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大慈大悲掌
清晨時分,張畢沐已然起床,熟練的從水缸中打水進行洗漱,并在鍋中煮著小米粥。
然后在院中,向著朝陽,打著一套剛猛無比的大慈大悲掌,這套掌法是族中一位老祖宗在戰亂時,救了一位少林高僧時學得的。
之前家族中習得皆是從“摸金校尉”時期流傳下來的軍旅拳法,殺氣十足。
當時正逢亂世,滿地皆是白骨。那位高僧也沒有門戶之見,只是看那位老祖宗有善心,并且也擔心自己哪一天就死了,斷了傳承,愧對創造這部拳法的前輩,便授予了他。
那位懷有慈悲心腸的老祖宗習得這部佛家掌法后,發現可以改善因為盜墓導致的地氣入身的困境,故此便擯棄了那部只為殺人的軍中拳法,進而在家族中流傳那部大慈大悲掌。
打完拳,吃過早飯之后。張畢沐開始給阿甲打扮起來,
“阿甲,今天我們去鎮上購物去。要買些書本回來看看了,我好久沒有上學了。聽村里的大媽說,他兒子在學校年年拿獎學金,做學生會會長。
學生會就算了,獎學金還是要爭取一下的,那可是錢啊,有錢才能在外面的世界過得舒坦。”
按照和張畢沐父親的約定,陳伯伯要一直照顧到張畢沐成年為止。
張家作為曾經風靡一時的龐大家族,仇家也是并不缺少的。虎落平陽被犬欺,這世間可是從不缺少想讓張家斷子絕孫的心狠手辣之輩的存在。
所以即使是背景神秘莫測,敢染指青銅器這種國寶的陳伯伯也不得不讓張畢沐不停更換落腳點,來隱藏痕跡,迷惑著那無處不在的張家仇敵。
張畢沐就是在這種窘境下成長起來的,想要像平常孩子那樣能在學校正常上學,真的可謂是一種奢望。
朝不保夕的張畢沐為了隱藏痕跡,所以從小到大就沒有什么朋友。唯一說話的伴,就是阿甲。
阿甲,全名叫鄭嘉嘉,是張畢沐八歲那年,他的父親領回家的,說是一個朋友的女兒,因為一些原因,交給了張家來照顧。
阿甲說不了話,天生失聲,所以張畢沐心疼這個小姐姐,時常照顧她。
張畢沐十分嫻熟的將阿甲的長發編成一條麻花辮。然后掏出一個小罐子,里面是摻雜了一點鍋灰的粉底,仔細的在其臉上抹均勻,接著又輕輕掃上了一些腮紅。
阿甲之前白如玉的臉龐現在看起來,和村中那些女童粗糙的小臉蛋并無二樣。
整理完畢后,張畢沐帶著阿甲出門了。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張畢沐碰到村民,會熱情的打著招呼
“張姨啊,吃了嗎?下田干活去啊。”
“是的啊,你娃去干啥子啊。”
“我去鎮上買點東西。”
張畢沐帶著阿甲和過路的大嬸稍稍交談了幾句,便繼續前行。身后傳來婦女碎嘴的聲音“可憐的一對娃啊,家里面沒有大人了,女娃又說不了話,就靠小得咯。”
村里的人和陳伯伯一樣只知道阿甲是張畢沐的姐姐,得了怪病,不愛說話,在屋內也要捂得嚴實,見不得一點風。
同時也知道,這個阿甲姐姐是張畢沐的禁忌,不能隨意打探。
人們也只以為是張畢沐心疼這個啞巴姐姐,不愿意讓別人傷害到她一絲一毫。
只有死去的張畢沐的父親和家中長輩才知道,阿甲身上有著驚天的秘密---從張畢沐見到阿甲之后,她的相貌便沒有變化。
在村口等上片刻,便遇到了一位開著拖拉機的老伯,打了聲招呼,張畢沐便和阿甲登上了拖斗,坐著順風車去往鎮上。
村里面人都知道這對姐弟命苦,父母雙亡,被一位遠親伯伯安置在鄉下住宅生活,平時偶爾來看看。
村民民心淳樸,對那些生活條件優越的人家往往是暗地下絆子,但是對孤苦伶仃的姐弟二人則是寬容對待,一些小忙都是毫不猶豫就幫著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