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序

洪治綱

大學之道,人文為先。沒有堅實的人文底蘊,沒有深厚的人文情懷,沒有求真、創新、自由、平等、公正的現代社會理念,大學遲早會陷入實用主義和功利主義的泥淖,甚至會變成精致的利己主義滋生與蔓延的溫床,教育也就很難確保學生獲得全面而健康的發展。這是我們學科同人多年來的思想共識和學術信念。

我們是大學教師,但我們也是學者,是恪守人文精神并且學有專攻的學者。因為我們深知,人不僅僅是一種物質生命的存在,還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存在。我們必須尊重每個個體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必須關心和理解不同個體多方面、多層次的內在需求,必須激發不同個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促進人的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并最終使人獲得自由全面的發展。

如果問,何謂“人文精神”?我想,這應該是其核心之旨。所以魯迅先生對現代文明社會的審度標尺,就是“立人”。一個國家能不能“立”起來,在他看來,首先就是這個國家中的人是否“立”起來了,而不是看它的經濟指標,或者人均擁有多少本房產證。

作為從事人文教育的學者,我們對人文精神當然并不陌生。但是,在物質主義和功利主義的強力沖擊下,要堅持不懈地探究現代社會中的人文精神及其實踐路徑,并非易事。好在我們是地方性高校,沒有“高處不勝寒”的壓力,也沒有必須實現“彎道超車”的預設目標。我們只是踏踏實實問學,認認真真做人。每天進步一點點,這是我們對自己學術的內心期許。所以,這些年來,我們學科的全體同人,都在默默地躬身于各自的研究領域,勤思緬想,精耕細作。

我們因此而充實。無論春夏,無論秋冬。

或許我們的能力有限,眼界不高,學養不厚,但這并不影響我們求真和創新的勇氣,也不影響我們對于人類悠久的人文主義傳統的承繼和弘揚。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每一位大學教師的首要職責,也是彰顯每位人文學者人格魅力的核心之所在。只有心中有了“道”,有了承擔歷史職責且順應社會發展的“大道”,我們才能傳出特有的生命之光,以及內在的精神高度。我們的學術,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在求真的過程中,孕育和培植內心的生命之道。故章學誠云:學者,學于道也。

但學術畢竟是一項極為艱難的事業,因為它自始至終都是為了求真,不僅在理論上,還要在實踐中。嚴復就曾明確地將“學術”理解為先求真理,而后付之實踐的過程:“學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術者據既知之理,求可成之功。學主知,術主行。”梁啟超也說過類似的話:“學也者,觀察事物而發明其真理者也;術也者,取其所發明之真理而致諸用也。……學者術之體,術者學之用。二者如輔車相依而不可離。學不足以應用于術,無益之學也;術而不以科學上之真理為基礎者,欺世誤人之術也。”我們當然也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傳道和授業的過程中,體用互動,生生不息,一起解答各種現代生存之惑,共同叩問人之為人的諸多本質。

這也是我們推出“澤地叢書”的重要理由。“澤地”,取自《周易》第四十五卦《萃》卦,卦象為下坤上兌,坤為地,兌為澤,即為“下地上澤”之象,象征“薈萃”之意。這是我們中國語言文學學科全體同人的美好意愿,也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學術理想。

在人類智慧的天空中,我們希望以執著的姿態飛過,并留下自己的痕跡。

本套叢書將以開放的方式,逐步匯聚我們學科各位學者的優秀成果,既包括已出版多年并在學界產生一定反響、需要修訂再版的專著,也包括近年來國家社科基金的最新成果、學術新著以及優秀的博士論文等,幾乎涵蓋了本學科各二級研究方向,也囊括了不同代際的學者智慧,大體上反映了我們學科的主要特色和優勢。第一輯出版之后,在學界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其中有三部著作獲得浙江省第二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如今,我們按原計劃推進第二輯的出版,繼續為本學科團隊成員提供展示與交流平臺,以期進一步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

古人云: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學術是沒有盡頭的事業,真理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去不斷探索和實踐。唯因如此,我們渴望通過自己的頑強求索,能夠成為人文精神最堅實的傳承者,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自己所秉持的學術信念力所能及地付諸實踐,抑或在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成為平等的對話者。

2024年春于杭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贵溪市| 正镶白旗| 宣城市| 南岸区| 射洪县| 河西区| 腾冲县| 固安县| 曲沃县| 恭城| 革吉县| 孟村| 新竹市| 乌鲁木齐县| 藁城市| 乐都县| 长顺县| 沧源| 历史| 鲜城| 镇巴县| 苗栗市| 依兰县| 富平县| 昌乐县| 东海县| 玛沁县| 罗山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宁南县| 明光市| 周至县| 东城区| 耒阳市| 曲麻莱县| 苏州市| 东兴市| 儋州市| 黑山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