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25評論

第1章 打造形象,做個受歡迎的人 (1)

一個人在社會上行走,要想達到無往不勝、左右逢源的高超境界,首先得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健康向上的形象是你贏得別人喜愛的前提。形象健康與否都會給對方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你在交往中給別人留下了一個好印象,別人就樂于跟你交往;相反,如果你在交際中形象不佳或很差,別人就會對你敬而遠之。

1.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門票

卡耐基說過:“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登堂入室的門票。”不可否認,給他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你在他人心目中受歡迎的程度。美國心理學家亞瑟所作有關第一印象的研究中指出,人們在會面之初所獲得的對他人的印象,往往與以后所得到的印象相一致。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形:在某些場合,突然感到自己的穿著很別扭,與周圍的人或環境格格不入,覺得自己舉手投足間窘態百出。更讓人擔憂的是,一些人在和他人初次見面后,通常都會被別人評頭論足,在不知不覺中就被人戴上“此人很不友善”“此人很直爽”之類的帽子。這是人們拿對方跟自己已有的經驗相對照,并以其體格、外貌、服裝等為基準,對對方產生的一種觀念。如果對對方的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就很難修正我們給對方下的結論。

其實,第一印象并不是指第一次見面過程中所有的時間觀察對方所得的印象,而是最初幾秒所留印象的結果,切勿小看這短短幾秒鐘的表現,它對你的辦事效果有著很重要的影響。

心理學中有個專業術語叫“初次效果”,意思是初次見面的一瞬間就能夠決定你勝利與否。如果你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聰明、穩重的,那么下次見面時即使你們雙方有較激烈的爭執,對方也會把第一印象融合進來,認為你是個他比較認可的人。相反,如果第一印象是穿著隨便、毫無氣質、工作態度散漫的,第二次見面即使誠心交談,對方也一定認為你固執己見、目中無人。

第一印象就是一個人的門面,別人對你或你對別人都是一樣。如果留給他人的第一印象很糟糕,要想挽回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與他人初次接觸時必須注意多爭取印象分。

初到一個新環境,人人都有緊張、陌生之感,但只要抓住人人都愛“先入為主”這個特點,我們就可以從“一開始就樹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這個策略入手,與別人進行有效交往。

要想留給他人好印象,首先就要知道好印象是由哪些要素組成的,還要知道什么東西會弄糟了它。大部分人想給他人留下好印象,結果卻適得其反,通常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人家喜歡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行動。

呂倩是電腦行業中的“白領”,工作能力很強。但她有個不好的習慣,生活里她不拘小節,整天穿著一身破牛仔服,給人一種吊兒郎當的印象。

有一次,她去一家公司面試,依舊穿的是那套“行頭”。剛一見面,負責招聘的人便皺起了眉頭,雙方談了幾句,對方便下了逐客令:“對不起,我們公司需要的是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都很嚴肅的人!”

呂倩的面試以失敗而告終了。

當然,要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不僅要注意在外在形象上魅力迷人,還要注意修煉你的行為舉止及從中流露出你獨特的氣質。讓自己神采奕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這就是風度。風度是氣質的外化,這是一種精神上的高度灑脫、自由,它比清秀的面目更有魅力。

日本早稻田大學心理學講師東清和先生曾說:“用來形容對某人印象的基本詞匯有五六十個,而形容第一印象的則只有五六個,因為第一印象只能用極表面的詞語來形容。諸如令人討厭、有智慧、漂亮、溫柔、有干勁等等。”

想贏得五六句好的評語并不困難,只要稍加努力就能享受提升第一印象的成果。那么,怎樣才能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第一,發揮自己的長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如果你發揮自己的長處,別人就會喜歡跟你在一起,并愿意同你合作。所以,與人交往,要充滿自信,并盡可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

第二,適應不同的場合

懂得與人交往的人,會因場合不同而改變自己的表現。一成不變的狀態會使人顯得沒有朝氣,從而不會給人留下美好印象。不管是與人親密地傾談,還是發表演說,都要在保持言行一致的前提下,因時因地地有所變化。

第三,放松心情

要想別人喜歡你,就要使別人在與你相處時感到輕松自在。這種氛圍只有你自己表現得輕松自如才能創造出來。因此,遇事時自己的心理要盡量放松。學會幽默,不要總是神色嚴峻,或做出一副苦悶的樣子。

第四,善于使用眼神

不管是跟一個人還是跟一百個人說話,一定要記住用眼睛望著對方。進入坐滿人的房間時,應自然地舉目四顧,微笑著用目光照顧到所有的人。這會使你顯得輕松自若。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人們大多有向前看的心理,都崇尚有價值的東西,崇拜值得欽佩的人。如果你給他人的第一印象是個平庸之人,別人就會覺得沒有必要與你浪費時間。所以就算你很謙虛,也千萬不要表現得自卑、猥瑣、自暴自棄、自慚形穢,你必須處處表現得從容自信、干練、不卑不亢。要給他人這樣一種感覺:此人很能干,可為我師,同這樣的人交往對我有利!

其實,只要用心,獲得好的第一印象這張登堂入室的門票并不難。只要能正確認識自己,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獨特的優勢,形成個人與眾不同的風格,就可塑造百萬人之中的“這一個”,以自己不同的魅力引起別人的注意、重視乃至欽敬。

2.微笑是最美的信使

使別人歡迎并喜歡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常常微笑。人際關系大師卡耐基說過,笑容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就像穿過烏云的太陽,能帶給人們溫曖。微笑比言語更具有力量,微笑所表示的是“我喜歡你,你使我快樂”“我很高興見到你”。

佛蘭克?爾文?弗萊奇,對微笑有過這樣的贊美:

它不需要花什么,但可創造很多成果。

它豐富了那些接受的人,但卻不會使那些給予的人貧瘠。

它產生于一剎那之間,但常常給人一種永遠的記憶。

它是疲倦者的休息日,沮喪者的白天,悲傷者的陽光,又是大自然的最佳良藥。但它卻又無處可買,無處可求,無處可借,無處可偷,因為在你把它給予別人之前它并沒有什么實用的價值。

人際交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與人交流的時候,如果我們面帶微笑,對方也會不自覺地被感染,而回饋給我們同樣的微笑。這樣,雙方的心情都會變得愉悅起來,事情也就容易談成。

相反,當我們愁云滿面地對著他人,他人也會因為看到一張憂郁的臉而變得緊張、壓抑,必然會想辦法盡快“溜之大吉”。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在世界上,除了陽光、空氣、水和微笑,我們還需要什么呢?”換句話說,微笑同生活中的陽光、空氣、水分一樣重要。同時,微笑還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情緒語言”,它可以和有聲語言及行動相配合,起到“互補”作用,給人以美好的享受。比如你進入一家酒店,服務員微笑著說道:“你好,歡迎光臨!”你會感覺特別親切,有了賓至如歸的感受。反之,如果服務員面無表情地說道:“你好,歡迎光臨!”你可能一點溫暖的感覺都沒有,還會擔心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是不是來到木偶劇院,怎么說話的人都沒有表情。

對人微笑是一種有禮貌的表現,它顯示出一種力量、涵養和暗示。一個剛剛學會微笑的青年人說:“自從我開始堅持對周圍的人微笑之后,大家由最初的非常迷惑、驚異,轉變為后來的欣喜、贊許。現在,我已養成了微笑的習慣,而且我發現人人都開始對我微笑,過去冷若冰霜的,現在也熱情友好起來。我真的感覺到自己得到的快樂比以往任何時候得到的滿足感與成就感都多。”

微笑有時也是對人無聲的鼓勵。

一個女孩子參加演講比賽時心情非常緊張,盡管父母說了很多安慰和鼓勵的話,可是一上臺,當她看到臺下坐著那么多觀眾,千百雙眼睛都盯著她看時,又緊張得說不出話了。這時,她突然發現自己的老師就坐在前排,正微笑著看著她。那熟悉的微笑,給了她很大的力量,她一下子平靜下來,開始了演講。在整個演講過程中,老師一直微笑著看著她,幫助她克服了緊張的情緒,在聽眾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自己的演講。

可見,鼓勵的話說了千遍萬遍,都不如微笑有力量。

有微笑面孔的人,就會有希望。對那些整天都皺眉頭、愁容滿面的人來說,你的笑容就像穿過烏云的太陽;尤其對那些受到來自上司、客戶、老師、父母或子女的壓力的人,一個笑容就是最好的信使,能幫助人們了解一切都是有希望的、世界是有歡樂的。

要想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就要學會微笑,而且只要你活著、忙碌著、工作著,就不能不微笑。

3. 讓你的舌頭“高貴無比”

你想真正成為一個處處受歡迎的人嗎?那就學會說漂亮話吧!把好說的話說得如口吐蓮花,把難說的話說得活色生香。學會說漂亮話可以親近他人,可以贏得他人的心。

在猶太人的智慧中,有一則這樣的故事:

一位富人吩咐他的仆人到市場去買一些好東西回來吃。仆人轉了大半天,買回來的是舌頭。過了兩天,這位富人又讓這個仆人去市場,這次要買的是不好的東西,仆人買回來的還是舌頭。富人不解地問:“前兩天我叫你購買美味,結果你買回來舌頭,今日我要你購買不好的東西,又是買來舌頭。這是什么道理呢?”仆人答道:“舌頭這種東西好則高貴無比,壞則低賤至極。”

我們知道,舌頭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它說出的話是好是壞。一句話,說得好是它,說得不好也是它,它能讓你贏得人們的喜愛,也能讓你被人拒之千里。那么,如何讓你的舌頭“高貴無比”,如何把話說好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不會說話的事例:

有一個人請客,眼看約定的時間到了,卻還有一些人沒來。主人心里很著急,說道:“怎么搞的,該來的人怎么還不來?”一些敏感的客人聽了,心想:該來的沒來,那我們是不該來的?于是悄悄地走了。

主人一看這種情況,更著急了,就說:“怎么這些不該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聽,又想:走了的是不該走的,那我們這些沒走的倒是該走的了!于是也離開了。

最后只剩下一個跟主人關系比較好的朋友,看到這種尷尬的場面后,他就勸主人說:“你說話前應該先考慮一下,否則說錯了,就不容易收回來了。”主人大叫冤枉:“我并不是叫他們走啊!”朋友聽了大為光火,說:“不是叫他們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說完,這位朋友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主人在說話時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1)用詞不準:他說的“該來的沒來”“不該走的都走了”,這些話中的“該”屬于用詞錯誤。如果說“這些人怎么沒來呢?”“這些人怎么走了呢?”就不會引起別人的誤會。

(2)沒有注意說話的對象:如果他跟已經走了的人說“不該走的怎么走了呢”,這些人聽了會很高興,可是他卻把這話跟沒走的人說了,沒有顧及他們內心的感受。

(3)重音不對:在最后一個朋友勸他時,他說的“我并不是叫他們走呀”,如果把重音放到“叫”上,而不是放到“他們”上,這個朋友就不會誤會了。

通常來講,想要受人歡迎,在說話時就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a.注意場合

說話一定要分場合,在什么場合說什么樣的話。在娛樂場合講話可以放松一些,說話語調可以上揚,可以說些笑話用幽默感來活躍氣氛。若是在莊重的場合,比如開會時,一定要嚴肅,不能說笑話,說話的語氣要平緩。

b.注意對象

要根據說話對象的身份、地位、年齡、文化程度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表達方式。但是一定要記住,這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而已,并不是態度上的轉變。

有一個酸秀才,晚上睡覺時被蝎子蜇了,叫他老婆說:“吾妻速燃燈燭,吾被毒蟲所襲,身如琵琶尾如鉤。”他老婆,沒讀過書,聽不明白秀才在說什么,所以半天沒有回應。秀才疼痛難忍,不由得大叫道:“老婆快點蠟燭,蝎子蜇俺腚了!”他妻子一聽,立刻把蠟燭點上了。

c.注意語調

品牌:宏泰恒信
上架時間:2013-04-19 17:55:43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宏泰恒信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陇县| 邵武市| 濮阳市| 哈尔滨市| 岳西县| 绩溪县| 阳东县| 汝城县| 庆城县| 彰化县| 丹巴县| 景东| 吴忠市| 桂平市| 吴旗县| 叶城县| 南投县| 佛冈县| 金塔县| 宁津县| 鹤峰县| 含山县| 建德市| 永兴县| 繁峙县| 娄底市| 滦平县| 马尔康县| 马关县| 沅陵县| 通江县| 河间市| 房山区| 南昌县| 河曲县| 彩票| 娄底市| 德惠市| 井冈山市| 西昌市| 正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