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一難

曰: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決五藏六府死生吉兇之法,何謂也?

十二經,謂手足三陰三陽,合為十二經也。手經則太陰肺,陽明大腸,少陰心,太陽小腸,厥陰心包,少陽三焦也。足經則太陰脾,陽明胃,少陰腎,太陽膀胱,厥陰肝,少陽膽也。皆有動脈者,如手太陰脈動中府、云門、天府、俠白,手陽明脈動合谷、陽溪,手少陰脈動極泉,手太陽脈動天窗,手厥陰脈動勞宮,手少陽脈動禾窌,足太陰脈動箕門、沖門,足陽明脈動沖陽、大迎、人迎、氣沖,足少陰脈動太溪、陰谷,足太陽脈動委中,足厥陰脈動太沖、五里、陰廉,足少陽脈動下關、聽會之類也。謂之經者,以榮衛之流行,經常不息者而言。謂之脈者,以血氣之分袤行體者而言也。故經者,徑也。脈者,陌也。越人之意,蓋謂凡此十二經,經皆有動脈,如上文所云者。今置不取,乃獨取寸口,以決藏府死生吉兇何耶?

然。寸口者,脈之大會,手太陰之脈動也。然者答辭,諸篇仿此。

此一篇之大指,下文乃詳言之。寸口,謂氣口也,居手太陰魚際,卻行一寸之分。氣口之下曰關、曰尺云者,皆手太陰所歷之處。而手太陰又為百脈流注、朝會之始也。《五藏別論》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五藏氣,而變見于氣口也。《靈樞》第一篇云:脈會太淵。《玉版論》云:行奇恒之法,自太陰始。注謂先以氣口太陰之脈,定四時之正氣,然后度量奇恒之氣也。《經脈別論》云:肺朝百脈。又云:氣口成寸,以決死生。合數論而觀之,信知寸口,當手太陰之部,而為脈之大會明矣。此越人立問之意,所以獨取夫寸口,而后世宗之,為不易之法,著之篇首,乃開卷第一義也,學者詳之。

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于手太陰寸口者,五藏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承上文言,人謂平人不病而息數勻者也。呼者,氣之出,陽也。吸者,氣之入,陰也。《內經·平人氣象論》云: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故平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以呼吸之數言之,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以脈行之數言之,則五十度周于身,而榮衛之行于陽者二十五度,行于陰者亦二十五度,出入陰陽參交互注,無少間斷。五十度畢,適當漏下百刻,為一晬時。又明日之平旦矣,乃復會于手太陰。此寸口所以為五藏六府之所終始,而法有取于是焉。蓋以榮衛始于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計呼吸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十六丈二尺,漏下二刻,為一周身,于是復還注手太陰,積而盈之。人一呼一吸為一息。每刻一百三十五息。每時八刻,計一千八十息。十二時九十六刻,計一萬二千九百六十息。刻之余分,得五百四十息。合一萬三千五百息也。一息脈行六寸,每二刻,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十六丈二尺。每時八刻,脈行六十四丈八尺,榮衛四周于身。十二時,計九十六刻,脈行七百七十七丈六尺,為四十八周身。刻之余分行二周身,得三十二丈四尺。總之為五十度周身,脈得八百一十丈也。此呼吸之息,脈行之數,周身之度,合晝夜百刻之詳也。行陽行陰,謂行晝行夜也。

品牌:中版集團
上架時間:2024-05-13 18:31:00
出版社:中版集團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版集團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南区| 开鲁县| 黔西县| 龙门县| 延安市| 策勒县| 洛浦县| 惠东县| 霞浦县| 广东省| 平度市| 鹿泉市| 观塘区| 和田县| 小金县| 东明县| 松桃| 高州市| 定陶县| 商洛市| 平阴县| 门头沟区| 迁西县| 吴川市| 彰化县| 荥经县| 勐海县| 阜宁县| 洛扎县| 启东市| 仁寿县| 富锦市| 郓城县| 醴陵市| 祥云县| 探索| 临泉县| 白水县| 房产| 赤峰市| 大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