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記憶三:上學 記憶四:一年級
書名: 我的名字叫80后作者名: 閻恪賢本章字數: 1336字更新時間: 2011-08-04 13:39:52
時至今日,我自己都會覺得納悶,我為什么會那么肯定我所記住的第一句話是,“俺媽,我要上學。”
爸媽是最早一批從小鎮搬出的人,在城市的邊緣住下,開始了他們融入小城市的生活。那個年代,像擁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這樣的家庭,是很難供得起去上幼兒園和學前班的。我一年級前所掌握的那些知識,都是老媽在空閑之余,手把手教的。我學習的情景和神筆馬良學畫有點像,家的院門口是沙土,老媽教了一個新字兒,就蹲在地上,拿著根枯枝,畫著。那個時候根本稱不上寫,叫畫著。
特眼饞的一件事情就是兩個姐姐上學。她們出門的時候,那種斜挎著的軍綠色書包打著屁股,我能出神地盯著看到她們拐進巷子里后的好半天。
別人都會自詡自己的記憶力多好多好,兩三歲的事情都能記得,這個,許是真的,但是在我看來都是吹牛。因為我確確實實能記事兒,是從六歲開始。六歲后的記憶不是片段式的,而是開始如同一幀一幀的畫面印入了腦海。那個時候,是不允許孩子提前進入小學的,有著嚴格的年齡界線,七歲。但是到六歲半的時候,我就吵著要上學,必須得上,無論如何都要去,就這樣,父親托關系,走后門,讓我正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小學生。也就從那年開始,我覺得我和那些還在玩泥的孩子不一樣了。
可以這么說,真正成為學子,一年級是個起點。要不,也就不會有幼兒園和學前班這兩個教育組成部分的出現。在去小學報到之前,我就像一只劃定了生活區域的小動物,就村前村后那么大點地兒的活動地點。在這片區域里,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跨出去,什么也不懂。就在這什么也不懂的情況下,我進入了我第一所母校就讀——橋口小學。
現在我還清晰記得,一年級教我的老師姓楊,楊老師。她教我的時候,已過四十,是一個有著母親般親切感的中年人。她的出現,讓我本來還有些畏懼的心里有了種活躍的沖動。我甚至一度依賴性的希望,她可以一直教我到小學畢業。
一年級的第一天更是一生難忘,因為我做了一件糗事,一件可以在多年以后講給兒子聽講給孫子聽,可以陶醉著回憶的糗事。
那是九零年的九月一號的下午,老師要給我們排一下隊,村里各個組的排著隊回家。那個時候,我甚至不懂什么叫組。于是,老師叫家住一組的同學請舉手,我跟著舉手了。老師叫家住二組的同學請舉手,我跟著舉手了。老師叫家住三組的同學請舉手,我跟著舉手了。老師看到就納悶了,你到底是幾組的?我說,我也不知道我是幾組的。這樣的回答,更像是挑釁,可是楊老師卻只是和藹的一笑。已上小學五年級的姐姐趴在窗戶邊忍俊不禁,告訴老師,他是八組的。直到那一天,我才知道,我們家住八組。
我們小的時候,不像現在的孩子那么嬌貴。現在的孩子,快放學的時候,校門口已經被接孩子的家長堵個水泄不通。我們呢,大都有姐姐跟著,過了最大的一條馬路,進入村莊后,孩子們就散落在村巷里。
而在一年級的第一天,我也有了自己的小小愿望,想著有一天,在放學的時候,自己也可以站在隊伍的最前面,舉著寫有八組字樣的牌子,帶著八組的孩子一起回家。
在我高考結束,準備賣掉從小學到高中的所有課本時,從其中扒拉出一張小學一年級的試卷,試卷的最上面赫然寫著63分。看到這張試卷,我的興奮是無法用言語去表達的,這是多么值得紀念的東西。但是,在當時,我選擇性的忘記了這段記憶,因為,二年級后,我開竅一般成了尖子,一年級的成績,當然是不記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