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意趣神色:<牡丹亭>創作論》序

劉勰《文心雕龍·序志》篇開篇即提出:“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探討作家作品“為文之用心”的創作論,應當是文學研究和評論的重要任務,對于經典作家和經典作品尤應如此。在戲劇經典中,《牡丹亭》的創作論,無疑是最關鍵最重要的選項之一,因為四大古典名劇中,更早的《西廂記》,與其他戲劇小說一樣,具有世代累積型創作的特征,沿波討源,較易得線索和要領。相對而言,像湯顯祖這樣具有深刻思想,以及“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個性,探究其《牡丹亭》為文之用心,當更為不易。2000年,徐朔方先生在湯顯祖誕辰450周年時在《我們該如何紀念湯顯祖》(《戲劇藝術》2000年第3期)一文中就說:湯顯祖與元明以來戲劇家的最大不同,正在于他是一個有著濃郁思想家氣質的藝術家,對他的理解往往不容易到位;湯顯祖自己也有感受,所謂“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徐先生又說:“即便是作為一個中國人,要想真正進入極為繁難的戲曲文學領域,沒有個十年八年的基礎準備和學術積累,也是難有所見解的。”這也意味著寫一部《牡丹亭》創作論的著作,是多么的必要和重要,同時也是多么的不容易。

天驥師治學的一個重要方向或曰特點,正在于探究作家為文之用心,無論對詩人、詞人如李白、陳維崧、吳梅村、朱彝尊、納蘭性德等的研究,還是小說家、戲劇家如關漢卿、王實甫、金圣嘆、李漁等的研究,無不如此;像《李白研究的幾個問題》對李白客卿心態的發掘及其在詩歌創作中的表現的分析之精當,在我寓目范圍之內,似無以逾之。只是在詩人詞人研究方面,成書的只有《納蘭性德和他的詞》,但一版再版,因其對納蘭心態及其詞風的把握和表現,洵稱不刊之論,至今嘉惠學林。在戲劇作家研究方面,早在80年代末即開始對金圣嘆的研究與寫作,本來功已過半,可惜卻因故耽擱至今;好在《情解西廂:〈西廂記〉創作論》已于2011年出版。天驥師說:“我在中山大學求學期間,王(季思)老師教我如何從事古代戲曲考證校注的工作,董(每戡)老師教我如何從舞臺演出的角度看待劇本。”《情解西廂:〈西廂記〉創作論》正是將文獻的梳理考證與從戲劇表演形態的分析解讀相結合的典范之作,因此陳平原先生說,“若講黃天驥在學術史上的重要性,就在于其同時接受兩位前輩的衣缽,兼及文獻與舞臺,融考證史料與鑒賞體會于一爐”,不僅成就了自己,也“使得中大的戲曲學研究不限于一家,而有更為開闊的學術視野,也具有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其實,《情解西廂:〈西廂記〉創作論》只是天驥師潛心研究中國戲劇創作思想史的個案,在完成這一個案后,是繼續做個案研究,還是著手通貫的《中國戲劇創作思想史論》撰述?正躊躇之際,《全明戲曲整理與研究》的國家重大項目獲批,權衡之下,只能先繼續個案研究,因此就有了這本《意趣神色:〈牡丹亭〉創作論》。此前,在日常有機會“侍座”或陪天驥師散步閑聊時,我也希望先做《牡丹亭》創作論的個案研究,不僅因為《牡丹亭》堪稱第一部充分貫注了作者個人經歷與情志的劇作,在探究“為文之用心”方面,更具典型示范意義,還在于“《牡丹亭》一出,家弦戶誦,幾令西廂減價”的同時,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如案頭與場上之爭,諧律與否等等。而不少爭議,幾百年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理解和解決,也可以說是一直沒有很好地理解湯顯祖的為文之用心。

竊以為,從書名拈出“意趣神色”四字,天驥師首先要解決的,當是《牡丹亭》的特質和定位問題——“如果說,《西廂記》是詩劇,重點在‘劇’,是情節、人物、語言像詩那樣優美;那么,我認為,《牡丹亭》可以稱之為劇詩。從整體構思而言,它是劇,更是詩,是故事內容貫串詩意的作品。”正因為是“劇詩”,是“以意為主”,因此,其間的諧律與否的問題,才成為枝節,湯顯祖自己也在所不顧:“凡文以意、趣、神、色為主,四者到時,或有麗詞俊音可用,爾時能一一顧九宮四聲否?如必按字摸聲,即有窒、滯、迸、拽之苦,恐不成句矣!”(《答呂姜山》)在給呂天成的一封回信中,他更是直接懟回改動他劇作以便演出的沈璟:“彼惡知曲意哉!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見王驥德《曲律》)再者,從發展的角度看,當時的曲律本身也確實存在諸多不完善和待改進之處。

然而,此“意”尚淺,更深更難的是,作為王學左派傳人的湯顯祖,自然會把自己的哲學理念、生命體驗和人生思考等帶到劇作中來,至于其如何表達,并能為觀眾所接受,則迄未見好的論述。而對于作品思想性的分析,最常見的弊病是容易與作品“失粘”,對于戲劇作品則更容易與舞臺“失粘”。天驥師緊扣文本與舞臺,特別注意到文本中科范的提示,以及置身舞臺設想當時觀眾應有的反映等,可謂獨辟蹊徑,別見洞天;對《尋夢》一出杜麗娘“怎生叫做吃飯”的分析,則堪稱典型與示范,與《情解西廂:〈西廂記〉創作論》中對“張生為什么跳墻”的分析,有異曲同工之妙,且更勝一籌。

本來,小姐起床,要吃早飯,看似與戲劇情節的發展無關緊要,但是,湯顯祖卻不惜好幾次提及,顯非尋常。早在《慈戒》一出,杜母即鄭重地吩咐過春香:“小姐不曾晚餐,早飯要早,你說與他。”到第二天早上,又采用“(內介)”的提示,讓后臺演員給春香提醒:“快請小姐早膳!”到《尋夢》一出,杜麗娘起床后,想起昨日游園的情景,“(悶坐)”發呆,場面上出現一個停頓。這時候,春香“(捧茶食上)”,請小姐早膳。杜麗娘表示不愿吃,春香便端出杜母的指令:“夫人吩咐,早飯要早。”如此反復提出,而且不惜通過后臺發聲、停頓,特別是通過舞臺調度,讓春香做出跑上跑下的舉動,無非是要引起觀眾對吃飯這一細節的注意。而杜麗娘一聽春香說起夫人吩咐,便唱道:“你猛說夫人,則待把饑人勸。”這“猛”字,用得十分突兀,而“饑人”,也語帶相關,既可指昨夜還未吃飯的人,也可指性與愛均在饑渴的人。在特定的情境下,觀眾自然聽得懂其中意味。接下來的一段對白,則更具意味:

(旦)你說為人在世,怎生叫做吃飯?

(貼)一日三餐。

(旦)咳!甚甌兒氣力與擎拳!生生的了前件。

“怎生叫做吃飯?”天驥師認為,這一問,乃向來為人所忽視的細節,而在實在是當時思想輿論界都很關心的問題,明代的觀眾會引起很大的震動。誠然。如湯顯祖非常服膺但被封建衛道士視為異端的李卓吾說:“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焚書·答鄧石陽》)他的《貴生書院說》認為人之所以貴,在于生,在于人活著,生存著,發展著,就是人的天性;穿衣吃飯,是人的本能需要;情與欲,也屬于人的本能需要,均屬于“生”亦即天性,與李卓吾的觀念也可謂一脈相承。天驥師還引聞一多《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等材料進一步分析認為,在傳統話語中,食與性,也有相關的含義,如“男女大欲不遂為‘朝饑’,或簡稱‘饑’”“‘朝食’,古之成語,謂通淫也”等等。如此,湯顯祖才會以種種舞臺手段,突出地引導觀眾對這看似與劇情無關的“吃飯”問題的注意。

分析至此,天驥師再回到舞臺上來:“如果在舞臺演出的時候,當演員說出‘為人在世,怎生叫做吃飯‘的道白之后,加上一記小鑼,讓觀眾抖然一振,恐怕更能強化這一提問的效果。”特別是在處于明代“人倫物理”問題激烈爭論,具有異端思想的李卓吾備受打壓之際,當時許多觀眾是明白杜麗娘這一句道白話里有話,振聾發聵的。從對愛情的追求延展到對人性的追求,引導觀眾進入哲理的思考而言,堪稱《牡丹亭》的新創造,也是它“幾令《西廂》減價”的重要原因。

“駘蕩淫夷,轉在筆墨之外。”(凌濛初《談曲雜劄》引湯顯祖語)天驥師指出,湯顯祖這種“意”的追求,其實也是一種詩歌意境的追求,也就是說,他在縱橫捭闔反復進行《牡丹亭》的藝術構思時,著眼點是在觀眾和讀者所能見到的具體形象和題旨之外的。《牡丹亭》的筆墨寫的是杜麗娘的愛情故事,是寫在封建禮教壓抑下青年對婚姻自由的追求,但筆墨之外,題旨背后,更重要的是要求重視人性,是要順從人的本性。杜麗娘所說的“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之“天然”,也即湯顯祖的師爺王艮所說的“天理者,良知自有之理……天然自有之理”之“天然”;湯顯祖所說的“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中的“情之所必有”,也正是王艮提出的“天然自有”的人的本性。在這個意義上說,天驥師認為《牡丹亭》可以稱之為以劇情為依托的“劇詩”。而綜觀我國古代的戲曲作品,能夠在敘事和題旨中,滲透著深層的意境的,只有《牡丹亭》。

“意、趣、神、色”,“意”的追求,也還是與“趣”與“神”與“色”綰于一體,熔于一爐,自有其本色與當行之處,始得成為歷代搬演不絕,且今代猶不斷出新的經典。唯其詩劇特質,最堪揭示。因為不僅對學術研究有非常大的啟發和幫助,在表演和欣賞方面也同樣富有啟示意義——當今讀者之所以難以讀懂《牡丹亭》,當今演員之所以難以演好《牡丹亭》,原因正在于人們很難理解和表達它“象外之象”的深刻哲理意味。而天驥師之所以能揭示《牡丹亭》這種劇詩特質,則與其“常常是帶著詩詞的眼光去研究戲曲,又帶著戲曲的眼光去研究詩詞”,能將戲曲研究與詩詞研究打通,有直接的關系。對此,陳平原先生也有特別的觀察與評價。他認為,自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及吳梅《顧曲麈談》問世,“中國戲曲史”逐漸成為一個專門領域,吸引了國內外很多專門家,這樣一來,便很少有學者同時研究“唐詩宋詞”與“元明清戲曲”,即便這么做,成功的幾率也不高,而對天驥師來說,卻是詩詞與戲曲互參,而且真正“打通了,事半功倍”。(陳平原《南國學人的志趣和情懷》,《羊城晚報》2015年12月1日)這種“事半功倍”的精彩呈現,在書中所在多是,限于篇幅,不勝枚舉。

上面是我對天驥師新著有幸先睹為快之后的一點感想,毫無疑問十分粗淺。因為我碩士階段主修詩文,考博時雖然啃過一段時間戲曲,入學后也上過戲曲的課,但主攻方向還是詩文,對于戲曲始終屬于業余;2016年雖然出版過一本《湯顯祖的嶺南行:及其如何影響了 〈牡丹亭〉》的小冊子,但主要還是偏重行實的考訂等,于戲曲一節的論述,實在是若有歉焉。所以,一聽說天驥師新著即將告竣,便自告奮勇申請校核書稿的任務——這可是個補課學習的好機會!天驥師卻因為我通過校核,熟悉書稿,便命我作序——新出著作請一位青年教師作序,是天驥師的慣例。其實我哪配啊!更何況在我看來,這應當是天驥師已出專著中最為經典的一部呢!但是,出版社催稿甚急,想要讓另外一個人看稿寫序,肯定是沒時間了,我也就無法推辭了,只好趕鴨子上架,硬著頭皮寫了上面一番讀后感充數,不僅愧對老師,恐怕也有怠慢讀者的嫌疑。真是誠惶誠恐!

周松芳

2018年1月25日

品牌:廣東人民
上架時間:2020-10-28 15:17:47
出版社:廣東人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廣東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望谟县| 蒙阴县| 佳木斯市| 黄石市| 佳木斯市| 临汾市| 博白县| 九江市| 泽州县| 临武县| 如东县| 巴青县| 邹城市| 蒲城县| 梨树县| 诸城市| 沙洋县| 新竹县| 万宁市| 永春县| 孙吴县| 汝南县| 澄迈县| 威海市| 响水县| 宁晋县| 泌阳县| 永登县| 长乐市| 房山区| 上杭县| 二手房| 廉江市| 二手房| 博野县| 芦溪县| 喜德县| 宜川县| 千阳县| 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