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
最新章節:
后記 武俠片里的奇門兵器
以時間為線索,講述了從原始社會到元明時期戰場上的兵器演變、陣法創新以及戰術戰法,同時解讀文學創作和史書典籍中的各類戰爭場景。刀為何能取代劍成為戰場利器?漢朝以前,劍在戰場上被廣泛使用。直到騎兵作戰成為主流,劍逐漸被刀取代,其雙面開刃,看似更有優勢,其實并非如此。劍身過于單薄,用力過猛反而會折斷。步兵如何戰勝騎兵?東漢末年著名的界橋之戰,是步兵戰勝騎兵的經典案例。當時,公孫瓚的部隊白馬義從威震北方,卻在袁紹方麴義部隊狼嘯般的叫聲和箭雨中一敗涂地。戚繼光的鴛鴦陣法怎么擺?牌手當先,長槍手、狼筅手、短刀手互相密切配合,以長濟短、以短救長的刀牌結合打法,便是鴛鴦陣法的要點。其優勢在于刺衛兼備,攻防適用,出擊靈活。
目錄(4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第一章 初始 史前野人 木石為兵
- 第一節 走出叢林 人類祖先最早使用的武器
- 第二節 以父之名 上古時期最尊貴的兵刃
- 第二章 商周 戰車轔轔 修我甲兵
- 第一節 打仗靠走? 先秦坐車才是主流
- 第二節 止戈為武 為戰爭代言的冷兵器
- 第三節 百兵之君 劍在戰場上的黃金時代
- 第四節 遠程攻擊 養由基的箭,用什么樣的弓來射出?
- 第五節 皮或青銅 箭刺長空,能用什么防身?
- 尾聲 武卒秦俑 秦國其實是魏國最好的徒弟
- 第三章 秦漢 飲馬長城 燕然勒石
- 第一節 丈八蛇矛 用此物的可不只張飛
- 第二節 方天畫戟 孫猴嫌棄卻是先秦兩漢最愛
- 第三節 百煉成鋼 環首大刀比劍更具殺傷力
- 第四節 強弩在弦 讓匈奴人害怕的遠程攻擊
- 第五節 盆領鐵鎧 全金屬盔甲的問世
- 尾聲 單于夜遁 犯強漢者何以能雖遠必誅?
- 第四章 隋唐 鐵騎耀甲 往來如風
- 第一節 重甲騎兵 魏晉南北朝最牛武裝
- 第二節 白直卻月 沒有鐵騎的南朝也曾牛過
- 第三節 馬槊問世 大唐將軍最愛的長兵刃
- 第四節 步騎相抗 砍人斬馬如何兩全其美?
- 第五節 明光寶鎧 黃沙百戰穿金甲
- 第六節 府兵折沖 如何在唐朝做一個兵?
- 尾聲 神策之軍 從邊關忠勇到宦官爪牙
- 第五章 兩宋 步兵王朝 求生歲月
- 第一節 岳飛也煩惱 怎么對付異族重騎兵?
- 第二節 棒錘長斧 宋朝步兵其實很猛
- 第三節 小卒的甲 也堪稱良心制作
- 第四節 水滸第一刀 在宋不算法定兵器
- 第五節 鐵槍梨花 終于成為戰場第一殺器
- 第六節 一支穿云箭 鑄就宋遼百年和平
- 第七節 從投石機到“回回炮” 蒙古人賴此攻破襄陽城
- 尾聲 曾經輝煌燦爛 宋朝軍工業的潰爛之路
- 第六章 元明 火器時代 正式來臨
- 第一節 蒙古遠征 打暈歐洲人的神秘武器
- 第二節 大明神機營 火器特種部隊現身
- 第三節 鳥銃利器 戚繼光從倭寇手里得來?
- 第四節 戰車復活 明朝防御游牧民族的新法寶
- 第五節 倭刀入明 從海盜的殺人刀到戚家刀
- 第六節 鴛鴦陣法 長槍狼筅加盾牌的攻防思維
- 第七節 白桿兵折 渾河之戰的三軍之殤
- 第八節 紅夷大炮 大明的最后法寶為何失靈?
- 尾聲 棉甲紙甲 為抗御火器而費盡心思的產物
- 后記 武俠片里的奇門兵器 更新時間:2023-09-27 16:07:03
推薦閱讀
- 俄羅斯史(第八版)
- 崇禎:從勵精求治到民心日離
- 一本書掌握《史記》智慧
- 航海改變世界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8部)
- 通鑒紀事本末(套裝共19冊)
- 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從上古到夏商周
- 新編歷史小叢書:郭守敬
- 鴉片戰爭(晚清帝國風云系列)
- 橋的故事
- 爾虞我詐:中國古代四千年諜海風云(全集)
- 正說中國史: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國
- 鴉片戰爭(增訂版)
- 湘軍崛起(增訂版)
- 明朝為何說亡就亡
- 史海溫故(上)
- 狂放粗獷的原始藝術(上)
- 傳誦千古的歷史掌故(上)
- 彼美淑令:北朝女性的個體生命史
- 黎東方講史·細說三國
- 物換星移話唐朝
- 中國歷史五千年(中)
- 中國歷史百科:逸趣名人(上冊)
- 白話資治通鑒(8)
- 清史譯叢(第四輯)
- 二十四史故事大全集
- 歷代帝王(上)
- 長袍與牢騷
- 海昏侯劉賀
- 諸侯的天下:黃樸民細讀《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