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女大學生
鄱陽湖上的漁島自古以來不用鐘表,漁民們習慣了按照節氣行事,照天氣出行。修船、曬網、下湖、禁漁都嚴格地遵循節氣。立春修整,雨水修船,驚蟄織網,三至六月是禁漁的季節,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分,都是捕魚的好日子,冬季一般不出行。
湖心漁島與古鎮吳城隔湖相望。島上三百來戶人家,十幾個自然村,雜姓,按人口多的有四大姓:楊、夏、孫、白。他們世世代代以湖為家,捕魚為業。島上沒有學校,小學要過湖到吳城去念。
所以二十一世紀初這里出了四位大學生,真乃是古老漁島千年來最大的喜事。當年一個小漁島出了四位大學生,全島慶賀,酒席整整的擺了一個星期,縣政府每個人獎了一萬元助學金,風光無限。
這四名大學生分別是楊、夏、孫、白四姓中各占一名。
楊姓大學生是位女孩,名叫楊春鵝。
夏姓大學生是個男孩,名叫夏鷺。
孫姓大學生又是位男孩,名叫孫秋雁。
白姓大學生巧就巧在也是個女孩,名叫白鶴。
四個孩子兩男兩女,男女平等各占一半。他們名字又都用了一種鄱陽湖候鳥的名字:鵝、鷺、雁、鶴,指的是漁島人平時最喜愛的天鵝、鷺鷥、大雁和白鶴四種珍貴的候鳥。
這四名大學生畢業后,楊春鵝和白鶴兩位女孩子考上了公務員,白鶴被分配在省政府機關工作,楊春鵝分配在團市委工作。兩位男孩夏鷺、孫秋雁沒有報名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二人都南下分別受聘于廣州和深圳兩家大型民營公司從事技術部門管理工作。
一年以后,白鶴毅然放棄省政府的工作,志愿回鄉當上了漁島歷史上第一位大學生女村主任。
白鶴的回鄉引起了不小的震蕩。不但漁島的鄉親們不理解,連同學們都感到異常。省官不當要回鄉當村主任,這不是憨巴嗎?在大城市轉了一圈又回到窮得叮當響的漁島,不想出息嗎?
白鶴的爹最聽不得別人的碎語,他關起門來在家中悶了三天三晚,第四天他在家中擺起了四桌酒席,把鄉里鄉親請滿了一屋,慶賀女兒當上了村主任。
人們在地下議論,村主任是幾品官?
白鶴爹端起酒杯說:古代七品官能管幾號人,俺小鶴如今能管上千號人呢!我看這個官不小。
白鶴走馬上任就接到縣里的通知,說聯合國官員菲利普親王一行人要來漁島觀賞鄱陽湖候鳥。
從縣城到漁島,外賓的車隊只能到吳城鎮,從吳城到漁島,如果是漲水季節可以乘船過去。時下正是退水的季節,從吳城到漁島中間是一大片湖灘,爛泥。白鶴發動漁民們割來島上的蘆葦,用蘆葦鋪出一條通往吳城的路。為了安全起見,白鶴又指揮大伙兒把各自家中的木板搬來鋪在蘆葦上,這樣外賓走在上面穩當。
一支轎車車隊從繁華的省城疾速地駛向昌九高速公路。
青山、田園、湖泊、村莊一一閃過。
奔馳轎車里坐的是國際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主席菲利普親王,他搖下車窗玻璃,欣賞著窗外美麗的景色。
車隊來到艾城下了高速,減慢速度駛上了鄉級公路。車隊艱難地開到鄱陽湖邊停下。貴賓們在省、市、縣政府官員的陪同下,小心翼翼地踏上了蘆葦木板湖路緩緩地向漁島走去。
踏上漁島,外賓們受到了白鶴組織的漁民隊伍的熱烈歡迎。菲利普親王一行在白鶴的引領下來到了臨時搭建的觀鳥臺。
貴賓興致勃勃地登上了觀鳥臺,取出高倍望遠鏡,瞭望遠處湖島上成千成萬的候鳥,在他們的鏡頭前出現了一幅壯麗的奇觀:
無數的白鶴從湖面騰空而起,雪白的羽毛,修長的脖頸,紅的腳,黃的嘴,輕靈的身姿,排成一字長蛇陣,列隊百余米,翩翩起舞,猶如九天下凡的仙女,優美動人。
草地上成群結隊的白天鵝、白額雁、灰鶴、白鶴、白鸛、黑鶴、大鴇、白尾鷂、紅腳隼、藍翅八色鶇、小鴉鵑等幾十種候鳥在覓食、戲耍,一派珍禽王國、候鳥樂園的景象。
貴賓不時發出“OK”“OK”的驚叫聲。
菲利普親王特別興奮,他不時回過頭來詢問身邊陪同的白鶴。白鶴不讓翻譯替她翻譯,使用流利的英語回答了親王的提問。
親王很驚訝地望著這位漂亮的姑娘,您是大學生?
白鶴用英語告訴他,她是在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來工作的,家鄉盡管目前還很窮,但很美麗,她立志改變家鄉的面貌,讓這座漁島變得富裕,更加美麗。
親王伸出大拇指,對陪同的省、市、縣領導講:真了不起!
島上的生態植被很好,只是房屋低矮、破舊,田地荒蕪,豬、雞在外面亂跑,垃圾堆散落在屋前屋后,散發著臭氣,外賓見了,聳聳肩,攤了攤手,表情尷尬。
陪同的領導見狀,趕緊示意白鶴不要再帶外賓向前走了,停止參觀,打道回府。
臨走前,一位領導把白鶴拉到一旁,悄悄對她說:“這太落后了,你當了村主任,一定要盡快改變這里的面貌。下次外賓來可不能這么個樣子!”
白鶴送走外賓,回來的路上心里很不是滋味。本來想讓外賓到島上參觀參觀漁島獨特的風光,沒想到反而掃了外賓的興趣。
回到村部,她立即把村干部招來開會。
白鶴:“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外國人不遠萬里跑到咱們這里來看候鳥。只要咱們把候鳥保護好,會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更多的國內游客,咱們這里的旅游業也就會發展起來。”
她喝了一口水又接著說:“光看還不夠,要讓他們在這里玩,在這里吃,在這里住。咱們才能賺得他們更多的錢。咱們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盡快改變面貌,衛生、保衛、飯店、旅館、商店都要盡快跟上來。找大家來商量,希望大家出出好主意。”
民兵連長趙水生講:“保護候鳥的任務很重,偷獵的人太多。民兵護鳥隊要增加力量,晚上要十二個小時巡邏,補貼問題怎么辦?”漁島成立了一支由二十位青年民兵組成的護鳥隊,由于這些青年人經常有人外出打工,缺員很厲害。
婦女主任余燕講:“環境、衛生這項工作咱們婦女可以采取各掃門前雪的承包辦法整治好,豬、雞、鴨這些家禽歷史以來漁島都是放養,如果圈養,工作量大,村委會要做好動員工作。”
會計說:“剛才連長講到護鳥隊員的補貼問題,主任講到建飯店、旅館等等問題,卻是要資金,現在我的賬上只有幾塊錢。我想,要想改變咱們這里的面貌,最重要的是設法搞錢,沒有錢一切都是白搭!”
對呀,漁島世世代代窮。窮就窮在沒有錢呀!
白鶴不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她當初志愿回鄉當村主任,思考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讓漁島富裕起來,世世代代擺脫貧窮,讓鄉親們過上跟城市人一樣的幸福生活。她心中裝有漁島發展的藍圖,她要親手來實現這美麗的藍圖。
白鶴說:“咱們沒有錢,別人有錢,讓有錢的人到漁島來投資,搞建設,這就叫作借雞下蛋。大伙兒想想,你們的親戚朋友們誰有錢又想到島上來投資的,咱們熱烈歡迎,政策優惠,共同贏利。現在全國都在改革開放,咱們這里不能再是從前那個樣子,思想要解放!”
村干部們從來沒有這么考慮過問題,大學生究竟是大學生,白鶴的話在大伙兒心頭燃起了希望和光明。
會議開到天黑。白鶴在回家前想到南湖灘去轉一轉,那兒鳥多,人卻很少,偷鳥賊最容易光顧這個地方。
湖路灑滿了月光,白鶴自小就喜歡走這樣的路。路是由細沙和粘泥筑成的,爽水,柔軟,走在上面十分舒服。路的兩旁是湖草和蘆葦,蟲子和小鳥常在草叢中和蘆葦中鳴叫和歌唱,這是漁島特有的音樂,美妙無比。
正當白鶴在盡情地享受漁島暮色的景色時,突然湖灘上的候鳥驚飛起來,呱呱呱四處飛跑,一支紅嘴鶴“撲通”一聲正好掉在白鶴的腳邊。白鶴大驚,立刻將紅嘴鶴抱起來,發現鶴的左翅受了重傷,傷口正流著血。她一邊大聲呼叫:“抓偷鳥賊呀!”一邊抱著受傷的紅嘴鶴往候鳥保護站跑去。鳥醫洗干凈紅嘴鶴的傷口,然后涂上消炎藥,讓白鶴抱回去精心護養。
幾天后,紅嘴鶴的傷口痊愈了,整日圍著主人白鶴撲騰撲騰歌唱。
第九天,白鶴把它送到了保護站,讓他們把它放歸自然。誰料,紅嘴鶴在空中飛了一圈又飛了回來,落在白鶴的腳邊依偎著不肯離去。白鶴只好把它帶回家。
一天,白鶴發現紅嘴鶴不見了。她四處尋找,仍不見蹤影。她動員村子里的人找,找了半天還是找不著。正在犯難時,只見紅嘴鶴從湖邊飛來,在白鶴面前撲騰兩下又朝湖邊飛去。
白鶴立即帶著村民跟著紅嘴鶴跑去。紅嘴鶴在一間破廟前停了下來。護鳥隊員小悠然頭部淌著血倒在地上。大伙兒急忙把小悠然抬起來,送往醫務所。
小悠然醒來后,告訴白鶴:他找鳥時在娘娘廟前發現了兩個偷鳥賊。便與偷鳥賊打了起來,他拼著命從偷鳥賊手中搶回了紅嘴鶴,卻被偷鳥賊打昏過去。他問白鶴:“鳥受傷了嗎?”
白鶴在腳邊把紅嘴鶴抱起來,說:“是它報的信,才救了你的命。”
小悠然伸出手撫摸著紅嘴鶴的頭,感激地說:“這是一只神鳥,謝謝,謝謝!”
此后,全島人把這只紅嘴鶴看作神鳥護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