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尊重變化,用心呵護孩子的心靈成長》:獨立意識萌芽,要求“自己來”

叛逆期案例

倩倩現在兩歲半了,如今的她認為自己長了不少新本領,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也不管自己會不會,如果不遂她的愿,她就會大哭大鬧。

一天早晨,倩倩起床有點兒晚了,媽媽便快速地幫她穿好衣服,準備穿鞋時,倩倩想自己穿,便跟媽媽要過鞋子,雙手拿著往自己腳上套。媽媽見狀,只好由著倩倩去做自己的事情了。過了一會兒,媽媽催促倩倩去洗臉,可她遲遲沒有走出房間。媽媽只好再次走到倩倩面前,看到她還沒有把鞋穿好。媽媽擔心倩倩去幼兒園遲到,便拿起鞋子幫她穿。可是倩倩呢,絲毫不領情,她不開心地挪開小腳丫,嘴里說著“不要”。見倩倩不配合,媽媽左手按住倩倩的小腿,右手利索地幫她把鞋穿好了。可沒想到,倩倩居然又哭又叫地鬧起了情緒。

下午,媽媽接倩倩從幼兒園回家。來到家門口,當媽媽把鑰匙拿出來準備開門的時候,倩倩非要自己用鑰匙開門。只見她拿著一串鑰匙其中的一把,非常努力地想把鑰匙插上去,可是反復了幾次都失敗了。媽媽一看,倩倩把鑰匙都搞錯了,就告訴她正確的應該是哪把鑰匙。然后,倩倩換了鑰匙,不斷地調整位置,到后來,仍然沒有成功地把鑰匙插到鎖孔里。由于倩倩開了很久也沒把門打開,媽媽很著急,終于忍耐不住,從倩倩手里搶過鑰匙,打開了門。這下可捅了馬蜂窩,倩倩站在門口不進門,足足哭了有10分鐘,直到奶奶來了,才把她哄開心。

倩倩這小丫頭可真難纏,媽媽不清楚,這是倩倩成長中的正常表現呢?還是倩倩特別擰?應該怎樣改變她呢?

媽媽要懂的心理學:孩子要求“自己來”,標志著他的獨立意識已經萌芽

孩子在會走路會說話以后,自我意識開始萌發,這時就會表現出一種獨立的意識和愿望——凡事都要自己來。這和雛鷹撲扇著稚嫩的翅膀跟老鷹學習飛翔是同一個道理,孩子這個時候的表現是完全正常的,是他走向獨立的第一步。這種可貴的獨立意識如果能夠得到健康發展,將會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心理,能夠促進他形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賴他人幫助”的意識,長大以后,孩子就會變得善于獨立思考,果斷辦事。

然而,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習慣于凡事都為孩子周到地考慮,認為他永遠都需要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但是呢,孩子在兩三歲以后會經常要求“自己來”,并拒絕父母的幫助,這令父母感覺到孩子不像以前那么聽話了,心理學上稱這個時期為孩子成長發展過程中的轉折期,也稱“反抗期”。孩子之所以會反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父母限制了他的獨立欲望。

心理學上有一個刺猬法則,十分有趣:兩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擁在一起取暖,可怎么也睡不安寧,因為它們身上都各自長著刺,離得太近,就相互扎痛了對方。幾經折騰,兩只刺猬拉開了距離,盡管外面寒風凜冽,它們卻睡得既香甜又舒服。這就說明,在孩子有獨立意識時,父母要學會尊重他,與孩子保持適度的距離才行。

其實,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講,孩子要求“自己來”時,就標志著他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已經萌發并在逐步增強。從教育的角度來講,有益于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增強。所以,媽媽必須保護好孩子的這種愿望,才能促進他更好地成長。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均應支持,允許他自己做。并且,媽媽要學會因勢利導,把孩子的獨立意識變成正向的力量以促進其更好更快地成長。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又可以增強孩子的自理能力。只要媽媽的教育得當,完全可以減少孩子在轉折時期的反抗行為,發展其獨立能力。

叛逆期方法指導:

方法一:耐心指導,教會孩子“自己來”的技能

由于孩子的年齡小,能力差,生活經驗也不夠豐富,在嘗試“自己來”時往往會搞得一團糟。這時,媽媽應該耐心地進行指導,做好示范,教會孩子“自己來”的各項基本技能,幫助他進步、成功,從而使孩子獲得足夠的自信心。

巖巖在慢慢地長大,隨之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最近一段時間,媽媽從巖巖的嘴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讓我來”。

星期天的早晨,八點左右,巖巖起床了。媽媽在整理床鋪,巖巖就在旁邊看著。媽媽要疊被子了,巖巖非要搶過被子自己疊。反正今天周末,用不著送巖巖上幼兒園,媽媽就轉身出去忙其他的事情,讓她去疊了。隨后,巖巖便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疊被子。但是,對于從來沒有疊過被子的巖巖來說,做這件事情是很困難的,她疊了好幾分鐘,只是將被子簡單地團成了一個大團,并沒有疊整齊。

正在巖巖疑惑的時候,媽媽走了進來,看到巖巖疊的被子后,對她說:“媽媽來教你疊被子吧。”說著,媽媽就告訴巖巖哪是里兒,哪是面兒,教她將被子打開平鋪,把面放在底下,疊被子時先把一邊折上,然后再折另一邊,折好后再對折,把能張開大嘴的一面沖外面放好。

盡管很簡單,但想要巖巖馬上就記住步驟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于是,媽媽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就是用長方形的紙讓巖巖練習,這樣就輕松了許多。經過數次的練習之后,巖巖基本掌握了疊被子的方法。

“好了。”巖巖說。媽媽走過去看了看,雖然疊得不是很平整,但已經初步有了豆腐塊的形狀,媽媽覺得巖巖太棒了,趕緊表揚她:“疊得真不錯!”

由此可見,媽媽應該改變教育觀念和方式,把動手學習的機會交給孩子,以便培養他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然而,這往往被許多媽媽所忽視,一般情況下媽媽對孩子的疼愛大多表現在細致、周到的照顧上,事事代勞上。所以,從現在開始,媽媽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為其今后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方法二:在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

2~3歲的孩子獨立意識開始萌芽,不喜歡別人把他當做什么都不會做的“小孩子”。這種思想能增強孩子的獨立性,鍛煉孩子的意志。可是,孩子畢竟年齡小,在自己做事時難免會有許多不周全的地方,這時就需要媽媽給予一定的關懷和幫助。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媽媽應該理解并滿足孩子的這種愿望,給孩子獨立做事的機會。

現在,3歲的曉超越來越不喜歡讓媽媽幫他做事情了,他總是自己爬樓梯,自己穿、脫衣服,自己……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他不喜歡和媽媽一起睡了,在某一天晚上,他居然提出自己睡覺。

雖然不放心,但媽媽還是同意了。媽媽特意在曉超的小床上加了欄桿,避免他晚上睡覺不老實從床上摔下來。擔心曉超會把被子踢開而受涼感冒,媽媽就給他拿出了一床寬大的被子。在睡前,媽媽以為曉超會害怕,就在旁邊坐著陪了他一會兒,等他睡著了,媽媽才關上燈離開。夜里,媽媽一覺醒來,就趕緊跑到曉超的房間,看他的被子是否蓋好了。

在媽媽的關照下,即使是自己一個人睡,曉超也總能睡得踏踏實實,時間長了,他就習慣了獨睡。

孩子的獨立意識開始發展,他一直不斷地嘗試挑戰自己,所以,媽媽要確保家里的環境是安全的,比如,把危險性的東西放到孩子看不到摸不著的地方或者用安全的物品替換掉。這樣,媽媽就不用總是追在孩子后面,在他試圖去碰一些可能會傷害到他的東西時進行制止了,也能更加安心地讓孩子自己去做事情了。

方法三:經常提醒,讓孩子持之以恒

許多事情孩子要自己來只是一時興起,興趣廣泛卻不穩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想去做了。因此,父母必須進行幫助和督促,經常提醒孩子按時去做該做的事,比如“該洗臉了”“該收拾玩具了”等等。假如孩子不再愿意自己做了,媽媽可以說:“我知道寶貝很能干,一定會做的。”或者說:“寶貝,你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能做得更好!”以此來強化指令,就能很好地激勵孩子持之以恒,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當孩子在自己做事情時,父母應讓他有始有終地做完這件事,避免讓其他的事情分散他的注意力,以防止他半途而廢或者不負責任地胡亂做。在孩子把事情做完后應及時做出評價,特別要多給他一些正面的贊揚和鼓勵,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對于做得不合適的地方,父母也不要求全責備,不然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如果孩子非要自己做的事情確屬其力不能及時,父母要耐心地給他講清楚道理,讓他明白不能做的原因,而不能只是簡單地進行制止。

品牌: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
上架時間:2021-12-08 10:45:48
出版社:北京明天遠航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北京明天文化(先知先行)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宁县| 永平县| 阳信县| 澎湖县| 河南省| 乐昌市| 贵德县| 南投县| 黎城县| 陆河县| 舒城县| 韶山市| 林州市| 淮阳县| 老河口市| 安塞县| 成都市| 徐闻县| 鱼台县| 自贡市| 凉城县| 威宁| 云龙县| 夏津县| 长海县| 宁化县| 和田市| 鲁山县| 武强县| 堆龙德庆县| 游戏| 内黄县| 理塘县| 新民市| 大邑县| 浪卡子县| 涟水县| 奉节县| 迁西县| 华容县| 平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