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上內秘真藏經
又稱《真藏妙經》、《真藏經》。作者不詳。唐朱法滿《要修科儀戒律鈔》曾引該經,則至遲唐初已出。全書十卷,有顯道品、辯三寶品、辯四真品、惠澤品、解脫品、辯相明部袠品、普明品、顯功德品、顯戒行品、妙德品、集仙品、明行品、究竟品等十三品。經文認為人性中有天真正道隱藏,人應當以心證道,顯現自然真性,妙解真實性;法性平等無差別、無高下,說《真藏經》的目的就是“度脫皆平等”;諸法虛空,虛空之相是名道體,諸法無自性,畢竟空寂。經中又區分了小乘道教與大乘道教,要修道者由小乘道教轉向習大乘平等道,先度人,后度己。此經明顯受佛教中觀哲學影響,用不著二邊的否定式思維方式證明。為研究隋唐道教思想較重要的參考資料。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又洞真部玉訣類有《真藏經要訣》一卷,為此經縮寫本。
·4.9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