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
最新章節:
注釋
《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在剖析世界和中國經濟形勢的基礎上,分析世界經濟的主要癥結和時代變局下的中國經濟新勢能。如今世界經濟正處于兩個繁榮期之間的過渡期,推動上一輪繁榮的動能已顯著衰退,中國唯有調整經濟結構、順應科技文明、切換發展動能,才能在經濟結構性筑底中化危為機。世界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上升,地緣沖突加劇,逆全球化思維甚囂塵上,新舊產業青黃不接,諸多不利因素制約世界經濟走出衰退泥潭。困境之下,中國有自己的化解之道:以超級工程為代表的諸多大國紅利,多元新興產業合力接棒舊支柱產業,搶占科技紅利與數智高地,把握中國企業出海的新機緣,上述要素將共同構成下一階段中國實現經濟筑底的主要動力。多重挑戰之下,中國必須全面強化自身多元優勢,方能在結構筑底后進入下一輪繁榮期。《中國經濟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具體分析上述全球性挑戰和中國經濟獨特優勢,闡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新空間、新機遇。本書實證豐富,分析透徹,探尋中國經濟發展新動力,助力中國經濟實現結構筑底,適合對中國經濟發展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也適合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參考。
目錄(103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前言 2025:結構筑底與化危為機?
- 第一篇 世界態勢與中國方向
- 第一章 世界經濟持續探底
- 世界經濟真實態勢
- 主要經濟體難以沖破掣肘
- 中美經濟癥結:不在周期在結構
- 判斷世界經濟的“四維坐標”
- 支撐世界經濟結構探底的主軸
- 激活世界貿易增長之路徑
- 第二章 中國經濟結構性筑底
- 無法回避的經濟困局
- 中國經濟結構性脆弱“三維度”
- “唱衰中國”趁勢而起
- 如何正確解讀中國經濟?
- 中國解決問題的四大空間
- 結構調整是被倒逼出來的?
- 經濟結構調整:化繁就簡的方式
- 第二篇 危機兩面與結構分化
- 第三章 “三駕馬車”之變
- 從“三駕馬車”看中國經濟
- 中國外貿格局演化
- 外貿政經融合的境界
- 消費時代變了魂
- 以收入撬動消費
- 投資拉動型經濟的背景變了
- 中國三大投資趨勢
- 第四章 樓市回歸市場與兵分兩路
- 房地產危機進入“深水區”
- 樓市迎來結構性演化
- 三大基本變量變了
- 從政策邏輯轉向市場主導
- 二手房與一手房兵分兩路
- 從“兩手房”切換到“兩類房”
- 從土地財政到“市場財政”
- 第五章 超級國債與地方化債
- 債務危機:世界經濟“灰犀牛”
- 大國“以時間換空間”
- 地方債難題的根源
- 地方化債與市場化改革
- 央行借入國債與交易復式化
- 央地界面再調整的機緣
- 城投債“善敗計”
- 第六章 招商變天與園區謀變
- 招商變天成為世界性話題
- 科技文明下的招商邏輯變了
- 統一大市場“干掉”招商辦
- 園區經濟發生質變
- 園區模式迭代之路
- 打造園區產業集群效應
- 鎮級工業園區“騰籠換鳥”
- 第七章 能源變局、困局與拐點
- 全球新舊能源大變局
- 油氣與新能源多拐點疊加
- 全球核電“十字路口”
- 新能源與新儲能的交叉融合
- 中國氫能產業蓄力之路
- 光伏產業重構與增長替代
- 中國成為能源多元化的主場
- 能源讓中國算力“輕裝上陣”
- 第八章 AI進入科技文明主戰場
- AI迎來史詩級爆發
- AI讓科技文明加速到來
- AI打破科學研究范式
- 享用AI的理想與現實
- 從技術偏態到應用生態
- 中美AI競爭鹿死誰手?
- 如何化解AI能耗之困?
- 第三篇 新大陸與新機緣
- 第九章 大國紅利與基建工程
- 中國進入大國紅利時代
- 大基建:大國紅利的承載池
- 中美對外基建投資兩條路
- 中國大基建的變革空間與大國擔當
- 科技文明下的“超級工程”
- 第十章 支柱產業增長替代方向
- 支柱產業動能正在減弱
- 新能源能否替代舊房產?
- 遙望生物經濟的彼岸
- 旅游大時代讓GDP接地氣
- 新游戲時代拓寬城市體驗大場景
- 第十一章 科技紅利與數智高地
- 互聯網、數智科技重構世界
- 智能手機或將消失于無形
- AI海嘯沖擊下的千行萬業
- 搶占數字化轉型新高地
- 人形機器人開啟新一輪經濟大繁榮
- 第十二章 企業大航海時代到來
- 企業出海時代的新機緣
- 企業出海中的注意事項
- 海外經濟謀篇布局:平戰結合
- 出海判斷標準之“五力圖”
- 美西跨企與中企模式
- 企業新國際化的商業模式
- 第十三章 穿越低谷的各方戰略
- 地域經濟:尋找“新大陸”
- 大都市:由建設轉運營
- 商場:“進化”合與分兩條路
- 品牌:內核與外延迭代升級
- 企業:艱難時刻“進與退”的戰略
- 就業:從零工經濟到社會經濟
- 注釋 更新時間:2025-05-15 16:31:00
推薦閱讀
- 數字經濟2.0
- 經濟發展戰略與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 中國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叢書:義烏商貿城改革開放與發展實踐
- 國資縱橫
- 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發展報告(2019):新時代下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 中國經濟2017
- 政企合作:新型城鎮化模式的本質
- 中國消費金融發展研究
- 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英文)
- 中國碳排放:盡早達峰
- 中國方案1.0
- 招商局歷史與創新發展
- 江蘇特色小鎮2020
- 中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因果方向性實證研究(1995-2004)
- 新型城鎮化金融支持研究
- 新時代開啟中的金融改革:結構重整與制度創新
- 論創新勞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驅動理論研究
- 中國經濟2025:穩預期、促消費與擴內需
- 中國政府網站互聯網影響力評估報告:融入互聯網打造政府網站升級版(2013)(信息化與政府管理創新叢書)
- 與改革同行Ⅰ:中國改革開放和偉大復興
- 區域技術創新路徑研究(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博士文庫)
- 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2018)
- 從量變到質變:中國經濟的現代化理路
- 產業基礎再造:夯實制造強國的基石
- 2018—2019年中國新興產業投資藍皮書
- 中國與歐洲國家經貿關系評估報告(2017年)
- 2021中國進口發展報告
- 走共享型融合發展之路:萊蕪市統籌城鄉發展研究
- 國務院關于實施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 企業家的“基因”(吳曉波細說商業史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