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言
1989年11月12日,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茅以升同志逝世于北京。中央軫念勛勞,海內外師友故舊追思遺范,家鄉人民亦深切緬懷,遂有“茅以升紀念專輯”之議。
茅以升同志是中外知名的科學家、成就卓著的橋梁專家,竟畢生精力,投身祖國建設大業。他自束發就學,便樹立了勵志圖強之心。他一生行事,嚴于律己,講求實效,在工程教育、學術研究、科技普及等方面,創始開拓,獎掖后學,為新中國成立后日益發展的鐵路建設事業,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尤其是在培護、教導橋梁工程專門人才方面,成就突出。當茅老九十壽辰,有人獻詩稱頌,有“主路政者當道賢,錄才不遺三十年。雄跨長河與大川,半出公門桃李間”之句。他同時又是一位一生豐富多彩、不遺余力的社會活動家。在全國,從白發老人到紅領巾兒童,知道茅老和有關他的故事的人,是相當多的,并且都懷有敬佩向往之情。他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不僅留下了不朽業績,更留下了與世長存的寶貴精神財富。
茅以升同志是一位與時俱進的愛國主義者。抗戰前后他對錢塘江大橋的建橋、炸橋、復橋之事,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在新中國成立后的40年崢嶸歲月里,他前后出訪了東西方11個國家,大力宣傳新中國的輝煌成就,同僑居國外的中國科技界人士懇切談心,滿腔熱忱地提出“報國有門”的共同心愿。他一生識大體、顧大局,為民主黨派及知識界人士做出榜樣。他熱愛祖國,擁護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矢志不渝,充分表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高貴品德。這是我國廣大知識分子有待于身體力行、發揚光大的時代精神,茅老更是我國年青一代的學習楷模。
在中央舉行茅老追悼會后,即由中共鎮江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討論提出征集、編輯“茅以升紀念專輯”之議,并受到了江蘇省和全國政協,特別是全國政協王任重副主席的贊許與支持。鎮江市政協受全國政協的委托,國內外各界人士、茅老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及家鄉人民的屬望,遂集一方英才,全力從之,承擔了紀念專輯——《橋梁專家茅以升》(本書原書名——編者注)的全部采訪、組稿、編輯工作。經近一年的努力,征集到海內外文稿56篇,中央領導人及知名科學家題詞10幅,茅老生平照片百余幀,為成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專輯之作,由當事人與親人寫親歷事,可信可征,情節感人,且文風嚴謹樸實,使世之讀者,知所景從,有所矜式。
全國政協委托地方政協編輯全國政協領導人紀念文集,尚屬首例;可謂我政協文史資料之搜集整理工作的一次有益嘗試。值此出版之際,謹向從事和支持此項工作的同志,特別對鎮江市政協致以謝忱。同時還望對茅老熟知的摯友、同事、學生繼續提供鮮為人知的史實,以供我們今后做再版或續編之考慮。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文史資料委員會
199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