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法律修辭研究:法律修辭與法治話語(第四卷)
會員

當下,法律修辭研究已出現微觀向宏觀的轉向。過往法律修辭研究集中在法律語言,側重法律語言語詞、表達、結構研究,現如今,法治話語成為法律修辭研究的重點。法治中國建設要求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位一體同時推進,這其中建構法治話語及塑造法治意識形態是重中之重。建構法治話語及塑造法治意識形態以遵守規則為前提,以依法裁判為表征,而遵守規則與依法裁判內涵需要在現實語境中重新定位。遵守規則不是死守規則、機械解釋法律規范含義,依法裁判不是僵化適用法律規范,不只是追求司法裁判的合法性,合理性也是法治中國建設必不可少的價值追求。如何實現裁判的合理性是當下需要反思的問題。實現裁判的合法合理性離不開具體的法律方法,法律解釋、法律推理、法律論證及其法律修辭方法的適用在司法裁判中已成為常態,其具體思維引導功能更加凸顯。需要指出的是,裁判的合理性承載了諸多價值選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為司法裁判提供了價值導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些傳統美德,或者稱為道德規范要想發揮規范性作用,必然要融入到法治建設當中,因為道德規范的規勸性不足以抵擋當下道德渙散社會語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法治建設不是口號,融入需要具體方法,融入立法是最直接的方式,但是法律需要適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需要融入執法與司法。其實,當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倡導也離不開我們的傳統文化所承載的各種價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蘊含的具體價值具有歷史維度。不同的社會語境孕育了不同的法治形態,法治的形成與發展需要立足于具體的語境。當下所講的法治價值多來自于西方,但沒有普世的法治,更沒有普世的價值,價值結合語境就會出現差異。法治中國建設需要立足中國語境,需要繼承與發揚傳統道德美德。

陳金釗 ·綜合學科 ·25.5萬字

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研究
會員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系舶來品,在我國實踐時間不長,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理論研究更在起步階段,理論和實踐面前均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和種種難題?;仡櫸覈镔|文化遺產法律保護,201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正式實施標志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踏入新的歷程。在實施五周年之際,文化部于2016年又組織開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在各地貫徹落實的情況報告,點明了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現狀和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書結合我國的立法、司法和行政實踐,運用了法解釋學、實證分析、比較學等理論方法,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概念界定,深入分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必要性與原則,并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理論缺陷引入利益衡量原則,重新論證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理論基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不同模式進行了總結和分析,并對國內外關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立法體系及主要國際公約的重要內容并進行了必要分析,同時結合我國司法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現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司法規制進行了學理上的評價,最后提出了構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的體系。本書對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工作的學者、立法者、司法從業人員有借鑒價值,對相關人員在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研究的系統化和理論化研究均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張潔 ·綜合學科 ·9.7萬字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法律研究
會員

國家高等教育市場化使學費持續增長,其帶來的教育成本分擔、教育公平等問題逐漸成為公眾視野中的焦點,并直指公民的受教育權和相應的政府責任。國家助學體系是解決高校貧困生就學問題、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保障,其內涵隨著特定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經濟社會變革而不斷發展,然而追求社會利益的宗旨始終貫穿其中。國家助學體系中如何處理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以及權利與權力的關系是社會利益福祉所在,也需要法律制度的約束和保障。經濟法是以追求社會利益為本位的現代法,社會責任本位是經濟法從“以人為本”出發調整經濟關系的必然的強制性內在要求。社會利益觀不僅要求經濟法對傳統法律價值進行整合,而且還催生了經濟法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并要求在實體法中有所體現。本書分析了國家助學體系法制完善的必要性,對國家助學體系法制構建的歷史變遷、理論基礎、運行績效以及立法構想進行一次全面系統深入的檢視。論證在經濟法的視閾下,國學助學體系法律制度的優化設計應在宏觀上以公平分配和社會保障為制度約束,中觀上以市場規制為制度實施,微觀上以契約治理為制度保障。

柯心 ·綜合學科 ·14.9萬字

軍都法學(第三輯)
會員

為落實國家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不斷提高本科生培養質量,推進本科生培養體制改革,自2011年起,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秉承著營造學術氛圍、活躍學術思想、提高科研能力、引發學術爭鳴的初衷,每年在本科生中舉辦學術論文大賽。時至今日,“軍都法學”論文大賽的舉辦經驗日益豐富,活動機制日趨完善,已成為中國政法大學的精品活動,在我校論文比賽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學院的學生通過參與“軍都法學”論文大賽,增強了學術研究意識,強化了專業能力訓練。論文大賽的舉辦力求提高學生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和參與率,促進學術交流,為法學院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學術成果的平臺,以此提高同學們的學術水平。法學院廣大師生對論文大賽的舉辦給予了充分的支持、鼓勵與關注,是論文大賽得以生生不息的動力。繼《軍都法學》(第一輯)與《軍都法學》(第二輯)論文集出版后,我院又成功舉辦了第五屆、第六屆論文大賽。其中第五屆論文大賽共收到論文108篇;第六屆論文大賽更進一步,共收到投稿論文112篇。我們從中選取了20篇優秀作品,集結成《軍都法學》(第三輯)論文集出版,以示對學生們的學術能力的肯定與鼓勵,同時為擴大學術論文的影響,給更多學生以啟發和借鑒。求學問道,親近名師,浴伯牙風情;滿腹經綸,論劍軍都,悟學術精神。

劉大煒 楊婷婷 ·綜合學科 ·27.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祥县| 习水县| 澄迈县| 镇坪县| 大石桥市| 东兰县| 贵州省| 台南市| 饶阳县| 富阳市| 策勒县| 临朐县| 荥经县| 冀州市| 通化县| 元谋县| 兰考县| 于都县| 上栗县| 远安县| 清河县| 治多县| 万年县| 广灵县| 永寿县| 枞阳县| 刚察县| 分宜县| 通渭县| 革吉县| 邢台县| 长海县| 虹口区| 广元市| 舒兰市| 延寿县| 集贤县| 宝山区| 公主岭市| 丹东市| 乐亭县|