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

第1章 擺滿“杯具”的人生茶幾——反思只需一個白天(1)

“低谷期”如此頻繁

每天似乎都有霧霾,工作日的地鐵永遠擠不上去,同事太煩,老板太摳,工作做不完,看不到提升的空間,工資永遠不夠花……

無數的不如意,似乎總能輕而易舉地讓你陷入情緒的低谷,由此產生不由自主的倦怠和難以抑制的煩躁。每年、每個月甚至每個星期總有那么幾天,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刷刷微博,看看論壇,混過一天又一天,延誤的工作、學習導致了更多的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美好的計劃都成為泡影,提高英文水平的補習班只去了兩次,健身年卡白白浪費……冬去春來,夏末秋收,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一轉眼又是一年。到最后,一事無成地度過一年,只有長嘆一聲——時間都去哪兒了?

是啊,你肯定要問,人生的低谷到底是什么?為什么總是來得這么頻繁?持續時間又這么長?

這些問題真的很難回答。生而為人,自然不能像植物一樣春天萌發,秋日凋零,自然不能像蟲蟻一樣僅憑本能,出生、長大、繁衍,然后歸于黃土。作為萬物的靈長,人們總是想得太多,不由自主地掙扎在需求與擔心之間,想要的永遠比擁有的少那么一點,人生不如意之事占了十之八九。

低谷期有很多種:有時候,也許是情緒上的,心里突然感覺有點難過,就像歌詞里唱的那樣“寂寞難耐”。有時候,可能是體力上的,人在身體虛弱、患病的時候,總會顯得特別脆弱,力不從心,低谷期自然在所難免;有時候,也可能是人際關系上的,在不愉快的人際關系中,人一般都會產生焦慮和煩躁,因此做什么都提不起興致,覺得喝口涼水都會塞牙。

想要走出低谷期,最重要的就是花一點時間,沉下心來問自己,到底是情緒、體力、人際關系或者別的什么原因導致了自己深陷低谷,無法自拔?心理學研究認為,人的情緒往往受需求影響,需求得不到滿足就導致了焦慮;而對這種焦慮的預判則會導致擔心,焦慮與擔心共同作用,嚴重時就會影響人的行為;消極的行為則會進一步加劇焦慮與擔心。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人就會在低谷中越陷越深,更加自我厭棄。

不幸的是,人的需求往往很難滿足,多數人總是處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狀態之中。買了一克拉的鉆戒,就會看到有人戴著三克拉的吊墜招搖過市;終于開了寶馬,停車時卻被邁巴赫欺負……在這種殘酷的對比之中,人們的不滿足就愈發明顯,情緒不能自控,諸如“奮斗終生不如投個好胎”“現在努力也沒用了”“看不到希望”之類的消極念頭就會爭先恐后地冒出來,如雨后春筍一般,愈發不能自控。

沒錯,就像這里一直強調的,人只要活著,就一定會有很多愿望,很多不滿足,因此不由自主地掙扎在需求和擔心之間,這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想走出低谷期,最重要的并不是壓抑內心的需求,偽裝快樂,而是要勇敢地面對自己的需求和情緒。因為人的心是關不住的,鎮壓得越殘酷,反抗就會越激烈,尤其是在面對自己的時候,任何虛偽和怯懦都會遭到更猛烈的反彈。對待你的心,你唯一的辦法只有勇敢地面對,直面自己的心,直面自己的人生,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和真正害怕的,然后自己才能不被焦慮和擔心俘虜。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你將會了解自己的情緒,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情緒,才可能管理自己的情緒。明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和真正害怕的,你才能讓自己具有積極的行動力。眾所周知,行動導致改變,積極的改變則能夠滿足需求,這使你從根本上舒緩情緒,讓生活從低谷走向高峰,從而進入積極的生命循環。

說總是比做容易,人心的復雜程度堪比人類無法到達的外太空,想要了解自己,有時候比了解別人、了解難懂的數學公式要難得多。穿透迷惘直面內心只有一條路,那就是一直問自己,我最需要的是什么,我最害怕的又是什么?

工作、學習、愛情、生活的積極性,都是由強烈的心理需求產生的,這種強烈的愿望可以是希望有所得,也可以是害怕有所失。也就是說,如果你必須依靠這份工資維持溫飽,沒有這份工作就無法生存;必須通過這門考試拿到畢業證,不學習就會失去一切;必須找一個心意相通的人共同生活,失去眼前人就會生不如死。那么,你一定愿意付出時間、心血來經營工作、用心學習、認真愛。當你帶著希望,真正地付出努力的時候,總會得到積極的報償,而這種報償,則會激勵你更加努力,更加用心。

記住,行動使希望變成現實,這樣做的時候,就算每天都有霧霾,城市永遠擁堵,我們的心里仍然會有一絲陽光。因為不能失去而獲得信心,聽起來有些奇怪,可是一旦開始努力,你一定會發現,這確實是有魔力的咒語。它會幫你適應環境,解決情緒上的困擾,不僅是生存下去,還會獲得生活的力量;讓你在比“大姨媽”還頻繁的低谷期來到的時候,從容應對;讓你有勇氣更有力量,向著幸福,向著美好的未來,走下去。

寫下你最希望的,你最害怕的,你最想擁有的,你絕對不能失去的,就趁現在,好好問自己,勇敢地問自己。

在你最絕望的時候,最消沉的時候,不要忘了,人生不如意之事雖然十之八九,可那剩余的一二,卻總讓我們奮力活了百年而猶覺不夠。

總是欠缺一天假期

從學生時代開始,多數人總覺得假期太短,周日晚上發現還有作業沒有寫完,寒暑假快要結束的時候才發現沒來得及旅行……那時候,每個人都在說作業太多、考試太頻繁,期待著沒有作業的假期。可是,工作以后才發現,只有作業的學生時代要輕松得多呢。

那么,是不是假日真的太少了,所以永遠不夠用呢?答案是否定的。按照官方的說法,包括雙休日和法定節日在內,中國人平均每年有140個休息日,并不算少了。可是,為什么對于很多人來說,假期卻永遠不夠用呢?你想要讀書,想要旅行,想要學畫畫,想要種些花花草草,想要提高英語水平,甚至只是想收拾一下那個雜亂無章的衣柜,但是……到了假期的最后一天,往往突然發現想做的事并沒有完成,這是為什么?為什么這么多年來,假期永遠少一天?

時間總是非常誠實,對于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無論地位高低、財富多少,時間都一樣公平。可是,為什么有的人看起來一天有36小時、48小時呢?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工作的同時上進修課程、談戀愛、看展覽、鍛煉身體,常常去旅行,甚至還打網游,而另一些人,卻連工作都忙不完,整天焦頭爛額,結果卻什么成就都沒有取得呢?

對于后者來說,是否存在“時間偷竊者”這樣的東西呢?如果人們能將每天做事情所用的時間像記錄消費和收入一樣,事無巨細地記錄下來,那么,那些慣于浪費時間的人也許會發現,正是那些看起來“不算什么”的瑣事,浪費了好時光。

比如,一周7天,每天刷5次微博,每次看5分鐘,那么每一周,花費在微博上的時間就有175分鐘,這將近3個小時能做什么呢?比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推薦的每周鍛煉時長還要多半小時!

相對于永遠誠實公平的時間,人們總是更容易自欺欺人。美國的一項跟蹤人們每周工作時間的研究顯示,通常人們會聲稱自己每周工作超過70小時,可實際上真正的工作時間不足60小時。相差的那些時間,往往也并沒有用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而是被無所事事地刷刷微博、看看網頁,甚至發發呆消耗掉了。

想要跳出“假期永遠少一天”的怪圈,就一定要對自己誠實,坐下來,認真地問自己,到底希望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推說“太忙”是個很好的借口,這讓你不用費心去安排。事實上,如果每天工作8小時,每周5個工作日,工作時間不過40小時,算上平均每天2小時左右的通勤時間,每周被工作占用的時間也就只有50個小時,按照每天8小時睡眠計算,每周要睡56小時,工作和睡眠之外,你還有62小時的時間可供支配。負責任地說,這些時間甚至比工作時間還長,足夠用于必需的家庭活動和個人活動了,無論鍛煉身體、讀書、園藝、社交,只要想做,沒什么事是騰不出時間做的。

對自己誠實往往比對陌生人說謊更難,“我沒時間”“我很忙”在多數時候是個非常好用的借口,可以讓你理所應當地把計劃做的、想要做的事情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如果不想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后悔,當你想要說“我沒時間”或者“我很忙”的時候,你不妨換個說法。比如,說“這不是最重要的”或者“這不需要優先做”,然后看看自己的感覺如何。通常情況下,換個說法不會讓你太別扭,比如,“我有時間收拾房間,只不過這不是最重要的,現在不想做”。但是有時候,你會發現說出這樣的話很難,比如“我不想去鍛煉,因為身體健康不重要”或者“我不想回家看父母,因為他們不重要”,當你這么想并且覺得很難受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你的時間分配出現了問題,你應該重新選擇,讓自己不會在假期的最后一天陷入遺憾和懊悔之中。

有時候,你的時間分配并沒有問題,也許從早到晚都在做你最想做的事情,卻還是沒有做完,這種遺憾往往是因為效率低下引起的,而效率則與心理、生理的狀態直接相關。當身體不適的時候,集中精力變得不可能,這個時候,最好當機立斷地放棄原有的安排,專心養病,不要將小事變成大事,將短痛變成長痛。

有時候,干擾你完成既定安排的罪魁禍首并非來自自身,而是來自外界。工作剛剛開始就被電話打斷、郵件總是回不完、QQ不停地響、微博又有人留言、替人跑腿、替人倒水……這些事簡直每一秒都在發生,怎么辦?

首先,你必須接受這個事實,因為每個人都生活在這個繁忙快節奏的世界上,世外桃源深山老林雖然好,可是沒有無線網絡,待上一個月,比城市更能逼瘋我們這些現代人。因此,你必須接受這些永遠不可能避免的打擾,從容應對,盡力而為。不要因為擔心突如其來的緊急事件而一次又一次地刷新郵箱,沒必要5分鐘檢查一次微博或者朋友圈,如果沒有特別的理由,關閉社交網站,更不要沉迷網頁游戲。告訴自己,在完成這件事以前,不刷郵箱,不刷微博。按照古人的說法,安心之處,便是家鄉,便是桃源。

讓自己安心,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真的。

安心地完成最重要最想做的安排,你一定會發現,假期再也不會少一天,時間反而還很充裕呢!

和機會永遠差一天

機會是什么?有人說機會就像是達·芬奇名畫里的蒙娜麗莎,她的微笑那么美卻又那么神秘,看上去很近,而你想走近她的時候,她卻縹緲而不可尋。機會真的很美,它能給走投無路的人帶來光明,給窮途末路的人帶來轉機。善于抓住機會的人才能獲得成功,“千金散盡還復來”“青云直上九重霄”,而錯失機會的人只能悵然感嘆,“零落成泥碾作塵”“潦倒新停濁酒杯”。你是否也曾感慨過,機會是如此縹緲,出現得那么突然,你只能手足無措地看它輕輕地來,輕輕地走,不帶走一片云彩?

為什么有的人總是錯失機會,而有的人則善于抓住機會?為什么有的人能創造機會,而有的人在機會敲門的時候,也只能眼睜睜地讓它溜走?有的人總覺得自己缺少機會,卻不知道要萬事俱備,才能專等東風。天時地利出現的時候,自己的準備不足,不能達成人和,自然只能看著東風刮過,機會如煙而散。

事實上,生活中從來不缺少機會,缺少的,只是發現它的眼睛和抓住它的手。能夠發現機會、抓住機會的人,并不是有多么幸運,而錯過機會的人也不是因為命運女神的惡意,歸根結底,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人。就像春天的繁花絢爛是因為一冬的準備和蓄力,想要發現機會、把握機會就需要用智慧和技能武裝自己。當你準備好時,你會發現那陣送你直上九重天的東風,馬上就會吹過來了。

《易經》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就是說,人應該時刻全副準備,等待一飛沖天的機會。你是否常常羨慕別人獲得了提升的機會,加薪幅度超過30%?是否在看到別人事業家庭雙豐收的時候默默地轉過頭去,感慨自己的“Mr/Miss Right”怎么還沒出現?你是否隱約覺得,命運對自己太過苛刻,又對別人太過青睞?其實,你只看到了別人光輝閃亮的瞬間,沒有看到他們為了提升沒日沒夜地加班、業余時間還要參加各種培訓,沒有看到他們為了那些成績,付出的千辛萬苦。

要知道,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如果疏于照顧,哪怕你種下了最好的種子,也可能會被一條小小的害蟲或者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摧毀得顆粒無收。一個運動員站在最高領獎臺上只有幾分鐘,背后卻是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不間斷的高強度訓練。中國有句俗語:“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想要人前顯貴,就要背后受罪,你必須時刻提醒自己,這個世界上很少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唯一可以不勞而獲的就是貧窮和失敗。哪怕是指望著中六合彩,你也得先去買彩票啊!

品牌:磨鐵數盟
上架時間:2015-08-14 12:08:56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磨鐵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平区| 湘潭县| 西畴县| 万安县| 奇台县| 黑山县| 宜丰县| 顺平县| 东海县| 石家庄市| 西乌珠穆沁旗| 临朐县| 漳平市| 沂源县| 南京市| 宣化县| 辽宁省| 纳雍县| 广安市| 台南县| 金塔县| 罗定市| 绥芬河市| 扎赉特旗| 长乐市| 邮箱| 屏东县| 长春市| 松溪县| 丰原市| 双鸭山市| 丹棱县| 周口市| 乌拉特后旗| 文昌市| 梁山县| 青海省| 青川县| 抚远县| 肥乡县| 麻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