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國史記
免費

朝鮮古代通史。金富軾著。1145年問世。1394年慶州府使金居斗等人出版的木刻本,是現存最古老的版本。金富軾(1075—1151),30歲中舉,歷任戶部尚書、平章事和元帥等重要文武官職。1147年受封為樂浪郡開國侯,是朝鮮史學的奠基人。除本書外,還參與編纂《睿宗實錄》、《仁宗實錄》,另有詩文集20多卷。本書用漢文寫成,共50卷。記敘前57年至935年的朝鮮歷史。分為三國本紀、年表和志、列傳3部分。1.三國本紀(1—28卷)。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新羅本紀是重點,敘述從酋長赫居世至敬順王共56王、992年的新羅歷史。高麗本紀記錄從酋長東明(朱蒙)至寶藏王共28王、705年的高句麗歷史。百濟本紀記敘從酋長溫祚至義慈王共31王、678年的百濟歷史。2.年表和志。年表(29—31卷)。從前57年至936年,按年代順序共記載新羅、高句麗、百濟三國105位國王(有的是酋長)在位的年表,并和中國諸朝的年代逐年對照。志(32—49卷)。是有關文化、經濟、地理、職官等方面的記事。3.列傳(41—50卷)。主要記述50個人物的事跡。大體分為貴族傳記、封建知識分子傳記和人民傳記三類。本書雖有某些缺點,如地名、人名、事件相互差錯,重要史實有所遺漏。書中記載的高句麗第10代王經中國學者考證亦非真實。但由于朝鮮三國時代的其他古籍一本也未流傳下來,使本書成為研究朝鮮古代歷史最寶貴的資料。

金富軾 ·國學 ·32.2萬字

最新章節 第51章 2015-12-27 00:56:23
唐宋詩醇
免費

唐宋詩總集。四十七卷。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敕編。高宗性好詩文,常與沈德潛等談論詩文,曾于乾隆三年(1738)編定《唐宋文醇》。后有感于“文有唐宋大家之目,而詩無稱焉者”、“有文醇不可無詩醇”,因選唐宋詩成就突出者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蘇軾、陸游六家,“以見二代盛衰之大凡,示千秋風雅之正則”。此書認為,李杜一時瑜、亮,千古稀有;樂天平易,最近乎情;奇創而不詭乎理者,莫過昌黎;錄此四集,足以觀有唐一代之詩。而宋詩不足以匹唐,僅選兩集,因山谷多生澀,而選蘇詩以示北宋詩壇之功;錄放翁詩以見南渡以后詩之大成。謂六家為唐宋詩中之醇醪實不為過。全書有太白八卷,少陵十卷,樂天八卷,昌黎五卷,東坡十卷,放翁六卷。未作箋注,然每詩后皆有評點語,有引前賢之評,亦有時人所評,均極精煉中意,于理解體味詩作皆有點化作用。此書流傳很廣,多用于家塾學習之課本,故版本頗多。有乾隆十六年武英殿刻本(《四庫全書》據以著錄),此為初刊,臺灣大學有藏。乾隆二十五年內府又刻有四色套印本,圈點品評則更為顯目,臺灣故宮博物院有藏。后世多次重刊,有乾隆二十五年書業堂重刻本,光緒七年(1881)浙江譚鐘麟重刊本和江蘇局本,等等。

(清)愛新覺羅·弘歷 ·國學 ·47.8萬字

最新章節 第50章 2015-12-27 01:32:59
元朝秘史
免費

原名《忙豁侖·紐察·脫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紀蒙古官修史書。主要依據宮廷所藏“脫卜赤顏”(蒙古語“歷史”)撰修,原文為畏兀兒體蒙古文。明初,四夷館以它作為學習蒙文的教材,用漢字音寫蒙古語原文,逐詞旁譯,并附有總譯,定名為《元朝秘史》。畏兀兒體蒙古文本已散佚,而漢字音寫本卻流傳下來。是書記載了成吉思汗祖先的譜系、蒙古各氏族部落的源流、成吉思汗生平及窩闊臺統治前期的活動,是研究13世紀蒙古社會歷史最重要的資料。錢大昕《跋〈元秘史〉》云:“元太祖創業之主也,而史述其事跡最疏舛,惟《秘史》敘次頗得其實,而其文俚鄙,未經詞人譯潤,故知之者少,良可惜也。”經錢大昕的宣揚,人們開始認識到此書的價值。同時,《秘史》也是當時蒙古語難得的語言文獻,具有很高的語言學價值。有《四部叢刊》本(十二卷,即顧廣圻本),較善。另有《連筠簃叢書》本(十五卷)等。清末李文田的《元朝秘史注》、日本學者村上正二的《蒙古秘史·成吉思汗傳》以及那珂通世的《成吉思汗實錄》等均為研究《秘史》的重要著作,可資參考。方齡貴編輯的《元朝秘史通檢》為我們利用《秘史》提供了方便。

佚名 ·國學 ·4.8萬字

最新章節 第15章 2015-12-27 06:37:50
秋水軒尺牘
免費

清許葭村著。為作者的書信集。古稱書信為尺牘,因古代書簡長約一尺故名。由后人整理編排成書,共229篇,分為敘候、慶吊、勸慰、請托、辭謝、索借、允諾、戲謔8類。文辭生動雅麗,曲盡情理,向為尺牘范本。如《復朱鶴汀書》尉問腹疾并告知家鄉水災一事說:“手書遙賁,知足下適患河魚之疾。造化小兒,何不仁乃爾,近日定占勿藥矣。弟貧也,非病。客自家鄉來者,道波臣為虐,年谷不登,旅人無以自存,又重以內顧憂。如何如何!足下作歸省計否?新涼入序,寄語加餐。”以河魚代稱腹疾,勿藥代稱痊愈,波臣代稱水災。結尾一句感嘆,繼問友人是否準備回鄉,最后因秋臨加以問候,使人有親切之感。語句精練,事雖不多,但處理得十分嫻熟。又如《托滄州諸友照應友人書》說:“火云如燒,思與諸君子一登朗吟之樓,看夾岸柳陰,風檣上下,以消煩溽。乃仙凡途判,咫尺千里,徒作五城十二樓觀耳。鹽邑張少尉,武陵人也,近以年老乞休。月之二十九日,先遣眷屬赴滄,候船南下。幸推梓誼,飭役代覓妥寓,俾旅途主人不敢欺生慢視。此感弟實均之”。第一句火云如燒,如同起興。繼敘舊日友情,最后拜托代為照應友人。語言優美,情調浪漫,使人樂于代勞。又如《賀陳筠青生女書》中說:“昨得手書,以弟夫人弄瓦而不弄璋,其辭若有憾焉。不知二五構精,伉儷同功,是誰之過,而為是怏怏耶?況凰之降,即以開么鳳之先;謝氏烏衣,不可無林下風以濟其美,正不必謂夢月之不如夢日也”。其中“弄瓦”指生女,“弄璋”指生男,語出《詩經》。“二五”指十月懷胎,“伉儷”為夫婦二人。“雛凰”指女孩,“么鳳”指男孩子。謝氏用謝安典故,謝安居烏衣巷,其子第多賢,而其侄女謝道韞神情散朗,有林下風。夢月喻生女,夢日喻生男。比篇用典自然,認為生女未必不如生男,觀點亦有可取。“是誰之過”一句尤其恢諧,足可解頤。該書曾經由經山陰婁氏、吳縣管氏注釋,又經宋晶如補充、訂正,并加語譯,使讀者較易理解。書前編有分類目錄和內容提要目錄,便于讀者瀏覽。1986年上海書店出版影印本,與清龔未齋《雪鴻軒尺牘》合刊,1987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校注本。

許葭村 ·國學 ·4.1萬字

最新章節 第229章 示恬園侄 2015-12-26 23:00:41
紅樓圓夢
免費

清代白話章回小說。31回。臨鶴山人(《楔子》中自稱夢夢先生)撰。嘉慶十九年(1814)有紅薔閣寫刻本刊行。光緒二十三年(1897),有上海書局石印本,卷首附“六如裔孫”題序。書中寫林黛玉復活后,適逢清江決堤,因以10萬石米糧救濟災民,被皇上封為淑惠郡主;賈寶玉還俗歸來,助賈政收拾水災遺害,使沿江堤壩合龍。寶、黛俱建不世之功,奉命完婚。圣旨譴責薛寶釵與寶玉之婚姻系冒黛玉之名而成,故將寶釵遣返母家。后得黛玉多方周旋,寶釵才得再返賈府。寶、黛感懷晴雯代人受過、被讒慘死,于大觀園內為建芙蓉祠以記之。寶玉受皇命重任,在黛玉臂助下,先平滄州鹽梟之亂,又靖浙東洋匪妖氣,而被封尚書。榮國府再度中興。賈惜春更名仲春被召入皇宮為貴妃,賈政位居文華殿大學士,告老后由寶玉接替。寶玉的尚書缺,由賈蘭補授。真是滿門富貴、極盡榮華。芙蓉仙晴雯在審理王善家的、王熙鳳、花襲人過程中,把他們丑的、偽善的面孔揭示無遺。連賈母、元妃也在蓉仙面前,為生前曾拆散黛、寶婚姻而認錯謝過。該書對《紅樓夢》中的人物結局善惡,幾乎都一一作了交代。凡原書中之所不平者,莫不大快讀者之心,如抑寶釵、襲人,揚晴雯、黛玉;使天下有情者均成佳偶,使薛蟠、賈環輩邪惡者均無善終。書中多富貴淫逸生活的鋪敘及天命報應、神鬼符咒的妄說。名為《紅樓圓夢》,實與曹雪芹《紅樓夢》大相徑庭,不可同日而語。

臨鶴山人 ·國學 ·10.5萬字

最新章節 第32章 匯群芳夢中說夢 結全案圓后重圓 2015-12-20 18:33:17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建县| 长岛县| 玉溪市| 拉萨市| 龙山县| 保山市| 新郑市| 固安县| 平度市| 鹿泉市| 社旗县| 星子县| 武城县| 西乌珠穆沁旗| 遂平县| 新乐市| 穆棱市| 孟州市| 玉树县| 体育| 高淳县| 东乌珠穆沁旗| 泉州市| 乐山市| 周口市| 黔东| 元氏县| 河南省| 资阳市| 台江县| 石景山区| 商水县| 陕西省| 安吉县| 太和县| 天镇县| 乌苏市| 永新县| 克山县| 石楼县| 开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