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測試
- 帶著國家征星海
- 溫柔的鮟鱇
- 2027字
- 2019-05-05 18:51:48
張華隆戴上塑膠手套,興致勃勃地翻開袋子,從里面掏出了一樣樣東西。這些都是外星文明遺留的物品,價值已經沒法用金錢來衡量了。
“金屬零件......”他看著上面一段文字,仔細端詳了起來,“這段文字和傳送門上的字符串相似,是同一種語言?”
“對,是Lars星語,以后你們都得學。”許墨脫掉了防化服,“這衣服不用穿了吧?”
“不行,還得進行測試。”張華隆攔住了他,勸說道,“這關系到污染和其他方面,你還是忍忍吧。還有專門有一組人進了你家,進行一下必要的檢查和‘清洗’,你不介意吧?”
“哦,不介意不介意。”許墨連連擺手,“反正也沒什么秘密,倒是我之前去那兒的時候有些大意了。”
張華隆笑著把金屬零件遞了下去,馬上就有一位化工專家開始對零件做起了各種實驗。而記錄冊看上去格外重要,可惜他們大字不識一個,只能看看幾張手繪的素描圖譜過過眼癮。
其中最讓他們震驚的還是要數那張古藍婭的名牌。
頭像上的古藍婭沒有頭發和鼻子,臉上只有一對雙瞳眼,和一張堪比成人拳頭的血盆大嘴。頭像旁配有外星字符,雖然看不明白,但至少這張頭像就已經證明了外星文明的存在。
“這倒是和我們的工作證挺像的。”其中一位專家笑著調侃道,“我覺得他應該是位大人物。”
“有可能。”
“開玩笑,這也太寒酸了吧,連張照片都沒有?”
“這叫什么話,你說是在大學校舍里的櫥窗里擺張你的照片好呢,還是在大門口擺上座雕刻精良的塑像好啊?”
被他這么一說,一位學術界大佬的偉岸身影自然而然地印入眼簾,強烈的畫面感頓時撲面而來。
“那肯定是塑像好啊。”
“那不就結了。”
許墨見他們談得歡快,還是解釋道:“她其實就是一位普通的技術員,好像有記日記的習慣。名牌右側第一行寫著她的名字:古藍婭,第二行就是她的職位:第三研究所生物實驗室的技術員。”
“哦,原來是這樣。”
“看來還得學外星語啊,不然什么都看不懂。”
......
“許墨,你別動,讓我看看攝像頭。”
張華隆摘下了防化服上的攝像頭,取出里面的小型存儲芯片,想用讀卡器看看拍下了什么。不過可惜的是,整段影片一片漆黑,顯然是無功而返了。
“看來有強磁場,電子產品都失效了。”
“會不會是地底那個發電機組造成的?有電站就有線圈,肯定會有強磁場。”
“有些儀器也會有強磁場,這點不好判斷。”張華隆思索片刻又問道,“對了,許墨,你到了那兒的時候重力有沒有發生變化?身體感覺比這里重些還是輕些?”
“差不多吧。”許墨抬起腳又嘗試性地感覺了下,“似乎那兒要重上些。”
“張教授,重力儀明天就會送到。”
“嗯。”老頭從旁邊拿來一個玻璃瓶,遞給了許墨:“這是一支溫度計和一個真空瓶,里面沒有空氣。你帶上它們,到了那兒后打開瓶子,把空氣帶回來,我們可以在做些研究。”
許墨拿過空瓶和溫度計,沒多話,直接一個轉身又進了傳送門。
又一次回到基地,許墨拔開空瓶塞,把瓶子和溫度計都放在桌上,自己則轉身打開了傳送門底座。底座里連著一大塊芯片,芯片里涵蓋有數十個星系里所有Lars人殖民過的星球坐標。
他有著傳送門底座的所有權,思維簡直就像是和這塊芯片連接在了一起。
只要他愿意便可以隨意開關傳送門,也可以指定任何一個人通過傳送門。
只不過傳送門有限制條件,每次傳送后,門都需要進行短暫休息和再充能。這種機制受限于傳送門金屬本身的材質、制作工藝品級和所蘊含的能量大小,不是他現在能控制的。
而整個傳送門如果要進行機械復刻,起碼得達到Lv39,而復刻所需的時間也不難想象。
傳送門能指定其他人通過是個秘密,在見到那位陳組長之前不能說。
但想見到他也并不容易,至少許墨問了王佐英好幾次,結果都被以暫時沒空給搪塞了回來。而張華隆更是對自己的頂頭上司漠不關心,愛誰是組長誰是組長,他只要研究得開心就行。
王佐英和張華隆的級別太低,在了解這些人之前,他不敢亂說。
但就這么一味拖著也不是辦法,許墨覺得應該想點招把那位6?10專案小組的組長給“逼”現身才行。
沒一會兒,他收走了空瓶,塞上瓶蓋后重新返回了辦公室。
金屬零件被分成了三組進行測試,見許墨回來后,剛送來的空瓶也立刻投入到了實驗中。溫度計的刻度計數也還不錯,7攝氏度,對比許多星球可以說是非常舒適了。
相比起金屬,空氣的實驗要簡單得多,許墨稍事休息,不一會兒科研小組就有了個大概的結果。
“不錯不錯,氧氣含量絕對超過了10%,剩余的大多是二氧化碳和氮氣。雖然各自的含量和地球不同,但組成基本相似。”
有了最基本的氧氣和溫度基礎,這些專家都格外興奮,因為這有可能意味著一顆真正適合人類居住的外星球被發現了。而且是華國率先發現,意義不言而喻。
但在下結論這點上,張華隆顯得格外謹慎:“先別高興得太早,還需要進一步測試。而且你們別忘了,基地外可是一片荒漠。”
“張教授,空氣里有不少灰塵,幾乎沒有水蒸氣,那里應該已經被廢棄了很長一段時間。”專家團里一位生物學家在顯微鏡下似乎有了新的發現,“這粒灰塵中的微生物應該不屬于地球。”
“你確定?”
那人稍稍猶豫了片刻,說道:“我對微生物了解不深,等我拍下照片,然后找一位老朋友好好看看。”
“要快!”
由于剛才的發現,第三次測試馬上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