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名字叫80后
最新章節
- 第26章 記憶二十五:游戲機廳和網吧之間的爭奪戰
- 第25章 記憶二十四:小霸王學習機
- 第24章 記憶二十三:電話
- 第23章 記憶二十二:手掌游戲機
- 第22章 記憶二十:其他課程
- 第21章 記憶十九:那些美食(二)
第1章 記憶一:超生
我是爸媽違反了計劃生育國策偷生的,換個說法也就是屬于違禁物。如果可以銷毀的話,我是逃脫不了被處理掉的命運的。但是人之所以是人,源于生命在法治社會上的無價,且不論這個法治社會是健全的,還是不健全的。
爸媽之所以生我,我得感謝中國幾千年重男輕女的情結。因為這種情結,導致了八零后們出生的那段歲月里有了一個特殊現象,那就是非常悲壯的“要個兒子”。我想,黃宏和宋丹丹的《超生游擊隊》之所以經典,之所以紅極一時,在當年沒有作品能出其右,是因為這個小品在引得人們捧腹大笑之余,心底的共鳴更多了一把辛酸的淚,這把辛酸的淚水,是屬于我們的父輩,咱們已經生出白發的父親母親。在我們八零后這個群體中,最小的,大都是兒子,他們的上面會有一個、兩個、三個、四個……甚至更多的姐姐,而“兒子們”,他們的童年生活幾乎可以用絕對來形容,后面緊跟上的詞叫甜蜜。
從我們這群“兒子們”的甜蜜,我要說的是,我們虧欠了父母太多太多,虧欠了姐姐們太多太多。在中國,超生不是重罪,但是因為超生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的并非個例。
二十多年后的某一天,在和老媽閑聊的時候,老媽講,我的出生,對于她來說,是一個解脫。父親那時候是船運公司的一名船員,跑船到南方的時候,我生了。因為是超生,老媽躲在了老家,運河邊一個沒落的小鎮,窯灣。不敢去醫院,就這么,在一間破屋里,我出生了。老媽說了一番讓我震撼的話,她生下我后,第一反應是扒開我的雙腿,看看有沒有兩輩人都盯著要看見的那一坨。當她看到后,癱睡在床上。從那一刻起,我才知道,八零后“兒子們”的出生,對于他們的母親來說,究竟意味著什么。
不過這種幸福,對于一個家庭來說,無異于一場持久的游擊戰,小時候聽到半夜有人急促的敲門,我都會在姐姐小手的推搡下,藏在門后。
也許,任誰打破了腦袋都想不到,延續了不知多少代人的重男輕女思想,會在八零后而立之年左右,發生了顛覆性的戲劇變化。難就業、高房價、男多女少、六零后七零后男人包養八零后女人、九零后女人嫌八零后男人不夠非主流玩不開無法溝通……種種種種情況導致了八零后的男孩子們在到了結婚的年齡時發現,現在的女孩子并不像父輩那樣容易娶到家,她們需要有房子、需要有車子、需要有票子。如果沒有的話,滾一邊去,這個世界,兩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男人到處都是。這正應驗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你有一個甜蜜的童年,在你青壯年的時候,命運會擺你一道。從此,在八零后男人結婚后,就有了那么一批人,他們不會像父輩那樣頑固的認為為人父者必須有兒子,父輩摔鍋賣鐵也要養一個兒子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可以避免的,說不上悲慘卻有些不堪回首的遭遇。兒子是建設銀行,女兒是招商銀行,每生一個兒子,那幾乎意味著在“他”長大后,你要搭上一棟房子和一輛車,這在很多女方家庭看來,是理所當然最起碼的。
我的一個朋友,他的第一個孩子是男孩,當他決定第二個生個女兒的時候,上天跟他開了一個玩笑,第二胎出來的時候,是一對雙胞胎,男孩。當時,他哭了,不是喜極而泣,當時,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看得出來。
于是,在部分人心目中,兒子,已不是超生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