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廣結人緣,做個吃得開的人 (2)
- 做人左右逢源 辦事游刃有余
- 王傳麗
- 3337字
- 2013-08-03 03:28:37
一位年輕人到酒吧做服務生,工作的第一天,他有些緊張,再加上動作不太熟練,所以做起事來顯得笨手笨腳。一位來餐廳就餐的客人見到年輕人服務中的毛病,就指了出來。年輕人覺得他真是個多事的人,心里對他非常反感。后來這位客人點了兩杯紅酒,當年輕人把這兩杯酒給客人端到桌子上的時候,由于客人無意中向后一靠,他匆忙躲閃,一下子失去了平衡,把一杯酒砸到了客人的身上。看著客人襯衫上一片紅紅的酒漬,年輕人嚇壞了。心想遭到客人的責罵是避免不了的,他更擔心可能因此失去工作。年輕人趕緊道歉,客人卻好像沒事似的笑著說:“沒關系的,是我的錯,我不該往后靠擋了你的路,不過麻煩你為我拿點蘇打水來,我要去洗手間擦擦衣服。我知道你是新來的,以后你做事多注意一下就行了?!蹦贻p人很感動,對這位客人的印象一下子轉變了,心里面非常感謝這位善解人意的客人。
著名的維也納心理學家阿得洛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不關心他人、對別人不敢興趣的人,他的人生必遭受重大的阻礙、困難,給別人帶來的困擾和傷害也最大。所有人類的失敗,都出自這種人?!?
請你記住:如果我們想交朋友,就要用我們最真誠、最熱情的態度去歡迎他們。有人打電話給你,你也應該用同樣的心情和同樣的語氣問上一句:“你好!”久而久之,你便會成為一個處處受歡迎、處處吃得開的人。
3. 誠信是交友之基
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他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誠信是交友之基,只有“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達到“朋友信之”的目的。否則,朋友之間充滿虛偽、欺騙,就絕不會有真正的朋友。
誠信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準則。道理很簡單,誠信為全天下第一品牌!無論你是誰,做人做事,都應講“誠信”二字,養成誠實守信的習慣,在事業上用這種習慣來工作,方可在競爭中取得勝利。但是有許多人卻不信這一點,硬要走向另一端,結果既損害了別人,又讓自己吃盡了人生苦果。
魏晉時有個叫卓恕的人,為人篤信,言不食諾。他曾從建業回上虞老家,臨行與大傅諸葛恪有約,某日再來拜會。到了那天,諸葛設宴專等。赴宴的人都認為,從會稽到建業相距千里,路途之中很難說不會遇到風波之險,怎能如期。可是,“須臾恕至,一座皆驚”。
荀子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圣人為智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子為尊矣,不誠則卑?!泵鞔娙酥焖此f得更直接:“修身處世,一誠之處更無余事。故曰:‘君子誠之為貴’,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誠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盜名矜得計哉?”所以,誠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只有做到內心誠而無欺的人,才是能自信、信人并取信于人的人。
中國人特別崇尚忠誠和信義,“信、智、勇”是人自立于社會的三個條件,而誠信是擺在第一位的?!靶拧笔且粋€會意字,“人”“言”合體?!墩f文解字》把信和誠互為解釋,信即誠,誠即信。古時候的信息交流沒有別的方式,只能憑人帶個口信,而傳遞口信之人必須以實相告,這就是誠或信的本義?!把员匦?,行必果,諾必誠”是中國人與他人、與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立身處世之本。中國是靠禮義行事的德治國家,言行靠自律與自省。
假如你要干大事,就要做到誠摯待人、光明坦蕩、寬人嚴己、嚴守信義。只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支持,從而為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朱熹說,人與人要“合義則言,不合義則不言。言義,則其言必可踐而行之矣!”這就是說“輕諾寡信則殆”。對于成大事的人而言,手中都有一張“信用卡”——誠信處世。誠信,既是做人的準則,也是處世的原則。為人處世一定要以“信”為原則,這樣的人才會為大多數人所接受,才會在危難之時獲得別人的幫助。
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四出祁山時,所率兵馬不足10萬,而司馬懿卻有精兵30萬,蜀、魏在祁山對陣,正在這緊急時刻,蜀軍有1萬人因服役期滿,需退役回鄉。而這會影響蜀軍的軍心和戰斗力。當然服役期滿的士兵更是擔心,開戰在即,恐怕回鄉的愿望要成為泡影。這時,有人向諸葛亮建議:能否延期服役一個月,待戰后再讓老兵們還鄉。
諸葛亮斷然地說:“治國治軍必須以信為本。老兵們早已歸心似箭,家中父母妻子兒女望眼欲穿,我怎能因一時需要而失信于民呢?”說完,諸葛亮下令各部,讓服役期滿的老兵立即返鄉。此令一下,老兵們聞聽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隨后一個個激動不已,下決心不走了。“丞相待我們恩重如山,如今正是用人之時,我們一定要奮勇殺敵,報答國家和丞相!”老兵們的滿腔豪情激勵著正在服役的士兵。蜀軍上下群情振奮,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以少勝多擊敗了魏軍,諸葛亮以信帶兵取得了輝煌戰績。
人無信不立,良好的信譽會給自己的行動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誠實、守信也是形成強大親和力的基礎,誠實守信的人會使人產生與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不利因素帶來的障礙,使困境變為坦途。
恪守信義,就是要兌現承諾?!叭藷o信不立”,承諾了別人什么事情,對方必然會指望著你;一旦別人發現你失信于他,開的是“空頭支票”,就會產生強烈的反感。失信不僅僅會給他人帶來不便,更損害了自己的名譽。對別人允諾的事情既要盡心盡力去做,但又不要應承自己根本力所不及的事情。華盛頓曾說過:“一定要信守諾言,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誠信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之一。誠信是立人之本,只有守信的人,才會使人信任你。只有一諾千金的人,才能廣結人緣。
4. 贊美是通往心靈的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贊美、欽佩、尊重?!笨梢?,渴望得到賞識與贊美是人最基本的天性。無論男女老少、尊卑貴賤,人人都喜歡別人對自己的贊美。贊美能給他人帶來成倍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是一種感化和贏得他人的有效方法。
贊美常常能拉近彼此的距離,無論雙方是否相識。恰當的贊美可以抬高別人的自尊,并能以此來獲得他們的友善和合作。正如古龍所說:“夸贊別人,是種很奇怪的經驗,你夸贊別人越多,就會發現自己受惠也越多。”
很多偉人都是使用這種方法的能手。羅斯福好像天生就有這樣的贊美他人的本領,他常常能夠做到恰如其分地贊美他人。林肯也有很高稱譽他人的水平:他善于觀察出別人的興趣所在和自我欣賞之處,然后他會說一些誠摯并且能切合他人的贊美之辭。他高度認可贊譽他人的好處,他說:“一滴蜜糖比一加侖苦膽汁能捕獲到更多的蒼蠅?!?
當然,贊美要做到恰到好處,要講究藝術和技巧。不恰當的頌揚和奉承,結果激起的只是對方的厭惡。正如雨果所言:“我寧可讓別人侮辱我的好詩,也不愿別人贊美我的壞詩?!?
掌握一些贊美別人的簡單技巧和策略,贊美就很容易奏效。
第一,贊美對方要找難點。有的人不喜歡別人贊美他顯而易見的優點,因為他認為這些優點是很自然的事情,沒有必要加以恭維。相反,如果是贊美他不為人所知的優點,他會很有成就感,會感到十分受用。
著名記者弗里德?凱利曾對洛克菲勒和卡耐基兩人樂于接受的恭維作過這樣的描述:對洛克菲勒這位石油大王,倘若有人稱贊他善于打理瑣碎的家庭經濟,他一定會樂不可支。同時,他也很喜歡聽人家說他對教會和主日學堂是怎樣地熱心;而對鋼鐵大王卡耐基,只要你恭維他某一次演說非常成功,說他的演說是怎樣有價值、動人,那么你就很容易讓他開口回答平時不愿回答的問題了。這些便是洛克菲勒和卡耐基個人所關心的獨特的虛榮。相反,如果有人當面贊美他們的商業和領袖才能,在他們聽來反而會覺得沒有誠意甚至是愚蠢的。
第二,贊美的度一定要把握好。培根說:“即使好心的稱贊,也要適可而止?!碑斎?,贊美別人并非是不講原則,否則,就有阿諛奉承之嫌了。真正明智之人對于無休止的恭維和艷羨也并不喜歡。
第三,贊美不是獻媚。贊美的目的是幫助別人發現自身的價值,讓人獲得一種成就感。贊美是發自內心的欣賞。贊美與獻媚的動機完全不同,獻媚是為一己私利騙取他人的信任,而贊美則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體驗的表達。贊美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隔閡,加深彼此之間的聯系。贊美是贈給別人的一縷陽光,獻媚是為他人設下的陷阱。贊美和獻媚有本質的不同,但就外在的表現方式來看,二者常常被人混淆。故而贊美應該講究策略,如果策略運用不當,使人誤將贊美認為是獻媚,這就遠遠背離我們的初衷了。為防止別人誤解,使你的贊美真正能夠起到溝通人脈的作用,你在贊美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講求策略。
a.贊美要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