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政治謀略 (2)

“我難道不是它的主人嗎?擁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而擁有一國的人是一國之主。”周文王一臉嚴肅地說。

“這個……”官吏頓時啞口無言了。

于是周文王下令用衣棺將這具尸骨改葬在別的地方。

天下人聽到這件事后都說:“文王真是賢明的君王啊!就連死人的尸骨都受到了他的恩澤,更何況是活著的人呢?”

大謀略:貪婪的人得到寶物卻使自己的國家陷入了危險之中,而周文王得到了一具朽骨就能借它表白自己的仁德,這就是博愛。

魏文侯禮賢下士

魏文侯當政時期,禮賢下士,深得民心。當時,賢人段干木也居住在魏國,魏文侯久仰其大名,但一直沒有機會謀面。

有一天,魏文侯從段干木居住的里巷前經過,他雙手扶在車前橫木上以表示對段干木的敬意。

魏文侯的車夫對他的舉動頗為不解,問:“國君您為什么要扶軾致敬呢?”

魏文侯說:“我是向段干木致敬啊?而且我聽說,段干木把操守看得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即使拿我的君位與他的德行上的名聲交換,我相信他也絕對不會同意的,我又怎么敢對他傲慢無禮呢?我只是在地位上顯赫,而段干木是在德行上顯赫;我只是在財物上富有,而段干木是在道義上富有啊!”

車夫說:“既然如此,那您為什么不請他出來做相國呢?”

“嗯,你說得很對!”于是魏文侯便去請段干木出來做相國,但段干木婉言謝絕了。文侯也沒勉強,便賜給他豐厚的俸祿,并且經常去他家里探望。

魏國的人聽說魏文侯禮遇段干木,非常高興,寫詩歌頌道:“我們的國君喜歡廉政,把段干木來敬重;我們的國君喜歡忠誠,把段干木來推崇。”

不久以后,秦王想出兵伐魏,司馬唐勸諫道:“段干木是有名的賢人,而現在魏文侯禮敬他,天下無人不曉,現在對魏用兵會遭到他人的唾罵啊!”

秦王想了想,認為司馬唐的話有理,取消了伐魏的行動。

大謀略:如果做君主的人能夠彰顯自己的德行,天下的士人就都會歸附他。要想國家安定,一定要得到賢士才行。

入鄉隨俗行王道

太公封到齊國,五個月過后,他來到周公那里,向他匯報治理的成果。周公問他:“你在治理國家的時候,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取得了這樣大的成效呢?”

太公說:“我順從了伯禽是周公的兒子,被封為魯公,經過三年才向周公報告治理魯國的成效。當地的風俗,簡化了齊國君臣之間的禮儀,所以成效很快。”

伯禽是周公的兒子,被封為魯公,經過三年才向周公報告治理魯國的成效。周公問:“你治理國家的速度為什么這么慢呢?”

伯禽說:“我到魯國后,要著手轉變當地的民俗,改革民間的禮喪,喪事三年才除服,所以成效不是很快。”

周公感嘆說:“魯國將來一定不及齊國!如果不簡化一個國家的政事,百姓哪里肯親近,為政之道能平易淺近,那么就會取得民心。”

周公問太公治理齊國的秘訣,太公答道:“我的治國秘訣就是重用功臣,尊敬賢者。”

周公嘆道:“在不久的將來,篡位弒君的逆臣一定會在齊國出現。”

太公問周公如何治理魯國。周公回答:“我的治國方略是重用親屬,尊崇賢能。”

太公說:“魯國后世一定會衰弱的。”

大謀略:事物的發展都是有規律的,如果刻意改變這種規律,只會讓事情向更壞的方向發展。

巧獻妙策獲顯貴

楚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對此很發愁,于是替考烈王找到了很多能生育的女子,但仍然沒有生出兒子。

趙國人李園領著自己的妹妹來到楚國,想把妹妹獻給楚王,可聽說楚王不能生育,心里不免有些擔心,因為時間長了,妹妹會因為生不出兒子而得不到寵幸。李園就請求到春申君家當家仆,沒過多久便請假回家,但他故意耽誤歸期。

李園回來后拜見春申君,春申君向他詢問這次歸家的情況,李園說:“齊王派人去聘我妹妹,我陪侍使者喝酒,所以才會回來這么晚。”

春申君問:“聘禮送來了嗎?”

李園回答說:“還沒有。”

“可否讓我見見你的妹妹?”

“可以。”

李園馬上就把妹妹獻給了春申君,隨后就和春申君同房了。李園知道妹妹懷孕后,就和妹妹密謀策劃怎樣見到楚王。

李園的妹妹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就對春申君說:“楚王十分寵幸您,看重您,把您當成他的心腹。您任楚國宰相已經二十多年,可楚王還沒有繼承大業的兒子,如果百年之后讓他的兄弟繼承王位,那么將來的繼位國君,必將重用他原來的親信,您哪里還能長久受到寵愛呢?不但如此,您當權久,地位高,免不了得罪楚王的兄弟,如果楚王的兄弟繼位,您就會遇到很大的麻煩,到那時,您的相位和江東的封地也就危險了。現在我知道自己懷孕了,可別人還不知道。我受您寵幸的時間不長,如果以您尊貴身份和地位把我獻給楚王,我一定會受到楚王的寵幸。要是我運氣好的話,就會生出一個兒子,那么,將來的大王就是您的兒子了,這樣整個楚國都可以到手。您好好想想吧。”

春申君認為這樣做很好,他先派人把她安排在館舍里,小心地伺候,然后向楚王報告。楚王召見之后就跟她同房,后來果然生了個兒子,楚王就立他為太子,并冊封李園的妹妹為王后。自然,李園也得到了提拔,很快就當權了。

大謀略:機遇并不是隨時都有,一旦遇見,就應該牢牢將它抓住,為自己的發展鋪平道路。

楚莊王一鳴驚人

春秋時期,楚國的儲君也就是楚莊王在登基后,為了觀察朝野的動態,也為了讓別國對他放松警惕,當政三年以來,沒有發布一項政令,在處理朝政方面沒有任何作為,朝廷百官都為楚國的前途擔憂。

楚莊王不理政務,每天不是出宮打獵游玩,就是在后宮里和妃子們喝酒取樂,并且不允許任何人勸諫,他通令全國:“有敢于勸諫的人,就處以死罪!”

楚國主管軍政的官職是右司馬。當時,有一個擔任右司馬官職的人,看到天下大國爭霸的形勢對楚國很不利,他就想勸諫楚莊王放棄荒誕的生活,勵精圖治,使楚國成為繼齊桓公、晉文公之后的諸侯霸主。然而,他又不敢觸犯楚莊王的禁令,去直接勸諫;他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使楚莊王清醒過來的辦法。

有一天,他看見楚莊王和妃子們做猜謎游戲,楚莊王玩得十分高興。他靈機一動,決定用猜謎語的辦法,在游戲歡樂中暗示楚莊王。

第二天上朝,楚莊王還是一言不發,這位右司馬陪侍在旁。就在莊王準備宣布退朝的時候,他給楚莊王出了個謎語,說:“奏王上,臣在南方時,見到過一種鳥,它落在南方的土崗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只鳥叫什么名呢?”

楚莊王知道右司馬是在暗示自己,就說:“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在觀察民眾的態度。這只鳥雖然不飛,一飛必然沖天;雖然不鳴,一鳴必然驚人。你回去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楚莊王覺得大臣們要求富國強兵的心情十分迫切,自己整頓朝綱,重振君威的時機已經到來,半個月以后,楚莊王上朝,親自處理政務,廢除十項不利于楚國發展的刑法,興辦了九項有利于楚國發展的事物,誅殺了五個貪贓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有才干的讀書人當官參政,把楚國治理得很好。

國內政局好轉,于是便發兵討伐齊國,在徐州戰敗了齊國。又出兵討伐晉國,在河雍地區,同晉軍交戰,楚軍取得勝利。

最后,在宋國召集諸侯國開會,于是楚國便代替了齊、晉兩國,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大謀略:不是非要滔滔不絕才能顯出自己的本事,平時不露聲色是為長遠觀察問題,蓄積力量,不但能夠正確地預見未來,更能夠掌握適當時機。

豚尹諫莊王伐晉

楚莊王準備攻打晉國,特派大夫豚尹前去探查虛實。豚尹回來說:“大王目前還不可以發兵攻打晉國,因為晉國在上位的人都憂思國政,而百姓們也都安居樂業,況且還有一位叫沈駒的賢明大臣在輔佐晉國的君主。依臣之見,此時攻打晉國會勞而無獲。”

于是,莊王放棄了攻打。隔了一年,莊王又派豚尹前去探查晉國國情。

這一回,豚尹回來稟報說:“現在可以攻打晉國了。因為,賢明的大臣已經死了,圍繞在晉國君王四周的,多是些諂媚奉承的人。晉國的國君愛好享樂而不顧禮法,老百姓生活艱難而怨聲載道。此時的晉國上下離心離德,不能合作,晉國國君眾叛親離。如果我們現在發兵去攻打,晉國的老百姓一定首先造反。”

應王聽從豚尹的計謀,發兵攻晉,果然像豚尹說的一樣,沒費多大力氣就攻下了晉國。

大謀略:國富民強,關鍵有二:一是賢臣當權,二是百姓安居樂業。為政者不得不好好深思反省之。

莊王大度得將心

公元前606年,楚莊王平息了一場叛亂,回到郢都,開了一個慶功會。這個宴會名為“太平宴”。君王和臣子們都很高興,從白天一直喝到晚上,興致依然未減。

這時,外面刮起了大風,風聲很大,好像要下雨的樣子。然而大廳里卻非常明亮,歌舞不斷。忽地,從舞女中轉出一位漂亮的美人,這美人是莊王最寵愛的許姬。

這時,莊王讓她給大臣們斟酒。她走起路來像一只輕盈的燕子,一會兒飛到東,一會兒飛到西。大臣們被他的美貌與翩翩姿態吸引了,瘋狂的喧鬧聲一下子被消滅了。

突然,一陣風吹到大廳上,將所有的蠟燭都吹滅了。此時,許姬正在為一位大臣斟酒,那人趁著黑暗之際,拉住許姬的袖子,去摸她的手。許姬也沒有放過他,順勢將那人帽子上的纓子揪弄了下來,快步來到莊王前,向他敘述了這件事,要莊王快命人點燭,看看是誰竟敢調戲她。

調戲君王的寵姬,對君王是大大的不敬。這種行為觸犯了君王的權威!被拔下帽纓的那位大臣心想:這下大禍臨頭了,她在大王面前這么一告狀,我還不得讓大王給處死?越想越害怕,甚至兩條腿都開始發抖了。

其他的一些大臣聽到王妃跟莊王告狀,心想:那個對王妃無禮的人這次肯定滿門抄斬。大家都在等著看好戲,看莊王怎么處置那位大臣,更想看的是:究竟是誰這么色膽包天,敢冒著殺頭的危險去調戲王妃。

但莊王想了想,卻高聲喊道:“不要點亮蠟燭!寡人今天非常高興,要與諸位喝個盡興,今天眾位愛卿一定要不醉不歸,大家都把帽纓拔掉,不拔掉帽纓就是欺君。”

于是,宮中一百多位大臣都拔掉了自己的帽纓,莊王才叫點燭。這樣,他和許姬始終都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誰。

宴會散后,許姬不禁埋怨起莊王來。

莊王笑笑說:“今天是我請文武百官來喝慶功酒的,大家興致很高,酒喝得很多,在醉意中做出那種事,這又有什么奇怪呢?我如果按你說的把那個人查出來,為你出了這口惡氣,卻讓群臣不歡而散,那大臣們就會說我心胸狹窄,這樣,以后誰還會為我拼死效勞呢?”

許姬聽了,心悅誠服。

后來,楚國與鄭國交戰時,唐狡作為前部主帥的副將,自告奮勇率百余人充當先鋒,為大軍開路。他所向披靡,戰無不勝,使楚軍進展順利。莊王要厚賞唐狡。

唐狡卻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說:“我不敢接受大王的厚賞,只要不治我的罪,臣下已經是十分感激了!”

莊王感到不解:“為什么呢?”

唐狡磕頭答道:“上次‘絕纓會’上,拉了王妃手的人就是我呀!蒙大王昔日不殺之恩,臣下定當舍命相報啊!”

說罷,他又沖進陣中,奮死拼殺,終于大敗晉軍。這一戰役的勝利,楚國強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大謀略:寬大,表面看似乎是一種讓步,實則乃每一個領導者、管理者的必備素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揚其優而隱其缺。倘若求全責備,則世上無人可用。

晏子巧諫齊景公

齊景公十分喜愛竹子,在宮殿內外種了很多竹子,派官吏看守。一日,景公外出,經過竹林附近,突然發現有人在砍伐竹子。景公看到竟然有如此膽大妄為的人勃然大怒,立即命人把伐竹的人拘押起來,準備處刑。

晏子聽說了,對景公說:“君王聽過先君丁公的行事嗎?”

公說:“沒有。是怎樣的呢?”

晏子答說:“當年丁公率軍攻打曲沃,攻下曲沃時,下令手下士兵不得運財物出城,百姓可以自由進出。一天,城中有人抬著死人出城,丁公看到后覺得怪異,叫人開棺檢驗,結果發現里面全是金玉。旁邊的官吏建議殺了他們。丁公卻說:‘用軍隊攻占別人的城池,已經對城里的百姓帶來了戰亂的困擾。現在借著人多勢眾來取得別的財物,更是不仁道的。況且治理人民的領袖,應該要寬大仁惠,慈愛眾人,我不能隨便殺人。’于是命令官吏放了他們。”

景公聽了,說:“很好!很好!”就令人放了砍伐竹子的囚犯。百姓聽說了,更加擁戴他了。

大謀略:當權者只有愛護百姓,寬大仁慈,這樣百姓才能真心實意地擁戴他。

孟子論一傅眾咻

孟子對宋大夫戴不勝說:“你想要你的國君為善嗎?其中的道理我舉個例子來說明吧!假如有個楚國大夫在這里,要他的兒子學齊國話,你說是請齊國人教他好呢?還是請楚國人教他好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县| 微博| 即墨市| 敖汉旗| 清新县| 方山县| 扎鲁特旗| 鹤峰县| 亚东县| 思茅市| 石柱| 滁州市| 宁化县| 池州市| 绥芬河市| 盖州市| 和硕县| 通海县| 安泽县| 东方市| 长乐市| 喀喇沁旗| 旬阳县| 大姚县| 常州市| 陇西县| 南木林县| 若尔盖县| 河曲县| 色达县| 虎林市| 巴塘县| 育儿| 谢通门县| 长海县| 方城县| 姚安县| 五原县| 黎川县| 灵台县| 临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