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塵
最新章節
書友吧 4評論第1章 序
“我見過的不幸太多了,從來沒有沮喪過。”做過十六年礦山爆破工的陳年喜,在書中寫道。這一行業的勞動者,走遍荒山野嶺,在煙塵和轟鳴中謀生。雖然工作艱苦而危險,但他們并不畏懼,以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去憧憬、追求幸福的生活。
陳年喜以凝練的筆觸,書寫普通工人的親情、愛情、友情,讀來感動、感慨、感懷。他的語言非常節制,隱忍的風趣、含淚的幽默,讓人回味沉思。他的敘述也很有特點,動用了小說寫作手法,有“小說體散文”的明顯特征。很少的字、句,卻能把復雜的事情講得非常清晰,不動聲色地打破了散文寫作的邊界。
最令人贊嘆的是,陳年喜摒棄了散文文體一貫存在的自我抒情,把“我”非常巧妙地“隱藏”起來,專注于在“說事”基礎上說“人”。每篇文章都給讀者以“出其不意”的感覺。講述一件事情,不是孤立地就事論事,而是伴有歷史感、歲月感和知識性,并且非常自然地糅進文章中,融為一體,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其中《一個人的炸藥史》尤顯水準,語言、敘述、描寫俱佳。
同時,書中“人物素描”的文章,也令人印象深刻。《我的朋友周大明》,把人寫“活”了,而且語言頗為老到,讀起來引人入勝,頗有汪曾祺文字的滋味;文末寫死亡,寫得憂傷、感人,但又不頹廢,讓人欲哭無淚。
散文集《微塵》的每一篇文章,都猶如陳年喜在礦山巷道中爆破下的一塊塊巖石,外表粗糲斑駁,卻又飽含溫度,令人掩卷沉思。
武歆
二〇二一年三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