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引言

托馬斯·迪什[1]

老話說,作家分兩種——作家的作家和讀者的作家。后者是少數幸運兒,他們寫的書,散發著奇異的費洛蒙[2](前者在自家實驗室里怎么都復制不出這東西),年復一年占據著暢銷書榜。這些書,大多數時候都滿足不了精英讀者的“文學”評論口味,可偏偏就能暢銷。

至于作家的作家,他們的書能得到很高的評價(很多都來自滿心欽佩的同行)。可是,讀者卻不買賬。讀者稍微瞟一眼這些書的書評,就能嗅出味道,知道出自“作家的作家”之手:比如,這部書的文體風格得到了高度贊譽(真正的讀者作家,絕不會讓自己的書被冠以“文體”這種高冷名詞);書中的角色都很有“深度”;尤其是,這部書十分“嚴肅”。

作家的作家,通常會眼饞讀者作家的響亮聲名和種種特權;偶爾,讀者的作家,也會羨慕作家的作家頭頂的光環(這些光環用版稅可買不到)。亨利·詹姆斯,這位了不起的“作家的作家”,寫過一篇很滑稽的故事,名叫《下一次》。這故事說的是一位讀者的作家,和一位作家的作家,互相羨慕,決心交換位置。詹姆斯給這故事寫的結尾絕對現實:嚴肅文學作家傾盡全力,寫了一部“暢銷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評價。可是,書還是賣不出去。商業成功的那一位呢,也用了吃奶的力氣,寫了一部“藝術作品”。可是,評論家嗤之以鼻,讀者倒是傾倒不已,書前所未有地熱賣。

菲利普·迪克,在他那個年代,既是作家的作家,也是讀者的作家;或者說,他兩者都不是,完全屬于另一種類型——他是科幻作家的科幻作家。這個結論有理有據——去看看迪克成堆的平裝書封面就知道了。那些封面上,印滿了科幻同行毫無保留的贊美:約翰·布魯納[3]說他是“世上最有才華、始終保持高水準的科幻作家”;諾曼·斯賓拉德[4]也說他是“二十世紀后半葉最偉大的美國小說家”。厄休拉·勒古恩將他譽為美國的博爾赫斯,哈蘭·埃利森[5]更進一步,將他比作科幻界的“皮蘭德婁[6]、貝克特[7]和品特[8]”。布萊恩·奧爾迪斯,邁克爾·畢曉普,我本人,還有許許多多其他人,都毫不吝惜對他的溢美之詞。可惜,當年,這些贊美對迪克作品的銷售量卻無甚助力,書還是賣不出去。迪克之所以能靠筆桿子活下來,全虧他驚人的創造力——光是這幾卷“中短篇故事全集”的規模就可想而知;而且,別忘記,在大多數讀者心中,迪克并不以短篇故事出名,他是個長篇作家呢!

我覺得,贊譽迪克的人,幾乎全部來自科幻同行,而不是普通的“文學成就評斷頌揚者”,這一點很重要。因為,跟科幻領域之外的普通作家不同,他的成就并不在于“精妙的文體”,也不在于“角色的深度”。迪克的文字,鮮少有行云流水的美麗,倒時常像卡西莫多一般的駝背瘸腿。哪怕是迪克某些最出名的小說,其中角色的深度也只有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情景喜劇的水平(我們還是說好聽些:迪克的寫作,可以看作是對美國本土“即興面具喜劇”[9]的補白)。自然,例外也有。不過,就算是這些稀有的例外作品,重讀一遍也會發現,其中的文字更像布拉德伯里[10]和范·沃格特[11],而不是博爾赫斯和品特。迪克本人,在大多數時間里,都心甘情愿地讓文字停留在漫畫般簡潔——有時甚至是頭腦簡單——的層次。

看看本書第一篇故事《小黑匣》就明白了。這篇故事寫于1963年,正是迪克創作的高峰。在這一年前后,迪克寫出了《高堡奇人》和《火星時間穿越》這樣的經典之作。而且,《小黑匣》還是迪克后期的另一部代表作《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的故事原型。在這樣的時期,這樣的故事,其文字最多也只能算是簡潔。

那么,為何有如此眾多的科幻作家為迪克獻上諸多美譽?對科幻迷來說,答案顯而易見:迪克的點子,實在又多又好。但凡某一特定文學類型(如科幻)的忠實讀者,只要看到真正的創意突破,很愿意原諒作者在文字上的粗疏。類型小說的死癥,正是情節和設定的不斷老套重復。迪克的好點子,在想象力光譜中,能占據整整一個獨特的波段。

迪克不喜歡“征服太空”題材。在他看來,太陽系殖民,頂多不過是再添幾個死氣沉沉的“郊區”而已。他也不喜歡編造“異星怪獸”,那是萬圣節的唬人啞劇。迪克十分清楚,這些怪獸面具底下都藏著人類面孔,再怎么精心編造也沒用。迪克的好點子全部源自日常生活,比如他生活的社區、讀到的報紙、買東西的商店、電視里的廣告等等。他的長篇和短篇,加在一起,就是描繪美國“大眾奢華”[12]和“越戰”時代最準確、最全面的當代小說之一。迪克沒有巨細靡遺地記錄這一時代的種種細枝末節,而是創造了各種隱喻,發掘出我們生活方式的意義。是他,讓我們生活的平常世界變成了奇跡。這不正是藝術的最高成就嗎?

不是。還能更進一步。我們還能給作品潤色,精心編排文字和手法,用各種辦法讓作品的外觀更加美麗。不過,對大多數科幻作家來說,只要盤子里有飽含蛋白質的肉食隱喻,有沒有亞麻桌布、水晶酒杯都不重要。說起來,迪克沒有精心打磨的點子,倒是澤被了同時代的科幻同行。我們常常接過他笨手笨腳投來的球,然后來一次觸地得分。比如,厄休拉·勒古恩的《天鈞》原本應該是迪克的最佳長篇之一——可惜他沒寫。我自己的《334》,如果不是得到迪克筆下“單調未來”的啟發,也不可能成形。知道自己欠迪克人情的作者很多,不知道自己欠迪克人情的作者更多。

本書末尾,迪克特別為《未成人》這個短篇寫了注解——這篇注解,是迪克對科幻同行產生影響的好例子。《未成人》的大致內容是:有個小男孩,如何被當地“墮胎卡車”的司機逮住。而所謂“墮胎卡車”,是一個類似“捕狗隊”的組織,專門圍堵抓捕“未成人”們(也就是,12歲以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們),帶到“墮胎中心”,放毒氣殺掉。據說當時,這故事出版后,喬安娜·魯斯[13]公開提出,要揍迪克一頓。

這故事是一篇很有啟發性的宣傳材料(迪克本人管它叫“特別陳情書”)。針對這篇“陳情書”,唯一正確的回應,當然不是發出“揍他一頓”的威脅,而是在這個有趣但有爭議的問題面前毫不退縮,繼續讓故事更加戲劇化——比如,既然“墮胎”可以,那“殺嬰”也可以呀?在“墮胎”這個問題上,如今大眾的意見呈兩極分化狀態。在這種情形下,迪克的短篇雖然給人“劇情突變”的感受,話卻遠遠沒有說完。其他作家可以利用迪克《未成人》的基本設定,輕松推演出一整部小說——而且,小說的主旨,未必一定是反墮胎。每當迪克重新思考自己從前的好點子,他就會寫出一部長篇小說來;而他之所以被稱為“科幻作家的科幻作家”,正是因為其他作家思考他的點子后,也能寫出長篇小說來。閱讀迪克的短篇,不像“專注凝視”一件已完成的藝術作品,倒像是參與一次未完結的談話——在此,我很高興成為這次未完結談話的一份子。

1986年10月

譯者:孫加
上架時間:2021-08-13 15:03:12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县| 志丹县| 北票市| 巴林右旗| 遂平县| 丹棱县| 海兴县| 鄄城县| 通河县| 乐昌市| 兴安县| 招远市| 平果县| 永兴县| 华宁县| 水富县| 苍溪县| 赫章县| 葫芦岛市| 巴东县| 闻喜县| 安岳县| 沾益县| 曲松县| 济南市| 图们市| 沛县| 光泽县| 德安县| 阳信县| 襄垣县| 金川县| 丽江市| 平定县| 洪雅县| 乐清市| 三台县| 亚东县| 额济纳旗| 丽水市| 五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