合角的控制
- 3.1.2 電子控制無分電器點火系統
- 3.1.1 電子控制有分電器點火系統
- 3.1 發動機點火控制系統
- 第3章 發動機點火控制系統及其他控制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2.2 電控系統組成部件結構認識及檢測
- 實驗2.1 燃油供給系統、空氣供給系統組成部件結構認識及檢測
- 2.6.2 缸內汽油直接噴射發動機的結構設計特點
- 2.6.1 缸內汽油直接噴射發動機的優點
- 2.6 缸內汽油直接噴射系統
- 2.5.14 電控系統的基本檢查程序
- 2.5.13 可變電阻器型傳感器
- 2.5.12 油壓開關傳感器
- 2.5.11 其他形式的發動機轉速傳感器
- 2.5.10 燃油流量傳感器
- 2.5.9 啟動信號
- 2.5.8 氧傳感器
- 2.5.7 爆震傳感器
- 2.5.6 溫度傳感器
- 2.5.5 曲軸位置傳感器與凸輪軸位置傳感器
- 2.5.4 節氣門位置傳感器
- 2.5.3 進氣壓力傳感器
- 2.5.2 空氣流量傳感器
- 2.5.1 概述
- 2.5 電子控制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及檢測診斷
- 2.4.2 空氣供給系統的檢測及診斷
- 2.4.1 空氣供給系統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 2.4 空氣供給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及檢測診斷
- 2.3.7 燃油供給系統的檢測診斷
- 2.3.6 冷啟動噴油器與熱限時開關
- 2.3.5 噴油器
- 2.3.4 燃油壓力調節器
- 2.3.3 燃油脈動阻尼器
- 2.3.2 過濾器
- 2.3.1 電動汽油泵
- 2.3 燃油供給系統的主要部件結構及檢測診斷
- 2.2.2 EFI系統的工作原理
- 2.2.1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組成
- 2.2 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 2.1.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控制功能
- 2.1.2 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優點
- 2.1.1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的分類
- 2.1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概述
- 第2章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
- 復習思考題
- 實驗1.1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感性認識
- 1.2.5 電子控制系統的簡要工作過程
- 1.2.4 執行器
- 1.2.3 電子控制單元的功能與組成
- 1.2.2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 1.2.1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 1.2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 1.1.3 現代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 1.1.2 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的優越性
- 1.1.1 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過程
- 1.1 汽車電子技術發展簡介
- 第1章 電控基礎知識
- 前言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 第1章 電控基礎知識
- 1.1 汽車電子技術發展簡介
- 1.1.1 汽車電子技術的發展過程
- 1.1.2 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的優越性
- 1.1.3 現代汽車電子技術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
- 1.2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 1.2.1 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 1.2.2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 1.2.3 電子控制單元的功能與組成
- 1.2.4 執行器
- 1.2.5 電子控制系統的簡要工作過程
- 實驗1.1 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的感性認識
- 復習思考題
- 第2章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
- 2.1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概述
- 2.1.1 汽油機燃油噴射系統的分類
- 2.1.2 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優點
- 2.1.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控制功能
- 2.2 汽油機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 2.2.1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的組成
- 2.2.2 EFI系統的工作原理
- 2.3 燃油供給系統的主要部件結構及檢測診斷
- 2.3.1 電動汽油泵
- 2.3.2 過濾器
- 2.3.3 燃油脈動阻尼器
- 2.3.4 燃油壓力調節器
- 2.3.5 噴油器
- 2.3.6 冷啟動噴油器與熱限時開關
- 2.3.7 燃油供給系統的檢測診斷
- 2.4 空氣供給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及檢測診斷
- 2.4.1 空氣供給系統的主要部件及工作原理
- 2.4.2 空氣供給系統的檢測及診斷
- 2.5 電子控制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及檢測診斷
- 2.5.1 概述
- 2.5.2 空氣流量傳感器
- 2.5.3 進氣壓力傳感器
- 2.5.4 節氣門位置傳感器
- 2.5.5 曲軸位置傳感器與凸輪軸位置傳感器
- 2.5.6 溫度傳感器
- 2.5.7 爆震傳感器
- 2.5.8 氧傳感器
- 2.5.9 啟動信號
- 2.5.10 燃油流量傳感器
- 2.5.11 其他形式的發動機轉速傳感器
- 2.5.12 油壓開關傳感器
- 2.5.13 可變電阻器型傳感器
- 2.5.14 電控系統的基本檢查程序
- 2.6 缸內汽油直接噴射系統
- 2.6.1 缸內汽油直接噴射發動機的優點
- 2.6.2 缸內汽油直接噴射發動機的結構設計特點
- 實驗2.1 燃油供給系統、空氣供給系統組成部件結構認識及檢測
- 實驗2.2 電控系統組成部件結構認識及檢測
- 復習思考題
- 第3章 發動機點火控制系統及其他控制系統
- 3.1 發動機點火控制系統
- 3.1.1 電子控制有分電器點火系統
- 3.1.2 電子控制無分電器點火系統
- 3.1.3 點火提前角和閉合角的控制
- 3.1.4 爆震的控制
- 3.1.5 電子控制點火系統故障檢測與診斷
- 3.2 怠速控制裝置
- 3.2.1 怠速控制裝置的作用
- 3.2.2 怠速控制裝置的分類
- 3.2.3 怠速控制的條件、原理及過程
- 3.2.4 怠速控制系統及怠速控制閥的檢測
- 3.3 汽油機排放控制系統
- 3.3.1 三元催化轉化器、氧傳感器與閉環控制
- 3.3.2 微機控制廢氣再循環系統
- 3.3.3 減速廢氣凈化裝置
- 3.3.4 燃油蒸發控制系統
- 3.3.5 二次空氣噴射系統
- 3.4 汽油機進氣控制系統
- 3.4.1 諧波進氣增壓控制系統
- 3.4.2 動力閥控制系統
- 3.4.3 可變氣門正時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
- 3.4.4 廢氣蝸輪增壓系統
- 實驗3.1 點火控制系統和怠速控制系統的認識及檢測
- 實驗3.2 進氣和排放控制系統的認識及檢測
- 復習思考題
- 第4章 典型汽油機集中控制系統
- 4.1 汽車電路識別基礎
- 4.1.1 電路圖中線路顏色的識別方法
- 4.1.2 電路圖中常用符號的識別方法
- 4.2 上海通用別克(GM BUICK)轎車電控系統
- 4.2.1 電控系統
- 4.2.2 燃油系統和進氣系統
- 4.2.3 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 4.3 寶馬5系列525i轎車DME 3.3.1電控系統
- 4.3.1 電控系統
- 4.3.2 燃油供給及進氣系統
- 4.4 捷達轎車Motronic M3.8.2電控燃油噴射系統
- 4.4.1 進氣系統
- 4.4.2 電控系統
- 4.4.3 燃油供給系統
- 實驗4.1 發動機集中控制系統結構認識及電路檢測
- 復習思考題
- 第5章 柴油機電控系統
- 5.1 柴油機電控系統概述
- 5.1.1 柴油機電控技術的發展過程
- 5.1.2 柴油機電控技術的特點
- 5.1.3 柴油機電控噴射系統的分類
- 5.2 柴油機電控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 5.2.1 柴油機電控系統的組成
- 5.2.2 柴油機電控系統的控制原理及主要控制功能
- 5.3 典型柴油機電控系統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 5.3.1 電子控制式噴油泵
- 5.3.2 電控泵噴嘴
- 5.3.3 共軌式電控噴射系統
- 實驗5.1 柴油機電控系統結構認識及初步檢測
- 復習思考題
- 第6章 電控發動機的使用、維護與故障診斷
- 6.1 電控發動機使用、維護的注意事項
- 6.1.1 電控發動機使用注意事項
- 6.1.2 電控發動機維修注意事項
- 6.2 電控發動機維護
- 6.2.1 電控發動機維護項目
- 6.2.2 電控發動機基本檢查和調整
- 6.3 保養燈歸零方法
- 6.3.1 亞洲車系保養燈歸零方法
- 6.3.2 通用別克車型保養燈歸零方法
- 6.3.3 歐洲車系保養燈歸零方法
- 6.4 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檢測與診斷
- 6.4.1 檢測診斷的一般程序
- 6.4.2 檢測診斷的基本方法
- 6.4.3 檢測診斷的操作步驟
- 6.5 常見的故障判斷方法
- 實驗6.1 發動機電控系統的維護和故障診斷
- 復習思考題
- 第7章 電控自動變速器
- 7.1 概述
- 7.1.1 自動變速器的特點
- 7.1.2 自動變速器的分類
- 7.1.3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組成
- 7.1.4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7.1.5 電控自動變速器擋位介紹
- 7.2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 7.2.1 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
- 7.2.2 齒輪變速傳動系統
- 7.2.3 液壓控制系統
- 7.2.4 電控系統
- 7.3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檢測與診斷
- 7.3.1 電控自動變速器檢測與診斷的總原則
- 7.3.2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檢測與診斷程序
- 7.3.3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檢測與診斷前的準備工作
- 7.3.4 電控自動變速器的性能檢測
- 7.5.5 電控系統工作過程的檢測
- 實驗7.1 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原理認識
- 實驗7.2 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拆裝及檢測診斷
- 復習思考題
- 第8章 無級變速器
- 8.1 無級變速器概述
- 8.1.1 無級變速器(CVT)的發展
- 8.1.2 無級變速器(CVT)的優缺點
- 8.1.3 CVT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 8.2 電控無級變速器的結構
- 8.2.1 變速器機械部分
- 8.2.2 電子控制系統
- 8.2.3 液壓系統
- 8.3 電控無級變速器工作原理
- 8.3.1 電控無級變速器的控制功能
- 8.3.2 各擋位動力傳遞路線
- 8.3.3 工作原理
- 8.4 案例分析
- 8.4.1 電控無級自動變速器的常見故障
- 8.4.2 電控無級自動變速器的故障診斷流程
- 8.4.3 案例分析
- 復習思考題
- 第9章 汽車防滑及穩定控制系統
- 9.1 概述
- 9.1.1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功用
- 9.1.2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發展和應用
- 9.2 防抱死制動系統的控制方式及控制原理
- 9.2.1 預測控制方式
- 9.2.2 模仿控制方式
- 9.3 防抱死制動系統(ABS)的組成及布置形式
- 9.3.1 ABS的組成及功用
- 9.3.2 ABS的布置形式
- 9.4 ABS主要組成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1)——輪速傳感器
- 9.4.1 電磁式輪速傳感器
- 9.4.2 霍爾式輪速傳感器
- 9.5 ABS主要組成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2)——制動壓力調節器
- 9.5.1 液壓式制動壓力調節器
- 9.5.2 氣壓式制動壓力調節器
- 9.5.3 空氣液壓助力器輸出液壓調節器
- 9.6 ABS主要組成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3)——電子控制單元(ECU)
- 9.6.1 輸入級電路
- 9.6.2 微型計算機(運算電路,ECU)
- 9.6.3 輸出級電路(電磁閥控制電路)
- 9.6.4 穩壓、監控、保護、故障反饋電路和繼電器驅動電路(安全保護電路)
- 9.6.5 實例
- 9.7 主要車型ABS系統組成及控制電路
- 9.7.1 豐田車系
- 9.7.2 本田車系
- 9.7.3 日產車系
- 9.7.4 馬自達車系
- 9.7.5 奔馳車系
- 9.8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
- 9.8.1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簡介
- 9.8.2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工作原理
- 9.8.3 驅動防滑控制系統控制電路
- 9.9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
- 9.9.1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概述
- 9.9.2 電子控制制動力分配系統結構
- 9.10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 9.10.1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概述
- 9.10.2 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結構
- 9.11 典型防滑控制系統和防滑控制系統的檢測診斷
- 9.11.1 典型防滑控制系統的介紹和防滑控制系統使用維護
- 9.11.2 初步檢查
- 9.11.3 故障自診斷測試
- 9.11.4 防滑控制系統的檢測診斷程序
- 9.11.5 故障征兆模擬測試方法
- 9.11.6 故障診斷表
- 實驗9.1 ABS系統的結構與檢修
- 復習思考題
- 第10章 安全氣囊系統
- 10.1 安全氣囊系統的概述
- 10.1.1 安全氣囊系統結構簡介
- 10.1.2 安全氣囊系統工作原理
- 10.1.3 安全氣囊系統控制電路
- 10.2 典型安全氣囊系統和安全氣囊系統的檢測與診斷
- 10.2.1 典型安全氣囊系統的介紹和安全氣囊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 10.2.2 安全氣囊檢測診斷注意事項
- 10.2.3 安全氣囊系統的檢測診斷程序及方法
- 10.3 案例分析
- 實驗10.1 安全氣囊系統的檢修
- 復習思考題
- 第11章 汽車行駛與安全控制系統
- 11.1 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概述
- 11.2 液壓式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
- 11.2.1 流量控制式EPS系統
- 11.2.2 反作用力控制式EPS系統
- 11.2.3 閥靈敏度控制式EPS系統
- 11.3 電動式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
- 11.3.1 電動式EPS系統的組成
- 11.3.2 電動式EPS系統的工作原理
- 11.4 電子式四輪轉向系統
- 11.4.1 轉向角比例控制式4WS系統
- 11.4.2 橫擺角速度比例控制式4WS系統
- 11.5 電子控制動力轉向系統的診斷與檢修
- 11.5.1 三菱電控動力轉向系統的檢修
- 11.5.2 凌志電控動力轉向系統的檢修
- 11.6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
- 11.6.1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的工作原理
- 11.6.2 電子控制懸架系統主要部件的結構與功能
- 11.6.3 故障診斷
- 11.7 巡航控制系統
- 11.7.1 巡航控制系統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
- 11.7.2 典型巡航控制系統的介紹和巡航控制系統的維護與檢修
- 實驗11.1 電控懸架系統的構造認識及工作過程演示
- 實驗11.2 巡航系統和動力轉向系統的構造認識及工作過程
- 復習思考題
- 第12章 復合動力系統
- 12.1 概述
- 12.1.1 復合動力系統的特點
- 12.1.2 復合動力系統的基本組合
- 12.2 豐田復合動力系統THS的構造
- 12.3 豐田復合動力系統THS的作用
- 實驗12.1 復合動力系統的認識
- 復習思考題
- 第13章 汽車車載網絡技術
- 13.1 概述
- 13.1.1 車載網絡技術發展背景
- 13.1.2 車載網絡的結構
- 13.1.3 基本術語
- 13.2 車載網絡通信協議
- 13.2.1 A類網絡協議標準
- 13.2.2 B類網絡協議標準
- 13.2.3 C類網絡協議標準
- 13.2.4 MOST技術
- 13.3 CAN數據總線傳輸系統
- 13.3.1 CAN的含義
- 13.3.2 CAN的應用
- 13.3.3 CAN數據總線傳輸系統的構成
- 13.3.4 CAN網絡結構
- 13.3.5 CAN總線的特點
- 13.4 局部連接網絡LIN
- 13.4.1 LIN的發展
- 13.4.2 LIN的特點
- 13.4.3 LIN的網絡結構
- 13.5 CAN-Bus系統的檢測診斷
- 13.5.1 CAN-Bus系統的故障類型
- 13.5.2 CAN-Bus系統的診斷步驟
- 13.5.3 CAN-Bus系統的檢測方法
- 實驗13.1 車載網絡系統的結構認識
- 復習思考題 更新時間:2019-03-02 0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