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的差錯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青春期和性教育(1)
和青春期有關的圖書的數量可以說是十分龐大的。對本書來說,青春期這一主題是很重要的,但這里所說的重要性絕不是普通意義上的那樣。每個人在青春期的表現都不一樣,所以我們會在一個班級中發現各種類型的孩子:有的積極進取,有的懶惰頑劣,有的整潔,有的邋遢,等等。我們也會發現,青春期孩子的影子在有些成人,甚至老人的言行舉止中仍然會有所體現。個體心理學認為這并不是什么令人奇怪的事,它僅僅說明了這些成人的心理在青春期階段停止了成長。實際上,在個體心理學看來,青春期雖然是每一個成人都必經的成長階段,但它并不至于能改變一個人。這些階段只是起著準備性測試的功能,即它們只是一種新環境,能把一個人過去形成的性格特征顯現出來。
比如,有些孩子由于在童年時被過分地約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力量,也不能適時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一旦到了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發展的情況下,這種童年被管教太嚴的孩子就會表現出像擺脫鎖鏈一般的言行。這反而說明他在快速成長,人格在穩步發展。同時,有的孩子在青春期階段會停止成長,變得迷茫彷徨,找不到當下成長的正確之道。因而回顧和留戀過去,對生活也喪失了興趣,甚至會變得內向起來。在這些孩子身上,你看不到他們因童年被壓制,到了青春期尋求發泄的一種能量爆發,相反,卻表現出了他們因在童年受到了過度的溺愛,從而喪失了對生活的適當準備。
其實青春期比之前的任何階段都更能顯示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因為青春期與真正的成人相比距童年時代要更近一些。透過青春期,我們幾乎可以判定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看他是否易于與人交往,是否具有很高的社會興趣。
如果一個人比較缺乏社會興趣,那么他的社會興趣有時反而會表現得很夸張。因為他們的社會興趣喪失了一種分寸感,一心只想為了他人犧牲自己的利益。他們的社會興趣過于強烈,從而會阻礙自己的成長。我們知道,一個人要真想對他人感興趣,并為公共事業奮斗,他首先必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必須有東西可貢獻給社會,如果這種貢獻真的有內容、有價值的話。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許多14—20歲之間的青少年已經喪失了社會興趣。他們可能14歲就離開學校,逐漸與老同學和老朋友失去了接觸和聯系。但是,重新建立新的人際聯系又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在這段時間,他們會感到與社會完全隔離。
另一個問題,青春期會顯示出一個人的職業態度。我們會發現,在青春期,有些孩子開始變得獨立自主,逐漸走上了健康的發展之路。相反,有些人則在青春期停止了成長。他們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合適的職業,不斷變換選擇,要么變換工作,要么變換學校,等等。他們無法安下心來,不想工作。這些問題并不是在青春期才產生,而是過去就產生了,只是到這時才清晰地浮現出來。我們要想真正了解一個孩子,就應該給予他更加獨立地表達自我的機會,而不是像童年時那樣總是被監視、約束,那么他在青春期時的表現就能被準確預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