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醫(yī)說
免費

醫(yī)史、醫(yī)話著作。10卷。南宋·張杲撰輯。刊于1224年(嘉定17年),在同類著作中,此書出現是比較早的。張氏博覽群書,尋覓見聞,銳意搜輯醫(yī)事典故,凡涉于醫(yī)者,則分類錄載。及至晚年,猶搜訪不輟,共歷時30年,將“目覽之文,耳聽之說”編成此書。書中廣泛集錄了南宋以前各種醫(yī)著及文史著作中有關醫(yī)學典故,傳說等史料,分為歷代醫(yī)家、醫(yī)書、本草、針灸、診法及多種病證、養(yǎng)生等49類。卷首為“歷代名醫(yī)姓氏”,共載自上古至五代唐慎微一百四十六位醫(yī)家姓名、傳略,按年代順序排列,顯示了較高的史學水平。書中匯聚了許多具有生動情節(jié)的醫(yī)話、醫(yī)案,發(fā)人深省,增長學識。如趙學敏《串雅·序》中提到的“歐陽修暴利幾絕,乞藥于牛醫(yī);李防御治嗽得官”的故事即卷六“車前止暴利”和卷四“治痰嗽”,成為盛贊民間醫(yī)藥的佳話。另外還記載了不少怪疾險證,奇方異治,增廣讀者見聞,并保存了民間醫(yī)學和有關衛(wèi)生保健健論述。全書以豐富的資料,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受到讀者的贊賞,但其中也輯有一些佛、道宗教的迷信內容。現存有最早的宋刊本。明代刻本《四庫全書》本。國外有日本、朝鮮版本。另外,明代俞弁仿此體例,寫成《續(xù)醫(yī)說》10卷。

佚名 ·國學 ·11.3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28章 小兒(3) 2015-12-27 08:24:37
太清中黃真經
免費

道家氣功著作。亦稱《中黃經》,又名《胎藏論》、《胎藏中黃經》。原題九仙君撰、中黃真人注。二卷。《文獻通考·經籍考》著錄《中黃經》二卷,《通志·道家》作九仙君撰《中黃經》一卷。《云笈七簽》卷十三全文收載,與本書文字大同小異,惟《釋題》本書無注而《七簽》本則有注。《七簽》本注稱九仙、中黃皆為九天之真,且自稱為“余”,《道藏提要》據此認為“本書撰注,殆為一人。”書凡十八章,經文均為七言韻語,每后一章之首皆與前一章之尾密切呼應。卷首《釋題》首先引用圣人的話,提出養(yǎng)生之要在于“先除欲以養(yǎng)精,后禁食以存命”,“食胎氣,飲靈元,不死之道,返童還年”,以下各章即圍繞這一學說展開論述。書中說,人們心起萬端,逐境而動,這是由于身中有三蟲(亦名三尸)作祟。上蟲居腦宮,使人好味嗜欲;中蟲居心宮,使人貪財貨,好喜怒,濁亂真氣;下蟲居腹胃,使人愛衣裳,耽酒色。學道之人當以內行扶持,常令靜居,辟欲胎息,內絕所思,外絕所欲,心似太虛,安鎮(zhèn)本根,自能元氣充足,三尸驅除,契通圣智,達于真道。書中注文博引群籍,對于經文所言服氣胎息的功能、功法、宜忌,尤多補充和闡發(fā)。《釋題》自謂此書“義精于成道,言盡于養(yǎng)生”,“食氣之理備載,歸天之道悉成”,足見作者對此書的價值充滿自信。載《道藏》第五百六十八冊。明·高濂曾將此經及注加以刪節(jié),改編成《太清中黃胎臟論略》,載于《遵生八箋·延年卻病箋》,對于常握本書大要,不無提綱挈領之用。

中黃真人 ·國學 ·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4章 2015-12-27 00:26:2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肥乡县| 息烽县| 济阳县| 自治县| 呼图壁县| 鹿泉市| 彰武县| 扬州市| 惠东县| 北碚区| 仙桃市| 德清县| 东辽县| 柯坪县| 蒲江县| 淮南市| 安阳市| 浦县| 攀枝花市| 钟山县| 太仓市| 若羌县| 崇左市| 肇源县| 冀州市| 洛川县| 荔浦县| 扎兰屯市| 大荔县| 阿勒泰市| 石首市| 铜陵市| 双峰县| 乌鲁木齐县| 海口市| 临潭县| 中阳县| 金湖县| 长丰县| 丹江口市| 新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