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國禮文化傳播與認同建構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以中國禮文化傳播為核心,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雙重視角,對禮的崇圣傳統、教育傳播制度及家族倫理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全面地探討。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篇,上篇四章重點梳理了禮文化的起源、發展脈絡及傳播特點,并著重論述了中國禮文化的傳播價值原則及傳播訴求;中篇五章采用田野調查方法,考察了孔廟(文廟)、書院、祠堂、牌坊等禮制建筑媒介的傳播機制與傳播功能;下篇四章分別探討了作為媒介的玉禮器的傳播功能與價值,以及電視與新媒體生產的文本(如電視春晚、閱兵儀式、電視劇、微信紅包等)在禮文化的現代傳播與創造性轉化方面所發揮的獨特作用。全書立足于本土傳播學理論,對中國禮文化重教化、重道德、重情感、重和諧的傳播特色和傳播模式進行了概括總結,同時對中國傳播話語體系的建構也進行了有益探索。
最新章節
- 后記
- 參考文獻
- 結語 在中西跨文明互鑒中重塑文化自信
- 第四節 網絡媒體空間中“微信紅包”的禮物交換與媒介特征
- 第三節 “高鐵霸座男事件”的中國恥感文化缺失與價值重建
- 第二節 “全球網上祭孔大典”與中國國家形象建構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上架時間:2022-11-18 14:11:10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