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難的日子
最新章節(jié)
- 第10章 生命是一場未完待續(xù)的探索
- 第9章 平凡日子里的英雄主義
- 第8章 在告別里學(xué)會更用力的活著
- 第7章 價值藏在“被需要”的溫度里
- 第6章 快樂是一種可以練習的能力
- 第5章 與“不完美”和解,才是對生命最大的溫柔
第1章 生命是一場獨一無二的饋贈
清晨的陽光穿過窗簾縫隙,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細長的光帶,無數(shù)塵埃在光里翻滾、跳躍。我盯著那些微小的顆粒,忽然想到:生命或許就像這束光——它出現(xiàn)時帶著暖意,存在時充滿動態(tài),卻也總有消散的一刻。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束光里最特別的那一粒塵埃,既平凡,又獨一無二。
記得小時候在鄉(xiāng)下,見過老槐樹的枯榮。春天抽出新芽時,嫩綠的葉子能把整棵樹裹成一團綠霧,連風拂過都帶著清甜;冬天落盡了葉,枝椏光禿禿地指向天空,像老人嶙峋的手指。那時不懂,只覺得春天的樹好看,冬天的樹蕭瑟。后來才明白,從抽芽到落葉,從蔥郁到凋零,正是樹的生命軌跡。它從不因為冬天會來,就拒絕在春天拼命生長;也從不因為終將枯萎,就吝嗇每一片葉子的舒展。
人何嘗不是這樣?我們總在忙碌中忽略生命本身的“存在”。學(xué)生為了分數(shù)焦慮,上班族為了業(yè)績熬夜,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殫精竭慮——這些目標當然重要,但如果把“活著”變成了“為了某個結(jié)果而忍耐”,就像把春天的樹捆起來,逼它直接結(jié)出秋天的果實,難免會錯過枝頭顫動的風、葉尖滾落的露。
有位朋友曾說,她三十歲那年突然想通一個道理:“生命不是一道必須答對的題,而是一場可以隨意涂鴉的畫。”她放棄了別人眼中“穩(wěn)定”的工作,去學(xué)了自己喜歡的陶藝。起初家人反對,朋友不解,她也有過猶豫,但當?shù)谝恢煌嵬崤づさ奶展拊谒种谐尚停柟馔高^工作室的窗,照在陶罐上那圈溫暖的釉色時,她忽然哭了——那是她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活著”,可以是為了創(chuàng)造一份屬于自己的“喜歡”。
其實,生命的珍貴從不需要用“宏大”來證明。清晨喝到一杯熱粥的暖意,傍晚散步時聞到的桂花香,和朋友拌嘴后又相視一笑的瞬間,甚至是獨自發(fā)呆時,腦海里閃過的一個荒誕念頭——這些細碎的、具體的“快樂”,正是生命在悄悄提醒我們:你正在好好活著。
而人生的價值,從來不是“成為別人”,而是“找到自己”。就像山間的花,有的在溪邊開得熱鬧,有的在石縫里開得倔強,有的春天開,有的秋天開,從沒有“應(yīng)該”的模樣。重要的是,你是否認真地扎根、舒展,是否在屬于自己的季節(jié)里,努力地綻放過。
所以,不妨慢一點吧。慢到能聽見自己的心跳,慢到能看見路邊的草在生長,慢到能在某個平凡的瞬間突然意識到:能擁有這一趟生命的旅程,本身就是最大的幸運。
接下來的日子,愿我們都能帶著這份覺知,去珍惜每一個當下,去收集屬于自己的快樂,去慢慢找到那個“為什么而活”的答案。畢竟,生命這趟車,單程票,僅此一次,不容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