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52章 天助自助者,人只能自渡彼岸
- 第51章 未經規劃的美好,不會出現在生活中
- 第50章 不要動不動就來個間隔年
- 第49章 年輕最大的遺憾:因為害怕,最終什么也沒有做
- 第48章 高效的人生從不做與理想無關的事
- 第47章 說謊,不是在騙別人,而是在騙自己
第1章 推薦序
謹以此書紀念風雨無阻,獨自前行的日子。
獻給所有在職場上迷茫無助的年輕人。
年輕人的職業痛點:看到了廣告卻沒有看到本質
古典
很多年輕人的職業痛點是,他們并不了解社會,只是看到了職業的表象,他們會誤以為某一種工作,光鮮亮麗,錢多活少,可以周游世界。
有的年輕人甚至會以這種表象來判斷自己要去找什么樣的工作,當然事實是,他們非常失望。接觸之后才知道之前所了解的這些內容其實只是職業的廣告,而真實的職業,往往脫離不開艱難困苦的事實。
這時候,不少年輕人便會承受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這樣的差距之中,他們焦慮、掙扎,不知道該去向何方,產生了深刻的職業發展問題。這種發展問題關乎他們的個人價值、社會身份,長久下去,會衍生出更多心理問題,讓他們無法正常發揮自身的能力。
這個社會如果不能妥善處理好年輕人的職場問題,那么企業將無法吸納優質的人才,各行各業都無法真正地高效運轉。如何能促進人才的高效準確的分配,以及人才的自我規劃和覺醒,是當今社會重要的發展問題。
我創辦新精英的時候,正是基于這樣的目標。單靠我一個人的能力,只能輻射很小一部分的學生,但是如果我培養出更多的職業規劃師,那么就可以讓更多的人去服務年輕人,去幫助他們最大化發揮個人價值。
七芊的這本書,以年輕人的視角,闡述了年輕人的職場問題:迷茫,焦慮,選擇。有一篇文章我很震驚,名字叫《畢業那年,我拿了23個offer》。讀完之后才知道,她為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拼命面試了將近百家企業,總結出一套面試、找工作的技巧。
我問她為什么要這么堅持,她的回答很簡單:“因為做不喜歡的工作會不開心,我不想湊合自己的生活。”
書里的很多故事,并不是灌輸給年輕人怎樣的態度,年輕人應該怎樣怎樣地生活工作,而是融入了很多她本人的實踐教訓,以女性溫柔的視角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我看到的職場是這個樣子的,我這樣做最后得到了不錯的成果,你可以嘗試這樣的方法。
雞湯的內容很少,更多的是一個在北京打拼的女孩,看到的真實的社會、真實的工作。這個時候她開始知道過去的很多認知是不正確的,在這種焦慮、掙扎中,她不斷地在成長,在強迫自己改變;到最后,她在與社會、與工作磨合出默契的態度和行動。在這個過程里,她很善于總結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比如“殘酷的世界為什么要你假裝毫不費力”,“那么有理想的你,為什么過得不如庸庸碌碌的人”,她的解析犀利而有趣,讓讀者不由自主地跟上了她的節奏,思考這個世界真實的樣子。
七芊很多次和我講,她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年輕人,而雞湯等態度沒有辦法去幫助年輕人,她說只有實踐所獲得的經驗,才是純金的,是由她親測有效的,這樣的文字讓她覺得踏實有力量,并且是在做好事。
知名的哲學大師福柯曾經說:職業是人一生都需要解決的問題,是這個社會的根基。
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在讀完這本書之后能夠妥善地處理好理想和現實之間的落差,更加了解這個社會真實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