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濟顛大師醉菩提全傳
免費

一名《濟顛大師玩世奇跡》、《濟公全傳》、《濟公傳》、《皆大歡喜》、《度世金繩》。長篇小說。清“天花藏主人編次”,亦題“西湖墨浪子偶拈”。二十回。作者無考。書敘南宋高宗年間僧人濟顛故事。天臺府天臺縣春坊贊善李茂春之妻王氏生一子,本紫金羅漢轉世,國清寺高僧性空為取名修元。性空坐化之日囑贊善曰:“汝子乃佛家根器,非宰官骨相,但可為僧,不宜出仕”。修元談禪,皆不能勝。至十八歲,父母相繼逝世,遂于靈隱寺出家,法名道濟。因放浪無覊,屢遭責打,欲待還俗。經長老棒喝,頓悟佛性,遂撞翻長老及眾僧,瘋瘋癲癲,以游戲方式吐露禪機,人皆稱為“濟顛”。濟顛不戒酒肉,口唱山歌,與猴犬同游,與群童嬉戲,然語含禪機,無不靈驗,為人治病,屢有奇效。日游息于西湖之上,往來于官宦人家,縱酒自樂,不貪錢財,不近女色,濟顛以瘋癲狂態,做了許多好事、奇事,人人敬仰,稱為活佛。圓寂之后,亦常顯靈。人間不平事濟顛皆以嬉笑怒罵出之,頗具揭露意義。濟公故事,淵遠流長,宋時已見端倪。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卷十四亦載道濟故事,晁瑮《寶文堂書目》子雜類著錄《紅倩難濟顛》一本。明隆慶三年刊有《錢塘漁隱濟顛禪師語錄》(短篇小說),于《醉菩提》影響尤深。有乾隆四十年(1775)、四十二年、四十三年金閶書業堂刊本,乾隆五十三年(1788)金閣古講堂刻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文聚堂刊本(四卷)、光緒二十年(1894)刊本等。一九八三年花城出版社出版《濟公全傳》標點本(上下冊)。是書尚有多種國外譯本,近年有澳大利亞的伊恩費爾威譯本,名《醉佛》。

天花藏主人 ·國學 ·6.7萬字

最新章節 第20章 來去明一笑歸真 感應佛千秋顯圣 2015-12-17 12:22:33
晏子春秋
免費

是一部頗富政治思想性而又比較接近歷史小說的政論著作。舊題春秋時齊人晏嬰撰,實系后人依托并采綴晏子言行而作——作者當是一個熟悉晏子生平言行和民間士大夫傳說的人物。成書約在戰國末期,書名始見于《史記·晏嬰傳》。《漢書·藝文志》只稱《晏子》(無“春秋”二字”,是否即今傳本,可疑),列于儒家著作之內。全書八卷二百五十章,計分內外篇:內篇包括《諫上》、《諫下》、《問上》、《問下》、《雜上》、《雜下》六卷,多有崇尚節儉之說;外篇二卷,所記乃西漢劉向編校本書時所說的“又有復重文辭頗異”和“又有頗不含經術”之內容,其中《仲尼之齊欲封節》與《墨子·非儒》相同。全書所敘皆晏嬰之遺事。本書以晏嬰作為中心人物,寫得生動形象,實乃先秦著作中罕見之作。書中對奴隸主的窮奢極欲,上層統治集團的腐朽、丑惡,作了比較深刻的揭露;對勞動人民的籍(賦稅)重獄多,拘者滿圍(牢獄),怨者滿朝等情況作了真實的反映。本書在認識論上,提倡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在社會觀上,多尚同、兼愛、非樂、節用之說;在學派關系上,《內篇》多孔子稱許晏嬰之語,《外篇》多晏嬰抨擊孔子之語。注本有今人吳則虞的《晏子春秋集釋》上下冊。其書匯集了二十四個刻本和二十幾家的校注,并把《晏子春秋》的資料,分為佚文、集語、事跡。有關晏子學說學派討論、有關《晏子春秋》考辨、重言重意篇目表六類,輯附于后,頗便檢閱。

(春秋)晏嬰 ·國學 ·5.7萬字

最新章節 第15章 外篇不合經術者第八凡十八章 2015-10-09 14:30:35
傷寒懸解
免費

十五卷。清黃元御撰。黃氏在學術上推崇岐伯、黃帝、秦越人和張仲景,稱他們為“四圣”,主張“理必《內經》,法必仲景,藥必《本經》”。對《傷寒論》頗有研究,受方有執、喻昌影響,認為王叔和編次《傷寒論》已失仲景所著原貌,希望“于破裂紛亂之中,條分縷析,復其次第之舊”,故對《傷寒論》重新加以校訂。卷首為仲景微旨;卷一、卷二為脈法;卷三至卷五為太陽篇;卷六、卷七為陽明篇;卷八、卷九為少陽篇;卷十為太陽篇;卷十一為少陰篇;卷十二為厥陰篇;卷十三為傷寒類證;卷十四為汗下宜忌。卷末附駁正王叔和序例一卷。黃氏認為張機因針灸刺法已佚,于是著《傷寒論》以治外感之疾。依岐伯、秦越人之理,其法則由岐伯、秦越人針刺之法變通而來。黃氏論述傷寒運用運氣原理,立六經以治傷寒,以六經為綱,從六氣首列各經病提綱,然后于各經之中論本病、經病、臟病、腑病、壞病等,并指明傳臟、傳腑、入陽、入陰等不同情況,制湯丸以療感傷,以守五味。書中脈法共有八十三章,六經經證以及入腑傳臟之里證誤行、汗吐下之壞病三百六十八章,外感之類證、汗吐下、宜忌八十六章,共五百三十七章,一百一十三方。黃氏對《傷寒論》解其脈法,詳其經絡,考其常變,辨其宜忌,更定舊書偽亂。使此書綱目清晰,便于閱覽。有道光十二年(1832)燮和精舍刊本,咸豐九年(1859)順德黃氏刻本。

黃元御 ·國學 ·7.3萬字

最新章節 第9章 少陽經上編(二十二章) 2015-12-25 15:13:37
褚氏遺書
免費

南齊褚澄撰。全書1卷。凡10篇:受形、本氣、平脈、津液、分體、精血、除疾、審微、辨書、問子。是作者有關經驗、理論、心得體會、驗案等內容的歸納與總結。其中,受形、精血、問子3篇討論了性醫學、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則五體有不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內敗小便,道澀而為淋;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道牽疼,愈疼則愈欲大小便,愈便則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誤行,或漬而入骨,或變而為腫,或雖合而無子。合男子多則瀝枯虛人,產乳眾則血枯殺人。”后世在其啟發下,總結出老人淋這一性醫學所特有疾病的因機證治。同時,對男女性生活乖舛所產生病機也作了中肯分析,累為后所引用。“問子篇”云:“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完實而交合,則交而孕,孕而育,育而為子,堅壯強壽。”此觀點與現代優生優育學思想一致,具有科學的內涵。本書之所以稱為遺書,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唐末黃巢發冢,得石刻醫書,棄之。僧人義湛抄錄其文,復經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遺書》。謝觀謂此書為“唐末五代人所偽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鉛印本。

褚澄 ·國學 ·5290字

最新章節 第2章 后序 2015-11-13 15:49:33
本草備要
免費

成書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代汪昂撰。商務印書館1954年鉛印本。該書是本草學著作,汪氏認為有些本草書籍內容“備而不要”或“要而不備”,故取材《本草綱目》與《神農本草經疏》等書,選取常用藥品,述其要旨,又兼補以上兩書之末備,故名《本草備要》。卷首為“藥性總義”,概括藥學理論,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獸、鱗介魚蟲、人等8部分類,共載藥478種,各藥名之下,以小字簡述其主要功效,并系統介紹其性味歸經,功效主治、藥材形態、加工炮制等,并附圖461幅,均系轉繪自《本草綱目》錢蔚起本藥圖。此書完備而扼要,論藥雖采眾家之說,又有個人創見,書成即風行全國,為中醫初學者常用入門書。書中引證了明代陳嘉謨《本草蒙筌》中關于炮炙的總結性論述,但無新見地,各藥項下所注炮炙方法,亦大體同前人。僅對于生、制品的藥效解釋,以及采用不同輔料對藥效的影響,略有發揮。如認為黃芪不必鹽炙,“或曰補腎及崩帶淋濁,宜鹽水浸炒。昂:此說非也,前證用黃芪,非欲抑黃芪使入腎也,取其補中升氣,則腎受蔭,而帶濁崩淋自止……”“人參蘆能涌吐痰涎,體虛人用之,以代瓜蒂”。海藻“其用在咸,似不宜洗過。”“當歸,非治痰藥,姜制亦臆說耳”。

吳儀洛 ·國學 ·13.5萬字

最新章節 第34章 人部 2015-11-13 11:41:32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年辖:市辖区| 孟州市| 津南区| 老河口市| 林芝县| 伽师县| 玉林市| 姚安县| 沙坪坝区| 南通市| 雅江县| 那曲县| 乌审旗| 竹山县| 巴彦淖尔市| 班玛县| 米易县| 新泰市| 阳曲县| 南通市| 唐河县| 崇左市| 广宗县| 无为县| 渭南市| 宝丰县| 华坪县| 东莞市| 浪卡子县| 云南省| 沾益县| 洱源县| 丹江口市| 武宣县| 那坡县| 开化县| 上犹县| 来宾市| 南漳县| 平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