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殘酷的世界為什么要你假裝毫不費力
書名: 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作者名: 七芊本章字數: 2157字更新時間: 2020-05-12 15:18:19
你努力得太用力就會顯得過于笨拙,別人會遷就你,但是不會給你你想要的機會。
——七芊
有一段時間,一周五天,兩天通宵未眠,早晨上班的時候妝都沒有化,整個人十分憔悴。然而,在我忙碌的這段時間卻什么事都沒有做成,反而失去了之前很看重的機會,很是懊惱。
仔細分析一下,癥結莫過于工作上的策劃方案和一次難能可貴的CEO(首席執行官)訪談。
工作之余,我還是多家平臺的線上講師,自己有各式各樣的課程。上班時間不能做自己的事情,業務很多,總是心有惶惶,上班的時候惦記著還沒錄完的課程,還沒做好的訪談,寫著寫著PPT(演示文稿)就分心了,難以集中精力。
趕上那段時間,某知名平臺的課程催得緊,而我又不得要領,越是著急便越是做不好,越是不想拖延便越是郁結。我通宵達旦地趕稿子,即便如此,很看重的CEO訪談還是沒能及時做出。
后來那位CEO對我說:“不急,沒關系,我看你挺忙的,我們這次合作需要大批量的密集訪談,你時間上不太合適,我們可以下次合作。”
就這樣,我失去了一次寶貴的機會。
我很努力了,很努力在協調時間,很努力在爭取,但還是失去了這個機會。很多時候,努力得太用力,就會顯得過于笨拙,別人會遷就你,但不會給你你想要的機會。機會只屬于那些看起來毫不費力就可以做得好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讓人信服,才能讓人放心。
于是我開始理解,理解那些總是在強調自己有這樣那樣的理由卻沒有做好事的年輕人。他們嘟著嘴,有著各式各樣的理由:我很努力了,都怪……;我是適應不了……
他們每個人都和那個焦躁的我一樣,想要很多,卻難以承受那樣的壓力和工作量。到頭來很累,做了很多,卻沒有結果。因為他們太負能量了,內心沒有承重,他們不能做到準確估算自己的能量和極限,盲目地接受了超出承受能力范圍的任務。
這樣為他們帶來了更深層次的焦躁,而負能量的情緒,他們又習慣表現出來。當人表現出不自信、焦躁懊惱的時候,他人可以假意地理解你、安慰你,但是在內心會對你的能力和水平進行揣摩,之后他們不會再給你機會。
殘酷的社會終有一天讓你學會假裝毫不費力,高強度地做好所有的事情還要假裝游刃有余,不能抱怨一句。因為一旦抱怨出那些來時路上的艱辛,大家就會懷疑,一個機會、一件重要的事情交托給你的可靠性。
一個一點小事都要很努力才能做好的人,沒有辦法去駕馭更高的格局。
一家公司、一個人,成熟的標志就是可以輕松而專業地做好那些很龐雜的事。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更多的機會。這個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很多,但是機會很少,很多比柴靜更有才華的訪談人士,最終沒有出名,很多比安東尼寫得更好的人,最終沒有出書。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事,誰來做都可以,只是有的人有這個機會,有的人沒有。所以,培養自己不動聲色,做個毫不費力的人,才有可能讓更多的人信任你,給你別人沒有的機會。
那些愛抱怨的往往都是公司的小人物,他們一把歲數也難能升為領導的原因就是他們的言語之中顯現出他們不能勝任更高級的工作。
是啊,連眼下的小事都做不好,負能量連連,要如何去做更高級的工作。所以不是作家要你正能量,不是雞湯要你正能量,而是這個社會的人心,它要求你想要走得更高、得到的更多就要有比別人更堅韌的心性,必須成為那個沒那么努力就可以做好事情的人。
我也開始漸漸理解讀書時代那些“學霸婊”的做法。
“你為什么會考第一名?”
“我不知道?!?
因為一個人,低頭做了太多的事,沒有辦法在一句話之內總結出自己做了什么,所以即便他想要回答,他也不知道從何回答,他只能說不知道。
如何才能成為那個毫不費力的人?
從這些經驗教訓中,我總結出了如下方法:
1
不要盲目包攬目標和責任。
目標的實現都有個時間,不可以盲目攬下超出自己時間精力的事情。事先預估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將會占用多長時間,比如我以為寫一封績效郵件十分鐘就夠了,但是我掐算了幾次,每次都需要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不要盲目樂觀看待自己的時間,過高估量自己。
不要盲目包攬目標和責任,以為自己一晚上就可以完成,一天就可以做完。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必須有時間上的估量和積累,為突發狀況留時間,盲目包攬目標與責任會帶來誠信缺失和內心焦躁。
2
合理安排時間,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那些一事無成的人總覺得精力是無限的,可到頭來什么也沒做好。人只能一心一意做一件事,只有全神貫注在這一件事上,才有可能做出好的結果,那些三心二意、雙管齊下的,不是比別人慢,就是弄巧成拙了。就算你有再多要實現的目標,也要踏踏實實地一個一個實現。
3
有固定學習思考的時間,進行長時間的知識積累。
沒有知識上的積累,慢慢會發現,內心深處非常虛空。這種感覺我也有過,比如別人說什么新鮮事的時候你都不知道,別人談論什么你都跟不上話題,哪怕是行為舉止、說話方式上都有可能面臨這樣的問題。你不知道什么才是正確的,如何才能提升自己。這種時候,必須有固定學習思考的時間,進行長時間的知識積累。每天堅持學習才能夠在與人交談、做人做事上有所進步,在真實的行動中表現出那種不費力的感覺。
4
多與人交流,了解人。
與書本學不如與人學,那些無用的社交我覺得沒有必要,但是社交不能少,因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學到的才是最多的,不管是思維知識還是行為舉止,都是如此。人能帶來機會,但書本不能,人能給你最直接、最準確的幫助。
低頭前進的人顧不上言語,只有如此,他們才能站在光鮮亮麗的講臺上去做那個毫不費力就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