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評論第1章 1.傳送門
六月初夏,瞿城這座典型的南方沿海城市,開始進入一年一度的梅雨季節。
豐仁醫院作為一所稍有些規模的市郊二甲,本該像往常一樣接待病人。但是六天前半夜里的一次普通出警,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剛開始只是門口的普通門診暫時關閉,就診病人被引流到周邊的其他醫院。接著,急診也開始按科室地陸續關閉,本該送往這里的急救車紛紛繞道。
沒過兩天,手術室、住院部、ICU、后勤,甚至周邊整片街區的小店都沒能逃過這一劫。
醫院漸漸陷入停滯,病區完全被警察封鎖,病員只出不進,甚至大半夜還有人發現了軍用車輛的影子。
病人一開始不太理解,吵鬧不斷。最后還是醫院領導出面告知爆發了院內感染,并且免去了所有人的醫療費,這才最快限度地疏散了病人。
好在醫院本身規模沒法和大三甲相比,重癥icu也沒什么重病患,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當然作為底層住院醫生的許墨免不了受些病人的責備。
門急診引流病人還容易些,人數少,最多動用些120急救車就能完成。可住院部的轉移就復雜了,他所在的普外科有三十多位病人,大都處在術后康復期,搬動很麻煩。
再加上對接現病史,重訂新病人的手術時間,后續治療的跟進,每一項都是大工程。
但麻煩歸麻煩,既然上頭下了死命令,病人該搬還得搬。
為了保證絕對安全,每位病人都有一位床位醫生專門看護,從送上急救車到指定醫院,一路陪同不敢有半點馬虎。
許墨忙了大半個星期,總算是解決完了手里最后一位病人。不過和其他在休息室等候領導指示的同事不同,他第一時間跑了趟老年康復科,去看望一位年過60的老人。
許墨喘著氣一路跑進病房,臉上卻是洋溢著難得的笑容:“媽,快走吧,急救車就在樓下等著。”
老人躺在床上,鼻子里插著氧氣管,氣色很差。但見是兒子來了,仍撐著床墊,勉強坐起身子,開口問道:“醫院究竟是怎么了?咳咳咳,你和媽說。媽,咳,媽不會說出去的。”
“院內感染嘛,所有病人都得搬,沒法子的事兒。”許墨笑著解釋道,“我和總院的呼吸科醫生說好了,給安排了床位,其他你就別管了。”
“總院?床位費會不會很貴啊。”
“不貴不貴,又不是VIP包間,普通病床我還負擔得起。”
“哦。“老人看似是答應了下來,但心里卻仍有些不放心,“我這個病其實不用住院的......”
老人剛說了一半,沒想到許墨直接上前給了她一個安慰的擁抱,笑著說道:“沒事的,媽,一切都會過去的。”
許墨又和她聊了些瑣碎的小事,惹得老人嘴角總算掛上了些微笑。完了后他又和病房外的床位醫生交流了病情和轉院后的治療方案,馬上又馬不停蹄地返回了自己的病區。
此時的普外科病區內的病房五米一崗,早就成了危險封鎖區。
病人被送走后,醫生護士全都擠在了醫生辦公室里,聽著李為榮大主任布置最后的工作。
“是不是院內感染你們也看得出來,不用我多說了。”李為榮嘆了口氣,“到了新的崗位你們只管做好自己的事兒,不該問的別問,不該做的別做。”
“主任,這以后......”
話到了嘴邊,那人不知該如何說下去。畢竟是和這些同事一起對抗病魔的第一線,突然要各奔東西總會有些不舍。
李為榮看了眼為之奮斗了數十年的病區,連連搖頭卻沒能說出半個字來。
其實六天前那晚,警察最早封鎖的就是普外科,確切地來說封鎖的其實就是他的主任辦公室。而原因當然也不會是什么院內感染,而是突然出現在他辦公室的一個奇怪的東西。
那時李為榮剛做完一場急診手術,準備進辦公室好好休息。
剛踏進房間,他就發現自己辦公桌旁莫名其妙多了一個藍色的橢圓光圈,足有一人多高。李為榮震驚之余倒是非常冷靜,沒有對其他人多說一句話,直接把事兒告訴了院長。
由于院長當機立斷,所以就出現了現如今整家醫院被徹底封鎖的現狀。
藍色光圈的存在除了李為榮、院長和被允許進入主任辦公室的少數幾人外,沒人知道。
現在十多個平方大小的辦公室里擠了七八個人,除了現場指揮的一位軍官外,其他都是處于科研第一線的專家教授。他們都是臨危受命,被緊急送來了這里。
整間辦公室完全沒了之前的模樣,辦公桌被撤到了一旁,地上沙發上都擺滿了探測儀器。
“老王,我們已經可以斷定,這個光圈的觸發器不屬于地球。”作為這次6.10專案的科研負責人,張華隆扶著眼鏡很肯定地說道,“最關鍵的是,光圈本身的價值,我們一致猜測它其實是一個極其穩定的蟲洞。”
“蟲洞?”王佐英是個很純粹的軍人,從沒接觸過這種科幻名詞,“蟲洞是什么東西?”
“說白了就是科幻電影里的傳送門。”旁邊一位專家解釋道。
看著數據報告,其他幾人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實在太穩定了,沒有高電磁輻射,也沒有超高的引力,簡直就是黑科技啊!”
“如果真能使用的話,技術層面起碼比地球超前了一個世紀!”
“這塊半個巴掌大的金屬觸發器就完成了高能量儲備、穩定蟲洞通道、中和引力、吸收電磁輻射,簡直是完美的材料!”
“如果有大量材料樣本,掌握使用方法后,我們可以實現很多壯舉。”
......
王佐英對科幻和科技沒任何興趣,臉上也沒有這些科學專家的興奮。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傳送門的另一邊,萬一從里面鉆出來什么奇怪的東西怎么辦?萬一自己帶來的部隊抵擋不住怎么辦?
見他臉色不好看,多年的老友張華隆看出了端倪,馬上解釋道:“老王,別緊張,沒你想的那么夸張。”
“我們對它的定義都更傾向于單向傳送門,如果判斷沒有出錯的話,可以靠它傳送去另一個世界。”
“老王,你看這個紅色的全息影像圖,我們都覺得它應該就是通過傳送門的關鍵。”張華隆指著光圈旁一片影像圖上的奇怪字符,說道,“我們特意問過語言專家,字符本身不屬于任何現在或者古代文明。字符串不長,那些語言專家憑經驗給出了很多猜測結果,但我們更傾向于‘不符合’三個字。”
“所以你們覺得這是一個外星文明留下的單向傳送門?”
“對!”
“很有可能!”
王佐英看著面前奇怪的光圈和全息影像圖,緩緩搖著腦袋。
他對這些專家有相當足夠的信心,尤其是張華隆,恐怕華國再難找出這么一位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了。但對于現在這種情況,就算有萬分之一的可能,他也必須盡職做好萬全的準備,不能有半絲疏忽。
王佐英聽著他們的建議,正準備向對講機下達命令,沒想到全息影像第一次出現了變化。
原本還不停跳動的紅色提示字符突然變成了綠色,而更要命的是,藍色光圈中的孔洞正在被一種深邃的黑色慢慢填滿,周圍的監測儀器也紛紛響起了清脆的警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