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65章)
倒序
- 封面
- 版權信息
- 代序 大眾文化與跨國資本——以好萊塢為個案
- 一
- 二
- 三
- 四
- 結語
- 求同尋和?——《功夫熊貓》表現的中美文化二元關系
- 一 中國元素的深層撞擊:龜圣人的超脫與啟迪
- 二 美國精神與阿寶成長的意義:以豹太郎為二元關系
- 三 二元沖撞及其調和:沈王爺的象征意義
- 新俄國大片中的歷史文化反思——以導演米哈爾科夫的近作為例
- 從“階級”到“種族”:泰坦尼克號上的“中國佬”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邦德:漂浮的能指
- 引言
- 形塑邦德
- 漂浮的能指
- 結語
- 《國王的演講》:“新”媒體時代的英國國王
- 國王的誕生
- “新”媒體時代的國王
- 英國電影時代已然來到?
- 跨國資本主義文化對男性友誼的消費——從《指環王》談起
- 一
- 二
- 三
- 四
- 《世間的每一個清晨》:音畫之詩
- 透過小門觀看偉大世紀
- 讓畫面與音樂應和
- 寓教于樂
- 巴比倫塔下的溝通與和解——俄羅斯影片《布谷鳥》解析
- 愛·文學·理想主義
- The One:非同一性的救贖——對影片《黑客帝國》的一種解讀
- 一 the one:唯一性——啟蒙理性開啟救贖道路
- 二 the one:同一性、總體性——被管理的世界
- 三 the one:偽個體性——自我實現的幻覺
- 四 the one:同一性的非同一性
- 歷史真實,藝術呈現與觀眾回應——評斯皮爾伯格《辛德勒的名單》
- 緣起
- 辛德勒其人
- 從歷史故事到電影藝術
- 中外觀眾對《辛德勒的名單》的回應
- 結語
- 文學名著影視改編小議:銀幕上的普魯斯特
- 一 文學名著改編所面臨的問題
- 二 《追尋逝去的時光》的八次影視改編
- 三 《追尋》三部電影改編小議
- 結語
- 大片背后是非多
- 代跋 中國影業調查與外國商業片的啟示
- 附 更新時間:2019-08-16 19:05:37
推薦閱讀
- 人物:文本、舞臺、銀幕角色與卡司設計的藝術
- 賈想Ⅰ:賈樟柯電影手記(1996—2008)
- 中國電影中的故鄉敘事研究
- 微電影制作教程
- 新時期華語電影中國特色研究
- 未被馴服的夢境
- 祝福
- 亦狂亦俠亦溫文:金庸的光影片段(新版)
- 我們與惡的距離
- 當代中國譯制
- 播音員主持人漢字讀音手冊
- 被隱藏的相遇:民族志電影制作者和被拍攝者關系反思
- 戲劇影視的“鄉愁”文化研究:第十屆長三角戲劇影視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
- 我是怎樣拍電影的
- 第二次握手
- 一瞬二十四生滅:風間隼武俠電影評論文集
- 當代中國傳記片創作現象批評
- 有生命的影像:吉爾·德勒茲電影影像論研究
- 偉大的電影3
- 科幻電影啟示錄
- 算命:清影記錄中國2009
- 棚式電視欄目之批判:鑒定央視《鑒寶》
- 大型體育賽事轉播音頻技術
- 現實題材電視劇的精品化之路
- 夢回仲夏:夏夢的電影和人生
- 電影藝術(下)
- 賈樟柯的世界
- 微電影教程:編導+拍攝+構圖+照明+后期制作(第2版)
- 嘿,你正常嗎
- 草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