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1評論第1章 政治謀略 (1)
晏嬰二桃殺三士
春秋時期,齊景公養了三個大力士,因為他們不懂得君臣大義和朝廷禮儀,以至讓眾大臣及景公對他們產生了反感,所以齊景公想除掉他們,但是他們力大無比,而且武藝高強,有萬夫不擋之勇,沒有人能夠近他們的身,所以一直也沒有好辦法。
晏子給齊景公出了個計策,賜給三個大力士兩個鮮桃,讓他們比功勞。誰的功勞大,誰吃,晏子的意思就是想讓他們自相殘殺。
于是,景公把他們三個叫上來,然后叫奴役用盤子端出兩個鮮桃給他們,并對他們說:“三位愛卿,你們都是寡人深愛的大力士,寡人想獎賞你們,可是今日奴役們在后花園里摘桃子,只有兩顆,寡人想把它們獎賞給你們三個其中功勞最大的兩個人,你們開始比自己的功勞吧!”
大力士公孫接說:“當年主公在狩獵時遇到兩只猛虎,我一一將它們擒殺,才救得主公一命,像我這樣的功勞,完全可以獨自吃一個鮮桃,不與別人分吃一個!”說著抓起一個鮮桃,站起身來就要吃。
大力士田開疆說:“當年主公被敵軍圍困,我一人手持兵器兩次打退敵軍,才救出主公。像我這樣的功勞,也可以獨自吃一個鮮桃,不與別人分吃一個!”說完,他也抓起一個鮮桃站起身來就要吃。
兩個鮮桃都被人抓走了,另外一個大力士古冶子說:“我曾經跟隨君王渡過黃河,一只黿魚咬住左驂馬,把它拖進砥柱山下的漩渦里,我就潛入河水下面,逆流追出百步遠,又順流追趕了幾里遠,擒獲黿魚而殺死它。左手抓住左驂馬的尾巴,右手提著黿魚頭,像仙鶴一樣躍出水面。渡口的船夫都說:‘黃河水神出來了!’他們仔細一看,原來是我舉起的黿魚頭。像我這樣中流砥柱的功勞,也可以單獨吃一個鮮桃,不與別人分吃一個!你們兩個人為何不把鮮桃放回到原處!”古冶子說著抽出劍來,拉開決斗的架勢。
大力士公孫接、田開疆說:“我們的勇武不如你,功勞趕不上你。我們毫不謙讓地抓起鮮桃,是貪婪的表現。既然都這樣了,如果我們還不死,是太不知羞恥了!”
于是公孫接、田開疆就把兩個鮮桃放回原處,然后拔劍自刎了。
看到這種慘烈的場面,最后一位大力士古冶子說:“你們兩位都死了,唯獨我還活著,這是不仁愛;用語言羞辱人家而夸耀自己,這是不道義;悔恨自己的行為而不去死,這是沒有勇氣。你們兩位都送回鮮桃,為保持氣節而自殺了,難道我會單獨享受兩個鮮桃嗎?”
于是,古治子也自殺了。
三人把勇敢和氣節看得比生命還重要,結果為了二枚鮮桃都自殺了,這是晏嬰用的計策,為齊國除了隱患,這件事辦得干凈利落,沒費吹灰之力,晏嬰真是機敏過人啊。
大謀略:要想戰勝自己的對手,首先應該充分了解對方的情況,看準對方的弱點和矛盾,再采取行動,這才是有的放矢。
齊臣宴上挫晉使
春秋時,晉國實力雄厚,晉平公意圖雄霸中原,打算從弱小的齊國下手,于是派大夫范昭出使齊國,假借訪問之機摸摸虛實。齊景公不敢怠慢,便大擺酒宴,熱情款待這位上國使者。
宴會過程中,齊景公滿面堆笑,頻頻向范昭勸酒。范昭見自己受到如此的厚待,露出得意的神色。范昭對齊景公說:“請把君王的酒杯借我用一用?!饼R景公馬上吩咐左右侍從:“把我的酒杯斟滿,為上國使者敬酒?!狈墩讯似瘕R景公的酒杯一飲而盡,得意洋洋地掃視著齊國群臣。
齊國的上大夫晏子看在眼里,很不是滋味,心中暗想,你身為臣子竟然用我國君的酒杯,這是小視我齊國,對君王不敬?。∠氲竭@里,晏子便對待從說:“撤掉這個酒杯,再給君王換一個干凈的!”范昭一看,竟是個身高不足五尺,衣著樸實的上大夫。雖然晏嬰其貌不揚,但氣宇軒昂,一看就不是等閑之輩。
這時,范昭眼珠一轉,便假裝喝醉了酒,起身跳起舞來。舞了幾下,他對樂師說:“請給我奏一曲成周之樂,大家歡樂一番?!痹瓉磉@“成周之樂”是指專門供周天子用的音樂。樂師一臉嚴肅地說:“實在是抱歉,下臣沒有這個本事。”范昭看到齊國的臣子們都這么不好惹,便以酒喝多了身體不適為由,急忙離席回驛館去了。
齊景公見上國使者難堪的離席而去,心有不安,他面帶怒色地對晏子說:“晉國是個大國,他們派使者和我國交往,我們好好招待還怕失禮,可你卻觸怒了他。如果因此引起兩國的沖突,敵強我弱,我們這豈不是自討苦吃嗎?”
晏子不慌不忙地答道:“國君不必擔憂。范昭并不是不懂禮節的人,他今天當面羞辱我國,其實是想試探一下我們的態度,因此臣給他點顏色看看?!?
齊景公又問樂師:“那你不給客人演奏成周的樂曲是什么原因呢?”
樂師回答說:“成周的音樂,是天子用的青樂,一定要國君舞蹈時才能演奏,范昭只是個一個臣子,卻想在您的面前用天子的音樂,我當然不能給他演奏了?!?
晏子和樂師的一番解釋,使齊景公轉怒為喜,心悅誠服。
范昭回到晉國以后,向晉平公如實匯報了他所觀察到的齊國情況:“臣認為現在攻打齊國是不恰當的。在齊景公的宴席上我侮辱了他們的國君,晏子馬上就識破了我的用心;我冒犯了他們的禮制,又遭到樂師的頂撞。看得出齊國現在朝政清明,法度不亂,群臣勇而有謀,我們萬不可輕舉行動。”
晉平公聽罷,只好放棄了征伐齊國的打算。
大謀略:只有我們尊重自己,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如果你連自己都看不起,更別想讓別人尊重你了。
晏子機智斗楚王
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晏子雖然身材矮小長相丑陋,卻是飽讀詩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為人機智。
有一次,晏子作齊國的代表,前去楚國京城談判。
當楚王得知晏子要來到楚國的京城時,挖空心思,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個辦法,想利用晏子身材矮小的特點侮辱他,于是令人在京城城門旁邊挖了一口小洞,讓管禮賓的小官帶晏子從此洞進城。
晏子一行人到了,楚國管禮賓的小官按照事先設計的方案,領他從小們進去。晏子不進,看看周圍等著看笑話的人群,十分驚訝地說:“啊呀,今天我恐怕來到狗國了吧?怎么要從狗門進去呢?”楚國管禮賓的小官被說得面紅耳赤,討了一臉沒趣,只好引他從大門進了城。
晏子走進楚宮,楚王腆著肚皮,高高地站在臺階上,傲慢地瞟了晏子一眼,問道,“你們齊國難道就沒有人了嗎?”
“臣不知大王這‘無人’是什么意思?”
楚王說:“寡人想知道你國中有多少人?”
晏子從容地回答:“齊國都城臨淄有七、八千戶人家,房屋一片連著一片,街上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踩著腳跟,張開衣襟就像烏云遮天,揮把汗水有如暴雨滂沱,怎么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拉長了臉吭了一聲,又問:“既然這樣,你們齊國怎么單單派你出使呢?就派不出比你更強的人來嗎?”
晏子笑嘻嘻地答道:“怎么派不出呢?可是我們齊國委派大使是有規矩的,有才干的賢人派去見有才干的國王,無能之輩才派去見無能的國王。我晏子是齊國最無能的一個使臣,所以就被派來見您了?!?
大謀略:遇到那些傲慢無禮的人,不要姑息遷就,應該運用智慧心平氣和地對他們還以顏色。
桓公失地得誠信
齊桓公即位后,親率大軍伐魯。以報魯莊公扶持公子糾爭位之仇,魯軍節節敗退,齊國大軍長驅直入到距離魯國都城只有五十里的地方。魯莊公派使者向齊桓公說,魯國愿意以齊軍現在駐扎的地方封土為界,像齊國的封邑大臣一樣臣服齊國。齊桓公非常高興,答應了魯莊公的求和,并要求他在三天后與自己會盟。
會盟前一天,曹劌對魯莊公說:“國君您是愿意死而又死呢,還是愿意生而又生呢?”魯莊公不解其意,問道:“先生您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而又生是指如果您聽從我的話,國土必然會擴大,您自身也一定會安樂,假使您不聽微臣之言,國家必定滅亡,您自身也必定遭到恥辱,這就是死而又死?!辈軇フf。
現在魯莊公是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他聽完此言,只好爽快地說:“那好吧,我愿意生而又生!”
于是曹劌如此這般地把他的計策告訴了魯莊公,莊公聽了笑逐顏開,連聲說:“好,好,好!”
第二天,魯莊公和曹劌都暗藏寶劍來到會盟的地方,這時齊桓公已經以勝利者的姿態等他們很長時間了。
魯莊公達到會盟地點之后乘齊桓公不備,拔出劍來抓住了他,大聲地對他說:“魯國的封地本來就不多,現在被你們霸占的只剩下五十里了,沒有土地就無法生存,這和跟你拼命一樣都是死,就讓我死在你面前吧!不過,在我死之前,我要讓你……”
齊桓公沒想到事情突然會變成這樣,一下子也沒了主張,只盼著管仲能夠想辦法救他。
管仲和鮑叔牙見情況不妙,想要沖上土壇救主。曹劌拔出劍來站在臺階上說:“不許上來,不然我就先把齊桓公給殺了?!?
魯莊公再次大聲地說:“在汶水封土為界就可以了。不然的話,我就和你拼個魚死網破,你我誰都不會有好下場!”
管仲一聽此話,馬上在土壇下大聲地對齊桓公說:“君主的安危比所有的領土都重要,國君您還是答應了吧!”
在魯莊公的威逼下,齊桓公只好答應了。齊魯兩國在汶水之南封土為界,并為此簽訂了盟約。
齊桓公回國后,覺得十分窩囊,他又氣又惱地想撕毀盟約。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群臣時,管仲馬上反對說:“這不行。在盟會開始的時候,人家只是要劫持您,并不想與您簽訂盟約??墒悄鷧s沒有看出這一點,這不能說是聰明。面對危難卻不能不受人家的脅迫,這不能說是勇敢。而答應了人家卻不還給人家土地,這不能算作誠信。一不聰明,二不勇敢,三不誠信,缺乏了這三條又何談建功立業呢?我們還是給它土地吧,這樣雖然失去了土地,也總還能得到誠信的好名聲。用四百里的土地就能在天下人面前顯示出誠信來,您還是合算的。”
聽完管仲的話,齊桓公很是慚愧,他說道:“那好吧,就請仲父去處理吧!”于是管仲把土地還給了魯國。但是從此以后,齊桓公在天下諸侯中已經樹立了誠信的好形象。
大謀略:誠信是立身之本。誠信能夠彰顯一個人良好的品質,他可以把恥辱變成光榮,把困窘變成了通達,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持誠信。
禹多賞罰反世亂
堯執政天下的時候,伯成子高因功勛卓著而被立為諸侯。堯年老后把天子之位傳給了舜,舜后來也將帝位傳給了禹。禹即位后不久,伯成子高就告老還鄉,辭去了諸侯之位,回到老家種田。禹聽到這個消息后馬上趕往伯成子高的家里看望他。禹到達他家的時候,伯成子高正在田里耕種。
禹快步地走到田里,問道:“你能輔佐堯、舜二帝治理天下。而現在帝位傳到我這里了,您卻辭去了諸侯之位。這是什么原因呢?”
伯成子高笑了笑,說:“堯和舜二帝在當政的時候,沒有獎賞而人們卻極力向善,沒有懲罰而人們卻不敢為非作歹?,F在您當政,卻頻繁使用獎賞和懲罰,但人們都在爭利還是不順服,道德日漸衰微了,謀求私利的事也多了,我想后世的混亂也肯快就將到來了。”
伯成子高說罷,面帶和悅之色繼續播種,不再回頭看禹。禹也無可奈何,只好走了。
大謀略:天下的杰出人士所考慮的是天下的長遠利益,而自己必定是要身體力行:即使對現在有加倍的利益,但只要是對后世不利,也絕不會去做。
網開三面攏人心
成湯在做部落酋長的時期,一日奉召覲見夏桀。他乘車路過杞邑,看見好多農人在田野里獵取鳥獸,一面下網一面禱祝著說:“從天上掉下來的,從地下鉆出的,從四面八方跑出來的鳥獸啊,請都入我們的網吧!”
成湯看見此種情形,慨嘆著說:“上有殘民以逞的君主,下有殘酷不仁的百姓,無怪國事日非、生靈涂炭。如果人人都這樣殘忍,再這樣斬盡殺絕,非但人類難以存在,鳥獸亦將絕種了?!?
于是,成湯將農人所下的網羅扯去三面,僅留一面,并且禱祝著說:“蜘蛛作網以殺昆蟲,本來就已覺得殘忍,而人類仿效更覺不仁。今天我成湯網開三面,懇請世界上的鳥獸們,愿意向左的向左,愿意向右的向右,愿意向上的高飛,愿意向下的快跑;僅留這一面,捕殺那些糊涂不怕死的?!彼贿呎f一邊不住虔誠地磕頭祈禱。
漢南地區的國家聽到這個消息,深感成湯的仁德。于是,四十多個國家都歸順了成湯。人用四面之網捕捉野獸而未必能得,成湯僅一面之網,卻能使四十余國歸順,可謂極具智能。
大謀略:成湯仁慈,澤子禽獸,所以四方歸之;內心格局深廣、為人寬厚者,最適合擔當領導的重任。
文王賢德葬尸骨
周文王派人去修整池塘,人們挖出了一具尸骨,官吏將此事報告了周文王,請求將其棄之荒野。
周文王搖搖頭說:“不能丟棄,要重新安葬它。”
“這可是一具沒有主人的尸骨啊!”官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