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不穩定的自尊:女性的自戀人格與自卑感
最新章節:
注釋
時代的風潮、廣泛的焦慮,導致女性的自戀現象日益嚴重。但首先需要說明的是自戀并不是一種疾病,它是一種對嚴苛環境的適應,是一種隱藏真實自我的方式。為什么有的人外表出眾,卻還要去整容抽脂?為什么很多人在拍照時,一定要用美顏濾鏡?為什么有些人總是在情感上陷入兩難一選擇——親密時,會害怕受傷害;選擇遠離時,又害怕孤單?這是因為她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戀型人格障礙,她們想用成功、金錢、別人的認可來彌補自我價值感的缺失,她們表現得理智、坦率,卻都有深度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資深心理治療師貝貝爾·瓦德茨基認為,自戀型人格障礙往往有著嚴重的自我懷疑與自卑的特征,光鮮亮麗的自信外表常常只是用以隱藏內心的不安。在本書中,她從大量的女性案例出發,融合溫尼科特、榮格等多個著名流派的理論學說,將女性自戀的表現分為8個方面:體重、飲食、外貌、對孩子的自戀利用、成就感、自尊感、渴望承認與親密關系,并深入分析自戀型人格障礙產生的原因——“原始人際關系”的影響。受自戀型人格障礙困擾的人們從未觸達真實的自我。本書是為所有女性所寫,希望有過此類困擾的女性能夠通過本書更好地理解并接受她們的自戀障礙,也希望所有女性都能夠學會接納和擁抱自我,重塑獨立人格,掙脫自戀的枷鎖。
目錄(71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序言
- 前言
- 致謝
- 第一部分 女性自戀
- 什么是自戀
- 什么是女性自戀
- 渴望得到認可
- 雖然悲傷,但她仍發脾氣
- 孩子要符合一種特殊的形象
- 小鏡子,小鏡子
- 數字化反饋
- 如果喪失了“真正的”自我
- 女性自戀和男性自戀
- 自戀和互補自戀
- 第二部分 我們早年學到的東西,以后可能會成為問題
- 過早與母親分離的影響
- “不受歡迎”
- “我給的你都要吃”
- “我說的你都要接受”
- 當身體不屬于自己
- 依戀和分離
- 當分離意味著拋棄
- 依賴和自主之間的沖突
- “自戀的最佳狀態”
- 我是女孩還是男孩
- 母親是女性的榜樣嗎
- 家庭模式:只有你過得好,我才能過得好
- 理想的轉讓
- 與父母的關系
- 仇視情欲和要求品行良好
- “圣女與妓女的沖突”和童話《圣母的孩子》
- 兄弟姐妹的作用
- 美的典范
- 第三部分 一種極端的生活
- 在自卑和自以為是之間的壓力環境中
- 在自以為是的光彩中
- 我要一切,并且立刻要
- 我一文不值
- 我究竟是誰
- “好食物”和“壞食物”
- 被禁止的欲望和貪婪
- 進退兩難的關系
- 我們不能在一起,但也不能沒有對方
- 我總選錯人
- 共同依賴、關系成癮和性成癮
- 第四部分 治療、自助和自我療愈
- 7個變化步驟
- 向虛假自我投降
- 對抗恐懼和不確定性
- 療愈的地點及內外幫手
- 誘惑
- 新的活力
- 有能力建立關系
- 自大已死
- 虛假自我的積極一面
- 灰姑娘和克服自卑
- 當一個人變得完整
- 需求讓我們充滿生機
- 分離恐懼的治療
- 治療性關系
- 治療關系中的濫用動因
- 男性治療師的角色
- 自主性
- 與身體和睦相處
- 自尊和自我效能
- 自我觀察和自我同情
- 附錄
- 圣母的孩子
- 注釋 更新時間:2022-12-02 16:06:49
推薦閱讀
- 新媽媽情緒指南:女性如何應對身份轉變和情緒挑戰
- 對“應該”說不:做自由綻放的女子
- 女人心理與處世優勢
- 執迷:學會正常地愛與被愛
-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 心理學:關于女性(第4版)
- 懂心理的女人會和世界好好相處
- 全世界女人最愛玩的心理游戲
- 馬云:路有多遠就能走多遠
- 重拾自我:如何活得通透又灑脫
- 女人要讀點心理學(升級版)
- 她的書架系列(全3冊)
- 女人的心理情感密碼
- 女性主義有什么用?(日常人文課)
- 親密關系:如何獲得幸福婚戀和自我成長?
- 每天學點心理學:改變女人一生的20堂心理課
- 姑娘,愿你與這個世界愉快相處
- 女人氣場心理學
- 姑娘,你要學會自己長大
- 女人心理全攻略
- 全職媽媽指南:點亮家庭與自我的完滿人生
- 女人這東西
- 女性自我保護手冊:送給女性的16堂自我安全防護課
- 懂心理的女人才幸福
- 幸福女人要懂心理學
- 女性心理學
- 你笑起來真好看:女性友誼中的愛與傷
- 從畢業到立業要上的心理瑜伽課(女版)
- 聰明男人要讀女人心理學:女人那些不想讓你知道的秘密
- 不可不知的女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