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葉亞華一行,白鶴把村干部和各自然村的代表召來開會,會議的中心議題是村委會的改制問題。白鶴越來越感到隨著漁島經濟開發形勢發展的推進,僅有的村委會行政機構是不夠的,還應該有一個適應市場經濟規律的企業機構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白鶴在會上提出這個問題,讓大伙兒討論討論。頓時會場熱鬧起來,各種意見都有。有的說,“不管是新中國成立前還是新中國成立后,漁村只有一個領導機構就是村委會,最高級別的領導就是主任。主任說什么事,老百姓就做什么事。咱農村又不是城市,成立啥公司?公司是那些做生意的人的玩意兒,是人是鬼都是公司老總。你看那些老總屁股后面都帶著一位小妹呢。”
“啥小妹小妹,你真是老土,那叫小秘,小秘曉得啵?”
“哎,哎,你倆不要盡說鬼話,說正事。誰說咱農民就不能當老總,只城市人能當?公司是公司,村委會是村委會,兩碼事,曉得啵?前幾天來了一個啥華僑老板,說是要來島上投資搞開發,要跟村委會簽合同。村委會是啥?是黨政機構,是咱島上上千人的首腦機關,怎么能跟他們私人的公司平起平坐?咱們也搞個公司跟他們談業務簽合同,這叫作半斤對八兩,平等相待,公平。”
討論了半天,多數人不甚明白主任的意思。要求她給大伙兒講明白些。
白鶴說,村委會研究決定成立一個股份公司。公司的名稱叫作天鵝島發展有限責任集團總公司。全島村民都是公司成員,大伙兒入股。每戶現有的房屋、樹木、土地經過評估都可以作為股資,還有各家各戶把手上富余的現錢入股,有多少拿多少。拿得多的占的股份就多,拿得少的占的股份就比別人少。年終公司賺的錢就按股份來分紅,占股份多的多得,占股份少的就少得。特別是你們家在外打工的人員,通知他們把賺到的錢盡快寄回來入股。村委會經過反復研究討論,為了徹底改變咱們漁島的貧困落后面貌,讓它真正富裕起來,讓咱們每一戶都能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制訂了一個宏偉的十年經濟發展規劃。十年規劃的前三年具體任務是這么幾項:
第一項是改造全島村民所有的住房,每個自然村重新合理統一規劃,把現在分散式的改成集鎮式的,節約大量的土地出來,恢復自然生態,美化環境。改造和重建工程由集團公司統一按設計方案實施,每家每戶又可以建成“農家樂”式的個體企業。啥叫個體企業呢?就是每家每戶都可以接待游客,吃、住、行你都可以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收入歸你個人。你們算一下,咱們全島三百多戶人家就是三百個農家樂,可以接待多少客人?每戶每年可以增加多少收入?這個項目主要還是徹底改善我們島全體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狀態。
“第二項是興建一所學校。咱們島自古以來冇得學校,讀書識字的人太少,所以咱們這里長期處于落后的狀態。新中國成立后,漁民的子女讀書還得隔湖隔水到湖對面吳城去上學。這個狀態要下決心在咱們這一屆手上徹底改變,我要讓島上每一位適齡兒童一個不落的都能在咱島上上學念書。只有教育才能改變每一個人的命運,只有文化才能讓我們的民族復興,國家強大,社會進步。所以咱們哪怕每個人每天少吃一口也要擠出錢來把學校辦起來,不知在座各位有沒有決心?”
大伙兒已經被她的這番鼓舞性很強的話深深地感染了,都不約而同地大聲應道:“有!”
白鶴繼續說,“大伙兒有決心很好,還要有信心,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冇有辦不成的事。下面我再講第三個項目,這就是創辦一家醫院。咱們這么大的一個島為啥歷史以來人口不多,壽命不長,體質較差?這是因為咱們島上一直冇得一家醫院,小病要到吳城去看,大病要到縣城去治。由于窮,所以往往是小病沒錢治熬成了大病,大病沒錢治就只有死亡。世界上人的生命最寶貴,健康又是生命的根本。咱們今后經濟發展了,生活幸福了,咱們就要好好享受幸福生活。如果咱們冇得健康的身體咋能享受幸福的生活呢?這個道理大伙兒都曉得。所以咱們決定建一座醫院,無論大病小病都可以在家門口就醫。咱們建起來的新醫院不但能治病還要搞防疫工作,還要經常向村民傳授醫療衛生知識。只有這樣,咱們島上的人才能興旺,身體才能健康,每個人的壽命才會長。”
“上面講的三個項目非常重要,涉及咱們每一個人的利益。下面再講幾個項目,第四個計劃開發的項目是在咱們這個島的東西南北中各建造一座漂亮的觀鳥亭。咱們這個島是候鳥的王國,每年來島上觀賞候鳥的中外游客以萬計數。他們來了,就要讓他們很好地觀賞到候鳥的生活狀況。有了這五座亭游客們觀賞起來就方便得多。第五個項目就是咱們還要建一家比較高檔次的賓館,一兩家比較高檔次的酒店,還要建一個旅游商品購物中心。這是為游客服務的,人家來了,要讓人家在島上吃好住好,走的時候買一點有特色的紀念品帶回去送送家人送送朋友。只有咱們的服務行業搞好了,人家才會到你這里來。來了之后才能留住人家。游客來到咱們島不光是讓他們觀賞了候鳥就走,還要讓他們欣賞咱這里的自然生態風光,讓他們享受這里的潔凈空氣和優美的環境。這就是下面我要說的第六個節目,建設一座世界第一流的自然生態公園。這個項目初步已經確定由華僑葉亞華先生的公司投資一千二百萬興建。最后一個項目就是咱們要組建一支文藝演出隊伍,把鄱陽湖地域獨特的魚鼓、漁歌加以挖掘、搜集、整理,打造成一臺精彩的文藝節目專場演出。”
“以上這些項目咱們在短短的三年時間里完成。有的項目是靠招商引資,借助外商的力量。有的項目是咱們的股份集團公司與人家合作共同興建,按雙方各占的股份分紅。有的項目是由咱們的股份集團公司獨家建設。我相信,這些項目建成后,將給咱們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會有大批的中外游客來咱們島上看候鳥、觀賞風光、吃魚宴、休閑、娛樂,在咱們這里消費,咱們的收入就多了,公司里的每一位股東都有錢分了,凡是參加了公司的成員都會獲得一份利益。”
“今天召開這個會,是希望每一個村代表思想上都能夠真正認識村委會改制、建立股份公司的意義。你們思想上明白過來了再回到村里去召開村民會議,要把每一個村民的思想認識提高了,搞明白了。村委會才能在全島進行動員工作,動員每一戶自愿參加公司自愿入股。從明天起,村委會所有的干部都分頭下到自然村去參加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傳達今天會議的精神。下面誰還有啥話要說的,冇得說的就散會。”
白鶴的講話花了一個半小時,大家聽得十分認真,都怕漏掉了一句。這也是大家幾十年來參加過無數會議從來沒有聽到過的報告,這位年輕的大學生村主任每一句話都打動了大伙兒的心,猶如一股春潮在心中涌動,讓他們看到了漁島未來無限美好的前景!有了這么好的領頭人,誰還不愿甩開膀子干呢?
人是最容易被鼓動起來的。尤其是受到貧窮折磨的農民,只要是指揮他們去迎接幸福生活,他們的步伐邁得最快,渾身是勁。他們自愿來到村委會申請入股加入集團公司的那一刻,就巴不得年輕的、意氣風發的、懷有雄心壯志的女村主任一聲號令就把落后貧窮的千年古島砸掉,重建一個嶄新的漁島。
其實天底下的事情并不像村民想得那么天真,也不像白鶴想得那么順利。
天鵝島發展股份有限集團公司成立后,三百余戶村民入股的股資只有破舊的房屋、少量的樹木和責任土地(因土地是國家的,農民只有使用權),現金都少得可憐,加起來還不足三十萬元。三十萬元能做啥用呢?拆房建鎮?恐怕連一個自然村的建筑費都不夠。新農村建設暫時不能啟動。白鶴心急如火,但她絕不能氣餒。別人問她,她總是這樣回答對方:“你不用急嘛,我正在想辦法。”
白鶴究竟是個喝了大學墨水的青年,她想出了一個辦法。這天她撥通了當年來訪她的《華夏青年報》記者呂榮的手機。
“您是呂記者嗎?……我是云江天鵝島村委會的白鶴呀,對,對。最近忙嗎?有時間來我們這里看看嗎?……好,好。熱烈歡迎您來做客!……”
呂記者盡管遠駐京城,但他始終沒有忘記那個漂亮的女大學生回鄉當村主任的事情。事情過去快兩年了,女大學生村主任當得怎么樣,有沒有新的新聞線索?
沒幾天,呂記者在市委宣傳部和縣委宣傳部的同志陪同下來到了鄱陽湖上的漁島。他一見到白鶴就發現這個漂亮的女孩曬黑了,衣著也土了。臉色黑里透紅,大概是湖島上的風大給吹的。精神狀態很好,身體比一年多前結實了。給呂記者的整體印象不再是那個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已經成了一位有模有樣的農村女干部。
跟白鶴見面后,呂記者明白了她的意圖。她搞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規劃,由于村里缺乏資金,想借新聞媒體呼吁一下,引起各方的重視,然后找個籌資的門道。
白鶴是呂記者第一個公開在媒體報道指出來的典型,當然希望這個典型越來越有光彩。這就說明了他做對了。從天鵝島回來后,很快他的跟蹤報道《用青春描繪天鵝漁島新農村美麗的藍圖——女大學生村主任跟蹤報道之二》在《華夏青年報》顯著位置見報。
白鶴為家鄉制訂的十年發展規劃的確為農村描繪了一幅最新最美的藍圖。令廣大讀者看了無不感到振奮,無不敬佩這位當代女青年的奉獻精神。云江市委劉書記讀了這篇報道,當即打電話給湖江縣委書記,他要親自到天鵝島去看看。
市委書記的到來全是村主任白鶴同志的影響力,他們不得不從內心佩服自己的村主任。
白鶴在向劉書記匯報前跟村干部都打了招呼,讓人人都把各自包片的村民意見和困難找機會跟劉書記匯報。
劉書記和縣委戴書記還是第一次上漁島來,白鶴建議先參觀一下,下午再到村部開匯報會。
劉書記說,“好。”
劉書記和別人來島上參觀的意義不同,一路上白鶴主要是談漁島的落后、貧窮和困難。劉書記聽得很認真,當他聽到島上長期以來沒有學校和醫院時特別囑咐縣里的領導要縣教育局和縣衛生局馬上派人下來調研,盡快向市教委和市衛生局寫出申請報告。一定讓島上適齡兒童就地上學,讓島上的村民就地看病。學校和醫院一定要建起來,市、縣二級在資金和師資、醫務人員方面要大力支持。
劉書記隨著白鶴來到鯉魚王村。這是一個只有二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莊。劉書記一行人一戶一戶地進屋子與村民交談,察看村民的生活狀況,詢問村民的困難和愿望。一個上午走訪了七個自然村,看到了一百多戶村民的房屋、環境和家庭經濟狀況。一直到中午十二點,大家才來村委會吃中午飯。
下午開會,劉書記首先講話。他說,“在這里看了農民的生活狀況,我這個市委書記感到很內疚,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了,咱們地區還有這么落后的地方,農民兄弟的生活如此貧困,這是誰的責任呢?這是我們當領導的責任!這幾年我們把眼睛盯著城市的改造和發展,偏遠的農村就丟掉了,像你們這座湖中間的荒島就更沒有人過問了。如果不是我看到了《華夏青年報》上面的文章,我至今還沒有想到要親自來島上看看,太失職了,真對不起這里的老百姓!”
“二十年來全市財政收入增長了十倍,公務員工資增長了三十倍,可我們有的地方農民的收入增加不到三倍,還停留在貧困線上。我要讓市委、市政府所有的領導都來這里看看,讓大家的思想有所觸動,讓大家明白自己應該怎么做。建議戴書記回去后也要動員縣級領導班子成員來這里看看,以便對縣里的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這里我不是批評你們,因為我沒有資格批評別人,首先是我自己工作沒有做好,應該受到批評。從今天起,我要調整我的工作重點,要調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下決心改變全地區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讓農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幸福指數跟城市人一樣好一樣高。今天聽了白鶴同志的介紹,村委會制訂了建設新農村十年發展規劃,尤其是今后三年之中的工作目標,感到非常振奮。我代表云江市委支持你們,并拿出具體措施來幫助你們實現這一目標。剛才在路上我就考慮到你們這里新建學校和醫院目前面臨的困難,請市教委和市衛生局予以人才和資金上的支持,市財政盡可能支持一些,還會動員一些社會力量支持你們。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把這里的學校和醫院建起來,這是兩個關系到全島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項目。白鶴同志上午提到改造村民居住條件改建農民住房項目缺少資金的問題。在這里我想了解一下,全島三百余戶人家,按村里的規劃,全部需要搬遷重建,集中建成十個小集鎮的新村,整個項目需要多少資金?”
白鶴回答:“這個項目的預算總投資是三千萬,平均每戶攤上十萬元。”
“這三千萬元現在有多少,還缺多少?”
“我們是這么考慮的,每戶自己設法解決一萬元,有的農戶根本一下子拿不出這么多錢,用拆下來的舊木料磚瓦以及建筑工人可以抵上去,這樣他們的困難就不大了。村里的集團公司解決兩萬元,還有七萬元沒有著落。”
“這樣吧,我回去和常委們研究一下,采取干部擔保的方法,幫助農民到銀行去貸款。市四套班子科級以上的干部三百多人,每人擔保一戶,每戶在銀行貸款三萬元。我在這里向大家表示,用我的工資幫兩戶農民在銀行貸款六萬元,兩年后這兩戶農民有錢還就把貸款還掉,如果沒有錢還,就用我的工資先幫他們還掉這筆款子。關于干部用工資為農民擔保貸款的辦法我回去后就找市農行的行長商量,一周內給你們準確的答復。不管怎么樣,農民的居住條件要改善,新農村要建設好,盡快讓農民父老鄉親過上舒適的生活。我今天到了一些農民的家里,心里難受呀!我們有些人在城市里住的高樓大廈、別墅、電梯房還不滿意,可我們的農民兄弟住的是什么房子啊,低矮、潮濕、破舊,這種狀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劉書記的話激起了與會人員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你們不要為我鼓掌,作為市委書記,漁島的人民還這樣貧困,我這個市委書記沒有當好。我們要向白鶴同志學習,白鶴同志才是你們的好領導,她從大學畢業回鄉當村主任僅僅一年多的時間,漁島就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她讓漁島人民設計出來的發展藍圖不但使我們看到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有志青年我們這個國家年青一代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理想,同時更讓我們感到要想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好,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好,多么需要像白鶴同志這樣的有理想有志氣的知識青年啊!白鶴同志他們搞出來的改變家鄉風貌的十年規劃和頭三年完成的十個項目不是一般人能搞得出來的,我是搞不出來的,我沒有那么豐富的知識。像我這樣的老家伙,沒有知識,慢慢就要被淘汰掉的,自己沒有足夠的知識怎么去領導別人搞建設呢?建設是要靠知識的。白鶴同志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杰出青年,是青年一代的代表。今天我到你們這里來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受到了很大的教育,我們不但要向年輕人學習,還要大力支持年輕人的事業,熱情地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今天的話就講到這里,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劉書記的話在與會人員心中激起了一層又一層洶涌澎湃的波瀾。有了黨和政府的支持,漁島的建設一定能加速加快,大家心中頓時踏實起來。會場的掌聲延續了好幾分鐘。
在送走劉書記一行的時候,縣委戴書記特地走到白鶴的面前。握著她的手說,小白,有啥困難盡管來找我,縣委、縣政府全力支持你。你這兩天將那幾個項目計劃送到縣里去,我讓他們盡快為你立項。
白鶴說,“謝謝戴書記!”
領導走后,白鶴把村干部留下來開了一個落實貫徹劉書記指示精神的工作安排會議。籌建學校的工作由趙水生負責,籌建醫院的工作由余燕負責,村民貸款的工作由胡勇負責。
分完工,白鶴覺得村里實在缺乏人才,趙水生和余燕、胡勇三個人算是在矮子里面拔出來的長子,他們連高中都沒有念完,讓他們負責這幾個方面的工作真是無奈。籌建學校和醫院的籌備工作不是那么簡單,要讓他們寫出一個像樣的申請報告都成問題。自己工作太多,又不能什么事情都由她一個人承包。此時,她的確感到孤立無援,要是秋雁、春鵝、夏鷺都在自己身邊一起工作該多好啊!
晚上回到家中,躺在床上的她久久不能入睡。并不是市委書記的講話讓她感動和振奮,而是感覺到自己的力量太有限,寫在紙上的方案再好再美麗,沒有資金那就是廢紙一張。建學校醫院政府也只能補貼一小部分經費,主要經費如何解決?這是她目前最迫切的任務,她突然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太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