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
最新章節:
從書院治經到學堂讀經 孫雄與近代中國學術轉型
在清末民初的經學研究中,“漢宋兼采”是一股不可回避的風潮,這股風潮流行于晚清,卻并非是對乾嘉漢學的反動,而是乾嘉經學的進一步發展。清末江蘇學政黃體芳于光緒八年在江陰建立南菁書院,高揚漢宋兼采旗幟。南菁書院的理念匯集并培育了眾多經學大師,如黃以周、王先謙、張錫恭、曹元弼、唐文治等,他們的學術研究在古今、中西的碰撞之間促成了晚清經學的又一座高峰,也成為連接清代與近代學術的重要橋梁,可以看作對清代經學的總結。本書精選三十篇關于南菁書院與近世學術的文章,展現了南菁學者們在晚清經學和教育等多領域的研究與作為,對全面認識南菁書院及其對晚清民國經學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對今日的經學與禮學研究亦有珍貴的啟發價值。
目錄(37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作者簡介
- 前言
- 第一輯 文化轉型中的南菁學術
- 人才作育與南菁書院學統
- 胡適與南菁書院
- 因緣際會:南菁書院中的常州學人群體
- 第二輯 南菁師儒
- 禮學即理學 儆居學派的思想脈絡
- 《禮書通故》點校本補充說明
- “制作之源”與“因革之要” 論《禮書通故》《五禮通考》著述之異趣
- 黃儆居與清季易學
- 清華大學圖書館藏《十翼后錄》七卷本敘錄
- 黃以周《續資治通鑒長編拾補》的正文來源與注文考辨
- 黃以周的子學著述四種
- 王先謙與晚清經學教育 晚清民初經學探研錄之二
- 啟蒙與救亡之爭 從《翼教叢編》看湖南新舊兩黨的論爭
- 論陳喬樅與王先謙三家詩學之體系
- 第三輯 南菁課生
- 試論張錫恭的《喪服》詮釋特色
- 張錫恭的“正尊降服論”及其意義
- 略述張錫恭《茹荼軒文集》《續集》刻本與稿本之異同
- 讀曹君直《箋經室遺集》
- 曹叔彥先生論《春秋》
- 追尋六經之本 曹元弼的《孝經》學
- 曹元弼與梁鼎芬交游研究
- 曹元弼與唐文治交游考論
- 積厚流光:唐文治先生與南菁精神之發揚
- 唐文治《論語大義》探微
- 唐文治《十三經讀本》論略
- 論祭為四本說的積成
- 從學術經歷看唐文治的哲學思想形態特征
- “理學為體,經濟為用” 唐文治政治思想述論
- 胡玉縉《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修撰考述 以日本外務省檔案為中心
- 金天翮創編之晚清樂歌集考
- 從書院治經到學堂讀經 孫雄與近代中國學術轉型 更新時間:2020-08-28 15:22:56
推薦閱讀
- 四書章句集注
- 幼學瓊林(中華國學經典)
- 四書五經(中華經典普及文庫)
- 傷寒論輯義
- 詩傳通釋(元代古籍集成 經部詩類)
- 去美國上高中
- 追夢的笨笨(全彩版)
- 探索中國大學治理之道:同濟大學章程建設思考與實踐
- 三益齋韻語
- 中庸大全集
- 《傳習錄》明隆慶六年初刻版
- 詩經本義注譯(全集)
-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杭州師范大學的十年創新路
- 教師走基層日記:第二組
- 論語(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 孝經(中華經典誦讀)
- 論語集注 【四書章句集註】(繁體豎排版)(四書章句集註)
- 三字經之中華文明
- 世界·視界:四川大學國際化教育探索與實踐
- 論語
- 教育治理體系下的中小學辦學自主權實證研究:以豫中地區為例
- 中國共產黨創辦新型高等教育的歷史、理論與實踐:中國人民大學80年辦學經驗總結
- 孝經(中華國學經典精粹)
- 智于行 慧于思: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學科專業發展史
- 四書五經入門
- 《中小學校長專業標準》解讀
- 十年教改 春華秋實:同濟大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十周年論文集
- 《論語》言論評析(上下冊)
- 讀禮疑圖
- 去美國上大學:留學就業全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