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班主任的自敘(代序)
我屬于愿意當班主任的那類教師。我總覺得,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真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
“人生七十古來稀”,這是古人的看法,現在咱們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到70歲了。咱們國家正在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一個人讀1年學前班,再念完9年書,即使不上高中大學,也有10年光陰是在班級中度過的。10年,占了一般人生命的七分之一。
這是人生筋骨血肉成長最快的10年,是人生喜怒哀樂感情最豐富的10年,是人生意志品質形成的10年,是人生智力才能發展最快的10年,是人生變化萬千的10年,是決定一個人今后命運的10年。
班集體,人們生于斯,長于斯,變化于斯。在其中時,關心她,愛護她,為她吃苦,為她的榮譽奮斗;離開她后,留戀她,想念她,回憶她,魂牽夢繞著她……這懷念的感情經過滾滾滔滔的時間長河的沖刷,非但沒有消失,反倒經年累月越積越深。許多人愈到老年、晚年,對其思之愈切,念之愈深。
班級和人生維系得這么緊密,班主任這一職業便具有了一定的誘惑力。
班級像一座長長的橋,通過它,人們跨向理想的彼岸。
班級像一條很長的船,乘著它,人們越過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鄉村、城鎮。
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了這個家庭,走向了社會。
我常常覺得班級更像一個小社會,社會上有什么,一個班級便可能有什么。學生走出家庭,通過在這個小社會實習,才具有了一定的適應大社會的能力。
既然是社會,就有一個管理問題。
社會如此,家庭如此,企業如此,機關如此,班級亦然,都有一個管理得是否合理的問題。管理得不好,大家在堡壘里拼命戰斗,內部先在窩里斗得頭破血流,談何發展自己,談何超越自己。管理得好,大家在集體中形成合力,互助協作,合力大于分力之和;每個人都發揮了潛力,多做了事,集體增強了實力,超越別的國家、超越別的集體才會成為可能。
我已教了近18年書,當了17年的班主任,可惜,我不能傾全部心力于班級工作,就支付給班級管理的時間而言,我是個不合格的班主任。這17年中,我當了7年多副教導主任,當了7年多書記兼校長。
除此之外,我還做了以下一些實事:
分別為我所任的30多個社會兼職(例如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全國中語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全國中學學習研究會理事長等)盡一部分責任。
在國內外的海陸空中跑了50多萬公里路,參加各種會議、講學,辦各種雜事。
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作了550多場報告。
在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講公開課480多次。
接待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的36000多人次來校聽課、訪問、指導。
處理了11000多封國內外來信。
寫了210多萬字的日記,發表了100多篇文章,已出版了多本專著,主編了多種書和論文集。
我像個埋頭種地的農民,我喜歡在自己班級的田地里耕作,但又不能不到別的地里去干活,這自然擠占了我本來可以用于班級管理的時間。
盡管如此,我的一屆又一屆的學生都能夠顧全大局,緊密團結,互相關心,互相幫助,沒有在堡壘里戰斗卻組成了一個戰斗的堡壘,大家形成合力,取得了大于分力之和的效果。
不少青年教師問我:“時間這么少,還能當得成班主任,您主要靠什么?”
我說:“主要靠兩大點,一小點。兩大點,一是民主,二是科學;一小點就是引導學生強身健體?!?
“您能說詳細一些嗎?您寫成一本書該多好!”許多青年教師這樣向我建議。近10年來,先后有十幾家出版社的同志催我把這本書寫出來,我總覺得不成熟,便拖著。催的人越來越多,不好再拖了,半年前便開始寫。
我想,自己寫的是一本記錄自己怎么做的書,不是告訴人家怎么做的書。為了讓青年班主任讀起這本書來能夠輕松一些,于是許多篇章便像同讀者談心似的,平時怎么想了,怎么說了,怎么做了,也就怎么寫出來了。
從現在起,“文革”運動前參加工作的老班主任將陸續離開自己傾注了畢生心血的崗位,一批批青年人要走上這個神圣的位置。班主任工作歸根結底要靠青年人來開創新局面,我愿把這本書獻給剛剛走上或早已走上這一神圣崗位的青年班主任們,愿和大家一起來商量、探索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方法。大家一起來想辦法,把這項許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輕松,干得快樂,干得效果更好一些。
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中播種耕耘的職業,這一職業應該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自己的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段歷史。
魏書生
教師應具備進入學生心靈世界的本領,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外面觀望,更不是站在這個世界的對面牢騷、嘆息、憤慨,而應該在這心靈世界中耕耘、播種、培育、采摘,流連忘返。如果真能這樣,那他將感覺到自己日夜生活在幸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