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史料視域
最新章節:
后記
從《中國新文學大系(1917-1927)》的編纂到當下若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料研究專著的出版,史料在中文學科學術發展中的作用愈來愈受重視,“史料熱”已經成為近十年以來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領域引人矚目的現象。本書作者通過理論辨析和具體研究實例,深入討論文學史研究實踐中史料整理、運用的經驗與問題,同時分析史料視域如何進一步激活和豐富作家作品研究、文學思潮研究、文學史研究。全書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既闡明了史料與文學史研究的學理關系,以及史料的宏觀特點,又總結了已有研究中重點領域的歷史經驗,剖析薄弱環節如何突破。作為一種“學術準備”,本書融合了作者近年來對于史料、理論、文本如何在文學史研究中有機統一的思考。
目錄(3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總序
- 引論 歷史經驗與史料問題
- 第一章 文學史觀與文學史料
- 第一節 歷史觀與史料之關聯
- 第二節 諸種歷史觀與文化觀
- 第三節 史觀、史料與文學史
- 第二章 宏大歷史與個人話語
- 第一節 史料與個人話語類型
- 第二節 如何從個人抵達歷史
- 第三節 多重史料的互證可能
- 第三章 作家研究的史料視域
- 第一節 打開趙樹理的理解空間
- 第二節 周揚與丁玲的形象辨析
- 第三節 重視張恨水的晚年創作
- 第四章 重新審視巴金的早期經驗
- 第一節 從社會經驗到藝術經驗
- 第二節 重釋巴金小說的藝術張力
- 第三節 從一則史料看《隨想錄》
- 第五章 版本研究的現代范式
- 第一節 如何建立現代文學版本學
- 第二節 版本研究中的文學史意識
- 第三節 精校細讀后的版本闡釋
- 第六章 史料視域下重辨雅俗
-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與俗文學史料整理
- 第二節 當代通俗文學史料特點與問題
- 第三節 重審現當代文學史的雅俗之辨
- 第七章 他山之石的學術鏡鑒
- 第一節 史料意識與問題意識
- 第二節 學術研究的“可寫性”
- 第三節 文藝期刊研究的方法論
- 余論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料學體系斷想
- 主要參考文獻
- 后記 更新時間:2025-08-14 17:01:45
推薦閱讀
- 崇理與精忠:宋代士大夫政治信仰與國家認同研究
- 戴克里先研究
- 當代美國史學研究
- 清代政治論稿
- 社會轉型與歷史教學
- 中國史前神話意象研究
- 《春秋》與“漢道”:兩漢政治與政治文化研究
- 周恩來家世
- 古希臘經濟和政治
- 國民政府全國糧食管理局研究
- 口述史研究(第二輯)
- 世界想象:西學東漸與明清漢文地理文獻
- 杜牧詩選(補改本) 杜牧傳 杜牧年譜
- 中共歷史與理論研究(2017年第2輯/總第6輯)
- 費孝通與中國歷史社會學
- 當代中國近代史理論研究1949—2019(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叢書)
- 大家小書:清史尋蹤
- 中國傳統租佃的情理結構:清代后期巴縣衙門檔案研究
- 孤寂百年: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十二論
-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治與社會
- 詩經名物新證
- 清朝前紀
- 暨南史學(第二十輯)
- 《史學史研究》文選:史學理論卷
- 史學:文化中的文化:西方史學文化的歷程
- 英國革命之起因(1529—1642)
- “空間”還有多少空間?:重訪多維度歷史
- 當代史學主流:主題與結構(《世界歷史評論》第8輯)
- 中國目錄學史
- 元代白蓮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