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李二陛下,我來自千年后

貞觀三年。

深夜,殿內。

深夜的燭光在宮殿中搖曳,微風透過窗隙帶來了幾分涼意。

李世民揉了揉太陽穴,努力讓自己清醒些,繼續(xù)審閱面前一摞厚厚的奏折。

玄武門事變已經過去三年,但唐帝國的最高決策人,李世民,李二陛下,卻依然兢兢業(yè)業(yè),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懈怠。

哪怕執(zhí)掌天下,但面前眼前案牘上的諸多奏折,還是不由得感到陣陣無力。

旱災,水災,蝗災。

自他繼位后,天下就沒省心過。

如今不只是朝堂,民間也有諸多非議。

看著密衛(wèi)呈上來的奏報,李世民拳頭不由得握緊,臉上陰晴不定,有不忿,有怒意,有憤慨。

皇帝不好做,尤其他還是不是順位繼承。

奏報中的內容,大抵是針對他得位不正的譏諷謾罵,說來說去無非就是那點內容。

“殺兄逼父,天理難容?哼~周公誅管叔、蔡叔以安定周朝,我所行之事,只是為穩(wěn)定局勢不得已而為之!”

雖然這話里有李世民為自己找補的成分,但事實也確實如此。

玄武門之變前,整個大唐在整個北方常年大范圍高頻率強烈度的入寇下已搖搖欲墜。

人口單薄,經濟疲弊,外有強敵,那時候他要不先下手為強,恐有亡國之虞。

一旁的內侍太監(jiān)張阿難見此,有些不忍道:“陛下,夜已深了...”

擺擺手,李世民略顯疲憊道:“你先出去,朕想一人靜靜?!?

聞言,張阿難欲言又止,默默把大殿中照明的燭心提高了幾分,這才悄然退去。

諾大的大殿中,就只剩下李世民一人。

他看著手中的奏報,還有密衛(wèi)篩出的名單,眼中的殺意一閃而過,但最終也還是無奈的嘆了口氣。

殺人簡單,但只憑暴力手段,是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的。

“天下自有耳目,千秋功過自有后人評說~”

一道聲音,響徹于空蕩蕩的大殿之內!

“誰?!”

寂靜的殿內,李世民眼神一變。

大殿的安保,皆由他最信任的玄甲軍護衛(wèi),此時正值午夜,還能有人能闖入皇城?!

“來者何人?”

大殿陰影角落,空間變得虛無,一陣詭異的漩渦后,一位身著古怪奇裝異服的少年角慢慢走出。

“晚輩李易,來自千年后,拜見李二陛下~”

風塵仆仆的李易,看著高位上的李二陛下,眼神中雖然有些緊張和局促,但更多的還是興奮好奇。

現在站在他面前的男人,可是公元七世紀的碳基生物天花板,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二陛下。

李易緩步上前,直到距離李世民大約六七米左右的距離處停了下來,這個距離,看上去很安全。不管是對李世民,還是李易。

“千年后?”

身穿龍袍,周身環(huán)繞著鐵血銳氣的李世民看著眼前的李易,忍不住眉峰輕擰。

片刻后,忍不住發(fā)出一聲質問。

“少年郎,你可知道,欺君,該當何罪?”

“根據大唐武德律,欺君之罪包括虛報、瞞報、偽造文書等行為,這些行為如果被發(fā)現,通常是死刑?!薄咀ⅲ盒≌f此時背景是貞觀初年,此時唐朝法律,沿用的應該是武德七年(624年)頒布的武德律,更加完整細致的貞觀律,是在貞觀十一年完成頒行的?!?

李易手持平板電腦,看著上面一早準備好的解釋,將對于欺君之罪的回答完整述出。

而李世民話里的威脅,他完全沒有放在心上。

“既知曉我朝法律行文,還敢在殿前妖言惑眾,難道不怕朕治你的罪?”

李世民看著眼前毫無恐懼之意的李易,話里流露出絲絲殺意。

“若陛下真要治罪,應該再加一條,深夜擅闖皇宮?!?

李易收起平板,對著李世民無所謂的聳了聳肩道。

“皇帝陛下,盡管我的出現,可能會讓你覺得匪夷所思,但請相信我,花上一炷香的時間,先聽完我的來意也不遲。”

李易本想說幾分鐘的,但想了想,面對千年前的古人,分鐘這種時間單位,他大概率聽不懂。

機會難得,這次穿越,難道有個能愿意以相對和善些的態(tài)度和他說話的人,李易必須抓住機會。

看著略顯戒備緊張的李易,李世民眉頭一皺。

現在的他滿腹疑慮,這人怎么出現的?怎么越過重重宮禁走到自己面前的?還有剛才那詭異的空間波紋又是何物?

從外形判斷,他不覺得李易能會給他什么威脅,兩丈有余的距離,只要他想,定能將數息間將對方擒獲。

這位皇帝陛下雖然是文皇帝,但他的武力值,那是有目共睹的。

并且,李易剛才的那句話,讓他有些意動。

“我且問問你,你剛才那句,天下自有耳目,千秋功過自有后人評說,是何意?”

李世民上前一步,目光如炬的盯著李易。

李易輕聲道:“如陛下所言,我剛剛到這那會,就聽到你說的那句,殺兄逼父,天理難容,有點不一樣的見解而已?!?

“哦?”

李世民見這少年還真敢接話茬,眼中閃過一絲好奇。

玄武門之事,朝中大臣皆是諱莫如深,背地里或許人人都有看法,但當著他這位皇帝陛下,誰敢開口議論?皇帝的黑料,誰敢說?

李易撓了撓頭,斟酌片刻后,方才回答道。

“你是皇帝,用我們的話說,那就是古代政治家,政治家又不是道德楷模,能不能流芳百世,靠的是文治武功的成就,至于個人私德這種東西,有的話,錦上添花,沒有其實也無妨?!?

“能青史留名的政治家,都是功過并存,甚至是毀譽參半,相比你的文治武功,玄武門之變那點小小的黑歷史,實在不值一提,真正的史筆,不是史官手中的毛筆,而是人心!”

聽完李易的話,李世民眉毛一挑。

這少年實在放肆,面對他這位九五之尊,不僅沒有絲毫敬畏,話里話外不帶半點敬語,簡直大膽。

但另一方面,比起那些整日將仁義道德掛在嘴上的言官,李世民又覺得李易有點意思。

玄武門事變后,史官就說過:弒兄是大罪過。

李世民:朕自為之,記朕賬上。

史官:齊王元吉?

李世民:朕手潮了,差點被反殺,還是朕的。

史官:太上皇的事?不分辯幾句?

李世民:哎!

史官:好了,玄武門的事,就這樣了。陛下還需要辯護律師和證人么?

李世民:朕好好干,能彌補么?

他這位皇帝的顯著特點:認錯快,干活狠。

“照你那么說,朕將來會青史留名?”

李世民笑問道。

他不信李易真來自未來,只是難得有人把他心里話說出來,胸中頓感一陣爽利。

李易是趨炎附勢也好,膽大包天也罷,最起碼敢堂堂正正在他面前講,相比那些只敢在背后做小動作的‘鼠輩’,高下立判!

“陛下你說青史留名,有點過于保守了,嚴格來說,在我們那個時代的看來,你簡直是皇帝這個職業(yè)的天花板好不好?”

“華夏五千年歷史中,皇帝有如過江之鯉,但無論從任何角度出發(fā),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絕對意義上的千古一帝?!?

“論武功,平定薛仁杲、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逼降杜伏威、梁師都,攻滅東突厥、薛延陀、吐谷渾、高昌、龜茲、焉耆、中天竺、擊敗吐蕃、威服西突厥、重創(chuàng)高句麗?!?

“論文治,貞觀律、氏族志、五經正義、群書治要、文思博要、推廣科舉、大興教育、完善三省六部制、府兵制、租庸調制、改革常平倉,北有參天可汗道,西有絲綢之路,從高昌引進棉花,從天竺引進蔗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斗米三四錢,在位23年,人口增長60%,遠超文景之治,古往今來,誰能相比?”

說到這,李易顯得有些興奮,甚至連李世民后半生的履歷一并托出。

他全然沒想過,這段看似平平無奇的話,直接讓李世民大腦都差點宕機了。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宣城市| 乾安县| 霍城县| 五常市| 太康县| 苏尼特左旗| 汾阳市| 仲巴县| 沧源| 兴海县| 南宫市| 朔州市| 赤城县| 喀喇沁旗| 临沂市| 洛隆县| 合山市| 宜丰县| 芒康县| 凤翔县| 巴彦县| 唐海县| 白河县| 锦屏县| 平邑县| 苍南县| 兴化市| 新津县| 会理县| 天柱县| 章丘市| 鞍山市| 化州市| 贵溪市| 纳雍县| 库尔勒市| 泗阳县| 宁都县| 龙口市| 冷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