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現代農業的降維打擊
- 李二陛下,想去現代留學嗎?
- 兜里沒悠米
- 2276字
- 2024-10-31 16:25:43
糧食,永遠是古代王朝重中之重,士農工商,從排序就能看得出來。
因此李世民在聽到李易口中的畝產萬斤直接就愣住了。
理智告訴他畝產萬斤是天方夜譚。
可人這種生物,很多時候哪怕知道是假的,也愿意去試一試。萬一成功呢?
在畝產萬斤的誘惑面前,哪怕眼前的李易是魔鬼,李世民也會毫不猶疑的和他做交易。
況且,從李易的表現來看,他還有些拿不準。
如鬼魅般潛藏在大殿中,來歷不明,語出驚人,簡單的接觸下來,李世民發現,這少年確實不像本朝子民。
李世民凝視著李易,眼中的光芒閃爍復雜。
“說說看,你這畝產萬斤的糧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的話語中有著難以掩飾的懷疑,以及....一絲期待。
李易微微一笑,顯得胸有成竹。
“陛下,眼見為實,不如,你親自看看如何?”
李易揚了揚帶著的平板電腦:“我能上前幾步嗎?”
“可,朕恕你無罪!”
得到承諾后,李易放心了,三步并作兩步走到李世民面前,點開了平板電腦內早已緩存好的視頻。
“這,這是何物!”
看著平板里展示的高清畫面,李世民震驚了。
“是我們那個時代的產品,能將畫面錄制儲存起來。”李易解釋道。
“錄制?儲存?是何原理?”
李世民不解問道。
“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以后再說,陛下,你還會先看看視頻。”
李世民緩緩點了點頭。
李易按下播放鍵,屏幕上立刻出現了一片豐收的田野,金黃的麥穗在微風中起伏,柔和的陽光灑在其上,顯得格外生動。
李世民的眼神緊緊盯著屏幕,眼中閃爍著求知的光芒。
“這些作物的長勢倒是極好。”李世民喃喃自語。
“陛下,你再往下看。”
李世民看著視頻中正展示的灌溉系統,頓時響起了輕微的水流聲。鏡頭切換到了田間勞作的百姓,他們身旁的一臺機器正噴灑著水霧,稻田如飲甘露般煥發出生命力。
“這....這又是何物?”李世民好奇地問,眉頭微皺,顯然對這些新奇的東西充滿了好奇。
“這是噴灌設備,可以有效地節約水資源,提高灌溉的效率。”李易解釋道。
“真是神奇...”李世民嘆道。
“陛下,你先別說話。”
李易毫不客氣的打斷了李世民,每隔幾秒鐘就按一次暫停,還得絞盡腦汁的和千年前的古人解釋,真是傷腦筋。
“你...”
李世民本想發怒,敢讓他閉嘴。反了天了?
但很快,他就被視頻畫面所吸引住了。
進度條到了李易提的三種高產作物,紅薯,玉米,還有土豆。
田地里,伴隨著土豆收割機的轟鳴聲,一個個外觀飽滿、色澤鮮亮、個頭勻稱的“金蛋蛋”,不斷從地里翻滾而出,鋪滿了壟畦地頭。
畫面一轉,來到了紅薯成熟的季節,田野上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一片綠油油的土地上,藤蔓盡情舒展,翠綠欲滴。隨著鋤頭和機械的轟鳴聲,一壟壟紅薯破土而出,色澤鮮亮、圓潤飽滿,散發著自然的香氣。農民們分工協作,有的負責挖薯,有的去泥、分揀、裝筐、裝車。
畫面又是一轉。陽光如金色的綢緞,溫柔地鋪灑在廣袤無垠的田野上,地里正上演著一場盛大的豐收盛宴。
一排排玉米稈挺拔而立,宛如一群身著盛裝的士兵,整齊劃一地站立著。
人們穿梭在玉米地間,或手持鐮刀,熟練地割下一株株玉米;或肩扛背馱,將沉甸甸的玉米棒子運往田邊。
不到五分鐘的短視頻結束了,屏幕上畫面一黑,李易將平板收起。
而他身旁的李世民,已經徹底陷入呆滯。
“陛下,陛下....醒醒~~~”李易晃了晃李世民。
“這,便是后世之人杰作?當真發展出了如此神跡?”
李世民眼中滿是震撼,顯然,他還沒有從視頻中展示的內容里出來。
“正是如此,陛下。通過這些技術,還有化肥,農藥,可以大大提升糧食的產量...”李易恭敬答道。
話還沒說完,李世民就打斷了他,他聽不懂化肥農藥是何物。
“既然如此,你想辦法把這些東西全都給朕帶過來!”
李世民言語中充滿了不可置疑,一錘定音的說道。
眼見為實,言語的描述再動人,也沒有視頻來的直給,如此真實地看到這些場景,現在回味起來,李世民仍然覺得震撼不已。他心中盤算,若是全天下的田地都能用上這些設備,大唐的未來將何等昌盛。
“......”
“陛下,怕是有些不好辦啊~~~”
李易此時卻泛起了難。
“有何難處?”
見李易打退堂鼓,李世民反倒有些急了,當即問訊道。
“給你看視頻,那是為了證明,在未來,我們的確做到了讓糧食達到畝產萬斤。但不代表,如今的大唐也能也能如此!”
“糧食想要高產,有三大要素:種子,農藥,化肥,此外,還有水利灌溉,生物防護,天災預防等等,這門很復雜的科學內容,”
李易坦言道。
他的話,讓李世民一怔,李易口中那些奇怪的詞匯他聞所未聞,但李世民能聽懂要表達的意思,但他并不死心。來回在殿內徘徊,似乎在思考李易所說的復雜之處。
終于,他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堅定地看向李易。
“別光說困難,該如何解決,應當也有法子吧?”
李易抬起頭,認真地看著李世民,語氣顯得格外誠懇:“陛下,或許我們可以從簡單的著手。首先,種子我已經給你了,可以先交給大唐的負責農業的部門,讓他們先試試,至少,也要摸索出種植的竅門和需要規避的問題,然后,再逐步推廣。”
李世民點點頭,表示認同,隨即問道:“除此之外還需要做些什么?”
“陛下還可以招募一些民間百姓,令他們一同學習和研究這些新的農耕技術。比如,搞個試驗種植田。這番組合拳搞下來,假以時日,畝產萬斤做不到,但讓大唐的糧食產量翻上幾番還是沒問題的。保守點,你就算個1000斤吧。”
聞言,李世民思索片刻,李易提出的,的確是當前最穩妥的辦法。
但他并不滿意,在看過李易播放的豐收視頻后,他覺得不夠快。
“此為循序漸進之法,雖合情合理,仍見效甚慢,近日多有奏報,各地災害頻發,朕等不了,我大唐子民更等不了!”
說罷,李世民快步走到案牘前,像是翻尋著什么,片刻后,將幾封奏疏遞給了李易。
“這是各地官員呈上來的奏報,你看看。”
李易看著遞過來的奏折,有些犯難。
“陛下,我與你們這時代間隔千年,這些字,我不認識啊。”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