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律師的成長
唯有開疆拓土,
方顯英雄本色!
我的學生丁慧寫了一部律政小說《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她是一個被法律耽誤了的作家,又因為寫小說,耽誤了她成為一個大律師?!皟蓷汀钡娜瞬乓雌接梗醋吭?,但凡兩頭通吃的時候那可不得了。記得當年毛主席就夸陳毅元帥“上馬能打仗,下馬能賦詩”,是詩人元帥。如果丁慧的律政小說《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一炮而紅,她有可能成為“出庭能打官司,在家能寫小說”的作家律師或者律師作家。
《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的主人公叫潘越,紹興安昌人。安昌這個小鎮很獨特,“夏商的魂、春秋的水、唐宋的橋、明清的房、現代的人”。這是一個延續五千年歷史的小鎮。傳說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就發生在安昌。安昌有一座小山叫涂山,史記記載大禹娶了涂山之女為妻。兩千年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十年生聚,十年教養,通過安昌的河道來往于蕭山湘湖的練兵場和紹興府山的臥薪嘗膽之地,最終興兵伐吳,成就越國復興偉業。有副名聯曰“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川終屬楚??嘈娜?,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一千年前,唐朝后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镠把小鎮定名為安昌,從此沿用至今。安昌的小橋,許多就從那個時代延續下來,每座橋名都帶一個“安”,寓意安國昌民。五百年前,王陽明到安昌辦私塾,叫“翠園精舍”,開始了他知行合一的探索。五百年間,安昌又出了聰明、智慧、忠誠、能干的“紹興師爺”。歷史上說無紹不成衙,天下師爺出紹興,紹興師爺出安昌。據說明清兩代安昌就出了近萬個師爺,還有那個被雍正帝惦記的“朕安好,吳鄔先生可好”的鄔思道師爺,據說也是安昌人?,F在的安昌小鎮,很好地保留了唐宋明清的建筑風格。小橋流水,白墻黑瓦,煙火繚繞,生活滋潤。一派江南小鎮的盛世繁華。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紹興,在安昌,師爺的故事,師爺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紹興人。在近現代,最具有紹興師爺特質的偉大人物就是周恩來。在周恩來的身上,集中了聰明、智慧、忠誠、擔當的紹興師爺特質。周恩來曾經說:“我是浙江紹興人”,“我的家庭幾代祖先也是紹興師爺”。《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的主人公潘越,就是在紹興安昌的師爺文化熏陶中成長起來的現代律師。潘越好學上進,積極進取,走南闖北,經歷廣泛,屬于典型的紹興人俗話說的“走過三江六碼頭,吃過爨桶熱老酒”的見多識廣之人。潘越這一代現代律師的出現,使得紹興安昌的師爺,在沉寂了百年之后,又有了現代律師作為傳承之人。潘越雖然是小說中的一個虛擬人物,他在書中的走南闖北、使命擔當、風花雪月、愛恨情仇,都是小說作者的情感流淌。但是現實中,安昌小鎮的越興私塾堂,卻聚集了數十位天南海北的大律師,重新恢復了師爺的稱呼和行當。能把師爺的稱呼招牌延續并擦亮,這對于紹興,對于律師界而言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對于紹興而言,紹興師爺的金字招牌已經蒙塵百年。紹興師爺屬于中華文明史上,集聰明、智慧、忠誠、擔當的一個特殊文人群體。紹興師爺稱呼和行當的恢復,對于紹興是榮光重現。對于現代律師而言,師爺稱呼和行當的沿用,讓資深大律師們有了一個新的進步臺階。師爺這個稱呼,說他是爺,他有專業做支持;說他是師,他又有爺的輩分。《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這部律政小說,會像一陣風,吹去紹興師爺金字招牌上的積塵;會像一根鏈條,把紹興師爺和現代律師相連。
小說終歸是小說,律師界的讀者們,千萬不要把《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小說中的人物和事務所做對照解讀。紹興師爺這塊金字招牌,還需要紹興政府、安昌古鎮和未來師爺們的共同擦拭打磨。本人作為現實中的紹興籍律師和現代師爺,真誠邀請《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作者丁慧,來紹興安昌師爺故里體驗生活,寫出《合伙人:律師成長之道》的續篇,寫出越興私塾堂師爺們的精彩故事。
潘躍新[1]
注釋
[1]系原君合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君合上海分所主任,原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全國律協、清華大學法學院、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聯合舉辦“巨匠律師實務培訓”項目負責人,律派巨匠法律服務機構創始人,越興私塾堂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