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女性飲食營養與保健
女性荷爾蒙與飲食
由于壓力、荷爾蒙失調、體內毒素或營養不良等因素致使多數女性的健康亮起“紅”燈。作為一個女性,在解決健康問題中,每天飲食營養的汲取是至關重要的。
對大多數現代女性身體所存在的問題來說,有很多證據表明,不當的飲食直接關系著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如果能夠改變飲食習慣,采取科學的飲食方法,就能夠解決很多健康方面的問題。
女人的生理結構是極其復雜的。這種復雜性無疑也就意味著女人各個器官容易出現故障。女人有著與生俱來的生育能力,而這種能力以每月一次的經期為基礎。因此,每個月女人的荷爾蒙都會自動地發生變化。相比之下,男人一旦度過青春期,其荷爾蒙的分泌就相對穩定,并在有生之年基本保持同樣的水準。這種穩定性也意味著身體的各個器官不容易出現大的問題。
鋅對女性荷爾蒙是最至關重要的,每一個女性的飲食都需要有一定量的補充,因為不可能光從食物中攝取所有的營養物質。例如,現在我們每天攝入的硒量(34mcg)只是25年前每日飲食中所含硒量的一半,而男性每日最少應該攝入硒量75mcg,女性每日最少應該攝入60mcg。所以說,現在我們每天從飲食中攝入的硒量,與正常人體的所需比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許多女性荷爾蒙的失調問題,基本都是由于食入了過多的雌酮所引起的。由此可以確定,如果在飲食中加入一些有助于控制雌酮水平的食物,并且確保所吃的食物能夠全面平衡荷爾蒙的分泌,那么影響女性荷爾蒙失調的問題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
食物中含有的天然植物雌激素,對人體荷爾蒙的分泌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植物雌激素,顧名思義,意味著我們為自己的身體增加了更多的雌激素。不過,這些植物雌激素往往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發揮作用。
科學研究表明,植物雌激素對荷爾蒙能起到一種良好的平衡作用。據一項研究顯示,當雌激素偏低時,人體所攝入的黃豆會增加人體雌激素水平;當雌激素偏高時,攝入的黃豆又會幫助降低人體雌激素水平。這就是為什么黃豆可以幫助更年期女性穩定情緒(一般認為,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不足),并且還可以降低乳腺癌的發生率(乳腺癌往往是由于此激素過多)的原因。
除對荷爾蒙的影響外,植物雌激素對心血管健康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證明,黃豆可以降低膽固醇水平,尤其是“不良”膽固醇(LDL)。
幾乎所有的水果、蔬菜和谷物中都含有植物雌激素,但是,只有當植物雌激素以我們所說的異黃酮的形式存在時,對人體才最有益處。黃豆、小扁豆和鷹嘴豆等豆類食品中就富含大量異黃酮。豆類食品食用方便,是非常美味的佐餐食品。不過多數豆類在煮食前,需要浸泡一會兒,有時甚至需要浸泡一個晚上
除了黃豆及其它豆類食品外,還應該食用一些其它富含植物雌激素的食品,如大蒜、芹菜、芝麻、葵花籽、大米、燕麥、綠豆芽、茴香以及某些水果等。
有一些脂肪對健康卻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治療由荷爾蒙引起的女性健康問題的時候。這些人體必需的脂肪被稱為“基本脂肪酸”。
發生在女性身上的常見癥狀,就是因為基本脂肪酸不足可能引起的癥狀。因此,千萬不要抱著“少吃油膩、拒絕脂肪”這樣的偏差觀念,反而應該多食用堅果、種籽、魚等富含油脂的食品。這是因為基本脂肪酸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人體需要這些脂肪來維持荷爾蒙的平衡,隔離神經細胞,從而保持皮膚和血管的柔軟,以及保持人體的正常熱量。
纖維在平衡女性荷爾蒙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谷物和蔬菜中所含有的纖維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防止排入膽汁中的雌激素再次流入血液中去,也就是說,“舊的”雌激素不會再次回到血液,從而防止體內雌激素過量。有研究表明,以素食(纖維含量高)為主的女性所排出的“舊”雌激素,比以肉食為主的女性多三倍,而且以肉食為主的人由于纖維的不足,往往會重新吸收更多的雌激素,從而對健康不利。乳腺癌、纖維瘤、子宮內膜異位等很多疾病的產生,都和體內雌激素過量有關。
纖維主要有兩大類:可溶性纖維和不可溶性纖維。前者多見于蔬菜和谷物中,而后者多見于水果、燕麥和豆類中。可溶性纖維可以控制膽固醇,因為它會與你所吃食物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進行結合。纖維還有助于減輕體重,因為它能夠幫助人們的消化功能,從而減輕饑餓感并排出體內的毒素。
正常、健康的肝臟可以使雌激素安全的從人體中排出。雌激素由一組荷爾蒙構成,包括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卵巢分泌雌二醇,而肝臟則可以把它分解成雌酮和雌三醇。雌二醇是最易致癌的一種雌激素,而雌三醇是雌激素中最安全最不活躍的一種形式,所以肝臟能否迅速地把雌二醇轉化成雌三醇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避免攝入危害肝臟功能的物質外(例如酒精),健康的的女性最好再服用一些補充劑來加強肝臟功能。維生素B的補充就很重要,因為它們可以使肝臟把雌二醇轉化成無害的雌三醇。奶薊也是一種對肝臟極為有利的草藥,許多研究表明,它可以增加新肝細胞的數量,以取代舊的受損的肝細胞。
異種雌激素是指那些來自殺蟲劑或塑料制品中的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質。它們和發生在女性身上的許多病癥都有關系,而且所造成的問題有些還相當嚴重。
異種雌激素往往儲存在人體脂肪中,對男性和女性都可以產生不同的影響。體重超標的人大多體內的異種雌激素濃度較高,因為異種雌激素是親脂性的,也就是說,它們十分喜歡脂肪。
目前少年兒童青春期發育普遍提前,與我們當前自然環境中異種雌激素量的不斷增加有一定的關系。在1900年的時候,青春期一般是從15周歲開始的,而現在有些女孩在8歲乳房就開始發育。研究還發現,如果孕期女性體內含有較多的PCBs和DDT(兩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那么她們的孩子就會比一般人提前一年進入青春期。由此可見,異種雌激素的作用與危害有多么大。
如果女性體內的某些殺蟲劑含量比較高,那么她們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要比其他人大很多。
大量事實證明吸煙和肺癌以及肺氣腫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大多數女性也都認識到了孕期吸煙的危害性,但是仍然有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在加入吸煙的行列,因為她們錯誤地認為吸煙可以控制體重并使她們看起來顯得更成熟更世故。有研究顯示,女性吸煙者比男性更容易患嚴重且致命的肺癌。
煙草中含有4000多種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氨、芳香碳氫化合物(也叫芳香烴)、氫氰化物、乙烯氯化物、尼古丁、鉛和鎘等。測試發現,吸煙女性的體內,鎘的含量都比較高,而這種元素屬于有毒重金屬,它會阻止人體對鋅的利用,而鋅正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很重要的礦物質。
現代生活方式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壓力,腎上腺素正是一種和壓力直接相關的荷爾蒙,往往在“是戰斗還是逃走”的情形下分泌,它對人體有重大的影響。腎上腺素的過渡分泌會使心跳加快,動脈繃緊,血壓升高,而且肝臟會立即向血液釋放緊急備用的葡萄糖以便為你提供“戰斗”或“逃跑”的能量。所有這一切發生都很快,從理論上講,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中年女性的飲食原則
現代醫學認為,中年女性,無論從體力上還是從腦力上,都開始進入衰退過程。30歲后,人體的多種功能便開始減退,大體上每增長1歲,減退1%。如骨骼和肌肉逐漸減弱、骨密度降低,關節軟骨再生能力缺乏,脊椎骨略有壓縮,背部和下肢各部的肌肉強度減弱總之,中年期是身體上的轉變時期,即從充滿活力的青年階段轉變為各種功能衰退的老年階段。在中年時期,飲食不科學,不僅給機體造成一些損害,而且可以遺留隱患,以致使衰老提前到來,或使老年期身體更加虛衰甚至使壽命縮短。
中年女性要注意恰當的“平衡膳食”。所謂平衡膳食,是指一種基本營養素配比適宜和所有必需物質含量充足合理的飲食。據科學家認為,注意膳食的平衡可以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非常健康的狀態,這對中年人尤其重要。因為中年人的物質代謝基本上處于一種平衡狀態,即攝入的營養素及其他物質與消耗和排出體外的營養素和其他物質大致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態。
在制作平衡膳食時,需具體注意以下兩點:
①要注意飲食中各種營養物質的比例適當。當然,首先必須保證供給與人的活動和生活狀況相適應的能量。據德國有關的資料顯示,基本營養素中產生的能量在總能量中的百分比不應超出以下范圍:蛋白質13%~17%;脂肪30%~35%;糖50%~55%。
②還應根據機體的需要安排其他各種營養成分。如氨基酸的比例,飲食中除應含有八種“必需氨基酸”之外,其他氨基酸也不可單純靠機體自行合成,還應從膳食中供給一定的數量,以維持代謝平衡和身體需要。
飲茶有益健康
茶葉中的有些成分是人體所必需的,一旦人體缺少了這些成分就會顯示出病態,形成缺乏癥;另一些成分雖并非人體生理所必需,但可以借助它來防治某些疾病。
茶的保健作用,自古以來就有記載。早在仰韶文化時代古人就發現茶樹的鮮味可解毒,作為藥材使用。明朝顧之慶的《茶譜》言道:“人飲其茶能止渴,消食,除疾,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人固不可一日無茶。”蘇東坡一句名言:“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全七碗茶”,此是告訴人們不要像魏帝那樣企圖尋找什么長生不老的仙藥,只要七碗茶就行了。可見古代對茶的功效早已有認識。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茶與健康的關系十分關注。研究結果表明,飲茶可降低人體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形成,減少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降低血清膽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預防心血管疾病。
茶葉中的咖啡堿有興奮中樞神經的作用,能強心、利尿、促進血液循環;飲茶能使人的思維活動迅速、清晰、精神振奮。咖啡堿能興奮骨骼肌、消除肌肉疲勞;茶堿能幫助溶解脂肪,可消食、解膩、減肥;咖啡堿和茶堿都能擴張心臟冠狀動脈及支氣管等的作用,對改善心肌供血及支氣管痙攣引起的氣喘有好處。
茶葉中的鞣酸對胃腸黏膜有收斂作用,還能凝固細菌蛋白,有抑菌止瀉作用。此外,鞣酸還能中和堿性食物,對酒精中毒有解除作用,故有飲茶解酒之說。
目前對茶葉與人類癌癥的關系尤為重視。國內外許多學者從腫瘤的發生和增殖的不同階段對茶葉進行了抗突變性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綠茶、烏龍茶、紅茶、花茶以及新提取的茶葉成分茶多酚、兒茶素等,對一些化學致癌物質如黃曲霉毒素、苯并(a)芘和N-亞硝基化合物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而且對如香煙濃縮物、烤魚所生成的致變物也均有抑制作用。
氟是人體所需微量元素之一,缺氟就會影響骨骼和牙齒的健康,而茶葉是含氟較多的天然飲料,因此,飲茶可防齲齒。
茶葉中的兒茶精有中和放射元素和減少原子輻射傷害的作用,可對抗城市輻射污染,故被譽為“原子時代的飲料”。
盡管飲茶的好處很多,但并非“有百利而無一弊”,如過多飲茶可引起貧血。在以色列,茶是嬰兒的普通飲料,那里的嬰兒缺鐵性貧血發病率竟高達26%~68%。原來,茶中的檬酸在腸道內可與鐵生成不溶性的凝酸鐵鹽,鐵就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由于鐵的吸收受到影響,使體內鐵的貯存量降低,久之就出現貧血。
飲茶禁忌
(1)空腹不宜飲茶:因為空腹喝濃茶,會抑制胃液分泌而妨礙消化,甚至引發眼目昏花、心慌心悸、胃腸不適等“茶醉”現象。
(2)睡前不宜飲茶:臨睡前喝濃茶,會過度興奮神經,引起失眠或加重神經衰弱等癥狀。
(3)便秘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鞣酸有收斂、減緩腸蠕動作用,會使排便更困難。
(4)發熱不宜飲茶:因為飲濃茶后,茶堿會提高人體溫度,加劇發熱。
(5)服藥不宜飲茶:由于茶中的鞣酸很容易與藥物中的蛋白質、含鐵化合物等產生化學作用而降低藥效,因此不宜用茶水沖服藥物或服藥后立即喝茶。
(6)胃病不宜飲茶:因為茶中咖啡因刺激胃、腸黏膜,增加胃腸不適,加重潰瘍創傷。
(7)肝病不宜飲茶:因為茶中的咖啡堿絕大部分經肝臟代謝。肝病患者肝功能總有不同程度降低,飲茶過濃,就會加重肝組織損害。
(8)心悸不宜飲茶:因為茶堿能促使心跳加快,使患者常處于興奮狀態而得不到良好休息。
(9)兒童不宜飲茶:因為濃茶中多酚含量太高,常能引起兒童缺鐵性貧血。
另外,女性特別是在經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絕對不要飲用濃茶。
經期飲濃茶的害處在于:經血中含有高鐵血紅蛋白、血漿蛋白和血色素等成分,而濃茶中含有濃度高達30%~50%的鞣酸,在腸道中極易與食糜中的鐵或補血藥中的鐵結合,發生沉淀,妨礙腸黏膜對鐵質的吸收利用,而導致缺鐵性貧血。
孕期飲濃茶,不僅易患缺鐵性貧血,影響胎兒營養物質的供應,而且由于濃茶內含咖啡堿濃度高達10%,還會使孕婦尿頻,并加快心跳,增加孕婦的心、腎負擔,誘發妊娠中毒癥等,不利于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產期飲濃茶,會因咖啡堿的興奮作用而引起失眠。產前睡眠不足,會導致產婦精疲力竭、陣縮無力,造成難產。
哺乳期也不宜飲濃茶。因為濃茶里的高濃度鞣酸,被腸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后,會產生收斂和抑制乳腺分泌的作用,造成奶汁分泌不足,影響哺乳。
那么,怎樣飲茶才科學呢?
可根據不同的體質、年齡,以及工作性質、生活環境等條件選擇不同種類的茶葉,采用不同方式飲用。
從生活環境方面來說,在水質酸性大的地區,以飲濃綠茶為宜;在堿性大的地區,以飲花茶為宜,其次為紅茶,再次為綠茶;而水質優良的地區,不論喝紅、綠、花茶,都能品出茶的色香味。
從體質方面看,身體健康的成年女性,飲用紅綠茶均可;老年女性則以飲紅茶為宜,可間飲一杯綠茶或花茶。但茶不宜過濃,因為過多地飲濃茶會使體內水分急增,加重心臟和腎臟的負擔,尤其飯后不宜飲濃茶。據介紹,飲用太多的濃茶,還會產生維生素B?缺乏癥,影響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
從工作性質看,地質勘探者、軍人、體力勞動者、經常接觸放射線和有毒物質的人員、醫生、護士都應飲些濃度較高的綠茶。
睡眠不好的人,平時應飲淡茶;有習慣性便秘的,應飲淡紅茶;患有前列腺肥大的人,宜飲花茶;手術后的病人,宜飲高級綠茶,以利于傷口愈合;屬于心動過緩或竇房傳導阻滯的冠心病人,可多飲點紅、綠茶,以利于提高心率。
此外,掌握好泡茶的技巧,亦是合理飲茶的重要方面。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茶葉用量,二是水的溫度。
高檔名茶一次沖泡過多,影響了名茶的清幽、淡香的真味;低檔茶用量過多,太濃,難以入口。一般來說,如一人獨飲,用高檔茶葉2.5~3克,中低檔茶葉3~4克為宜。
泡茶的水溫,應視水質與茶類等級而定。若水質優良,水燒到剛滾起即可;如果水質不佳,就要多煮一會,使雜質沉淀。此外,泡茶的水溫應掌握“老茶宜沏、嫩茶宜泡”的原則,所謂“沏”就是用滾開水直接沏茶;所謂泡,就是用中等水溫的開水泡茶。
茶葉中的有效成分在第一次沖泡時,已大半數浸出,到第三次沖泡時,已基本上全部浸出。有些人常用大茶缸泡茶,自早喝到晚不換茶葉,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長時間浸泡,茶葉中的一些有害物質會浸出。俗語說“茶可多飲,不可多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茶葉的品種很多,一般分為綠茶、花茶、紅茶三大類。其中綠茶性涼,夏季飲用,可清熱解暑;紅茶性溫,冬季飲用,可溫中健胃;花茶則四季皆宜。目前,名茶遍布祖國各地,其中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而聞名于世的杭州西湖“龍井”最著,其次是福建的“鐵觀音”、“武夷巖茶”,安徽的“黃山茅尖”、“祁紅”、“屯綠”,云南的“普洱茶”、“滇紅”,江蘇的“碧螺春”、“玉蘭青”、“南京雨花”,河南的“信陽毛尖”,湖南的“高橋銀峰”、“湘波綠”,浙江的“旗槍”及福建、臺灣的“烏龍茶”等等,都馳名中外,譽滿全球。
另外,茶葉對治療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中醫認為,茶葉微寒、味甘、苦,功能有止渴、清神、消食、利尿、止咳、明目、益思、除煩去膩、驅困輕身、消炎解毒等作用,如李時珍說:“茶苦而寒,最能降火……火降則上清矣”。
若急性腸炎,可用茶葉60克,干姜30克,研末,每服3克,每日2~3次,開水送下。
若燙燒傷,可取茶葉一小撮,加水煮濃成汁,冷卻后將患處浸泡茶水中,可以止痛;或用濃茶噴灑創面,可防組織液滲出,促進傷口結痂。
若暈車暈船,可取2羹匙醬油對入適量濃茶汁后飲服,亦用于解酒醉。
若催吐解毒,食蟹中毒時,可取茶葉35克,加水180毫升,煮沸濃縮至80毫升,口服后催吐,可排出毒物。
若耳環孔發炎,癥見水皰、瘙癢、燒灼感者,可取下耳環,用乙醇或食鹽水洗凈患部,找兩根大小適合的茶葉莖插入耳環孔,有治療效果。
若急性細菌性痢疾,可用綠茶40克,開水沖飲,服用至大便成形,腹痛消失為止。
若黃水瘡,可用綠茶、五倍子各等量,共研成細末,再加少許冰片,洗凈瘡面后,將其敷上,每日2次。
若口舌生瘡,可將適量綠茶、白礬、食醋一起搗勻,敷在足心的“涌泉穴”上。
若口臭,可含漱濃茶。
喝點啤酒有益健康
啤酒含有17種氨基酸和大量熱能,營養豐富并利用率高,是世界公認的“營養食品”,有“液體面包”之稱。
飲用方法
中醫認為,其性偏涼,功能解熱利尿,健胃強心,可用于暑熱煩渴、納呆、尿少等癥。常用的飲用方法如下:
(1)應在低溫下貯存:實驗表明,20℃下保存的啤酒要比5℃下保存的啤酒,易引起混濁、變味。啤酒應保存在5℃~25℃避光處存放,以保存在5℃~10℃為最好。
(2)避免日光直射:啤酒對日光特別敏感,在日光直射下會產生異味,嚴重破壞其口感。
(3)切勿激烈震蕩,碰撞:因為激烈震蕩會使啤酒瓶內壓力增大,引起爆炸。
(4)飲用新鮮的為好:瓶裝啤酒保質期一般為3個月,存放時間久了,新鮮口味會逐漸消失,有一股異味,還會出現混濁和沉淀現象。所以,購買啤酒時應注意標簽上的出廠日期和保質期。
(5)以低溫飲用為佳:飲用啤酒以5℃~15℃為宜。這個溫度的啤酒涼爽、清香、爽口。溫度過高,啤酒中的許多揮發性物質容易跑掉,失掉了它的原始風味。
美食方法
(1)啤酒蒸雞:用含20%啤酒的水,將雞浸泡20分鐘,再制做清蒸雞,即按常法蒸煮,其味純正,鮮嫩可口。
(2)啤酒燉魚:較通常加黃酒量略增,在燉制過程中,啤酒和魚能產生脂化反應,香氣濃,味更美。
(3)啤酒涼菜:在做涼拌菜時,用啤酒煮一下,使制作的涼菜生脆爽口。
(4)啤酒燜牛肉:用啤酒代水燜燒的牛肉,異香撲鼻,肉嫩質鮮。這道英國名菜據說始創于18世紀一艘海輪上,一次由于淡水短缺,廚師只得用啤酒來燒牛肉,哪知結果卻出人意料之外,于是此菜便成為了傳世佳肴。
(5)啤酒調菱粉炒肉片:啤酒中的酶能使肉內的蛋白質迅速分解,故味道更加鮮嫩。
飲用禁忌
(1)飯前忌飲冰鎮啤酒:飯前飲冰鎮啤酒易使人體胃腸道溫度驟降,血管迅速收縮,血流量減少,從而造成生理功能失調,影響正常的進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會導致消化功能紊亂,易誘發腹痛、腹瀉等。
(2)飲用啤酒忌超量:飲用啤酒可健胃利尿,軟化血管,對高血壓、心臟病有益。但過量飲用適得其反,會使血液中的體液增加,心臟負擔加重。盡管啤酒中的酒精含量只有2%~6%,但過量飲用也可引起酒精中毒。
(3)啤酒白酒不宜同飲:啤酒雖然是低度酒精飲料,但其中含有二氧化碳和大量水分,兩者混合喝后,會加速酒精在全身的滲透,對肝臟、胃腸和腎臟等器官發生強烈的刺激和危害,影響消化酶的產生,使胃酸分泌減少,導致胃痙攣、急性胃腸炎、十二指腸炎等癥狀的出現,對心腦血管危害更甚。
(4)啤酒忌與汽水混飲:因為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啤酒中也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兩者混飲,過量的二氧化碳會更加促進腸胃黏膜對酒精的吸收。
(5)哺乳期婦女忌飲用啤酒:啤酒是以大麥芽為主要原料釀制而成的,中醫認為,大麥芽有回乳作用,故哺乳期的婦女最好不要飲啤酒。
(6)劇烈運動后忌飲啤酒:因為人在運動后飲用啤酒會使血中尿酸濃度升高。尿酸排泄發生障礙時便會在人體關節處沉淀,從而引起關節炎和痛風。
(7)一些病人忌飲啤酒:如結石病人,因釀啤酒的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等,是引發腎結石的物質;又如消化道潰瘍病人,因啤酒中的二氧化碳氣體易使胃腸壓力增加,容易誘發潰瘍加重。
(8)飲啤酒勿用海鮮佐餐:正常人每百毫升血清中核酸的平均含量約為4.3~5.3毫克,血液中核酸的含量一旦超過6.4毫克/100毫升時,即以鈉鹽形或沉淀在關節的軟組織和腎臟等處,啤酒與海鮮共用會使人體中和核酸含量增加,易形成痛風癥或形成結石。
(9)不宜長期飲用啤酒: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最近公布一項研究報告說:每天喝500毫升以上啤酒的人,直腸癌發病率是不喝啤酒者的3倍。這個報告是在對8000余名成年男子進行了調查后作出的,所以長期、大量飲用啤酒者應注意。
不可輕視苦瓜
苦瓜屬葫蘆科植物,嫩瓜炒熟作菜,熟時皮黃內有紅瓤子,味甜可食。苦瓜中含有蛋白質、喹寧、果膠、糖、鈣及微量維生素等。苦瓜的莖、葉、果、子均可入藥。
食用苦瓜,開胃爽口,但略感清苦。科學家發現,正是這種苦味使得苦瓜具有清火解熱的功能。苦瓜之所以具有苦味,是因為含有大量的喹寧。此外,苦瓜中還含有較多的脂蛋白,可促使人體免疫系統抵抗癌細胞,經常食用者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據研究,苦瓜具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我國的醫學研究人員發現,這是由于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物質,所以能降低血糖。研究人員用苦瓜制成藥劑,治療糖尿病數百例,有效率達80%。因此,糖尿病患者經常吃些苦瓜,對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雖然苦瓜既可食用,又可藥用,身價不凡,但是,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因為食后會令人腹痛吐瀉,所以應當忌食。
女人健康飲食四不要
不要過多攝入脂肪
一般來說,女性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減少脂肪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以防超重和肥胖。脂肪的攝入量標準應為總熱能的20%~25%,但目前很多女性已超過30%。如果脂肪攝入過多,則容易導致氧化物增加,使活動耐力降低,影響工作效率。
不要減少維生素攝入
維生素本身并不產生熱能,但它們是維持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特別是與腦和神經代謝有關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維生素B?等。這類維生素在糙米、全麥、苜蓿中含量較豐富,因此日常膳食中糧食不宜太精。另外,抗氧化營養素如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其含量尤為豐富。由于現代女性工作繁忙,飲食中的維生素營養常被忽略,故不妨用一些維生素補充劑,來保證維生素的均衡水平。
不可忽視礦物質的供給
女性在月經期,伴隨著血紅細胞的丟失還會丟失許多鐵、鈣和鋅等礦物質。因此,在月經期和月經后,女性應多攝入一些鈣、鎂、鋅和鐵,以提高腦力勞動的效率,可多飲牛奶、豆奶或豆漿等。
不要忽視氨基酸的供給
現代女性中不少人是腦力勞動者,因此營養腦神經的氨基酸供給要充足。腦組織中的游離氨基酸含量以谷氨酸為最高,其次是牛磺酸,再就是天門冬氨酸。豆類、芝麻等含谷氨酸及天門冬氨酸較豐富,應適當多吃。
女性飲食宜忌
飲食須知
(1)不宜節食以求身材苗條:現代醫學認為:人體內的脂肪量對少女月經有影響。一般來說,少女體內的脂肪量要占體重的70%以上才會發生月經初潮。16歲以后的少女,要想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體內的脂肪必須占到體重的20%~22%。然而,有很多少女為了追求身材的苗條,怕發胖,一味地禁食富含脂肪的食品,不敢吃肉食,結果搞得自己身體瘦弱,這是不利于身體健康的。因為如果脂肪的攝入量不夠,會影響到對脂溶性維生素A、D、E、K及胡蘿卜素的吸收天長日久,就會發生嚴重營養障礙,造成體內雌性激素分泌的減少,引起少女月經初潮的推遲或發生痛經、閉經、子宮功能性出血等月經失調現象。不僅如此,長期缺乏脂肪,也不利于少女身體的正常發育。
(2)忌偏食:人對營養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長期食用一種食品,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營養缺乏。
(3)忌用湯泡飯:泡過的飯或食物,不加咀嚼就咽進肚里,很難消化。
(4)忌吃得太快:吃飯太快會使唾液不能充分和食物混合,不利于消化。
(5)忌吃零食:女孩子有一大特點,就是吃飯時吃得少,而平時大吃零食,花生、瓜子、糕點、話梅、生魚片、無花果、糖塊等等什么也少不了。這樣目無正餐而偏食一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的結果,可造成淀粉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攝入量不足。不吃或少吃蔬菜就會引起維生素和無機鹽類的嚴重缺乏,而且,常吃零食而忽視噴香的飯菜,打破了正常的飲食規律,消化系統沒有定時進食的條件反射,破壞了規律性,胃腸也得不到應有的休息,必然會引起食欲的減退。長期的食物搭配不平衡,勢必造成營養不良,影響到體質。
(6)忌飯前大量飲水:這會加重腸的負擔,沖淡胃液,影響消化。
(7)忌吃燙飯:吃燙飯容易使口腔、食道、胃黏膜發生燙傷和引起炎癥。時間長了,有可能引起食道和胃的癌變。
(8)忌分神:吃飯時不要看書、看報、看電視或高聲談笑,否則,消化器官獲得的血液會相對減少。
(9)忌吃得太飽:進食過量,超過了胃腸道的消化能力,時間長了,會使胃功能下降,甚至會因大量食物殘渣產生有害物質經腸壁進入血液,而造成血管慢性病變。
禁食對健康有害
現在有很多中年女性懷著希望增強身體健康的心情而采取一些禁食措施。那么,這種飲食方式對身體有益還是有害呢?有些人認為禁食或忌食某些食物能增加耐力,加強抗病能力,賦予器官新的活力,延緩衰老和加速減肥。禁食,際上是缺乏對身體有任何好處的科學論據。
如果身體得不到食物,便會轉而尋求血液中的糖分子,然后是儲存的糖原或體脂。在禁食1天左右以后,碳水化合物耗盡,身體開始將脂肪轉化為稱為酮的化合物。酮在腎臟中聚積,會增加脫水和減少血容量的危險,最終的結果可能是精神錯亂、記憶力喪失甚至昏迷。禁食對有糖尿病、低血壓或胃潰瘍的病人特別危險。
禁食也不是減肥的有效方法,多數人在恢復進食后體重反彈。由于因過激的飲食方式造成的代謝率急劇下降,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體重增加。因此,禁食對健康有害,中年女性朋友千萬不可盲目行之。
青春少女的營養
青春期的女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因此營養上一定要注意。
營養搭配
(1)青春期的女孩子,對熱量的需求較大,她們每天需要的熱量為2600~2700卡,要比成年人多。這些熱量主要來源為糖、脂肪和蛋白質。而有些人不吃早飯或不吃飽,熱量的供應明顯不足,必將會影響生長發育,所以早飯一定要吃好。
(2)青春期對于蛋白質、礦物質、水分的需要相當大,而且還要全面。女性對蛋白質的需要約為80~90克/天。不同的食物中的蛋白質的組成即氨基酸的種類不盡相同,所以吃的食物應該多種多樣,才可以使氨基酸的補充全面,不可挑食。
(3)青春期的女孩子要注意在經期應該避免食用一些食物,否則容易造成身體的損害。
中醫中所說的寒性食物如:梨、香蕉、荸薺、石耳、石花、地耳。這些食物大多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在平時食用,都是有益于人體的,但在月經期卻應盡量不吃或少吃這些食品,否則容易造成痛經,月經不調等癥狀。
還有如肉桂、花椒、丁香、胡椒等。這類食品都是佐料,在平時,菜時,菜中放一些辣椒等可使菜的味道變得更好。可是,在月經期的婦女卻不宜食用這些辛辣刺激性食品,否則容易導致痛經、經血過多等癥。
影響性功能的食品:菱角、茭白、冬瓜、芥藍、蕨菜、兔肉、黑木耳、大麻仁。
(4)進入青春期的女孩在吃飯前后注意休息:在進食的前后如果運動則胃腸道的血供應就會減少,必然導致胃腸功能的下降,而引起消化不良及一系列的胃腸毛病,所以進食前后要注意休息,以保證胃腸的供血。胃潰瘍病人應戒煙,因為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堿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中年女性不宜多食麥乳精
從營養學上看,食品的營養價值高不高,主要看它所含的蛋白質的量高不高。對麥乳精的營養價值,我們曾對較有代表性的麥乳精配方做過研究:將它每100克含有的營養素,與同量的雞蛋、奶粉、米飯、大豆粉的營養素做了比較。結果是麥乳精蛋白質的含量僅為奶粉的20.6%、大豆的13.5%、雞蛋的36.7%、標準粉的61.4%、標準米的67.5%。喝100克麥乳精攝取的蛋白質,遠不如吃同等數量的雞蛋、奶粉或豆粉。從蛋白質含量來看,麥乳精的營養價值并不高,充其量只不過與饅頭、米飯相當。因此,它既不是“高級滋補營養品”,更不是“最佳滋補飲料”。
據此,專家認為,中年人經常喝麥乳精并不適宜。中年人的生理功能特點是活動量減少,基礎代謝率低,所以熱能供給量應降低。這就需要控制中年人飲食中的熱能,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比例。而麥乳精是低蛋白質、高碳水化合物飲料,所含碳水化合物是奶粉的2倍,這不符合中年人生理和營養的需要。一般中年人日常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已足夠身體的需要,如果在膳食外再加飲麥乳精,則對健康不利。因為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后,以葡萄糖形式進入血液,過量的葡萄糖最終變成脂肪儲存在機體內,會使人發胖而易引起心血管病。對于那些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癥的中年人來說,多喝麥乳精更是無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人到中年要多食多糖
所謂多糖,是指由10個以上的單糖縮合而成的糖分子,又叫多聚糖,其主要作用是供應能量,起到扶正固本、增強免疫的作用。不少營養學家已經預言:21世紀將是多糖世紀。
多糖既可從動物中提取,又可從植物真菌中提取。從動物肺和肝得到的肝素,有抗血凝作用;從動物組織中提取的硫酸軟骨素,有保持組織彈性的作用,可防治動脈硬化與骨質增生;從植物真菌類中提取的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裂褶菌多糖既能抗腫瘤又能抗感染;豬苓等多糖能抗病毒,可用于治療乙肝。
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而中醫扶助正氣的一些藥物,如人參、黨參、黃芪、黃精、絞股藍等,它們中都含大量多糖。人最早衰老的是免疫系統,以上藥物均有延緩免疫系統衰老的功能。
中年女性應常吃益腎食物
《黃帝內經》中說:“年40,腎氣自半矣。”意思是,40歲左右的中年人,其腎氣已只剩下一半了,即中年后,腎氣會一天天衰減。中年人要注意不斷地補充腎氣,如在飲食上就要常食一些能補腎氣、祛腎邪的食品。常用的有:
山藥
健脾益腎,久服益氣力,長肌肉,耳目聰明。年老體弱之人皆宜服,糖尿病患者服之,尿中糖量自減。
核桃
滋肝補腎,久服發墨膚潤。久咳痰喘之人尤宜食之,并可排除泌尿系結石。
蓮子
養心益腎,輕身益氣,強身烏發。中年脾虛久泄食欲不振者,最宜食之。
黑豆
《本草綱目》中載:“其汁可解藥品之毒,治腎病”。將黑豆在淡鹽水中泡一夜(水為黑豆的二倍),將濾干的黑豆放入水碗,蒸熟食用,能補腎治腰背酸痛。
冬瓜
益氣解毒,利小便,令皮膚光澤,抗衰老,對動脈硬化、肥胖等癥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西瓜
助消化,利小便,促代謝,滋身體,降血壓,除腎炎,若上腹突出,或是駝背,多汗,急性膀胱炎者,更可多吃一些西瓜。將半個西瓜挖出瓜肉,瓜皮中裝入香菇、蝦、豬肉和瓜肉的混合物,再加少許鹽蒸熟后食用,有預防夏日疲勞的效果。
空心菜
空心菜性味甘寒,能涼血利尿,清熱解毒。含蛋白質、脂防、粗纖維、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高。
有益于中年女性的主食
所謂主食,是指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其主要原料是糧食——麥、米、玉米、粟、薯。它們是人體所需要的熱量的豐富而經濟的來源。常用的有益于中年女性的主食主要如下:
粥
粥,俗稱稀飯,在我國,多數人具有食粥的習慣。例如,春天吃菜粥,夏喝綠豆粥,秋吃藕粥,冬令吃臘八粥、羊肉粥等。北宋文人張來(音壘)《粥記》云:“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大詩人蘇東坡對于喝粥亦有很高評價,他說:“夜饑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嗝益胃。”可見,用粥養生,實在是一個重要方法。那么,有益于中年女性喝的粥又有哪些呢?
(1)粳米粥:粳米約50克,白糖適量。煮粳米做粥,加糖食用。
健脾益氣,對保護胃粘膜,促進胃部潰瘍面的愈合有一定效果。中老年人,脾胃虛弱及潰瘍病患者,可經常服用。
(2)燕麥片粥:燕麥片50克。鍋內放水,待水開時,將麥片攪入,煮至熟軟,每日2次。
降脂減肥,適用于肥胖、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者保健之用。
(3)海參粥:海參250克,糯米100克,冰糖200克,清水1000克。海參洗凈水發,切細絲或小方丁。糯米淘凈,去雜質,入鍋,加海參丁煮成粥,加冰糖溶化后即可食。
補虛損,益精髓,壯陽,利小便。用于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肝炎、腎炎、痔出血、潰瘍等癥。
(4)鴨粥:青頭雄鴨1只,粳米適量,蔥白3根。青頭鴨去毛及內臟后,切細煮至極爛,再加米、蔥白煮粥,或用鴨湯煮粥。
本粥利水消腫,無論是營養不良性水腫、腎炎水腫、心臟性水腫、肝硬化腹水等,均有效果。
(5)芝麻粥:黑芝麻50克,粳米100克。將黑芝麻淘洗干凈,曬干后炒熟研碎,同粳米煮粥。
此粥潤五臟,適用于身體虛弱人食用。
(6)山楂粥:山楂30~40克,或鮮山楂60克,粳米100克,砂糖10克。先用山楂入砂鍋煎取濃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砂糖煮粥。
此粥酸甜,可作上下午點心服用,不宜空腹食,以7~10天為1個療程,對食積停滯、內積不消者有效。
(7)菠菜粥:鮮菠菜250克,粳米100克。把菠菜放入沸水略燙數分鐘,撈出后切細,同粳米煮粥。
功用:溫熱服食,適用于便秘、痔瘡便血、高血壓等。
(8)桑仁粥:桑椹子20~30克,粳米100克,或加冰糖少許。先將桑椹浸泡片刻,洗凈后與米同入砂鍋煮粥,粥熟加冰糖稍煮即可。
功用:此粥補益人體,可隨意經常食用。
(9)芋粥:芋頭60~90克,粳米100~150克,砂糖適量。將新鮮芋頭洗凈、去皮,切成小塊,與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砂糖稍煮,沸熱即可。
補脾胃,消瘰疬,可隨意間斷服食,分早晚溫熱食用。
(10)大蒜粥: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將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然后將粳米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蒜重新放入粥內,同煮為粥。
溫熱服食,可降血壓、止痢、抗結核。
(11)豬腎粥:豬腎100克,大米120克。將豬腎除去腰臊洗凈,放入鍋內,添入適量水,燒開煮成湯。將大米淘洗干凈,放入豬腎湯內,用慢火煮熟,即可食之。
功用:色白味美,補益腎氣。
(12)扁豆山藥糯米粥:扁豆15克,淮山藥30克,糯米60克。扁豆、山藥、糯米洗凈放在砂鍋里,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煮熟。
功用:健脾補腎利水,尤對脾虛所致白帶病有效。
(13)桂圓蓮子粥:桂圓肉約30克,蓮子約30克,糯米30~60克,紅棗10枚,白糖適量。將蓮子去皮心,紅棗去核,與桂圓糯米同煮做粥如常法,食時加糖。
養心寧神。
(14)大棗粥:大棗10~15枚,粳米60克。將上兩味同煮成粥。
功用:補氣血,健脾胃。
(15)鯉魚粥:鮮鯉魚、大米各適量。將大米淘洗凈,添入適量水,用慢火煮開;將鯉魚除去腮、內臟和魚鱗,洗凈,放入鍋內,添入燒開的水,煮至魚湯色白而稠。將煮好的魚湯加入半熟的粥內,再繼續煮至粥熟即可食之。
利水消腫,適用于水腫尿少。
糕點
(1)三色棗糕:松花蛋3個,生咸鴨蛋3個,生雞蛋4個,江米紙1方塊(或油皮一張),香油、精鹽、味精、玉米粉各適量。
將松花蛋去皮,每個切成4塊菱形;將咸鴨蛋去清用黃,把蛋黃捏成六個條形;將雞蛋清、黃分開倒入2個碗內,分別加入鹽和味精,再分別打散。
用一方形的搪瓷盤,在盤里抹上香油,墊上江米紙,然后,把松花蛋滾上玉米粉,排列放在江米紙上,中間留下空隙(把咸鴨蛋黃放在空隙處)。
把盤放入屜內,加入雞蛋黃,用旺火蒸約10分鐘,取出;用凈布拭去表面水分,放入屜內,再加入雞蛋清,蒸約10分鐘,取出晾涼,翻倒出來,即成三色蛋糕。食用時,按松花排列順序,切原片盛盤。
(2)蛋糕:去殼雞蛋500克,白糖450克,面粉400克。
先將面粉過篩去掉雜質待用;把雞蛋與白糖放在一起打至色澤轉白,松浮而粘稠,體積比原來發大約2倍;在蛋漿發起時投入面粉拌和,拌和時動作要快,手勢要輕,拌勻即可;拌好后即盛在盤內,置于已沸的水上旺火約蒸20分鐘至熟。
(3)地瓜丁發糕:面粉1000克,老面肥300克,地瓜1000克,堿適量。
將面粉倒入盆內,加老面肥、溫水600克,和成發酵面,稍醒后加適量堿液,揣勻待用。
把生地瓜洗凈切成丁,撒在屜布上一部分,將發好的面鋪在地瓜丁上一半;再鋪一層地瓜丁,再鋪另一半面,最后又鋪一層地瓜丁,蒸熟。
(4)五白糕:白扁豆50克,白蓮子50克,白茯苓50克,白菊花15克,白山藥50克,面粉100克,白糖100克。
將扁豆、蓮子、白茯苓、山藥、菊花磨成細面,與面粉調勻;加水和面,或加鮮酵母發酵,發好后揉入白糖。
上籠沸水旺火蒸30分鐘,至熟,出籠后切成塊狀作主食用。
(5)攪京糕:紅果2000克,桂花25克,面粉100克,白糖2500克,開水750克,白礬2.5克。
將面粉蒸熟過籮,將白糖用搟面杖拗碎,與面粉摻合一起拌勻備用;白礬用開水化開,備用。
將紅果洗凈,上屜蒸爛(約20分鐘)取出,在銅籮上搓成粥(籮下面放盆),使紅果粥流入盆內;籮里的紅果皮和核再加水,搓凈為止。
趁熱把糖徐徐放進紅果粥內,隨即放入開水,用手不停地攪動,把白礬水澆進去;攪勻后,再把桂花放入,再拌勻,倒入糖瓷盤內,晾涼,凝固即成。
(6)玫瑰棗糕:玫瑰5克,小棗100克,蜜棗50克,紅糖250克,小米面50克。
往發酵好的白面里放入食用堿,用鼻聞無酸味待用,紅糖用玫瑰水溶化,與小米面摻入發面中,調攪成半稀糊狀。
把屜布用水浸濕,將調好的面糊倒入一半攤平,放上去核小棗,再將剩下的一半面糊倒上,刮平,放上蜜棗,用屜布裹好,置旺火上蒸半小時即成。熟后晾涼,切塊。
(7)藕絲糕:藕1250克,糯米粉250克,白糖125克,青梅末、瓜子仁、紅櫻桃各少許。
把藕洗凈,削去外皮,切成細絲,控凈水分,放入糯米粉內拌勻。
把拌好的糯米藕絲放在鋪上白布的木格內,撒上瓜子仁、紅櫻桃和青梅末,用旺火蒸20分鐘,即可出屜。
待藕絲糕涼透后,將其切成2寸寬的條,再切成3分厚的片,碼放盤內,撒上白糖,即可食用。
(8)栗子糕:栗子1000克,白糖500克。將栗子切口,放入水中煮1小時左右,置涼后去皮。
在去皮的栗子中加入白糖一同搗成泥狀,再用酒瓶蓋為模制成糕。
(9)山楂蛋白糕:凍粉22克,白糖750克,清水750克,甘草粉300克,雞蛋清180克,山楂糕625克。
把凍粉放在盆內,用清水洗凈,再換清水浸泡2小時,擠干水分,放在干凈鍋內,加清水740克,燒開,待凍粉溶化后,加白糖,待白糖溶化后,離火,過濾,再倒入鍋內保持燒開的溫度,備用。
把山楂糕切成8根長條(約長36厘米,寬、厚各1.5厘米),取約36厘米長,28厘米寬的鋁制長方盤洗凈消好毒。
把雞蛋清放入干凈的蛋糕桶內,抽打成泡沫狀,再慢慢倒入凍粉糖液,邊倒邊攪,攪勻后分成2份,1份要保持五六成的熱度,另1份稍涼后倒入備好的長方盤內攤平,把8條山楂糕排好(距離約3厘米寬),再把另1份倒入攤平,待完全涼后先切成8條,再把每條斜刀切成塊即可。
(9)八寶薯賴糕:鮮山藥350克,赤小豆150克,實米30克,白扁豆、茯苓各20克,烏梅4枚,果料及白糖各適量。
將赤小豆制成豆沙,加白糖待用;將茯苓、白扁豆、實米研細成末,加少量水蒸熟;鮮山藥蒸熟去皮,一起拌勻成泥狀,將泥在盤中薄薄鋪一層,再將豆沙鋪一層,如此鋪6~7層,成千層糕狀。最外一層及表面點綴上適當果料,上鍋再蒸,熟后取出。將烏梅、白糖熬成汁澆在糕上即可。
餅
(1)白蘿卜餅:白蘿卜150克,面粉150克,瘦豬肉100克,姜、蔥、鹽、油各適量。
白蘿卜洗凈切絲,用油翻炒至五成熟,待用;肉剁碎,調成白蘿卜餡;將面粉加水和成面團,揪成面劑,搟成薄片,填入蘿卜餡,制成夾心小餅,放餅鐺內烙熟即成。
(2)油炸甜咸餅:白面500克,食鹽150克,水150克,雞蛋2個,白糖100克,腐乳湯75克,堿面3克。
先將200克面用水和起,放在溫暖處發酵,再把300克面放在盆里,加入白糖、雞蛋與50克油及剩下的水倒入盆里和好,將兩種面放在案板上兌上堿,揉好揉光,搟成2厘米厚的長條,把腐乳湯抹在上面卷起揪下10個劑子用手按扁,再用小搟面杖搟成圓餅,在熱油鍋里炸成金黃色撈出即成。
(3)雞子餅:富強粉120克,雞蛋清120克,白羊肉120克,豆豉汁適量。
將羊肉剁成肉醬,制成肉羹;用雞蛋清和面,作成面條或餅,放入鍋中用水并加豆豉汁煮熟。
吃時可放味精等調味品,與羊肉羹同吃,每日作早點1碗。
(4)咸煎餅:標準面粉5000克(其中包括面肥500克),生油200克,白糖1500克,紅糖1000克(煉成糖漿),小件南乳3塊,白芝麻50克,蘇打300克,純堿12.5克,清水2000克。
用瓦盆二只,放進南乳(連汁)、白糖、紅糖漿和勻,擦透,待白糖溶解,再加入面肥、清水拌勻;將面粉放在案板上,做成窩形,將上述原料倒進窩中,與面粉和勻、搓勻成面團,靜置半小時,然后將純堿小蘇打放在面團中,繼續將面團搓至純滑,再靜置1小時左右,待面團松筋后,把面團搟薄,用油掃面,用水掃邊,卷成圓形,用刀切件,稍為搟薄粘上芝麻,便可油炸。
其他宜吃的主食
(1)春卷:白面500克,水350克,香油少許。
將白面放入盆里,倒入開水一次攪起,涼冷揉好,上案搓長,揪下小劑子,撒上撲面,用手按圓按扁,上邊刷上油,再撒上少許撲面,然后將兩個并合在一起,搟成薄餅,上鏊烙約幾秒鐘成熟后再剝開即成。
(2)黃花饅頭:面粉375克,雞蛋6個,白糖200克,豬油100克。
把面粉放入盆內上屜蒸熟,取出搟碎,過羅篩出細粉。
把雞蛋打開,蛋清、蛋黃分別放在2個碗內,用筷子向一個方向攪拌,待起白沫后把蛋清、蛋黃合在一起,放入面粉、白糖攪勻,分別裝在幾個小碗內(碗內先擦少許油),上屜蒸10分鐘,取出碗將面扣出即成。
(3)豆沙卷:面粉、老肥、豆沙餡、面堿各適量。
將面粉倒在案板上加老肥、溫水,和成發酵面團;待酵面發起,加適量堿液,揉勻,稍醒。
把面團搟成厚2分(0.6厘米)的長方形面片,把豆沙餡抹在面片上,從兩邊向里卷起,卷到中間,刷上一點水粘住,翻過來上屜蒸25分鐘。
熟后取出晾涼,切成段,碼入盤內即可。
(4)脆皮豆沙:綠豆沙150克,面包75克,雞蛋4只,面粉、油、青紅絲各少許,白糖150克。
把豆沙做成10個球,蘸一層面粉;面包切成丁;把雞蛋打在碗內,用筷子攪勻;把蘸面粉的豆沙球掛滿雞蛋糊,再滾上面包丁。
勺內放油燒至五六成熱時,放入滾滿面包丁的豆沙球,炸透時取出。
勺內放少量清水,放入白糖150克,糖溶化后,由淺黃色起大泡變成深黃色起小泡,能拔出絲囊,倒入炸好的豆沙,離開火口,顛翻均勻,撒上青紅絲出勺,倒入抹油的盤中即成。
(5)雞絲餛飩:面粉750克,豬肉225克,熟雞絲、蛋皮絲、小海米、蔥絲、香菜末、姜末、醬油、精鹽、味精、香油、淀粉、花椒面各適量。
將面粉加點精鹽,用水和好,揉勻,略醒一會;把豬肉剁碎,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蔥絲、姜末、小海米、香油、花椒面等調料,拌勻成餡;將面團用搟面杖搟成大薄片,用刀切成約6厘米寬、7.5厘米長的餛飩皮,打上餡心、包成餛飩。
水開后,陸續把餛飩下鍋,邊下邊用勺子在鍋內慢慢推轉,待餛飩浮起,蓋上蓋煮熟;把餛飩盛入碗內,撒上熟雞絲,蛋皮絲,小海米,香菜末,滴幾滴香油,即可食用。
(6)兔肉餛飩:兔肉100克,面粉250克,雞蛋1個,豆粉、鹽、味精、蔥各適量。
將兔宰殺后,剝皮,去內臟,取凈肉;將兔肉剁碎成肉末,放入豆粉、味精、蔥、雞蛋、食鹽,調勻;將面粉放入盆內,加水適量,揉成面團,用搟面杖搟成薄片,切成5厘米見方的面片。
左手拿面皮,右手打餡,按常法包成餛飩;在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將生餛飩放入鍋內煮開后,3分鐘即成。
(7)桃酥豆泥:核桃仁5克,扁豆150克,黑芝麻10克,白糖120克,豬油125克。
將扁豆洗凈,放入開水鍋內煮半小時,撈出后剝去皮,置碗中,加清水淹沒扁豆后,上籠用旺火蒸2小時,待扁豆熟爛時取出濾去水,置罐中搗成泥;將黑芝麻炒香,研面待用。
凈鍋放入豬油,油熱時倒入扁豆泥翻炒,至水分將盡時放入白糖炒勻,炒至不粘鍋為度。
再放入豬油、芝麻、白糖、核桃仁,混合炒勻即成。
(8)鍋貼:白面500克,水275克左右,白菜500克,韭菜200克,醬油50克,香油50克,姜末、食鹽各少許,豬肉250克。
將豬肉剁爛,白菜、韭菜切碎,擠去白菜水分,加香油、醬油、姜末、食鹽攪成餡。
把白面倒入盆里和起(四季全用溫水),上案揉光,揪50個劑子,撒上面撲,用搟面杖搟成面皮,包入餡,捏成半月形,放在帶沿的鏊子里,倒點稀面糊,扣上蓋,約煎7~8分鐘,待鏊里面糊耗盡時,沿鏊邊添入食鹽,約烤5分鐘即成。
(9)面茶:小米面500克,芝麻醬200克,芝麻仁適量,精鹽、姜粉各少許。
將芝麻仁炒成黃色搟碎,放入少許精鹽面,攪拌待用。
將小米面先用溫水調成稀糊;鍋里燒水,放入少許姜粉,待水開后,將面糊倒入鍋內,開鍋盛出。
把熬好的面茶盛到碗里,然后用小勺淋上用水調好的芝麻醬,再撒上芝麻仁即可食用。
(10)面包:面粉2500克,食鹽25克,酵母15克。
將酵母放在溫水里,加入少量的面粉,使酵母活化。將食鹽放入已復活的酵母液中,再將面粉加入,攪拌均勻,揉勻,放在28℃~29℃的溫度下,發酵4小時左右,面團即發酵成熟。
根據烤爐的容量大小,分成適當的面團塊,用手掌輕輕推揉面塊約14~15次;待面塊呈所需圖形,頂部光滑時即成;最后用手掌封住結口,托起面結,使結口向上,放在鋪好面袋的圓模型中,發酵20~30分鐘。
將成形的面團結口向下扣在鐵盤上,入爐烘烤。
面包出爐后,稍加冷卻,即可食用。
(11)烙糊塌子:面粉、雞蛋、西葫蘆、蒜、醬油、豬油各適量。
面粉、雞蛋加水調成糊狀;西葫蘆擦成絲,放入糊中,攪勻;鐺內放豬油,鐺熱將糊倒入,用鏟子刮平,成薄煎餅圓形,兩面烙成焦黃至熟;砸蒜泥加入醬油,蘸食。
(12)肉丁饅頭:面粉1500克,五花豬肉500克,香油、黃醬、蔥花、堿、老面肥、鮮姜末各適量。
將豬肉切成丁放入盆內,加入黃醬、香油(把黃醬、香油混在一起攪開,味道更美),再將蔥花、姜末一起倒入盆內,拌勻成餡。
面粉倒入盆中,加入老面肥,用溫水拌勻,揉成發酵面團,待面團起發后,放到案板上,加入適量堿水,再揉勻;然后把面團搓成直徑約6厘米的圓條,揪成每個約50克重的劑子,用手將面劑按扁,搟成圓皮。
左手托皮,右手將餡放入圓皮中心,把圓皮邊緣向上捏攏,呈桃形;在帶有花紋的模子里撒些撲面,把上餡的生坯劑口朝里放入模內,并輕輕按一下,然后扣在案板上。
鍋開后把生坯放進蒸籠,旺火蒸15分鐘即熟。
(13)兩樣面饅頭:面粉、白玉米面各適量。
用三分之二白面、三分之一玉米面,合面發酵,具體做法與饅頭相同。
中年女性宜多吃新鮮蔬菜
蔬菜,是人體必需的食物,因為它提供若干人體必需的重要物質。《黃帝內經》所說的:“五菜為充”,已經指出了它的重要性。充,有補充、完善的意思。“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這句民間俗語已經非常清楚地說明了人若離開蔬菜,身體就要生病。又如在幾乎所有涉及長壽的箴言中,都包含有多吃蔬菜的建議。
過去人們為了保持青春、美容而過于信賴補藥,但美國皮膚科教授克爾克雷斯特博士通過培養人體皮膚細胞實驗,堅信胡蘿卜素可以防止皮膚老化。博士規勸人們與其每天吃人參防止衰老,不如多吃一些黃綠色蔬菜。
目前,癌癥已經困擾了整個世界,但脆甜的“心里美”蘿卜、鮮嫩的豆芽和絲瓜等十幾種新鮮蔬菜中含有一種干擾素誘生劑,能抗病毒感染,抑制腫瘤,這是中國預防醫科科學院病毒研究所經過6年研究后得出的結論。干擾素是提高人體抵抗力的重要物質,正常人體細胞中含有干擾素的基因,在誘生劑的刺激下產生干擾素,發揮抗病毒和抗腫瘤的作用。因此,含有干擾素誘生劑的蔬菜都可能有防癌、抗癌作用。但有些干擾素誘生劑可因烹飪時高溫的破壞而失去作用。此外,蔬菜還提供大量的酶、有機酸、葉綠素等,這些都對癌有某些抑制作用。而食用菌中的多糖體,抗癌作用就更為肯定了。為此,美國癌癥研究所向人們建議:每天至少吃5次蔬菜和水果。美國衛生部門還給人們開出一份食譜:早上一杯橙汁,中午一份生菜蕃茄色拉,下午以水果或胡蘿卜作小食,晚餐多吃菜花等蔬菜,夜間再進點水果或果汁。
朱丹溪《茹淡論》說:“彼粳米甘而淡者,土之德也,物之屬陰而最補者也,惟與菜同進。”那么,為什么吃米也要“與菜同進”呢?這里有個酸堿平衡問題。因為米面魚肉蝦蛋等屬于酸性食品,而蔬菜、果品屬于堿性食品,要維持人體酸堿平衡,酸堿性食物應當按照1.4的比例進食,反之便會出現失調。
從中醫學理論出發,由于蔬菜來源和食用部分的不同,性能也有差異。其中大多數蔬菜的性寒涼,以清熱除煩、通利大小便、化痰止咳等功能為多見;少數蔬菜性溫暖,能起到溫中散寒、開胃消食的作用。因此,中年女性宜多吃新鮮蔬菜,保護健康身體。
中年女性宜多吃水果
水果類包括鮮水果和干果品。
各種鮮水果均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養分不但有助于保健,而且有治療疾病的作用。水果中不但含有纖維素,而且含有果酸,可促進腸蠕動,幫助消化并利于排便。梨、杏、桃、哈蜜瓜含維生素A多,常吃可減皺紋,潤肌膚,養頭發,護眼力,減輕衰老癥狀;木瓜、石榴、山楂、檸檬、酸棗不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而且還含有少量的胡蘿卜素和一定量的維生素P。
所謂干果品,是指具有堅硬外殼的硬果類。干果各具特殊風味,也因品種不同,營養成分有所差異。其營養成分大致如下:蛋白質10%~20%,最高可達35%(如南瓜子);脂肪平均為20%~30%,最高達63%(如核桃);碳水化合物10%~20%。但栗子、榛子、蓮子及白果含碳水化合物為40%~70%,而含脂肪較低,僅為2%~3%;熱能含量:栗子、榛子、蓮子和白果每克含200~400卡,而花生、核桃、松子、瓜子等則可達500~700卡;鐵含量為2%~8%,其它礦物質如磷、鋅、鎂等元素也較豐富。胡蘿卜素為0.1~0.5毫克/100克,維生素B?為0.2~0.4毫克/100克,維生素均為0.l~0.15毫克/100克,尼克酸為1~13毫克/100克,一般不含維生素C。
由上可知,干果類食物熱能含量高,蛋白質、脂肪和鐵含量十分豐富,可作為膳食中營養素的良好來源。對于兒童,尤其是營養不良和貧血的兒童,以及病弱體疲的老人,更有改善營養狀況、強壯身體之功用。
水果盡管營養豐富,但也必須懂得吃水果的學問。
要了解水果的“最佳可食期”:這是因為不同品種的水果其生長時間與季節長短以及成熟早晚也不同,所以,它們也就各有其“最佳可食時期”,如櫻桃、杏、桃、草莓等水果隨采隨吃會更新鮮;而梨從生長成熟度到食用成熟度之間有一“后熟階段”,只有完全成熟后方是最好吃的。
吃水果時,應少量多品種:因為水果的品種不同,其營養成分不盡相同,如紅棗中維生素C、P含量居水果之冠,而蘋果富含鉀元素等,為了保持營養平衡,一般健康人吃水果時,應少量多品種。
應懂得什么水果治什么病:這是因為不同品種的水果對不同的疾病治療效果不同,如需要止咳化痰應吃梨,需要滋補者吃紅棗,神經衰弱的要多吃荔枝、葡萄,有高血壓、冠心病的宜吃山楂、蘋果等。
吃水果不要過量:吃水果一定要適可而止,不可一次吃得太多,更不能以此代膳。如過量吃柿子易患“胃結石”;過量吃棗會引起消化不良;過量吃生柑、橘、蘋果易使脾胃虛弱;過量吃菠蘿,可發生“菠蘿過敏”;荔枝性溫,暴食會“上火”;香蕉和蘋果都含有多量的鉀,過食會損害腎;檸檬過食會損胃等。對于一些病人來說,亦可因貪食水果而加重病情,如糖尿病患者不要吃含糖高的水果。
吃水果前一定要認真清洗消毒:這是因為水果在生長、銷售的各個環節中,往往會沾染許多病原微生物,若不注意清洗,會損傷脾胃,導致腸炎、痢疾等疾病的產生。食前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5分鐘消毒,再去皮食用。
中年女性宜常吃魚
自古以來,魚類與人類結下了不解之緣,遠在原始時代,我們的祖先就靠漁獵為生,魚是人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魚,人們都喜歡吃,不單味鮮,且極富營養。魚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且含多種微量元素,是一般食品難與之相比的。
首先,魚類是理想的、營養價值極高的完全動物蛋白質的來源。魚類含蛋白質約15%~20%,其蛋白質含量多且易消化和吸收。據分析,光氨基酸就有賴氨酸等十多種,并且還含有豐富的牛磺酸。經研究與臨床試驗,發現牛磺酸可強化心臟循環系統及肝臟功能,并對神經系統有益。夜行性動物如貓等都喜歡吃魚,這可能與攝取足夠的牛磺酸有關。
其次,魚類含脂肪約1%~10%,雖屬動物性脂肪,但大都是不飽和脂肪酸,代謝快,易分解,不會蓄積體內。魚類脂肪特別是魚肝脂肪中,含有極豐富的維生素A、D。此外,貝類脂肪中所含的甘碳五烯酸(EPA)及廿二碳六烯酸(DHA)兩種成分經臨床試驗證實,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及心臟病的發生。早在1970年,丹麥學者就發現愛斯基摩人患心臟病的比例很低,但他們的食物中有很多動物脂肪,后經調查發現,愛斯基摩人的血液脂肪中含有很多的廿碳五烯酸,并證明與食物有關,結論是他們多吃魚。此外,現代醫學還證實,許多魚、貝類具有抗癌的功效。
還有,魚類是含核酸最豐富的食物。現代醫學證實,人體細胞中的核酸的耗損是人類衰老的根源。人類細胞中的核酸,在20歲以前一直是夠用的,過了青春期,自身細胞內的核酸時常發生變質或消耗而不夠用。因而導致臉上出現皺紋和老年斑,須發變白、脫發、禿頂,身體容易疲勞,記憶力減退等老化現象。這些現象的起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細胞中核酸含量的減少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多吃魚則可補充人體不斷損失了的核酸,從而使人體的細胞健康而充滿活力。現代科學證實,人體要想維持細胞的活力,一般成人每天要攝取1000~1500毫克的核酸,而在常規條件下,現在飲食中所含的核酸僅有數百毫克,所以美國名醫弗蘭克博士建議:人類吃含核酸量最豐富的水產食物,可以提高每人每天的攝入量,這樣就能使人類延年益壽。
吃魚盡管對人體健康有益,但應注意:
不吃生魚
所謂生魚,是將生魚切成薄片,拌以醬油、醋、甜醬、糖、蔥等調料生吃;生魚粥則是將生魚片直接放進熱粥中食用;也有人做魚菜時一味圖鮮嫩,而使魚燒不熟或蒸不透。上述吃魚方法會使吃魚的人傳染上魚類寄生蟲病。因此,生魚不宜食用,至少應將魚煮沸20分鐘或蒸30分鐘后食用。
不吃被污染的魚
工業廢水和農藥會污染溝渠中的水,使水中的魚類受到污染,人食用了這種被污染的魚會引起中毒。
少吃咸魚
咸魚與鼻咽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如偏食咸魚的香港、廣東人鼻咽癌的發生率比世界其它地區高出70倍。咸魚之所以會引起鼻咽癌,是因為魚在腌制過程中部分蛋白質會分解出仲胺,而仲胺和亞硝酸鹽在酸性條件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致癌物質亞硝胺。
不吃燒焦的魚
原因是魚燒焦后可致癌性。另外,如果魚肉燒焦了,高分子的蛋白質就會裂變成低分子的氨基酸,并可形成致突變的化學物質。
不能吃魚膽
魚膽中含有膽汁毒素等有毒物質,其中毒劑量與治病的有效劑量相近,故生吞魚膽引起中毒死亡的事故時有發生。
不吃加工不當的魚
一些魚,如青皮紅肉魚類中有30余種包含組胺較多。當人體攝入的組胺超過100毫克時,就可能引起過敏性食物中毒,其中以鲇巴、刺巴、金槍魚等青皮紅肉魚所致的過敏性食物中毒最為常見。因此,食用青皮紅肉魚類時要先去內臟,洗凈切段后用水浸泡幾小時,然后紅燒或蒸煮,不要油煎、油炸,尤其要注意不宜食用變質的青皮紅肉魚類。
更年期婦女要注意補充鈣質
婦女到了更年期,卵巢功能開始消失,改由腎上腺繼續生產性激素,因此,應使腎上腺獲得足夠的營養。此期,雌性荷爾蒙逐漸減低,鈣質的吸收因此受到削弱,且大量的鈣質亦會從尿液中排掉,而緊張、易怒、失眠、頭痛、情緒低落等缺乏鈣質的現象也會相繼出現。這時如注意補充維生素D、鈣、鎂,病情才會好轉。
維生素E的需求量在停經期間亦會大大地增加,如果每天吃下適量單位的維生素E,面部的紅熱感、夜汗,就不會發生。
附:女性保健湯菜譜
清燉水魚湯
【用料】
水魚1只,酒1大匙,火腿2片,八角1粒,上湯1份,生姜、蔥各少許。
【做法】
(1)用熱水澆淋水魚使它排盡屎尿和污物后,才砍斷頭,然后從甲與腹之間剖開,摘除內臟,尾巴及四腳用刷子洗凈,肉切成小塊。
(2)將水魚放入大燉盅里,加姜、蔥等調料,加清水適量,用旺火隔水燉半小時,加入上湯、酒、火腿等,再隔水燉1小時,然后改用慢火燉半小時,便可食用。
南瓜田雞湯
【用料】
田雞250克,南瓜50克,大蒜60克,蔥15克。
【做法】
(1)田雞去內臟,剝皮切塊;大蒜去衣洗凈;南瓜洗凈切塊。
(2)把田雞、南瓜、大蒜放入開水鍋里,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煲半小時,下蔥調味供用。
椰子雞肉湯
【用料】
雞1只(約750克),鮮椰4個,蓮子60克,生姜5片。
【做法】
(1)雞宰凈,去內臟及肥油,洗凈斬件;下油起鍋,燒香姜,下雞塊爆片刻,鏟起備用。
(2)2個椰子用鋸鋸開蓋,另2個椰子取出椰肉及汁。把椰肉切塊,與雞塊、蓮子一起放入鋸開蓋的椰子內加椰汁至滿為止,蓋上椰子蓋,放入鍋內(注意放平穩),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食用。
仙茅雀肉湯
【用料】
麻雀10只,仙茅15克,芡實60克,紅棗(去核)5粒。
【做法】
(1)麻雀宰凈,去內臟、腳爪洗凈。
(2)仙茅、芡實、紅棗洗凈,與雀肉一齊放入煲里,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參芪泥鰍湯
【用料】
泥鰍250克,黃芪、黨參、淮山各30克,紅棗5粒,生姜3片。
【做法】
(1)泥鰍用清水養1~2天后以去泥污,除去鰓及內臟,用少許鹽去粘液,再用開水拖過,下油起鍋,放姜爆香,鏟起備用。
(2)將黃芪、黨參、紅棗(去核)、淮山洗凈,與泥鰍同放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花旗參瘦肉湯
【用料】
豬瘦肉500克,花旗參(西洋參)25克。
【做法】
(1)花旗參用溫水泡軟,切片;瘦肉洗凈,切厚塊。
(2)將花旗參、瘦肉同放砂煲里,加入泡花旗參的水及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煲2小時(煲湯時切忌揭蓋),調味供用。
熟附麻雀羊肉湯
【用料】
羊肉750克,麻雀8只,熟附子8克,生姜3片。
【做法】
(1)羊肉洗凈切塊,用開水拖膻味;麻雀宰凈,去內臟、腳爪,洗凈。
(2)熟附子、生姜洗凈,與羊肉、雀肉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供用。
鱔魚脊骨湯
【用料】
鱔魚750克,豬脊骨150克,豬蹄筋60克,黨參30克,當歸15克,紅棗5粒。
【做法】
(1)黃鱔剖開去內臟和骨,用開水拖去血水、粘液,切片;豬蹄筋浸發;脊骨洗凈、斬碎。
(2)黨參、當歸、紅棗(去核)洗凈,與鱔魚、豬蹄筋、豬脊骨一齊放入煲里,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再煲3小時,加少許酒、鹽調食。
蓮參圓肉豬心湯
【用料】
豬心1個,蓮子60克,太子參30克,圓肉15克。
【做法】
(1)豬心(去肥油)、蓮子(去心)、太子參、圓肉洗凈。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時(或以蓮子煲綿為度),調味供用。
淮山鯉魚卵湯
【用料】
鯉魚卵500克,肉蓯蓉、巴戟天各30克,淮山60克,生姜5片。
【做法】
(1)鯉魚剖開取出魚卵,放入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煲10分鐘。
(2)肉蓯蓉、巴戟天、淮山洗凈,與姜、魚卵一齊放入煲內,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花生魚頭湯
【用料】
大魚頭1個,花生肉100克,竹枝1條,紅棗10粒,生姜2片。
【做法】
(1)花生肉洗凈,清水浸半小時;竹枝洗凈浸軟,切小段;紅棗(去核)、生姜洗凈。
(2)魚頭洗凈,斬開兩邊,下油起鍋略煎。
(3)將花生肉、紅棗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文火煲1小時,放入魚頭、竹枝、生姜再煲1小時,調味供用。
參果瘦肉湯
【用料】
豬瘦肉250克,太子參60克,無花果120克。
【做法】
(1)太子參洗凈;無花果切片:瘦肉洗凈,切片。
(2)將用料全部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3小時,調味供用。
番茄豆腐魚丸湯
【用料】
魚肉、番茄各250克,豆腐2件,發菜1撮,蔥1根。
【做法】
(1)番茄洗凈,切塊;豆腐每件切4塊;發菜洗凈,濾干水切短;蔥洗凈,切蔥花。
(2)魚肉洗凈,瀝干水后剁爛,調味加入發菜及適量水,攪至起膠,放入蔥花攪勻,做成魚丸。
(3)將豆腐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放入番茄,再煮沸后,放入魚丸煮熟,調味供用。
清燉蚌肉湯
【用料】
鮮蚌肉500克,生姜1片。
【做法】
(1)將鮮蚌肉洗凈,與姜片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
(2)燉盅加蓋,用文火隔水燉2~3小時,調味食用。
生地水蟹湯
【用料】
水蟹3只(約250克),生地黃150克,蜜棗2粒。
【做法】
(1)水蟹剖開洗凈;生地黃洗凈。
(2)將生地黃與水蟹一起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武火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藤菜肉湯
【用料】
瘦豬肉150克,藤菜500克。
【做法】
(1)洗凈藤菜,摘葉;瘦肉洗凈,切片,用調料腌10分鐘。
(2)把藤菜放入開水鍋內,用武火煮片刻,放入肉片煮熟,調味供用。
海參木耳豬腸湯
【用料】
豬大腸500克,黑木耳30克,海參250克。
【做法】
(1)黑木耳用水泡開,洗凈;海參用水發后洗凈,切絲;豬大腸放鹽腌片刻,洗凈,切小段。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開,改用文火煲1~2小時,調味供用。
槐花豬腸湯
【用料】
豬大腸500克,豬瘦肉250克,槐花90克,蜜棗2粒。
【做法】
(1)豬大腸漂洗干凈;槐花洗凈,裝進豬大腸內,扎緊豬大腸兩端;瘦肉洗凈,切塊。
(2)將裝有槐花的豬大腸與瘦肉、蜜棗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烏豆腐竹湯
【用料】
烏豆、腐竹(豆腐皮)各50克。
【做法】
(1)烏豆、豆腐皮用清水浸泡片刻洗凈;豆腐皮切段。
(2)烏豆、豆腐皮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參歸鯧魚湯
【用料】
鯧魚500克,黨參、當歸各50克,生姜3片。
【做法】
(1)將鯧魚剖開,去鱗、腮及內臟,下油起鍋,爆香姜片,放入鯧魚煎至兩面微黃;黨參、當歸洗凈。
(2)將黨參、當歸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煲1小時,再放入鯧魚煲半小時,調味食肉飲湯。
杜仲鵪鶉湯
【用料】
鵪鶉3只,杜仲50克,淮山100克,枸杞子25克,生姜3片,紅棗8粒。
【做法】
(1)鵪鶉剖凈去內臟,滴干水;杜仲、淮山、枸杞子、紅棗(去核)、生姜洗凈。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供用。
烏龜肉豬肚湯
【用料】
烏龜肉、豬肚各200克。
【做法】
(1)豬肚擦洗干凈,切小塊;烏龜肉洗凈,切小塊。
(2)將龜肉與豬肚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紅蘿卜荸薺湯
【用料】
紅蘿卜、荸薺各200克。
【做法】
(1)紅蘿卜刮去皮,洗凈切角形;荸薺刮去皮,洗凈。
(2)將荸薺與紅蘿卜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煲3小時,可用冰糖調味食用。
海參鴿蛋湯
【用料】
海參150克,鴿蛋10克,肉蓯蓉20克,紅棗6粒。
【做法】
(1)鴿蛋洗凈,放清水鍋里煮熟,撈出過冷,去蛋殼;海參用清水發透,清洗干凈;紅棗去核洗凈。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2小時,調味食用。
清補涼雞腳排骨湯
【用料】
清補涼1包,雞腳12只,排骨450克。
【做法】
(1)雞腳放滾水中煮5分鐘,撈起洗凈;排骨洗凈,斬件。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開水適量,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用。
水蛇雞肉湯
【用料】
水蛇500克,瘦光雞1只,火腿、龍眼肉各20克,姜40克,竹蔗2條(約15厘米)。
【做法】
(1)水蛇去皮及骨,洗凈切小段,放滾水中煮10分鐘,撈起;雞洗凈,斬塊;竹蔗洗凈,每條開2塊;龍眼肉、姜洗凈;火腿洗凈切厚粒。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4小時,調味食用。
龍馬童子雞湯
【用料】
小公雞1只(約500克),海馬40克,蝦150克,紅棗3粒,生姜2片。
【做法】
(1)小公雞宰凈,去內臟和肥油;蝦剪去蝦須;紅棗去核洗凈;生姜刮去皮,洗凈。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用。
淮參鵝肉湯
【用料】
鵝肉、豬瘦肉各250克,淮山30克,北沙參、玉竹各15克。
【做法】
(1)鵝肉洗凈,斬件;瘦肉洗凈,切塊;淮山、北沙參、玉竹洗凈。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用。
烏豆圓肉大棗湯
【用料】
烏豆、大棗各50克,圓肉15克。
【做法】
(1)烏豆、圓肉、大棗洗凈。
(2)將用料全部放入砂煲里,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煲3小時,調味食用。
枸杞鴿蛋湯
【用料】
鴿蛋3個,龍眼肉、枸杞子各15克,五味子10克。
【做法】
(1)將鴿蛋打開放燉盅里,加龍眼肉、枸杞子、五味子和清水適量。
(2)用文火隔水燉1小時,調味供用。
大豆芽菜魚尾湯
【用料】
大豆芽菜600克,鯇魚(草魚)尾380克,姜1片。
【做法】
(1)大豆芽菜去根,洗凈,滴干水,放入熱鍋中(不用油)炒軟,鏟起;鯇魚尾去鱗洗凈,放入少許鹽腌15分鐘,下油起鍋,放魚尾及姜,煎至魚尾兩面微黃。
(2)將用料一齊放入砂煲內,加入開水適量,旺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半小時,調味供用。
北芪黨參雞肉湯
【用料】
雞60克,北芪、黨參各10克,生姜1片。
【做法】
(1)雞洗凈,斬件;北芪、黨參、生姜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淮山杞子燉田雞
【用料】
田雞2~3個,淮山12克,杞子10克,生姜1片。
【做法】
(1)田雞去皮、腸臟、頭爪,洗凈斬件;淮山洗凈,清水浸半小時;杞子、生姜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隔開水文火燉2小時,調味供用。
玉竹淮山兔肉湯
【用料】
兔肉100克,淮山、玉竹各15克,生姜2片。
【做法】
(1)兔肉洗凈,斬件;淮山洗凈,清水浸半小時;玉竹、生姜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燉盅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北芪紅棗鵪鶉湯
【用料】
鵪鶉1~2只,北芪10克,紅棗10粒,生姜1片。
【做法】
(1)鵪鶉去毛、內臟、腳爪,洗凈;北芪、紅棗(去核)、生姜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燉2小時,調味供用。
姜棗圓肉燉黃鱔
【用料】
黃鱔100克,桂圓肉12克,紅棗5粒,生姜2片。
【做法】
(1)黃鱔宰凈,去頭尾,斬段;桂圓肉、生姜、紅棗(去核)洗凈。
(2)把用料放入燉盅,加開水適量,燉盅加蓋,隔開水文火煲2~3小時,調味供用。
蓮子芡實沙蟲湯
【用料】
沙蟲子15克,蓮子肉、芡實各10克。
【做法】
(1)沙蟲子略炒,去沙囊,浸軟洗凈;蓮子、芡實洗凈,浸半小時。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2小時,調味供用。
花生大蒜排骨湯
【用料】
排骨1條(約80克),花生米20克,蒜頭15克。
【做法】
(1)排骨洗凈,斬件;花生米、蒜頭去衣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燉2~3小時,調味供用。
紅蘿卜馬鈴薯豬骨湯
【用料】
豬骨100克,紅蘿卜1個(約80克),馬鈴薯1個(約80克)。
【做法】
(1)豬骨洗凈,斬件;紅蘿卜、馬鈴薯均去皮,洗凈,切件。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2小時,調味供用。
黃豆蠔豉豬骨湯
【用料】
豬脊骨100克,蠔豉3~4個,黃豆15克。
【做法】
(1)豬脊骨洗凈,斬件;蠔豉浸軟洗凈;黃豆洗凈,清水浸1小時。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蓮子珧柱瘦肉湯
【用料】
豬瘦肉60克,江珧柱10克,蓮子20克。
【做法】
(1)豬瘦肉洗凈,切件;江珧柱洗凈,浸軟撕碎;蓮子去心,洗凈,清水浸泡半小時。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
淮山扁豆豬瘦湯
【用料】
豬瘦肉60克,淮山、扁豆各12克。
【做法】
(1)豬肉洗凈;淮山、扁豆洗凈,清水浸半小時。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時,調味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