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刑事程序的法理(全2卷)
會員

《刑事程序的法理》一書集中了陳瑞華教授近二十年來學術研究的成果,是一部研究刑事訴訟理論的奠基之作。該書對刑事訴訟法學的范疇和體系、訴訟價值理論、訴訟構造理論、訴訟形態理論、程序性制裁理論、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合作性司法理論、辯護理論作出了全面而深入的討論。該書的基本特點有三:一是注重刑事訴訟研究的概念化,提出了一系列理論命題。作者經過多年的學術耕耘,提出了多個得到法學界承認的概念和命題,如針對程序性違法現象,提出了系統的“程序性制裁理論”;根據中國刑事司法改革的情況,提出了“案卷筆錄中心主義”“新間接審理主義”“徹底的事實審”等理論命題;根據中國協商性司法改革的進展,提出了“私力合作模式”和“公力合作模式”的理論;針對刑事辯護制度的改革經驗,提出了“獨立辯護理論”“有效辯護理論”和“協同性辯護理論”;等等。這些概念和理論命題的提出,大大豐富了刑事訴訟的基本理論,對這一學科的長遠發展具有奠基作用。二是運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注重“從經驗到理論”,強調理論來自于制度和實踐,但又要到實踐中得到驗證。作者摒棄了“從西方到西方”的研究路徑,注重研究中國問題,從中國的法制經驗中發現規律,提煉出理論命題。三是具有問題意識,將諸多制度問題上升到理論問題。不拘泥于制度的建構和對策的提出,而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解釋力的理論。

陳瑞華 ·理論法學 ·60萬字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第四版)
會員

《法治及其本土資源》是著名法學家蘇力的代表作,是法律社會學及中國法治研究領域的經典之作,是改變當代中國法學視野的現象級著作,曾獲1978—2014影響中國十大法治圖書獎。本書首版于1996年,2002年、2015年兩次修訂再版,本書為第四版。全書以“法律多元主義”為進路,通過對轉型中國若干個案的理論考察,從法律規避和法律多元、法律本土化、法律專業化、市場與法律的替代以及法學研究方法論等多個方面對中國“法治”賴以推進的“本土資源”進行了生動展開和規范轉化,并提煉出“國家法與民間法”的關系這一核心命題,表達了要從社會生活中的各種非正式資源、有傳統習慣的法律制度中吸取中國法治建設的營養的實踐關懷和理論立場。本書在國內較早運用交叉學科的知識與方法,創造性地將法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闡釋學、語言哲學知識和方法引入中國法學研究,充分展現出法治資源的復雜性、學科知識的不可分割性和多元方法的學術優勢。本書是法學文體寫作的典范,此次修訂,作者刪去三篇文章,改正了原書編校中的錯訛,重新調整了每篇文章的語句,使全書論題更為集中,語言更為凝煉,風格更為鮮明。該書對當下中國法治建設資源的獲取、對中國法學研究方法的完善仍有不可忽視的實踐指向和理論價值。

蘇力 ·理論法學 ·22.6萬字

中國刑法教義學的面向:經驗、反思與建構
會員

當代中國刑法教義學經歷了政治化工具的教義學、作為解釋學工具的教義學及作為學科精致化工具的教義學三個發展節點。開展教義學研究需要警惕對德、日刑法教義學的過度路徑依賴,突破“移植教義學”研究瓶頸,自覺立足中國法律實踐觀照中國法律問題,在承繼與反思德國刑法教義學理論基礎上努力嘗試本土教義學理論建構。《中國刑法教義學的面向:經驗、反思與建構》即是一本嘗試建構中國本土刑法教義學理論的體系化的學術專著,也是一本致力于引入德國理論解析中國刑法中的爭議問題的創新之作。《中國刑法教義學的面向:經驗、反思與建構》將德國刑法教義學的基本理論與中國本土刑法教義學研究方法有機融合,充分應用于中國刑法總論的方向性、基礎性基本命題和刑法分論的多發、熱點、新型問題的研究中,為中國刑法情節犯、不作為犯、財產犯罪、網絡犯罪等問題困境尋找教義學上能夠證成的答案,為我國司法實務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工具,也嘗試以中國刑法命題為試金石對德國相關刑法教義學理論進行科學性、適用性檢驗,并以此為基礎致力于探索建構中國刑法教義學的路徑與方案,不僅有鮮明的實踐意義,也有突出的學術價值。

王瑩 ·理論法學 ·25.9萬字

優先股股東權利保護研究:法律的視角
會員

優先股作為以合同約定優先性權利條款的股權類別,乃法律規范與契約安排協作之產物。普通股和優先股是從公司可分配利潤形成的同一個資產池中獲取收益,由于權利之間的差異以及權利載體的不同,普通股股東與優先股股東之間在各自權利實現過程中存在持續不斷的碰撞與磨合以及各種形式的利益沖突,優先股股東權利保護的實質是通過事前規制和事后司法裁判維護其合法權益。本書通過考察境外優先股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優先股制度實踐,深入剖析和解讀各種規制路徑,細致梳理每種路徑下的具體解決方案和實效;通過實務調研、閱讀裁判文書等實證研究方式,觀察我國優先股實踐中股東沖突的廣度、原因和當事人訴求,在調研、實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域外理論和實踐探索本土化優先股股東權利保護路徑,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我國現有的對于優先股的研究比較分散和單一,主要集中在引入優先股的可行性、操作性分析以及創業企業對賭協議等具體條款的研究上,缺乏系統理論研究。本書擬從整體上把握和平衡優先股股東、普通股東和債權人利益的方式和技術,以期進一步完善我國優先股研究的理論研究水平,提升相關公司法規制的實施功效。在十九大提出的新一輪國企改革背景下,對于破解競爭性國有企業混改中等一系列重大難題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耿利航 王會敏 ·理論法學 ·22.2萬字

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研究
會員

《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研究》是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有自然資源使用權配置研究”的終成果,共計十章。自然資源特許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經特許取得的持續排他使用國有自然資源的權利。在范圍上,國有自然資源范圍的開放性決定了自然資源特許權是一個開放的權利概念,現行資源法上設定的自然資源特許權包括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使用水域、灘涂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以及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無線電頻率使用權等。在市場條件下,自然資源特許權是國有自然資源有償出讓和市場配置的對象。實現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和市場化配置,是我國國有自然資源配置體制改革的方向。但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和市場化配置涉及的問題有很多:哪些資源可以進行開發利用,哪些資源應以保護、修復為主;在可以開發利用的資源中,哪些資源可以設定為排他的特許使用和有償使用,哪些資源應由公眾共同使用、無償使用;在有償使用中,哪些特許權應當實行市場化的競爭出讓,哪些特許權宜以行政配置為主,政府與市場在特許權出讓中各自作用的邊界如何進行劃分和界定;我國國有自然資源的有償使用和市場配置面臨哪些體制與機制性障礙;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如何平衡資源使用的效率與公平,如何兼顧自然資源的經濟性、生態性、社會性、公共性等多元屬性,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理論上的深入研究,需要通過改革不斷積累經驗,并終通過法律的立改廢釋落實。《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研究》將圍繞市場條件下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及其法律制度構建展開研究。《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研究》主要是為自然資源法律法規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廢止和解釋提供理論依據和理論指導,為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提供對策或建議,推動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制度化、法治化。同時,《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研究》可以填補我國理論研究在這一領域的不足。自然資源特許權的有償出讓是一個跨越行政法學、民法學、資源與環境法學等部門法學的課題,又都不是各學科關注的重點和主要的研究對象。行政法學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自然資源特許權不是傳統民法物權,也不是民法學關注和研究的重點,環境與資源法學研究的重點是環境保護而非自然資源特許權的配置,因此,《自然資源特許權有償出讓研究》填補了部門法學研究在這一領域的不足。

王克穩 ·理論法學 ·33.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建阳市| 佛学| 辽源市| 舟曲县| 清水县| 什邡市| 林周县| 海原县| 镇雄县| 沁阳市| 姜堰市| 崇信县| 巫山县| 静安区| 宜兰市| 衡南县| 大同县| 县级市| 洛阳市| 日喀则市| 横峰县| 甘泉县| 将乐县| 北京市| 慈溪市| 商城县| 墨脱县| 伊通| 乌审旗| 长汀县| 怀宁县| 临朐县| 富顺县| 响水县| 东港市| 封丘县| 邳州市| 天镇县| 姚安县|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