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由門人福善、通炯、劉起相編輯刊行的有《憨山老人夢游集》四十卷(現流通本五十五卷)。憨山大師夢游全集。嘉興藏函。止刻法語五卷。丙申歲。龔孝升入粵。海幢華首和尚得余書。楗椎告眾。訪求鼎湖棲壑禪師藏本。曹秋岳諸公。僐寫歸吳。謙益手自仇勘。撰次為四十卷。大師著述。援筆立就。文不加點。字句不免繁芿。段落間有失次。東游時。曾以左氏心法序。下委刊定。見而色喜。遂削前藁。今茲仇勘。僭有行墨改竄。實稟承大師墜言。非敢僭逾。犯是不韙也。
佚名 ·國學 ·59.3萬字
這是詮釋唯識三十頌的論著,凡十卷,護法等十大論師各造釋論,唐代玄奘三藏奉詔譯,翻經沙門窺基筆受,這是學習唯識學必讀的重要論書。世親晚年造《唯識三十頌》,本頌造出,未造釋文而入寂,未幾十大論師繼起,各造釋論,斯時法海波瀾,至為壯闊。唐代玄奘三藏由印度回國,攜回十家釋論百卷,奘師譯此論時,本主張十家釋論各別全譯,后以弟子窺基之請,糅集十家之義成為一部,其中異義紛紜之處,悉折中于護法之說,故《成唯識論》十卷,雖說是糅集十師之作,而實以護法一家為宗,名為傳譯,不啻新造。基師亦嘗述其傳譯參糅之績云:十家別譯之初,神昉、嘉尚、普光、窺基四人同受師命,共同翻譯。數日之后,基請退出,奘師固問其故,基對曰:“群圣制作,各馳譽于五天,雖文具傳于貝葉,而義不備于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之奘師乃許,故得此論行世。
(唐)玄奘 ·國學 ·8.9萬字
組詩名。南朝梁蕭統輯,載《文選》。作者不詳,但非一人所作,約創作于東漢末年桓、靈時期。或謂枚乘、傅毅作,不可信。共十九首,內容多寫夫婦朋友間的離愁別緒和士人的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現出追求富貴和及時行樂的思想。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在五言詩的發展上有重要地位。
佚名 ·國學 ·1523字
全稱《后唐奇書蓮子瓶演義傳》,又名《銀瓶梅》、《第一奇書蓮子瓶》、《第五奇書銀瓶梅》。四卷二十三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同治元年(1862)。蘇州劉芳之妻顏氏美麗賢惠,兵部尚書之子裴彪見色起意,設計誣陷劉芳勾結盜匪,使劉芳死于酷刑之下。顏氏逃出家門,被迫上二龍山避難。劉芳棄尸荒郊,卻被友人陳升以蓮子瓶救活。裴彪與奸黨勾結,圖謀不軌。劉芳冤情終于上達玄宗,劉芳、陳升等奉旨征剿奸黨,裴家父子以及黨羽盡被誅滅。小說寫奸臣與盜匪勾結,俠士與忠臣聯手,把個人恩仇與社稷安危紐結在一起,其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娥川主人 ·國學 ·6.3萬字
本書為公版書,為不受著作權法限制的作家、藝術家及其它人士發布的作品,供廣大讀者閱讀交流。匯聚授權電子版權。
張神峰 ·國學 ·1176字
凡十卷。明代智旭編。收于卍續藏第一零八冊。附題為靈峰蕅益大師選定凈土十要。門人成時評點節要后付梓。本書系將凈土教義之論書編集成十種。從第一卷阿彌陀經要解一卷(明代智旭)至第十卷西方合論一卷(明代袁宏道)。其中收有宋代遵式之往生凈土懺愿儀、往生凈土決疑行愿二門、明代成時之觀無量壽佛經初心三昧門及受持佛說阿彌陀經行愿儀、隋代智顗之凈土十疑論、唐代飛錫之念佛三昧寶王論、元代善遇之凈土或問、明代妙協之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元代梵琦之西齋凈土詩、明代傳燈之凈土生無生論及凈土法語。就其編集之順序,以最初三要為經文之解釋,同時敘述所依之行愿儀則;其次凈土十疑論以下七要則依隋唐宋元明之時代順序而編次。
成時 ·國學 ·17.9萬字
平江不肖生 ·國學 ·66.3萬字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是道教經典之一,旨在闡述清靜之道。該經文強調通過內心的清靜來達到修行的目的,不涉及有為的修養方法,而是通過“清靜”法門來澄心遣欲,參悟大道?。
李道純 ·國學 ·2416字
佚名 ·國學 ·9.9萬字
近代白話章回小說。4卷40回。老少年(吳趼人)著。光緒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一日(1905年9月19日)開始在《南方報》(上海)第28號附張“小說欄”連載(何時載止、登至第幾回均不詳)。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改良小說社(上海)出版單行本(“說部叢書”之一),8冊,每回附圖1幅。翻印本有1986年3月中州古籍出版社(鄭州)本、1987年9月花城出版社(廣州)本(“我佛山人作品選本”之一)。此編雖為《紅樓夢》續書,實與原著極少關連,不過借賈寶玉再次入世表現作者的社會態度與政治思想。前二十回描寫寶玉在“野蠻世界”,即清末現實社會中種種歷險遭遇。后二十回則展示——民康物阜之“文明境界”理想藍圖。賈寶玉在光緒二十六年,再次下山,在上海巧遇薛蟠,得其資助,暫住上海。見到火柴、火車、留聲機、新聞報等新奇事物,乃發奮閱讀譯作,學習英文,隨后應邀赴京,目睹義和團起事、八國聯軍占領北京、兩宮西狩等大亂情景。返滬游經武昌時,因批評一位學堂監督而入獄,幾乎喪命。
吳趼人撰 ·國學 ·15.4萬字
氣功著作,相傳為呂洞賓撰。本書是敲著八卦爻辭板為節拍演唱的宣傳氣功基本理論、功法的歌訣。全文可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指出進行氣功養生的宜忌,要節制性欲、戒酒色,保持平靜愉快的心境。第二部分指出行氣功法時,要保持精神活動的高度集中,如“性要空,意要專”書中主要論述氣功的基本理論、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等,指出習練氣功養生法要節制性欲,排除雜念,放松形體,逍遙自在,保持心境的平靜愉快。
呂洞賓 ·國學 ·1712字
王肯堂 ·國學 ·40.2萬字
佛典注疏。明宗泐、如玘奉敕撰。八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的注釋書。書前有明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初十日的“圣旨”及宗泐、如玘的《進新注楞伽經序》,書后有翰林學士宋濂的《新撰楞伽經后題》。是奉旨注解三經之一種,完成于明洪武十一年七月,同年即奉旨刊板印行。經注前有“引文”,略述《楞伽經》幾種譯本及此經大義。以下依經文順次注解。所錄原文稱“本”,注文前加“注”字。見載于明《永樂北藏》、《嘉興藏》及清《龍藏》等。
宗泐 ·國學 ·12.3萬字
佚名 ·國學 ·1.4萬字
佚名 ·國學 ·7527字
《齊民要術》大約成書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時期,南朝宋至梁時期,中國杰出農學家賈思勰所著的一部綜合性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全書10卷92篇,系統地總結了六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勞動人民農牧業生產經驗、食品的加工與貯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詳細介紹了季節、氣候、和不同土壤與不同農作物的關系,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
賈思勰 ·國學 ·13.8萬字
達基 ·國學 ·2萬字
為道教咒語匯編。約輯成于宋元時。凡十二卷。其中以雷霆諸咒為主,也有除病、驅疫、救苦、伏魔等咒文。匯集咒語七百八十多則,咒文多為四言,短者十余字,長者達二千余字。收入《道藏》第33—35冊。
佚名 ·國學 ·9.1萬字
瓊瑤真人 ·國學 ·4.5萬字
趙翼 ·國學 ·48.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