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1章 與陌生人的關系:結識陌生,路越走越寬廣
- 第20章 客戶關系:靈活變通,贏得客戶信賴
- 第19章 同事關系:和睦相處,攜手共進
- 第18章 與領導的關系:做領導身邊的大好人
- 第17章 與下屬的關系:贏得下屬的尊崇和擁戴
- 第16章 朋友關系:讓友情更有情
第1章 《構筑人脈關系,發掘成功資源》:開拓人脈,為成功造勢
這是一個人人都渴望成功的年代,這是一個溝通勝過拳頭、人脈決定輸贏的年代。松下幸之助說:“一個人的成功就是他人脈關系的成功。”沒有人脈關系,只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若加上人脈,必將是一分耕耘、數分收獲。誠如戴爾·卡耐基所說:人脈是你一生中最大的財富,有人脈就有力量,有人脈就有競爭力。在美國好萊塢,有一句流行語:“一個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認識誰。”人脈即財脈,關系即能力,成功的人生就贏在成功的人脈關系中!
人脈資源越豐富,你的機會也就越多;人脈檔次越高,你的機會就來得越快越多。其實,你身邊的人就是你成功的資源。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脈關系?!背晒W大師戴爾·卡耐基認為:“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則取決于他的人脈關系?!庇纱擞^之,一個人要事業上獲得成功,首先必須擁有好人脈,創造出良好的人脈關系。
1.圈子決定人脈走向
當下,“圈子”一詞使用頻率愈來愈高,看看我們的現實生活,幾乎到處都有圈子的身影。歌星、影星、笑星相互湊在一起,這叫演藝圈;為了形成規模效應,眾多商家云集一地,這叫商圈;同樣,搞政治的也很少單打獨斗,他們大多以政黨形式出現在政壇上,其實所謂政黨只不過是“政圈”的代名詞罷了。
開什么車子,坐什么位子,住什么房子,娶什么娘子,有多少票子,都離不開一個相對應的圈子。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認識到圈子的重要性,希望進入不同的圈子。為什么?因為,圈子是中國人生活的文化,代表著你的社會地位,它令你的人脈不斷延伸。其實,不管什么形式的圈子,譬如演藝圈、商圈、政圈什么的,但凡與“圈”沾上點邊,只要你混了進去,地位和身份立刻就不一樣了。
我們常說的圈內人,實際上就是“自己人”的代名詞;不是自己人,當然什么事也不好辦。打不進圈子內部,即便渾身是膽,充其量是個散兵游勇,難以出人頭地。大家知道,武林中人都要拜師,一是為了學藝,二來也是為了有個歸宿。拜了這個師,也就等于入了這個門,從此再也不是“孤魂野鬼”了。
有個女文學青年,曾發表過作品若干,只身到北京發展。初來乍到,就被一群文人灌得找不著北。清醒后,她實在不堪忍受這幫文人的低級趣味,執意不肯和其中一位長頭發的中年人再去酒吧,自己打車憤憤而去。后來,圈子中某權威人士出來“定調”,說這位女文學青年的作品低俗不堪,弄得各文學刊物都不敢沾她的文章。走投無路的她最后只好改行作罷。
通過上面的事例,所有的交流、提攜,甚至爭斗,都是在圈內發生的,進不了圈,一切就與你無關??梢姡镆灶惥郏艘浴叭Α狈郑∪松谑?,最忌單打獨斗,孤立無援。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真得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圈子不可。
《水滸傳》中的108條英雄好漢,如果都是散兵游勇,不會對大宋構成什么威脅。你武松厲害,能敵得過朝廷的千軍萬馬嗎?你吳用善謀,只可惜你一肚子壞水沒地方倒。可是,這些散兵游勇聯合了起來,大宋江山就岌岌可危了,別說是武松、吳用等人,就一個擅長偷雞摸狗的時遷恐怕也能把你大宋折騰得頭痛腦漲。
劉備在還沒有完全建起自己的圈子之前,不得不寄人籬下,一會兒投奔公孫瓚,一會兒投奔呂布,一會兒投奔曹操。結果,被曹操的一席話差點兒嚇破了膽,幸虧他隨機應變能力不賴,要不恐怕早就丟掉了小命??删褪沁@么個虎落平陽的家伙,在得到孔明先生輔佐后,來了咸魚大翻身。赤壁一戰,曹操一敗涂地,血本無歸,從此望南而后怕;孫權雖然保住了江東地盤,但面對日益壯大的劉備集團,也只能望江興嘆;而劉備從此不僅有了安身之所,還得以三分天下,成為赤壁之戰的最大贏家,這是圈子在決定著他們的命運。
或許你會說:“現在是什么時代了,過去那一套行不通,我是憑能力吃飯,我有本事還愁沒飯吃?”也許你說得對,但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這世界上到處都是有才華的窮人,他們正為一日三餐而發愁呢!在這個標榜能力至上的世道,他們有的是才華,為什么至今仍然沒有脫貧呢?原因很簡單,缺的僅僅是一個圈子。
看看我們身邊的那些成功人士,他們正是有意無意地運用了圈子生存法則,才得以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據說,李嘉誠之子李澤楷家中的餐廳里掛滿了鏡框,上面鑲嵌著他與一些政界要人的合影,其中有江澤民、李光耀以及撒切爾夫人??戳诉@些合影,想必你已經知道李澤楷是個什么級別的人物了。這位“小超人”的事跡中,還記載了這樣顯赫的篇章: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上,他曾與微軟的比爾·蓋茨、索尼的出井伸之這些商界頂級人物在一個小組討論。和這些令人高山仰止的人物在一起,李澤楷有非凡的成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現在社會上同學會很盛行,僅在北京大學,各種各樣的同學會就不下幾十個。北大、清華、人大等名牌大學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都有同學會或校友會分會。在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學會多得不計其數。在北大、清華、人大等名校校園,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學生模樣的人在里面穿梭,其中有許多人是花了大本錢從全國各地來進修的。學知識只是其中的一方面,交朋友才是更重要的。對于那些“成年班”,如企業家班、金融家班、國際MBA班等里的學員,交朋友可能比學知識更加重要,有些人來此的唯一目的便是交朋友。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和什么人待在一起,是一個重大的現實問題。沒有圈子,就只有一事無成,一條絕路;而有了圈子,才能夠廣結人脈,集圈內的各種資源于一身,就仿佛有了三頭六臂,辦起事情來順風順水,想不成功都難。
2.人脈,成敗之所在
眾所周知,人是社會的動物,一個人的成功只能來自他所在的人群和所處的社會。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在所處的社會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他才可能為自己的事業開辟出寬廣的發展大道,這就要求他有相當的社交能力。而這種社交能力,正是賴以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獲得好人脈的基礎。
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脈關系?!背晒W大師卡耐基經過長期的研究,得出結論:“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則取決于他的人脈關系?!庇纱擞^之,一個人要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首先必須擁有好人脈,創造出良好的人脈關系。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的大學生奇缺。這群被稱為“天之驕子”的群體備受社會尊重,他們往往被委以重任。不過,也有不幸的“另類”。
唐某出身于農村家庭,20世紀50年代的大學生,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某機械廠工作。在工作中,他高高在上、好為人師,時常與同事爭吵,與車間科室領導頂撞,壓根兒就沒把他們放在眼里。他還冷不丁地冒幾句酸水:“東方不亮西方亮,除了星星有月亮?!币馑际钦f,你這個廠不要我,別的廠還爭著要我呢!
這樣,他在這家工廠待了不到一年,別人紛紛要求把他調走,他自己也不喜歡這兒了。不久,他被調到了某電子廠工作。在這家新的工廠,他還是像以前一樣:在車間,在德高望重的老師傅面前逞能,說老年人根本不懂新的技術,還高傲地“指導”工人們該怎樣干;在上級面前,他不服從安排,分配的任務不認真及時地完成,還時不時地與領導拌嘴。急時,還是那句話:“東方不亮西方亮,除了星星有月亮?!?
一年后,他又被調走了。這之后,他先后去了三四家工廠。他的老“毛病”依舊:不尊重同事,瞧不起上級,我行我素,全然不顧及他人。最后,同事討厭他,領導憎恨他,廠里借“待料休假”為名支走了他。以后,盡管他多次找過廠里,但廠里仍然沒有要他回廠上班。
就這樣,直到20世紀80年代,他還在老家務農,就像農民朋友一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些村民碰上他就冷嘲熱諷他:“唐大學(唐某),你不是老說‘東方不亮西方亮,除了星星有月亮’,可現在你的‘月亮’在哪里啊?”唐某只好默然而去。
唐某是個很失敗的人物,因為他沒有在本屬于他的事業上有所作為。然而,他的不幸又是他親手造成的——他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不把別人放在眼里。事實上,作為大學生的他,不懂得如何與同事、上司搞好關系,反而不斷地制造麻煩,讓自己的人脈不斷流失,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窄,最后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實在是人脈盡失使然!
我們每個人要想成功,就要打造一個適合成功的人脈關系,這其中當然包括工作關系。與同事、上司及下屬的關系,是我們事業成敗的重要原因。這個故事恰恰印證了卡耐基的那個結論:一個不能建立起良好人脈關系的人,即使他再有知識、再有技能,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間,更莫談事業上的成功了。
美國商界曾做過領導力調查,結果顯示:“管理人員的時間平均有3/4花在處理人脈關系上;大部分公司的最大開支用在人力資源上;管理所定計劃能否執行與執行的成敗,關鍵在于人?!笨梢?,任何公司最大最重要的財富是人。
在我們中國,人脈關系更為重要了。如果你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盡早建立自己的人脈關系網吧!如果你的人脈上有達官貴人,下有平民百姓,那么,當你有喜樂尊榮時,有人為你搖旗吶喊,鼓掌喝彩;當你有事需要幫忙時,有人為你鋪石開路,擺平困難。這樣,你就能感到人脈關系的力量!
3.人脈,讓你事半功倍
人脈對現代人而言,似乎成了興衰成敗的命脈,因為誰也無法預知自己下一步會如何。
工作上的協助,生活中的資助,團隊間的互助,就連去市場買菜也能瞧出一個人的人脈好壞!有人兩塊錢只能買一把菜,偏偏就有人兩塊錢能買一把菜還外帶一堆蔥姜蒜。或許有人會說那只是占小便宜,但是請仔細想一想,便宜人人想占,但能得到便宜就不是人人能做得到的!
某些所謂的正人君子自以為只要自己坐得端、行得正,一切照規矩辦事,哪里會靠什么人脈呢?從原則上講這并沒錯,但現實是他們經常挨悶棍、中冷箭。自恃才華過人,人脈又差,平日少與人往來,這分明是讓自己與世隔絕;既然如此,“局外人”又憑什么為他們伸出援手呢?
個人如此,那么在一個企業團隊里又將如何呢?嚴密的人脈網絡是企業發展的珍貴寶藏。以業務單位而言,業務員需要不斷去開發及創造新的銷售機會。除了公司服務及產品品質良好以外,還需要透過人脈網的幫助,來挖掘新的機會。當銷售遇上困難時,也可以尋找到合適的人請求協助,這就是不可忽視的人脈資源。
蘇格拉底說過,真正高明的人,善于借助別人的智慧,使自己不受蒙蔽。一個優秀的軍事統帥,一定是一個善于合理利用自己資源的高手。他能夠使上至將軍、下到士兵的所有人都達到人盡其用。這樣一來,部隊才能達到最優調配,才能夠打勝仗。商場如戰場,其實日常生活也莫不如此。
人們常常羨慕非常能干的人,因為這些人手段高強,交游廣闊。其實,這全賴于他們的人脈四通八達,在各行各業都有朋友,都有“因緣”關系。所以,他們辦起事來,往往呼風喚雨,得心應手,能夠得到各方的援助。凌航科技集團董事長許仁旭先生,也許就是這個緣由才馳騁商界的。
許仁旭先生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也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從彰化縣鹿港鎮出發,只身到竹科去發展,由于經營有方,關系處理到位,事業蒸蒸日上。現在的他,已經是身價上億的富翁了。在他的名下,擁有十幾家科技類公司,被家鄉人稱為創業者的典范。
許先生為人和善,樂意跟別人交流他的成功心得。當地媒體采訪他時,問他成功的秘密是什么,他非常坦率地告訴記者:就是靠朋友。身邊的朋友越聚越多,機會就越來越多,真可謂“千金難買的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許先生說,很多的機會就連自己當初都未曾想到過,也未曾看到過,這些都是機緣??!其實,許先生將的“機緣”,在朋友看來,就是要善于社交,由重義氣、重情誼累積而成的。
盡管人脈會帶來如此多的好處,但很多人對人脈的重要性認知不夠,平常也不太愿意在它上面花時間,甚至認為是浪費時間??墒堑搅岁P鍵時刻,感到事情很棘手時,才發覺自己的人脈資源太少。所以,我們要隨時注意人脈網絡的建設,多進行人際交往,以免陷入“人到用時方恨少”的窘態。
人脈不僅是日常生活的潤滑劑,也更是事業成功的催化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擁有多大的影響力,而與恰當的人建立穩固的人脈關系對此至關重要。人脈關系牢固了,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求助于那些可以幫助你的人。如此看來,一個人要想出人頭地,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來,就必須做好人脈文章,懂得如何跟人打交道,這樣才能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如今是一個崇尚成功的時代。要想成功,主要靠你自己,你自己有什么呢?高學歷,過硬的專業技能,雄厚的資金……也許你都沒有。但你別忘了,你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人脈資源。專業技能屬于智商范疇,而人脈資源應算作情商,二者相輔相成,可以說它們是一個相乘的關系。如果光有專業技能,沒有什么人脈資源,一個人獲得成功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但如果還有人脈資源后面在推動,那你必將是“一分耕耘,數分收獲”。
4.人脈是你的“情報官”
在信息化時代,人們擁有了無限的信息資源,事實上,也擁有了事業無限發展的可能性。這種信息就是人脈情報,而情報站可以說就是人脈關系網。你的人脈關系有多廣,你的情報就有多廣,這種人脈關系和情報就是你事業發展的平臺。利用這個平臺,你就可以構筑起更高大更威嚴的事業大廈。
一個人閉門獨自思考的年代早已結束了,建立優質的人脈關系網,為你提供各種各樣的情報,這已成為決定你事業發展的關鍵。在社會交往中,最重要的情報來自于人,因此,越優秀的人越重視這種人脈情報,這種人脈情報也就越能為個人發展帶來更多的方便。
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的老板桂山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桂山先生在業界被譽為“情報人”,為了能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人脈關系,他對情報的收集頗有一番心得,并獨創了“情報缸”理論。他說:“一般收集情報,有兩個來源。我主張從他人那里獲得情報。這樣,資料歸檔后可以活用,對方也隨時會有反應,就好像把活魚放回到魚缸中一樣。把情報養在缸里,他才能隨時吸收到足夠的營養?!?
把有關人的情報比喻成魚,非常有興趣。一位事業成功人士也說:“我每一次拜訪客戶都像燒魚一樣,什么樣的魚可以在什么樣的市場買到,應該怎么烹調才最符合客戶的口味,我得事先搞清楚?!币苍S有的時候,你與客戶、同事、領導、下屬之間沒有什么新鮮的情報交換,但為了培育人脈關系,你可以設法找一個話題與對方聊聊。當對方在異地不便見面時,你不妨通過電話、QQ、MSN等即時通訊方式跟他們保持溝通。
臺灣華大公司的老板成努銘有一個“電話智囊團”。在公司,成先生經常碰到下屬提出的經營難題,答不上來時他就說:“讓我今晚考慮考慮?!笔聦嵣?,有些太專業化的難題,即便是他獨自考慮一兩周,也未必能找出解決之道。但是,成先生有一個包括律師、管理咨詢師、技術專家等三部分人組成的“專家智囊團”,每當他遇到專業難題時,就電話聯系相關方面的專家,這些專家會作出權威性的答復,并用傳真或電子郵件的方式告知他。專家的意見有理有據,拿來就用。第二天,結合專家的意見,再跟下屬講解,他的下屬相當滿意,都稱“成總就是聰明”。
成先生的做法可圈可點。他依靠自己的人脈關系,建立起自己的“專家智囊團”,危難時為自己排憂解難。當他把專家的咨詢意見運用到企業管理中去的時候,他贏得的不僅是受到下屬尊重和認可的好口碑,還有事業進一步發展的優良資源。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可以作為我們智囊團的大致有三類人:第一類是“情報提供者”,他們能經常提供有關工作的情報或意見,如記者、編輯、廣告和公關人員等;第二類是“顧問”,能提供有關工作方式和生活態度的意見,如各類專家、本行內的第一人、前輩或師長;第三類可以稱為“游伴”,他們與工作無直接關系,可以是后援者。
時下流行這樣一句話:“一流人才最注重人脈?!笨梢?,人脈關系是多么的重要。其實,也可以這樣來表述這句話:“最重視人脈的人,才能成為一流的人才。”
單槍匹馬獨闖天下,是很難有所成就的。“一個好漢三個幫”。建立起自己的人脈關系網絡,獲得為你所用的一切有價值的情報,這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你事業發展格局。而你在獲得與使用人脈情報的過程中,會與相關人員建立起更深厚的情感,進而拉近你們相互之間的距離,這又反過來增添了你的人氣。
5.人脈創造發展的機遇
雖然說是金子在哪兒都會閃光,但那也需要有人能看得見光?,F實中,并不缺乏這樣的人:他們胸懷大志,才華橫溢,學歷又高,但卻抑郁寡歡,始終不得志,甚至在別人眼中還是失敗者活生生的教材。那么,是什么造成了這一窘境呢?是機遇,缺乏機遇使然。有了人脈,才會創造出機遇;沒有人脈,即便有再好的機遇也會失去。
交際活動是一支讓機遇降生于自身的催產劑。人際交往不僅讓你認識了他人,也讓他人認識了你。當品行、才干等為雙方所了解的時候,你們共同的努力就可能結出兩個甜美的果實:彼此密切的友誼和事業發展的機遇。建立起良好的人脈關系,捕捉到好的發展機遇,那么在事業的道路上,你才有機會直掛云帆,邁向勝利的彼岸。
讓每一次成功的交往都成為提升你自己的良好機遇!
京城“火花”首富呂春穆就是很好的例子。呂春穆原是北京某小學的美術教師。一天,他在雜志上看到有人利用收集到的火柴商標來引發同學們學習興趣和創作靈感的報道,隨后他也愛好起收集火花的興趣。
為此,呂老師展開了廣泛的交際活動。首先,他油印了200多封言辭中肯、情真意切的短信,發往各地火柴廠家。不久,他就收到60多個火柴廠的回信,并有了幾百枚各式各樣的精美火花。
此后,呂老師主動走出去,以火花為媒,以火花會友。1980年,他結識了一位媒體界朋友。這位熱心的“花友”一次就送給他20多套火花,還給他提供大量信息,建議他向江蘇常州某“花友”索購一本“花友”們自編的《火花愛好者通信錄》。由此,他欣喜地結識了國內100多位未曾謀面的“花友”。他與各地“花友”交換藏品,互通有無。他利用寒暑假,遍訪各地藏花已久的“花友”,還通過各種途徑與海外的集花愛好者建立起聯系。
就這樣,在廣泛交往中,呂老師得到了無窮無盡的樂趣和享受,為他后來的成名創造了機會。他先后在報刊上發表了幾十篇有關火花知識的文章,還成為《北京晚報》“諧趣園”的特約撰稿人。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國際火花收藏界的承認,他本人也躋身于國際火花收藏組織的行列。1991年,他的幾百枚火花精品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華百絕博覽會”,他以14年的收藏歷史和20萬枚的火花藏品,被譽為“火花大王”而名揚于火花收藏界。
常言道:好酒也怕巷子深。不要指望著伯樂來尋你,你要主動去尋伯樂。也許你覺得張三在品行、在技能各個方面都和你不相上下,甚至有些地方還不如你,為什么張三可以有那樣的機會而你卻沒有?或許是有人賞識他,但為什么賞識的偏偏是他而不是你?原因就在于,伯樂根本就不知道你,這便是問題所在——張三比你有人脈!
有人脈才可能有機遇,很顯然,呂春穆老師的成功有力的說明了這一點。他以火花為媒,廣泛地結識朋友,再通過這些朋友結識更多的朋友,直到把這種朋友關系延伸到全球,從而一次次機會降臨到他的頭上,使他由此走向了成功。所以,我們應把拓展人脈與捕捉機遇聯系起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交際能力,不斷擴大自己的人脈網,發現和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進而才會擁抱成功。
人脈資源越豐富,你的機遇也就越多;你的人脈檔次越高,你的機遇就來得越快、來得越多。這已經是有目共睹且不爭的事實!
6.人脈拓展你的能力
一個人不可以選擇自己的過去,但可以選擇自己通向未來的道路和手段。
也許你朝九晚五,忙碌奔波,卻只能養家糊口,更莫談買房買車娶娘子了。難道自己就是天生的苦命人嗎?非也,這只是說明了你目前的狀況,并不代表將來的景狀。如果僅僅依靠個人的力量,或許于事無補,因為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太單薄了。
那該怎么辦呢?巧借他人之力,來做成自己的事。這就要打造出自己的人脈關系網,在你需要幫助時,會有人出來為你盡心竭力地幫忙。從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人脈可以拓展個人能力。
小張是一家科研院所的高級研究員。一天,他奉上級之命撰寫一篇有關特種稀有金屬的學術報告。據小張了解,清華大學的謝教授手頭有這方面的資料。于是,他通過私人關系找到這位老教授。
謝教授搞明白了小張的用意后,就是不給小張的一個準話,總是借故說:“我自己還在進行研究,還沒有最終的結論?!毙埡迷挻踉捳f了一大籮筐,謝教授就是不愿意給出資料。初次見面,小張無果而返。
回家后,小張跟引薦人打去電話,聊起白天所發生的事。原來,謝教授最近非常關注郵票,一直在為上初中的兒子搜集郵票。小張眉頭一皺,計上心頭。他托懂行的人到集郵市場去選購了一大疊郵票。幾天后,他帶上這些郵票,再次登門拜訪謝教授。
見面后,賓主間寒暄了幾句,而后雙方就一邊看郵票一邊談論起郵票,談興愈來愈濃。謝教授滿臉堆笑,客氣得很?!拔覂鹤訉矚g這些玩意兒?!彼幻嬲f著,一面撫弄著心愛的郵票。“瞧,這張可是無價之寶啊!”兩個小時過去了,小張把他想要的資料告訴謝教授,謝教授毫不保留地給了小張。
看來有的時候,人際交往最令人頭疼,也最輕而易舉,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要把握其中的方法和技巧。小張洞悉了自己與謝教授交往的奧秘,即想他人之所想,因而大獲成功。這個案例的意義還在于,小張不僅僅贏得了與謝教授的快樂交際,而且用短短的幾天時間,巧妙而成功地打造了一張人脈網;同時,他通過這張人脈網,拓展了自己的個人能力,變自己的能力所限為自己的能力所長,從而成功地解決了困擾自己的棘手難題。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的經歷。事實上,你通過朋友結識的人越多,你的人脈網絡就越綿密,你的個人能量也就越大。在關鍵時刻,它能為你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很多難題。大家或許聽到過下面這樣的對白:
小王說:“我最近想買臺電腦,可我又不太懂電腦。電腦的配置五花八門,市場上品牌那么多。嗨!真不知道從何下手???”于是,小王的朋友插話了:“我有個朋友在做電腦維護,他對電腦非常熟悉,要不要我把介紹給你?有了他的幫忙,你也許就不用煩惱了?!毙⊥跸渤鐾猓吲d地叫起來:“那真太好了!”
好萊塢流行著一句話:“成功,不在于你只什么或做什么,而在于你認識了誰?!笨茖W家證實: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兩個人,以某種方式最多通過6個中間人,就可以聯結起來,從而形成有一定的關系。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們在從事一定的社交活動時,只要能在關鍵時刻找到關鍵的人,事情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基于此,要重視人脈資源,平時積極地培育起良好的人脈,在關鍵時刻才會有人向你伸出援手。多結交朋友,多積聚人氣,困難就容易解決!因為人脈關系也等于能力!
7.人脈是人生聚寶盆
在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接觸到很多的同事、同學、朋友等社會人士,這些人在各自的行業里往往有一定的地位。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中某個人會成為鑄就你生命輝煌的“貴人”。
克富洛夫說:“現實是彼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江河,行動則是架在江河上的橋梁?!爆F實中,人脈就是行動所必需的橋梁。如果你想要把偉大的抱負付諸于行動,你就必須尋找到“貴人”的幫助。
人脈可以為你帶來巨大的財富。擁有了好人脈,就等于發掘了一座金礦!有時,你離目標就只差那么一點了,關鍵就在于,你有沒有人前來助你一臂之力,你是否能找到完成這最后一擊的人力資源。世界一流人脈資源專家哈維·麥凱就是巧妙地利用人脈資源找到了他的第一份工作的。
哈維·麥凱剛大學畢業,就成為了失業大軍的一員。當時經濟蕭條,工作太難找了。好在他的父親是一個記者,認識一些政商界的重要人物。其中有一位叫查理·沃德的先生,他是全球最大的月歷卡片制造公司的董事長。
四年前,沃德因稅務問題而入獄服刑,老麥凱卻發現別人控訴沃德逃稅的案件有些失實,于是赴監獄采訪沃德,寫了一些公正的報道,這使沃德非常感激麥凱的父親。出獄后,沃德對老麥凱說,如果你的孩子畢業后想找個好工作,他可以幫忙。
當時,哈維·麥凱跑了許多家企業,但都因為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公司裁員而被拒絕。老麥凱想起了查理·沃德先生的承諾,便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讓兒子哈維·麥凱給沃德的公司打去電話。
誰知,沃德回答得十分干脆,他說:“你明天上午10點鐘直接到我辦公室面談吧!”次日,哈維·麥凱如約而至。他為面試做了充分準備,誰知招聘卻變成了聊天。沃德饒有興趣地聊起老麥凱在獄中采訪他的那些情節,整個談話過程非常輕松愉快。
聊了一會兒之后,沃德先生說:“我想派你到我們的直屬公司工作,就在對街——品園信封公司?!表暱涕g,哈維·麥凱有了一份工作,而且擁有最好的薪水和福利。事實上,那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業。42年后,哈維·麥凱已成為全美著名的信封公司——麥凱信封公司的老板。
在品園信封公司工作期間,哈維·麥凱熟悉了經營信封業務的流程,懂得了操作模式,學會了推銷的技巧,其中最大的收獲就是他為自己的工作建立起了一個穩固的人脈圈子。這個圈子成為了后來維系哈維·麥凱事業成功的關鍵。
生命中的貴人是在什么時候出現,你可能無法準確預知,但你可以通過自己的人脈來給自己制造更多的可能。其實,“貴人”在不同階段,是不斷變化著的?;诖?,你必須建立一個能保持良好氛圍的人脈關系網絡,以便在你事業發展過程中為你提供所需的“貴人”。
在你的一生中,你所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你事業中的貴人,只要你做個有心人。善于開發,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成為你的“金礦”;善于發現,你隨時隨地都可能會發現生命中的貴人!
8.人脈是你成長的鏡子
人們每天早上起來,總免不了在鏡子面前打扮一番,左照右照看看是否妝扮得體。人脈關系的作用,有時就像我們出門前的鏡子。
在社會生活中,人們們會形成形形色色的人脈關系。一旦加入了某個網絡,在新朋友的幫助下,你就能比較迅速地擴展眼界、獲取新知識,過去在身上存在的缺點也會被新朋友及時地發現,使你及時得到糾正。在競爭的社會,有必要盡快判明競爭對手的動向,依靠朋友你就能做到這一點。在你正全神貫注地工作時,誰能告訴你某某業務員正準備背叛你呢?誰能幫助你抵制關于你的謠言呢?只有你人脈網絡中的朋友。
相信,任何人都不想成為最后知道消息的人。事實上,有許多重要的信息并沒有一個正規的傳播渠道,而是相關的消息來自四面八方,來自你的人脈網絡。也許你的人脈網絡里有親戚、朋友、同學、客戶、員工、司機等等,他們會告訴你原汁原味的內部消息,使你在決策中不會產生盲點。
不要隨便對任何一個人瞧不上,盡管你可能真的從心底里厭惡他,但你也要把他作為你人脈網絡的結點來加以培育。因為,你保不準有朝一日會跟他發生某種聯系,或者你急需的情報信息恰巧就存在他的手上。無論你對他感覺如何,你也很可能在將來用得著他。
人脈是你個人成長的一面鏡子。“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比嗣}資源的第一層意義,便是從人與人的交往中學習,從人脈資源中獲得你的人生資源。在與人交往中,你可以學到以下三種東西:
首先,通過與人脈網絡的朋友交往,你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會。人要在社會中生存發展,就必須了解這個社會。人們習慣于從日常生活中了解這個社會,從別人的生活經驗、書報雜志和傳媒中了解社會。僅僅從生活體驗中獲得社會知識,其知識面非常狹窄,難以使你做出準確的判斷,這無疑是坐井觀天。因為,報章媒體所提供的畢竟與活生生的現實存在著千差萬別。像這樣由較狹隘的個人經驗塑造出來的世界觀,隨著人脈網絡的擴張,有可能慢慢地得到修正。
其次,在與人脈網絡的朋友交往中,你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以為自己最了解自己,這是每一個人都容易犯的毛病。事實上,人們對自己的認識極為有限,幾乎無法具體地描述自己的個性、能力、長短處。一般情況下,人們所認為的“真正的自己”,通常只包括“有意識的自我”和“行動的自我”,而這些僅僅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已。
全面地認識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拿自己與周圍人比較,或者從與人的交往中逐漸看清別人眼中的自己。人有時候需在多次受到長輩的斥責和朋友的規勸之后,才能夠恍然大悟,真正擁有自知之明?!耙匀藶殓R,可以明得失?!笔チ藙e人這面鏡子,你將無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樣子。
貞觀年間,魏征是唐太宗手下的一名敢犯龍顏的直諫大臣,即使唐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于據理力爭,從不退讓。貞觀十六年,魏征病逝,唐太宗親赴吊唁,感嘆道:“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膚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闭怯捎谖赫鞯戎夜⒊甲拥妮o佐,唐太宗才開創了唐初的貞觀盛世。
最后,通過與人脈網絡的朋友交往,你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人生。漫漫人生旅途中,每個人無時不在受著他人的影響,這些人可能是你的父母、親友,也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從他們身上,你不僅可以更全面地認識你自己,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整個社會,同時也會從他們的生活態度中認識人生的另一個側面。
“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甚至路人,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們人生中的老師,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的長處和優點。要善于取長補短,從他們的處世、思維的角度,甚至從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表情,學習有關人生的知識,這才是書本中取不到的真經。
每個人總是在不斷發掘自己的人脈網絡,區別在于成功的人總是比別人具有更龐大和更有效的圈子。
9.人脈是你飛翔的翅膀
人脈的作用非常廣泛,它不僅僅有助于信息的傳遞,有時你可以通過它直接獲得幫助。在逐步建立人脈網絡的過程中,你自然也通過人脈給別人以許多幫助,從而使人更親近你、佩服你,從此你就與那些幫助過你的人和你所幫助過的人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斷增加情誼,形成比較穩定的人脈關系。
在人一生的命運中,要想獲得成功,機遇和貴人都是不能缺少的因素。雖然無法得知這種完美的巧合在何時出現,但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人脈,來給自己制造更多的機遇和貴人的可能。人脈網絡如同一個八腳章魚,它每時每刻都在不停地集合著、交錯著,只是我們自己常常不自知、不在意,常常和貴人擦身而過!因此,多結識人是有好處的,當你一籌莫展的時刻,也許他們中的某位就可能成為你扭轉乾坤的“大貴人”。
于先生是個出了名的貧嘴,沒事兒總愛跟人閑聊。有一次,他乘火車去南寧出差,旅途乏味,就和鄰座的乘客聊了起來。于先生待人非常熱情,又是給人端茶到水,又是給人削水果。在攀談中,他了解到,鄰座是位大學老師,工作時間長了,漸漸地厭倦了老師生活,于是下海開了一家公司,自任公司總經理,現在他的生意非常紅火。兩人聊得很投緣,各自感到非常愉快,到站后匆匆交換了名片。其實,兩人只是萍水相逢,誰也沒有想到日后可能會用到誰。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沒想到幾個月過后,于先生單位因經驗不善裁員,他不幸成了一個失業者,工作一連找了兩個月也沒有著落。孩子索要交學雜費,房東又不斷催要房祖,父母還得寄去贍養費,于先生急得團團轉。一天,他正心煩時,忽然想起了火車上邂逅的那位老師,于是立馬給對方打去電話,說明了情況后,問他的公司有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對方回答說,他的公司目前贊不缺人,但他非常熱情地給于先生介紹了另一家公司,讓于先生過去面試。就這樣,于先生很快地找到了滿意的新工作。一個普通得甚至還不能稱其為朋友的人,幫助于先生渡過了難關。
人脈是公認的成功法則。如果將一個人30年的事業生涯分成三段,那么第一個10年重點在于培養專業。在這個階段,年輕人并不需要刻意把重心花在建立人脈關系上,而是利用每一次機會先把事做好,附帶建立一些人脈。第二個10年是專業與人脈并重的階段。這時,除了通過工作往來建立人脈,還可以發展私人的社交圈子,這個圈子是學習與不同專長的人如何相處的好機會。在第三個10年,人脈關系的作用將大大優于專業。因為,專業部分會有下屬幫你完成,而你的人脈網絡卻成為使你專業增值的必要手段。它不但有助于你的工作,更有利于你的前程。在這個時候,擁有了好的人脈關系,你才能左右逢源、事半功倍。
無論在什么時候,都要養成和任何人都說話打招呼的習慣。即使在街上碰到的陌生人,也都有可能成為你成就事業的貴人,即使對方表面上看起來并不是你心中所想象的人。在建立人脈的過程中,很多人常常陷入一種不良情緒,即對人家好就希望獲得人家的回報,倘若結果不如意,心理上立刻不平衡起來,感覺自己吃了大虧。有了這樣的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人的熱情。而全心全意待人,是人活的人脈和財富的法寶。
真正成功的人,哪怕是對最卑微的人,也都能做到畢恭畢敬!其實,致富和成功的關鍵,并不在于你多么聰明、懂得如何算計,或是找多少專家顧問,這些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如果種下好的因緣,老天爺自然會送給你美好的果實。
不但經商做生意如此,從政更是這樣,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政治實權人物總是有一脈相承的關系網絡。比如:大清(道光中堂)的穆彰阿提攜曾國藩,曾國藩舉薦李鴻章,李鴻章成全袁世凱,互為羽翼;張之洞(光緒末中堂)師從胡林翼(中興四臣之一),堂兄是張之萬(同治帝師),姐夫是鹿傳霖(光緒末中堂);翁同龢(光緒初中堂)的父親是翁存心(同治中堂)。再看那些平民出身的歷史人物,誰又沒有大名鼎鼎的老師?梁啟超師從康有為,蔡鍔師從梁啟超,楊度師從王锎運(曾國藩的幕僚)。人脈網絡的作用,就是這么神奇!
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某某人屁本事兒沒有,仰仗著有個好爸爸(或好哥哥、好姐夫),從此就一路順風。雖然這很讓人不服氣,可是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還少嗎?如果你出身于普通人家,又沒有機緣巧合結識什么權貴或名人,是不是此生就休矣了呢?其實不然,你可以逐步建立人脈關系網。用這樣的方法為人處世,不但能獨善其身,還可能兼濟天下。
要記得:我們的體能會下降,知識也可能會落伍,但唯一增長的就是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